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O数据库联合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赤芍药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过程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启庭 林洪 +4 位作者 陈利捷 卓超林 岳双冰 金宇 张淼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6期655-661,共7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药对川芎-赤芍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分子机制及药理过程。方法:使用R语言Limma包分析GEO数据库GSE43292数据集,对有表达差异的动脉粥样硬化基因进行筛选和提取。川芎-赤芍药对所含的化学活性组分及靶点通过中药...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药对川芎-赤芍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分子机制及药理过程。方法:使用R语言Limma包分析GEO数据库GSE43292数据集,对有表达差异的动脉粥样硬化基因进行筛选和提取。川芎-赤芍药对所含的化学活性组分及靶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合并差异基因和药物作用靶点以获得共同的靶点。利用在线分析工具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药物和靶点的调控网络以及靶点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然后利用R语言注释靶点基因的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再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以验证KEGG的通路和富集的情况,确定靶点基因的调控功能和参与基因调控功能的信号转导通道。结果:共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差异基因1244个,川芎-赤芍药对含36个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靶点为环加氧酶1、肾上腺素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酶插入域受体、孕激素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CXC趋化因子配体8、蛋白激酶Cβ、白细胞介素6、CD14、二肽基肽酶-4、PIK3CG、肾上腺素受体α1B、微管相关蛋白2、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单胺氧化酶B。靶点在GO中主要富集在合成DNA过程的调控、DNA生物合成的过程、含胶原的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结合、细胞迁移、血管形成过程、膜筏结构、转录的调节等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脂肪代谢及血管生成相关的生物学注释。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最为密切,并且在KEGG信号通路和GSEA均显示出富集。结论:川芎-赤芍药对通过潜在的1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可能的16个靶点调控相关信号转导通路,通过抗炎、调脂和保护血管等方式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赤芍药对 动脉粥样硬化 geo数据库联合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联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虎潜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倪春林 夏东龙 马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基于GEO数据库、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虎潜丸(HQW)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SOP)的作用机制。方法 TCMSP数据库查找HQW有效成分及靶点。GEO数据库筛选SOP差异基因;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SOP靶点;Venny网站绘制药物-疾病-差异基... 基于GEO数据库、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究虎潜丸(HQW)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SOP)的作用机制。方法 TCMSP数据库查找HQW有效成分及靶点。GEO数据库筛选SOP差异基因;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SOP靶点;Venny网站绘制药物-疾病-差异基因交集Venn图;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R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AutoDockTools软件对HQW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HQW靶点523个,SOP靶点1408个,HQW治疗SOP靶点193个。GO及KEGG分析显示HQW治疗SOP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和山奈酚与STAT3、EGFR等具有稳定结合能。结论 HQW中的多种活动成分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靶点以治疗S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潜丸 老年性骨质疏松 geo数据库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玉竹抗抑郁作用机制
3
作者 姜振旭 王朝兴 +6 位作者 王宇亮 赵宏 沈宇 孙诗晴 马永哲 宋明明 张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9-366,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玉竹治疗抑郁症的潜在药物靶点和信号通路,并通过PC12细胞实验初步证实其抗抑郁药效。方法:下载GSE98793表达矩阵和GPL570平台信息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进行成分筛选,利用C...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玉竹治疗抑郁症的潜在药物靶点和信号通路,并通过PC12细胞实验初步证实其抗抑郁药效。方法:下载GSE98793表达矩阵和GPL570平台信息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进行成分筛选,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玉竹“药物-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和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SYBYL-X 2.0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谷氨酸(Glu)诱导PC12细胞模型后,将玉竹醇提物按低、中、高剂量进行分组给药,考查其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筛选得到玉竹抗抑郁活性成分23个,活性靶点34个;“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显示棕榈酸、月桂酸、(+)-雪松醇等为玉竹抗抑郁的主要活性成分;PPI网络图显示PTGS2、PTGS1、SLC6A2、GABRA1、TNF等为关键靶点;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共209个,其中包括生物过程(BP)149个,细胞组分(CC)23个,分子功能(MF)37个;主要涉及Chemical carcinogenesis-receptor activati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和Adipocytokine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玉竹主要活性成分与抑郁症主要靶点对接结果具有良好稳定性;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600μg/mL的玉竹醇提物对Glu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恢复作用。结论:玉竹可能通过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前列腺素合成等途径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geo 数据库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与网络药理学探究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吴权基 肖良贵 黄奔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3,共8页
为了探究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机制,试验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Symmap2数据库中筛选公英散中各组分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on在线工具预测其对应靶点;在GEO数据库中选择GSE15020数据集获取乳房炎相关差异... 为了探究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机制,试验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Symmap2数据库中筛选公英散中各组分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on在线工具预测其对应靶点;在GEO数据库中选择GSE15020数据集获取乳房炎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运用韦恩图在线作图平台得到公英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交集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及核心靶点预测;并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公英散-活性成分-药物靶点-通路网络。设置空白(不加入细胞,只加入培养基和等体积溶剂)、对照(细胞不进行药物处理而只加入培养基和等体积溶剂)和诱导处理(细胞中分别加入培养基和150,200,250,300,500,1000μg/mL的公英散药液),每个处理6个重复,采用CCK8法筛选公英散药液质量浓度。根据筛选得到的公英散药液质量浓度设公英散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空白组、模型组,采用Western-blot检测关键靶点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共筛选出公英散药物活性成分75个,对应靶点729个,乳房炎差异表达基因281个,二者交集靶点42个;交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度值最高的3个潜在靶点为IL-6、PTGS2、MMP9;相关通路主要涉及疟疾、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TNF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和NF-κB通路等;公英散作用靶点度值排名前5位的是CA2、MMP9、EGFR、PTGS2、CA6。因此,选择IL-6、MMP9和PTGS23个关键靶点蛋白进行试验验证。与对照相比,150,200,250,300μg/mL的公英散药液对牛乳腺上皮细胞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500,1000μg/mL的公英散药液对细胞活力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因此,选择150,200,250μg/mL的公英散药液(分别作为低、中、高剂量组)进行后续试验。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L-6、PTGS2和MMP9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IL-6、PTGS2、MMP9相对表达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而高剂量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中高质量浓度的公英散药液能够有效抑制炎症标志物的表达,并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从而影响多条信号传导通路来实现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数据库 网络药理学 公英散 奶牛乳房炎 细胞试验验证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
5
作者 张平安 高娜 +2 位作者 姚涛 王国斌 车志英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01-109,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microRNA-mRNA调控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心瘅...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microRNA-mRNA调控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心瘅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及其靶基因;利用GEO数据库筛选病毒性心肌炎与健康人的差异microRNA;利用FunRich3.1.3对差异microRNA进行mRNA富集,并与药物靶基因取交集基因;通过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以及cytoNCA筛选出核心基因;运用R软件对核心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心瘅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共199个,潜在作用靶点490个,GEO数据库Series GSE148153符合要求,通过筛选得到差异microRNA 438个,50个microRNA与核心基因有对应关系,上调基因45个,下调基因5个;筛选得到交集基因207个,其中33个为核心基因;GO功能注释主要富集在肌细胞增殖、MAP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并且主要富集在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白细胞介素17等信号通路。结论:心瘅方调控microRNA-mRNA过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与中药成分干预肌细胞增殖、MAP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和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有关,此过程可能涉及hsa-miR-15b-5p和hsa-miR-21-5p等外泌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靶基因 MICRORNA 心瘅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逆向挖掘干预肝癌的中药
6
作者 魏泽坤 杨雨洁 +3 位作者 刘双 王燕 董红敬 刘春梅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基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从分子水平逆向挖掘具有抗肝癌活性的中药。通过GEO、GeneCards、OMIM和TTD等疾病靶点数据库获取肝癌的重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获取核心靶点,结合TCMIP(integrative ... 基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从分子水平逆向挖掘具有抗肝癌活性的中药。通过GEO、GeneCards、OMIM和TTD等疾病靶点数据库获取肝癌的重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获取核心靶点,结合TCMIP(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和TCMI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ive database)数据库筛选核心成分,采用TCMSP(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数据库筛选核心中药,通过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验证筛选结果。从疾病靶点数据库得到398个肝癌的重要靶点,进一步筛选出8个核心靶点、11个核心成分和1味核心中药葛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葛根的3个核心成分(槲皮素、黄岑素、豆甾醇)可以与部分核心靶点(CDK1、CDC20)自发地结合;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该结果可以为葛根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为葛根抗肝癌活性成分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抗肝癌活性成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geo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猫爪草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许琦 黄晶晶 +4 位作者 钟丰羽 陈文隆 谢佳涛 周玲 唐梅文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7期183-190,共8页
目的:利用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猫爪草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HERB数据库、SwissADME及SwissTargetPrediction筛选猫爪草的有效成分与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中筛选正常肝脏组织患者与肝癌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整... 目的:利用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猫爪草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HERB数据库、SwissADME及SwissTargetPrediction筛选猫爪草的有效成分与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中筛选正常肝脏组织患者与肝癌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整合GeneCards、DisGeNET、GEO数据库得到HCC疾病靶点、疾病和成分的交集基因,利用Cytoscape 3.9.0构建成分-疾病网络及拓扑分析,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猫爪草活性成分36种,潜在靶点544个,差异表达基因1950个。核心靶点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胱天蛋白酶3、非受体酪氨酸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生物过程涉及对异物刺激的反应、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的积极调节、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等方面;细胞组成主要集中在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外泌体等;分子功能主要集中在蛋白质结合、酶活性、脱氧核糖核酸结合等。KEGG通路主要涉及癌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催乳素、缺氧诱导因子-1、乙型肝炎等。结论:猫爪草治疗肝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等特点,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猫爪草 geo数据库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GEO数据库多芯片联合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探索黄芪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毛琳慎 任维 +5 位作者 梁盼 马悦 刘佳利 罗钢 李亚琴 杨思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40-2144,共5页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多芯片联合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探索黄芪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得GSE108940与GSE58486芯片数据,利用R语言综合分析筛选出MIRI的...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多芯片联合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探索黄芪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得GSE108940与GSE58486芯片数据,利用R语言综合分析筛选出MIRI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Genecards与OMIM获取MIRI的靶点,在TCMSP和BATMAN-TCM中获取黄芪的有效成分与靶点,进行PPI分析,随后导入至Cytoscape 3.8.1中,分析得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对核心成分及靶点进行CDOCKER对接验证。结果总共筛选出黄芪的12个有效成分及15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 MF)条目71个,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 BP)条目173个,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 CC)条目31个,KEGG信号通路主要有27条,CDOCKER结果显示黄芪的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展示出了较好的亲和力。结论黄芪通过抑制炎症、抑制细胞凋亡等生物学途径干预MIRI,机制可能主要与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数据库 网络药理学 黄芪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基于GEO数据库及网络药理学研究绞股蓝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本涛 袁彩英 +5 位作者 陈睿 梁水月 黄嘉咏 严振硕 梁燕 霍丽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85-2892,共8页
目的利用GEO数据库及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绞股蓝治疗冠心病(CH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筛选CHD相关疾病靶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绞股蓝主要活性成分,经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3.7.1... 目的利用GEO数据库及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绞股蓝治疗冠心病(CH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筛选CHD相关疾病靶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绞股蓝主要活性成分,经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绞股蓝治疗CHD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核心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对绞股蓝治疗CHD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阐明绞股蓝治疗CHD的作用机制。利用分子对接软件SYBYL对主要活性成分与其核心靶点进行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绞股蓝24种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43个,主要涉及氨基酸磷酸化、趋化作用、细胞分裂、呼吸急促正调控等生物过程,并通过调节PI3K-Akt、VEGF、PPAR、黏着斑激酶介导等13条主要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CHD的作用。大多数活性成分与其核心靶点结合活性较好,两者主要通过疏水接触及氢键产生相互作用。结论绞股蓝治疗CH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共同作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冠心病 作用机制 geo数据库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胡-葛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稀瑞 王继雪 +2 位作者 袁星星 董霏雪 赵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03-607,共5页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胡-葛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机制,为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柴胡、葛根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检索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及二次挖掘GEO数据库中的芯片数据筛选原发...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胡-葛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机制,为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柴胡、葛根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检索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及二次挖掘GEO数据库中的芯片数据筛选原发性青光眼的作用靶点;利用David平台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及KEGG富集分析。体外实验以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氢诱导RGC构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空白+中药组、模型+中药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RGC形态变化,RT-PCR检测各组RGC中PI3K和AKT mRNA表达情况。结果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证实,与原发性青光眼相关的差异蛋白靶点共63个,包括IL-6、VEGFA等。GO功能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柴胡-葛根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生物学过程与蛋白结合、催化、有机环状化合物结合及有机物代谢过程等有关,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TNF、MAPK、VEGF、JAK-STAT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模型+中药组RGC从缓慢贴壁到完全贴壁,并可见少量聚集性生长及串珠样排列,细胞体缓慢增大。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空白+中药组RGC中PI3K和AKT mRNA表达均下降(均为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中药组RGC中PI3K和AKT mRNA表达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柴胡-葛根能够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起到改善原发性青光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数据库 网络药理学 柴胡-葛根 原发性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党参改善低氧适应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刘金杰 黄湘龙 +4 位作者 宋柯妍 张俊华 李玉红 李霄 张晗 《天津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目的]采用机器学习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的方法,预测中药党参促进机体低氧适应的潜在药效成分与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党参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中获取低氧下差异表达基因,整合GeneCards数据库中低氧适应相关的基因,获取低... [目的]采用机器学习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的方法,预测中药党参促进机体低氧适应的潜在药效成分与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党参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中获取低氧下差异表达基因,整合GeneCards数据库中低氧适应相关的基因,获取低氧适应和活性成分共同的靶点,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随后结合2种机器学习方法筛选得到核心靶点,利用外部数据集及iHypoxia数据库进行验证,分子对接预测党参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的结合能力。[结果]筛选得到19个党参活性成分,有效成分作用靶点338个,低氧适应关键靶点1642个,共同靶点66个。核心靶点主要涉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1(CDK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A)、激酶插入域受体(KDR)、白细胞介素-6(IL-6)、趋化因子受体(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胎盘生长因子(PGF)等。GO分析得到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对缺氧的反应、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KEGG信号通路分析,主要包括低氧诱导因子-1(HIF-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党参炔苷、黄豆黄素、紫丁香苷、党参碱和党参苷Ⅰ等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党参具有提高机体低氧适应能力的作用,并可能与调控HIF-1信号通路及HIF1A、KDR和CKD1等靶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适应 党参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机器学习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及网络药理学探究古方黄芪散治疗糖尿病肾病相关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海帆 马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5期2242-2247,共6页
目的依托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差异基因分析及网络药理学技术方法探讨古方黄芪散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黄... 目的依托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差异基因分析及网络药理学技术方法探讨古方黄芪散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黄芪散活性成分及预测靶点,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网络图。通过GEO数据库查找糖尿病肾病有关芯片,借助R语言分析差异基因,再结合疾病数据库获得糖尿病肾病所有靶点。利用Venny在线工具构建药物与疾病的关键靶点Venny图,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而后按连接自由度(Degree)值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实现对于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的分析。结果获得黄芪散活性成分15个,预测靶点151个。序列号GSE30529、GSE30528的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基因分别为393个、317个;疾病数据库检索到疾病靶点1591个,去重整合后获得糖尿病肾病相关基因2082个。映射出关键靶点55个,在PPI网络0.4中置信度下共有309条相互作用关系,Degree≥15筛选到核心靶点16个。GO富集出生物过程69项、分子功能31项、细胞成分10项。KEGG富集出42条通路可能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黄芪散通过蛋白激酶B 1(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SRC)、雌激素受体α(ESR1)等核心靶点作用于雌激素通路、Rap1通路、甲状腺激素通路、HIF-1通路等特异性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为进一步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糖尿病肾病 geo数据库 网络药理学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及网络药理学探讨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松鹤 王燕 +2 位作者 龚雯婷 陈烨 虞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6期551-555,共5页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肝细胞再生、胶原活化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的结果[1],属于病理学的概念。肝纤维化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甚至导致死亡。针对肝纤维化病因治疗后,肝纤维化是可逆转...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肝细胞再生、胶原活化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的结果[1],属于病理学的概念。肝纤维化可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甚至导致死亡。针对肝纤维化病因治疗后,肝纤维化是可逆转的,但临床上并未有相应的化学药物[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数据库 差异基因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扶正化瘀胶囊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联合GEO测序数据探究桃红四物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许群 王华禹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机制验证。方法:从TCMSP和Uniprot数据库中收集桃红四物汤的活性化合物和靶点;利用GenCards和及GSE117999、GSE98918数据集差异分析结果获取...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机制验证。方法:从TCMSP和Uniprot数据库中收集桃红四物汤的活性化合物和靶点;利用GenCards和及GSE117999、GSE98918数据集差异分析结果获取KOA疾病靶点;将药物与疾病的共有交集靶点作为治疗靶点,通过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运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方药-疾病的治疗核心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最后,采用CB-Dock网站完成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桃红四物汤生物活性化合物85个,药物靶点237个,KOA疾病靶点1950个,治疗靶点115个。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核心基因32个。富集分析结果提示,桃红四物汤可能通过多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参与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辅助T细胞17细胞分化通路等在治疗中发挥作用。通过筛选得到5个中心基因[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连环蛋白β1(Catenin beta 1,CTNNB1)和RELA癌基因(RELA Proto-Oncogene,RELA)]和10个主要活性成分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与核心基因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结论:桃红四物汤具有多活性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膝骨关节炎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龙牡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彦洁 迟慧彦 +5 位作者 付中学 王清滢 李云峰 田凤艳 王晶晶 毛超一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534-541,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中药复方龙牡汤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BATMAN-TCM数据库获取龙牡汤的活性成分及其所对应的药物靶点,构建药物靶点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及功能富集分析。从GEO数据库下载有...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中药复方龙牡汤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BATMAN-TCM数据库获取龙牡汤的活性成分及其所对应的药物靶点,构建药物靶点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及功能富集分析。从GEO数据库下载有关特应性皮炎的普通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通过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检索得到AD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药效靶点,对药效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构建出“中药-活性成分-药效靶点-AD”网络。结果获得复方龙牡汤55种活性成分以及262个药物靶点以及AD的157个疾病靶点,交叉分析后得到龙牡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药效靶点10个。通过GO分析这10个药效靶点基因在内皮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Regul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 apoptotic process)、内皮细胞凋亡过程(Endothelial cell apoptotic process)、上皮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Regulation of epithelial cell apoptotic process)等通路上显著富集;KEGG分析药效靶点基因在TNF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等通路上显著富集。结论复方龙牡汤通过多个信号通路起效,其中CCL2、FOS、MMP9、IRF1、VCAM1与TNF信号通路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复方龙牡汤 特应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刺芒柄花素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靶点及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珊 赵康 +2 位作者 杨提 王莹 邓生琼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基因芯片数据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刺芒柄花素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在PubChem等数据库获取刺芒柄花素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靶...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基因芯片数据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刺芒柄花素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在PubChem等数据库获取刺芒柄花素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靶点基因,与GEO芯片筛选的差异基因合并去重后得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靶点基因;通过构建韦恩图,得到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利用R软件包对共有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在线平台构建共有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scape软件对网络进行拓扑学参数筛选得到核心靶点;再运用分子对接技术将筛选出来的核心靶点分别与刺芒柄花素的结合活性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413个刺芒柄花素作用靶点及1 244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达差异基因,两者取交集后得到55个刺芒柄花素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潜在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著富集于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等通路,并显示基因功能与炎症及细胞凋亡相关;运用Cytoscape筛选得到核心靶点CAP1、CXCL8、EGFR、FOS、CTSS、IGF1、MMP9、PPARG;分子对接模拟验证显示,CAP1、CXCL8、EGFR、FOS、IGF1、MMP9、PPARG等核心靶点与刺芒柄花素结合强,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刺芒柄花素作用于CAP1等多个核心靶点调节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抗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可为后续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刺芒柄花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骨碎补-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锋 章晓云 +5 位作者 陈跃平 李华南 甘斌 陈丁鹏 宋世雷 廖建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7-73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骨碎补-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为骨质疏松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骨碎补-淫羊藿”的活性成分,联合UniProt数据库预测其调控靶点,并根据GEO数据库预测治疗骨质疏松...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骨碎补-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为骨质疏松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骨碎补-淫羊藿”的活性成分,联合UniProt数据库预测其调控靶点,并根据GEO数据库预测治疗骨质疏松的靶点。借助R语言获取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靶点,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结果得到活性成分39个,治疗靶点17个。蛋白互作网络中的核心靶点主要有ESR1、PRKDC、HSPA8、EP300和HSP90AA1。DAVID富集分析主要涵盖异源代谢、固醇代谢及破骨细胞分化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涉及MAPK、NF-κB、PI3K-AKT及HIF-1等信号通路。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对“骨碎补-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的分析不仅能识别目前已知的相关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还可为进一步研究“骨碎补-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淫羊藿 骨碎补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小青龙汤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异病同治”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翟芬芬 刘毓菲 +4 位作者 张传涛 杨洋 黄青松 高培阳 陈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958-965,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探讨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哮喘“异病同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探讨小青龙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哮喘“异病同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搜集小青龙汤治疗COPD和哮喘的作用靶点。通过STRING 11.0分析作用靶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cytoNCA和MCODE插件筛选出核心作用靶点。使用ClueGO和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功能分析。在GEO数据库下载COPD和哮喘的基因芯片,运用R语言sav包去批次效应后验证核心作用靶点是否差异表达,并对差异表达明显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小青龙汤治疗COPD和哮喘的作用靶点95个,筛选出19个核心作用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涉及82条信号通路及120种生物过程、16种分子功能、21种细胞组分。GEO芯片验证显示NR3C1、HSP90AA1、TNF、CASP3、AKT1、PTGS2、TLR4、EGF、IL1B、HRAS在COPD和哮喘与健康样本之间具有明显的表达差异,绘制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后,进一步对Degree值前5的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良好的亲和力。结论小青龙汤主要通过NR3C1、HSP90AA1、TNF、CASP3、AKT1、PTGS2、TLR4、EGF、IL1B、HRAS等多靶点和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对COPD与哮喘“异病同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元治疗骨关节炎分子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锋 章晓云 +4 位作者 陈跃平 廖建钊 李嘉骏 宋世雷 赖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704-3710,共7页
背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元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对骨关节炎的治疗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淫羊藿苷元在分子水平上治疗骨关节炎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从分子水平来探究淫羊藿苷元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背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元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对骨关节炎的治疗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淫羊藿苷元在分子水平上治疗骨关节炎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从分子水平来探究淫羊藿苷元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可为后期药物研发及疾病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初步探讨淫羊藿苷元治疗骨关节炎的关键分子机制,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来评估淫羊藿苷元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检索GEO数据库中关于淫羊藿苷元和骨关节炎的相关芯片,借助R语言分析差异基因,分别构建淫羊藿苷元和骨关节炎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来明确淫羊藿苷元治疗骨关节炎的关键基因,并在淫羊藿苷元和关键基因之间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淫羊藿苷元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45.41%,类药性为0.44;②检索GEO数据库获得编号为GSE85871的淫羊藿苷元芯片,利用R语言分析筛选出152个差异基因;检索GEO数据库获得编号为GSE1919的骨关节炎芯片,利用R语言分析筛选出1142个差异基因;③通过GeneMANIA数据库分别构建淫羊藿苷元和骨关节炎作用靶点的PPI网络图,利用R语言映射获得44个关键基因;④通过分子对接验证得到淫羊藿苷元和关键基因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⑤通过DAVID数据库富集分析显示,淫羊藿苷元治疗骨关节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涵盖对钙离子及金属离子、类固醇激素、有机磷的反应等,信号通路主要涉及MAPK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对GEO数据库的原始基因芯片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分析,通过分析芯片内含的生物学信息,不仅能识别目前已知的治疗骨关节炎的相关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还能发现一些新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淫羊藿苷元有望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新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淫羊藿苷元 生物信息学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黄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晓燕 邹孟龙 +6 位作者 陈雅璐 宁芯 陈柏辉 周树珩 王文妤 涂严平 梁巧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5-824,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数据库预测黄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核心活性成分及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初步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提取黄芪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数据库预测黄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核心活性成分及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初步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TCMSP)提取黄芪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规范化,通过GEO数据库提取溃疡性结肠炎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R语言筛选药物与疾病的交集基因,分别通过DAVID数据库、STRING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芪"活性成分-药物靶点"网络、黄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及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成分及靶点,借助Auto 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PyMol软件绘制对接结果图。结果共获得黄芪16个活性成分,对应189个作用靶点;GEO数据库提取获得溃疡性结肠炎差异表达基因1355个;药物与疾病交集基因44个;富集分析显示多与炎症相关;筛选得到核心活性成分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和毛蕊异黄酮(Calycosin),核心靶点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TGS2);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其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均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黄芪中的异鼠李素、毛蕊异黄酮等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参与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及生物功能作用于PTGS2等疾病靶点,从而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分子对接 黄芪 溃疡性结肠炎 异鼠李素 毛蕊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