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Ca0.7Sr0.18-0.15xMoO4:Eu^3+0.08:Gd^3+x水热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姜秀榕 张钦应 +2 位作者 刘铠铭 江程 郑文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201-9207,共7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Gd^3+掺杂,Eu^3+为激活剂和谷氨酸(Glu)为辅助配位剂制备了荧光粉前驱体,并在800℃高温下焙烧得到了同一体系多种红色荧光粉:CaSrMoO4:Eu^3+:Gd^3+。采用X射线衍射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X射...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Gd^3+掺杂,Eu^3+为激活剂和谷氨酸(Glu)为辅助配位剂制备了荧光粉前驱体,并在800℃高温下焙烧得到了同一体系多种红色荧光粉:CaSrMoO4:Eu^3+:Gd^3+。采用X射线衍射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手段,并系统的分析了红色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和组成,并且通过荧光光谱(PL)测试了样品的发光性能和荧光寿命,在此结果上进行了色坐标(CIE)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红色荧光粉的尺寸随着Gd^3+的引入实现与Eu^3+之间的能量交换,掺杂Gd^3+离子对晶质晶体结构影响不大,且晶体为四方正八面体晶系结构,粒度分布均匀且粒径较小,约在1.0~1.3μm之间。在395 nm的紫外光有效激发,与紫外光LED和芯片相匹配,其荧光寿命为460.67 ms。色坐标测试结果接近标准红色色坐标,并且符合我国彩电荧光粉的标准要求,接近美国NTSC标准值,有望商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Gd^3+掺杂 水热合成法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掺调剂离子Na+/Gd^3+调控Eu∶CaF2晶体的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方紫璇 于浩 +4 位作者 钱小波 姜大朋 赵洪阳 熊伦 苏良碧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48-1554,1561,共8页
采用多孔坩埚温度梯度法生长了0.6at%Eu∶CaF2晶体和共掺0.6at%Eu,6.4at%Na∶CaF2,0.6at%Eu,6.4at%Gd∶CaF2晶体。XRD测试表明晶体仍均表现为纯CaF2的立方相,共掺后吸收强度降低。以398 nm氙灯激发晶体材料,荧光光谱表明共掺调剂离子后... 采用多孔坩埚温度梯度法生长了0.6at%Eu∶CaF2晶体和共掺0.6at%Eu,6.4at%Na∶CaF2,0.6at%Eu,6.4at%Gd∶CaF2晶体。XRD测试表明晶体仍均表现为纯CaF2的立方相,共掺后吸收强度降低。以398 nm氙灯激发晶体材料,荧光光谱表明共掺调剂离子后可明显增加Eu^2+在424 nm处的发光强度,而Eu^3+的特征发射5D 0→7F J(J=1,2,3,4)除了表现出半峰宽变大外,峰位和强度均无明显变化。0.6at%Eu,6.4at%Gd∶CaF2表现出Eu^3+的5D 2→7F 3和5D 0→7F 0特征发射峰,主要可能归因于共掺Gd^3+后打破了非反演对称结构,R值(电、磁偶极跃迁比值)明显降低,提高了晶体格位结构的对称性。共掺Na+后在CIE色域坐标图上显示坐标由(0.3037,0.1425)可变为(0.2043,0.0626),对应从紫色到蓝色的色域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aF2晶体 光谱调控 发光 Na+/Gd^3+共掺 多孔坩埚温度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钆特酸葡胺注射液中游离Gd^3+的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骐榕 陈洁仪 +2 位作者 孙渺 陈玉平 杨峰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钆特酸葡胺注射液中Gd^3+含量的方法。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离柱为金属螯合柱(1-ml Chelating Sepharose column),柱温为常温,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0.5 ml。ICP-M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7(Gd的相对分子... 目的建立测定钆特酸葡胺注射液中Gd^3+含量的方法。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离柱为金属螯合柱(1-ml Chelating Sepharose column),柱温为常温,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0.5 ml。ICP-M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7(G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7),载气为氩气。结果回归方程为:Y=0.001 635X+0.000 000E+000(经过原点),r=1.000。线性范围为0~500μg/L;仪器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钆特酸葡胺注射液中Gd^3+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钆特酸葡胺注射液 GD^3+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掺杂ZnO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媛 徐嘉鑫 +1 位作者 邓洪权 蒋琪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0-349,共10页
为提高ZnO的光催化性和稳定性,扩展对光的吸收范围,以乙二胺四乙酸(H4EDTA)为配体形成配位前驱体,通过低温热分解配位前驱体法制备了Gd 3+掺杂ZnO复合物Zn1-xGdxO2(x=0~0.1)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 为提高ZnO的光催化性和稳定性,扩展对光的吸收范围,以乙二胺四乙酸(H4EDTA)为配体形成配位前驱体,通过低温热分解配位前驱体法制备了Gd 3+掺杂ZnO复合物Zn1-xGdxO2(x=0~0.1)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光谱法(FL)、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法(UV-Vis DRS)、交流阻抗(EIS)以及动态光电流响应(i-t)等多种手段研究掺杂比例对氧化锌物相、表面形貌、光学性以及光电响应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Gd^3+掺杂摩尔分数低于3%时,产物为单相纤锌矿ZnO,提高掺杂比例(>3%)不仅使ZnO晶格萎缩,同时还出现少量Gd2O3第二相,且晶粒随掺杂摩尔分数的增加而降低。Gd^3+掺杂使ZnO能带结构发生改变,其价带、导带和带隙等各值都随着掺杂摩尔分数的增加而降低。I-t结果表明,适量掺杂可提高ZnO的光电响应能力,其中掺杂摩尔分数1%所得ZnO的光电流密度最大(10 mA/m^2)。甲基橙(MO)的光降解结果显示,Gd^3+掺杂能提高ZnO的催光化性,其中1%掺杂对ZnO的催化性提高最大。最后还对ZnO的催化选择性和耐酸碱性进行了简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光催化剂 GD 3+ 掺杂 光电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掺杂Sc_(2)W_(3)O_(12):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5
作者 赵炎 王佳旭 +4 位作者 李忠辉 刘长立 赵星胜 周恒为 蒋小康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1-468,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离子掺杂Sc_(2)W_(3)O_(12)红色荧光粉,并通过Gd^(3+)掺杂降低Sc_(2)W_(3)O_(12)基质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增强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结果显示,Gd^(3+)的掺入并没有改变Sc_(2)W_(3)O_(12)的晶体结构;随着Gd^(3+)掺...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Eu^(3+)离子掺杂Sc_(2)W_(3)O_(12)红色荧光粉,并通过Gd^(3+)掺杂降低Sc_(2)W_(3)O_(12)基质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增强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结果显示,Gd^(3+)的掺入并没有改变Sc_(2)W_(3)O_(12)的晶体结构;随着Gd^(3+)掺杂浓度的递增,晶格畸变加剧,来源于Eu^(3+)的^(5)D_(0)→^(7)F_(2)(612 nm)发光强度显著增强,Gd^(3+)最佳掺杂浓度为0.25,其发光强度为单掺Eu^(3+)的1.95倍,色坐标为(0.6134,0.3503),与标准红光色坐标(0.670,0.330)较为接近。此外,荧光粉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即当温度达到498 K时,Gd^(3+)离子掺杂浓度为0.25时制备的样品荧光强度与未掺杂Gd^(3+)离子的样品相比得到了提升,是室温下的53%,其激活能为0.1041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c_(2)W_(3)O_(12) 红色荧光粉 Gd^(3+)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掺杂TiO_2纳米粉体的晶粒尺寸、表面特性和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姜洪泉 王鹏 +1 位作者 卢丹丹 吴兰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194-2200,共7页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不同Gd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BET、XPS、S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d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织构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表面光...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不同Gd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BET、XPS、S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d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织构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表面光电特性和表面组成等探讨了Gd3+掺杂对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适量掺杂Gd3+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Gd3+掺杂量为0·5%(质量),焙烧温度为500℃时,TiO2复合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其锐钛矿含量为100%,平均晶粒粒径为15·55nm,比表面积为12·81m2·g-1.Gd3+掺杂强烈地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减小晶粒尺寸,提高光响应阈值,这三方面均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XPS分析表明,Gd3+掺杂导致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羟基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Gd^3+掺杂 晶粒尺寸 表面特性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二氧化硅中Gd^(3+)→Eu^(3+)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10
7
作者 阳福 刘应亮 +3 位作者 容建华 张静娴 袁定胜 黄浪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3-646,共4页
通过水热反应法,获得了单掺和双掺Eu3+,Gd3+的多孔二氧化硅组装体,研究了掺杂体系的光谱特性,观察到Gd3+→Eu3+的能量传递。分析了能量传递过程,探讨了在多孔二氧化硅中Gd3+→Eu3+的能量传递的机理,其机理主要为电偶极鄄电偶极相互作用。
关键词 多孔二氧化硅 EU^3+ GD^3+ 能量传递过程 偶极相互作用 水热反应法 光谱特性 掺杂体系 组装体 电偶极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EOB-DTPA增强MRI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Glypican-3阳性表达的价值
8
作者 李尧森 戴慧 +2 位作者 冯蒙蒙 刘原庆 苗焕民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0,58,共8页
目的研究基于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MRI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阳性表达。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 目的研究基于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MRI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阳性表达。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6名HCC患者[GPC3阳性(77例)及阴性(49例)]的临床指标、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的影像资料,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乙肝感染情况,乙肝核心抗体、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患者接受了肝切除术或穿刺活检术并且术前1个月内进行了Gd-EOB-DTPA MRI检查。在MRI影像横轴位五个序列[动脉期(arterial phase,AP)、门脉期(portal venous phase,PVP)、过渡期(transitional phase,TP)、肝胆特异期(hepatobiliary phase,HBP)和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上手动勾画出病灶的三维体积感兴趣区,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特征筛选,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行特征降维,构建临床指标、单序列、多序列的逻辑回归模型,将临床指标联合多序列影像组学的特征子集构建综合模型(诺图),对HCC的GPC3阳性表达进行预测。校准曲线对综合模型进行验证,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临床实用性。结果临床指标中AFP和乙肝感染情况与GPC3阳性表达独立相关,临床指标模型在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827(95%CI:0.742~0.913),在测试集的AUC值为0.779(95%CI:0.632~0.925)。磁共振单序列AP、PVP、TP、HBP及T2WI序列模型具有中等的预测性能,各序列在训练集的AUC值分别为0.804(95%CI:0.713~0.894)、0.801(95%CI:0.711~0.892)、0.796(95%CI:0.706~0.887)、0.761(95%CI:0.660~0.863)及0.733(95%CI:0.620~0.845);各序列在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724(95%CI:0.555~0.894)、0.755(95%CI:0.597~0.912)、0.770(95%CI:0.619~0.920)、0.782(95%CI:0.610~0.947)及0.730(95%CI:0.561~0.900)。磁共振多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值0.930(95%CI:0.879~0.981),在测试集的AUC值0.870(95%CI:0.751~0.989)。综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在训练集的AUC值为0.958(95%CI:0.919~0.997),在测试集的AUC值为0.903(95%CI:0.808~0.998),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86.7%。校准曲线表明综合模型GPC3预测与实际状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DCA表明综合模型临床实用性良好。结论术前基于临床指标联合多序列MRI影像组学的综合模型可以无创而有效地预测HCC的GPC3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配位Sm^(3+),Eu^(3+)和Gd^(3+)与EDTA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君 张朝红 +5 位作者 孔玉梅 张向东 刘欣竹 康平利 佟键 关宏宇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1,52,共8页
详细报道了Sm3+,Eu3+和Gd3+分别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配体形成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测定。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和元素分析的测定,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都是以Sm3+,Eu3+和Gd3+为中心的九配位单帽四方反棱柱体结构,组成分别为Na[Sm(EDTA)... 详细报道了Sm3+,Eu3+和Gd3+分别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配体形成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测定。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和元素分析的测定,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都是以Sm3+,Eu3+和Gd3+为中心的九配位单帽四方反棱柱体结构,组成分别为Na[Sm(EDTA)(H2O)3]·5H2O,Na[Eu(EDTA)(H2O)3]·4H2O和Na[Gd(EDTA)(H2O)3]·5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3+ EU^3+ GD^3+ 乙二胺四乙酸(EDTA) 配合物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28在硝酸体系中萃取Y^(3+)和Gd^(3+)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秋荣 宁润娣 +3 位作者 韩树民 李德谦 叶伟贞 金慕军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40,47,共3页
探讨了PT-28在硝酸体系中对Y3+和Gd3+的萃取行为,发现其萃取机理不同,温度的影响和萃取反应方程式有显著差异,找到了利用温度和酸度可以分离Y3+和Gd3+的条件。
关键词 PT—28 硝酸 萃取 Y^3+ G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Sm^(3+)共激活La_2O_2S:Eu^(3+)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萍 李其华 +2 位作者 廉世勋 唐素立 吕众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9-21,共3页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a2O2S:Eu3+及La2O2S:Eu3+、Sm3+、Gd3+荧光粉,并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合成样品为La2O2S纯物相,激光粒度分析测得荧光粉的平均粒径为18μm。光谱测试表明,Sm3+、Gd3+的掺入能有效增强Eu3+的6...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a2O2S:Eu3+及La2O2S:Eu3+、Sm3+、Gd3+荧光粉,并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合成样品为La2O2S纯物相,激光粒度分析测得荧光粉的平均粒径为18μm。光谱测试表明,Sm3+、Gd3+的掺入能有效增强Eu3+的627nm发射强度,所合成的(La0.945Gd0.01Sm0.005Eu0.03)2O2S荧光粉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红色光致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O2S EU^3+ GD^3+ SM^3+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gF_4中Gd^(3+)的光谱以及Gd^(3+)和Tb^(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行仁 石士考 吴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7-285,共9页
本文在室温下研究了BaMgF_4氟化物中Gd^(3+)和Tb^(3+)离子的荧光光谱以及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在BaMgF_4中Gd^(3+)可以直接将激发能传递给Tb^(3+)离子:在Tb^(3+)(4f^75d)-Gd^(3+)(4f)-Tb^(3+)(4f^8)能量输运过程中,Gd^(3+)离子可起中间... 本文在室温下研究了BaMgF_4氟化物中Gd^(3+)和Tb^(3+)离子的荧光光谱以及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在BaMgF_4中Gd^(3+)可以直接将激发能传递给Tb^(3+)离子:在Tb^(3+)(4f^75d)-Gd^(3+)(4f)-Tb^(3+)(4f^8)能量输运过程中,Gd^(3+)离子可起中间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GD^3+ 光谱 TB^3+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B_3O_6中Gd^(3+)的级联发射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智 陶冶 +4 位作者 王宇飞 李国宝 杨海 李永明 阿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9-354,共6页
报道了Gd3 + 离子在GdB3 O6基质中的光子级联发射特性。用HitachiM85 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Gd3 + 6GJ能态的位置和Gd3 + 离子的光子级联发射光谱 ,Gd3 + 离子的第一个光子发射为6GJ→6PJ(~ 6 0 0nm)和6GJ→6IJ(~ 780nm) ,第二个光子... 报道了Gd3 + 离子在GdB3 O6基质中的光子级联发射特性。用HitachiM85 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Gd3 + 6GJ能态的位置和Gd3 + 离子的光子级联发射光谱 ,Gd3 + 离子的第一个光子发射为6GJ→6PJ(~ 6 0 0nm)和6GJ→6IJ(~ 780nm) ,第二个光子的发射为6PJ→8S7/ 2 (~ 310nm)。由于6D9/ 2 与6I11/ 2 间能级差 (~ 2 90 0cm-1)和6I7/ 2 与6PJ间能级差 (~ 390 0cm-1)较小 ,多声子弛豫的几率明显超过辐射跃迁几率。因此 ,当用8S7/ 2 →6GJ(2 0 2nm)的紫外光激发时 ,只能观察到6PJ→8S7/ 2 (~ 310nm)、6GJ→6PJ(~ 6 0 0nm)和6GJ→6IJ(~ 780nm)的发射跃迁 ,未能观察到6IJ→8S7/ 2 (~ 2 75nm)和6DJ→8S7/ 2 (~ 2 5 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级联发射 GD^3+ 硼酸盐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Ce^(3+)对Tb^(3+)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发光敏化作用的影响
14
作者 刘瑞旺 王宏杰 +3 位作者 符博 贾亚男 周建欣 魏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5-1340,共6页
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Gd/Tb、Gd/Ce、Gd/Ce/Tb掺杂的SiO_(2)-B_(2)O_(3)-BaF_(2)组分氟氧化物玻璃,通过测试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了其物相,通过测试其不同波段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Gd_(2)O_(3)掺量下Tb^(3+)的发光性能,并确定了G... 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Gd/Tb、Gd/Ce、Gd/Ce/Tb掺杂的SiO_(2)-B_(2)O_(3)-BaF_(2)组分氟氧化物玻璃,通过测试X射线衍射光谱确定了其物相,通过测试其不同波段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Gd_(2)O_(3)掺量下Tb^(3+)的发光性能,并确定了Gd_(2)O_(3)更精确的最佳掺量范围。此外,文中通过改变气氛制备了Gd/Ce/Tb共掺杂氟氧化物玻璃,对比研究了Gd^(3+)和Ce^(3+)对Tb^(3+)的敏化作用。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氟氧化物玻璃都呈稳定的玻璃态;Gd^(3+)和Ce^(3+)对Tb^(3+)的发光都具有敏化作用,且Gd_(2)O_(3)掺量为7%(摩尔分数,下同)时敏化效果相较于其他掺量最为显著,超出7%则造成猝灭;Ce_(2)O_(3)掺入玻璃后以Ce^(3+)和Ce^(4+)两种价态共存,在还原气氛下掺入相较于空气气氛下掺入更容易保持Ce^(3+)状态,而且Ce^(3+)对Tb^(3+)的发光具有敏化作用,Ce^(4+)会抑制Tb^(3+)的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发光特性 Gd/Ce/Tb共掺 Ce^(3+)/Ce^(4+)价态 氟氧化物玻璃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Gd^(3+)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斌 章爱华 徐安武 《化工科技》 CAS 2008年第3期16-19,共4页
以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Gd^(3+)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和无溶剂下,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最... 以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Gd^(3+)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和无溶剂下,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环己酮):n(乙二醇)=1:3.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50%,微波功率为425W,辐射时间为10min。在此条件下,缩酮收率可达90.4%,说明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Gd^(3+)是一种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优良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Gd^3+ 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固体超强酸Gd^(3+)-SO_4^(2-)/ZrO_2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练萍 杨衍超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0-51,共2页
研究以氨水、氧氯化锆和氧化钆为原料,用沉淀法制得锆的氢氧化物,经陈化、过滤、烘干、浸渍后高温焙烧,制备出Gd3+-SO42-/ZrO2稀土固体超强酸.用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其酸强度,用FT-IR对其进行表征.
关键词 Gd^3+-SO4^2-/ZrO2 固体超强酸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3+)对Ca_(0.8)Zn_(0.2)TiO_3:Pr^(3+)红色发光材料的敏化作用
17
作者 朱爱玲 雷春华 +1 位作者 邹灿 李承志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323-1325,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红色发光材料C a0.8Zn0.2T iO3:0.002P r3+,xG d3+。金属离子预先溶解含有柠檬酸的乙二醇溶液中。XRD表明在800℃灼烧2h形成了钛酸盐的晶体。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的特征激发峰为330nm、特征发...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红色发光材料C a0.8Zn0.2T iO3:0.002P r3+,xG d3+。金属离子预先溶解含有柠檬酸的乙二醇溶液中。XRD表明在800℃灼烧2h形成了钛酸盐的晶体。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的特征激发峰为330nm、特征发射峰为614nm,分别对应于O(2p)→T i(3d)带间跃迁和P r3+的1D2→3H4的特征发射。样品的发光强度随x的不同而不同,发光强度增强了29%—69%。当x=0.0005时,即nP r3+:nG d3+=4∶1时样品的红色发光强度最强,发光强度增强了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3+ 溶胶-凝胶法 Ca0.8Zn0.2TiO3:Pr^3+ 红色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芯结构Gd^(3+)掺杂BaTiO_3/网状PPy吸波材料的性能研究
18
作者 康永 黄英 张晓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Gd3+掺杂钛酸钡纳米粉体,借助XRD、SEM及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试样晶相、颗粒粒径、表面形貌及吸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1 150℃可获得Gd3+掺杂钛酸钡,是顺电相与铁电相的混合...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Gd3+掺杂钛酸钡纳米粉体,借助XRD、SEM及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试样晶相、颗粒粒径、表面形貌及吸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1 150℃可获得Gd3+掺杂钛酸钡,是顺电相与铁电相的混合相,Gd3+掺杂钛酸钡可产生间隙杂质能级及电偶极子畴壁共振和弛豫共振的改变,影响吸收特性;网状结构的PPy微观具有更大的离域空间,利于形成导电链和局部导电网络,提高导电率,促进电磁波损耗;Gd3+掺杂BaTO3/PPy复合材料,在5.25 GHz左右有最大回损-32 dB,小于-5 dB的频宽达到1.70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芯结构 Gd^3+掺杂 晶粒缺陷 弛豫损耗 介电性能 微波吸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MBP-P507-TBP三元协萃Gd^(3+)
19
作者 陈定芳 路秀珍 +1 位作者 彭立娥 王文清 《铀矿冶》 CAS 1990年第4期19-26,共8页
本文研究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吡唑啉酮-5HPMBP)、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酯(P507)与磷酸三丁酯(TBP)的甲苯溶液,从高氯酸底液中萃取钆机理。实验发现Gd^(3+)有三元协萃效应。该体系属于螯合中性络合AAB类协萃体系。其一元、二元和三... 本文研究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吡唑啉酮-5HPMBP)、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酯(P507)与磷酸三丁酯(TBP)的甲苯溶液,从高氯酸底液中萃取钆机理。实验发现Gd^(3+)有三元协萃效应。该体系属于螯合中性络合AAB类协萃体系。其一元、二元和三元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lgβ_1=-4.24(HPMBP),lgβ_1=-2.88(生成Gd(PMBP)_3(HBMBP));lgβ_(12)=-1.04(HPMBP-P507);lgβ_(13)=-0.316(HPMBP-TBP);lgβ_(13)=1.87(生成Gd(PMBP)_3·2TBP);lgβ_(123)=1.04(HPMBP-P507-T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三元协萃 G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光激发的颜色可调Sr_2SiO_4:Gd^(3+),Tb^(3+),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20
作者 霍涌前 王婷 +2 位作者 汪英杰 张科 陈小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10期21-25,40,共6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近紫外光激发的颜色可调Sr_2SiO_4:0.06Gd^(3+),0.06Tb^(3+)、Sr_2SiO_4:0.06Gd^(3+),0.06Eu^(3+)和Sr_2SiO_4:0.06Gd^(3+),0.03Tb^(3+),0.03Eu^(3+)荧光粉,利用XRD、SEM、荧光光谱以及色坐标分析研究了所制备荧光...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近紫外光激发的颜色可调Sr_2SiO_4:0.06Gd^(3+),0.06Tb^(3+)、Sr_2SiO_4:0.06Gd^(3+),0.06Eu^(3+)和Sr_2SiO_4:0.06Gd^(3+),0.03Tb^(3+),0.03Eu^(3+)荧光粉,利用XRD、SEM、荧光光谱以及色坐标分析研究了所制备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XRD分析表明,Sr_2SiO_4:0.06Gd^(3+),0.06Tb^(3+)、Sr_2SiO_4:0.06Gd^(3+),0.06Eu^(3+)和Sr_2SiO_4:0.06Gd^(3+),0.03Tb^(3+),0.03Eu^(3+)荧光粉样品属单斜晶系。荧光光谱分析表明,Sr_2SiO_4:Gd^(3+),Tb^(3+),Eu^(3+)的激发光谱包括200~300nm的宽带吸收峰和Tb^(3+)、Eu^(3+)的系列吸收峰。在243nm、354nm紫外光激发下,Sr_2SiO_4:0.06Gd^(3+),0.06Tb^(3+)的发射光谱由Tb^(3+)的~5D_4→~7F6(490nm,蓝绿光)、~5D_4→~7F_5(548nm,绿光)和~5D_4→~7F4(588nm,黄光)跃迁发射峰组成。在243nm、364nm紫外光激发下,Sr_2SiO_4:0.06Gd^(3+),0.06Eu^(3+)的发射光谱由Eu^(3+)的~5D_0→~7F_1(591nm,橙光)、~5D_0→~7F2(614nm,红光)、~5D_0→~7F_3(652nm,红光)跃迁发射峰组成。在243nm、252nm、364nm紫外光激发下,Sr_2SiO_4:0.06Gd^(3+),0.03Tb^(3+),0.03Eu^(3+)的发射光谱由Tb^(3+)的~5D_4→~7F_6(490nm,蓝绿光)、~5D_4→~7F_5 (548nm,绿光)、~5D_4→~7F_4(588nm,黄光)和Eu^(3+)的~5D_0→~7F_1(591nm,橙光)、~5D_0→~7F_2(614nm,红光)、~5D_0→~7F_3(652nm,红光)跃迁发射峰组成。色坐标分析表明,Sr_2SiO_4:0.06Gd^(3+),0.03Tb^(3+),0.03Eu^(3+)是很好的近紫外光激发的三色发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SiO4:Gd^3+ Tb^3+ Eu^3+ 发光材料 荧光粉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