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F-1 PMS影像和k-NN方法的延庆区森林蓄积量估测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海宾 彭道黎 +1 位作者 高秀会 李文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0-1078,共9页
应用高分1号(GF-1)全色和多光谱(PMS)影像和k-最邻近(k-NN)方法进行县域尺度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探讨GF-1 PMS影像以及k-NN方法估测森林蓄积量的适用性。以北京市延庆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森林蓄积量为研究对象,基于国产GF-1... 应用高分1号(GF-1)全色和多光谱(PMS)影像和k-最邻近(k-NN)方法进行县域尺度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探讨GF-1 PMS影像以及k-NN方法估测森林蓄积量的适用性。以北京市延庆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森林蓄积量为研究对象,基于国产GF-1 PMS影像数据提取植被指数,采用k-NN法构建森林蓄积量估测模型,并引入偏最小二乘回归法予以比较,选出最优估测方法对全区森林蓄积量进行反演。结果显示:偏最小二乘回归法估测的森林蓄积量均方根误差为21.90 m^3·hm^(-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27.5%,偏差为17.23 m^3·hm^(-2)。基于k-NN方法的森林蓄积量估测的均方根误差为12.80 m^3·hm^(-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16.0%,偏差为15.02 m^3·hm^(-2)。与官方公布的全区森林蓄积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基于k-NN法反演的全区森林蓄积量统计结果(245.98万m^3,估测精度为86.0%)要好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266.22万m^3,估测精度为76.6%)。最后生成了全区森林蓄积量空间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森林蓄积量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k-最邻近(k-NN)法 gf-1 pms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卫星影像的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动态监测
2
作者 刘学刚 李峰 王倩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74-80,86,共8页
为准确获取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帮助相关部门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研究利用GF-1 WFV卫星遥感影像,选择青岛市2014—2021年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最佳时相,采用图像监督分类法提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 为准确获取青岛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帮助相关部门优化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研究利用GF-1 WFV卫星遥感影像,选择青岛市2014—2021年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的最佳时相,采用图像监督分类法提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并通过分类后比较法分析小麦种植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4—2021年青岛市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为21.7万~24.8万hm^(2),2016年小麦种植面积最大,2020年最小,每年冬小麦种植面积波动范围为0.3万~2.7万hm^(2);遥感提取的种植面积与统计部门提供的种植面积误差较小,误差百分率不超过6.5%;小麦与其他地物类型之间相互转换的差异很小,2014—2021年逐年小麦转为其他地物的面积变化范围为8.0万~10.9万hm^(2),其他地物转为小麦的面积变化范围为7.9万~11.4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卫星影像 青岛市 冬小麦 种植面积 动态监测 监督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1星和GF-1号影像融合特征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宏 李卫国 +4 位作者 张晓东 卢必慧 张琤琤 李伟 马廷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为提高基于国产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HJ-1/CCD)影像大范围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的精度,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为研究区域,对冬小麦拔节期30 m×30 m的HJ-1/CCD多光谱影像和2 m×2 m的高分1号卫星全色影像(GF-1/PMS)进行融合与... 为提高基于国产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HJ-1/CCD)影像大范围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的精度,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为研究区域,对冬小麦拔节期30 m×30 m的HJ-1/CCD多光谱影像和2 m×2 m的高分1号卫星全色影像(GF-1/PMS)进行融合与面向对象分类研究。将GF-1/PMS全色影像进行8、16和24 m重采样,得到4种空间分辨率(含2 m)的全色影像,分别与HJ-1/CCD多光谱影像利用光谱锐化法(Gram-Schmidt,GS)进行融合。通过对融合影像进行质量评价,选择适合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田块格局的适宜尺度影像。将HJ-1/CCD多光谱影像重采样,得到与适宜尺度融合影像相同尺度的影像,在两景影像中分别选取包含光谱、纹理信息的训练融合影像样本(samples of fused image,SFI)和重采样影像样本(samples of resampling image,SRI),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适宜尺度融合影像(fused image,FI)和重采样影像(resampling image,RI)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结果表明,16 m×16 m融合影像的效果优于2 m×2 m、8 m×8 m和24 m×24 m融合影像,其均值、标准差、平均梯度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61.15、83.01、4.55和0.97。面向对象分类后,SFI对重采样影像RI16m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2.22%,Kappa系数为0.90。SFI对融合影像FI16m分类的总体精度为94.44%,Kappa系数为0.93。SRI对重采样影像RI16m分类的总体精度为84.44%,Kappa系数为0.80。SFI对融合影像FI16m分类效果最好,说明基于融合影像和融合影像提取样本(SFI)结合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准确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另外,重采样影像和融合影像提取样本(SFI)相结合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也可较好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为利用国产中空间分辨率HJ-1/CCD卫星和高分1号卫星融合影像有效提取大区域冬小麦种植面积信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CCD卫星影像 gf-1/pms卫星影像 冬小麦种植面积 特征提取 影像融合 面向对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1卫星WFV影像间匀色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杰 谢勇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3-1433,共11页
影像匀色方法是决定拼接后影像能否进一步用于遥感定量化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针对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GF-1卫星宽覆盖WFV传感器4相机拼接成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辐射定标的影像间匀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 影像匀色方法是决定拼接后影像能否进一步用于遥感定量化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针对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GF-1卫星宽覆盖WFV传感器4相机拼接成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辐射定标的影像间匀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传统的交叉定标方法获取某一台WFV相机在轨绝对辐射定标系数,然后采用统计分析和仿真模拟方法建立了相邻相机影像间DN值、表观辐亮度的相关模型,在完成相机间绝对辐射性能传递的同时,实现了影像间匀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获取的交叉辐射定标系数能够有效地消除相邻相机影像重叠区域辐射不一致性的问题,实现WFV影像间匀色。该匀色方法可为其他类似卫星传感器影像间匀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间匀色 交叉辐射定标 gf-1卫星 WFV传感器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1号卫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评价与几何校正研究——以黑龙江省友谊县为例
5
作者 李鑫飚 陈思 +2 位作者 郑兴明 陶醉 林楠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7-44,共8页
提高卫星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可以挖掘影像在区域尺度的应用潜力。本文以黑龙江省友谊县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区,根据地面实测几何控制点,评估高分辨率1号(GF-1)卫星PMS和WFV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并比较手动和自动两种不同几何控制点选取方式... 提高卫星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可以挖掘影像在区域尺度的应用潜力。本文以黑龙江省友谊县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区,根据地面实测几何控制点,评估高分辨率1号(GF-1)卫星PMS和WFV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并比较手动和自动两种不同几何控制点选取方式的几何校正效果。结论如下:MUX影像、PAN影像和WFV4影像在校正前的平均几何位置偏差为45.06 m,44.60 m和110.26 m,手动几何校正后的平均几何位置偏差为13.97 m,6.35 m和13.56 m,基于哨兵2号(Sentinel-2)影像自动几何校正后的平均几何位置偏差为15.84 m,16.23 m和21.26 m。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几何校正后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影像的系统误差,PMS影像通过手动选取地面控制点进行几何校正的效果更优,而WFV影像使用两种校正方法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1号(gf-1)卫星 地面控制点 Sentinel-2卫星影像 精度评定 几何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 WFV影像的作物面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黄健熙 贾世灵 +1 位作者 武洪峰 苏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53-259,共7页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及时有效地获取黑龙江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对后续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五九七农场为例,利用2014年8月30日GF-1卫星16 m空间分辨率影像,通过计算不同特征波段,构建了多特征水稻、玉米种植区识...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及时有效地获取黑龙江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对后续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五九七农场为例,利用2014年8月30日GF-1卫星16 m空间分辨率影像,通过计算不同特征波段,构建了多特征水稻、玉米种植区识别方法。首先计算影像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并将原影像进行主成分变换,以此为基础建立包含多特征的数据集。然后利用不同地物类型之间在各特征波段的差异,基于CART算法构建决策树,分别提取研究区内的水稻和玉米。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分类的总体精度达到96.15%,Kappa系数为0.94。水稻的制图精度为98.41%,用户精度为97.64%;玉米的制图精度为95.38%,用户精度为97.89%。其中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较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分别提高了5.28%和0.08。所提研究方法可为其他地区农作物高分数据作物类型制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 卫星影像 农作物种植面积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1卫星影像决策树分类算法的森林采伐信息提取研究
7
作者 吴雪娇 王威 王芳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4期225-227,227,共3页
从林业行业应用出发,针对国产GF-1卫星数据的特点,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影像采伐信息进行提取,探索了国产GF-1卫星数据在森林资源采伐信息提取方面的应用关键技术,为国产卫星数据的行业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 从林业行业应用出发,针对国产GF-1卫星数据的特点,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影像采伐信息进行提取,探索了国产GF-1卫星数据在森林资源采伐信息提取方面的应用关键技术,为国产卫星数据的行业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决策树分类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对伐区图斑分类提取,经过Kappa分析,测试区伐区影像提取精度从大到小分别为:水域分类精度96.71%,森林分类精度89.79%,伐区分类精度82.49%,公路分类精度75.30%,农田分类精度71.18%,建筑分类精度56.26%,其他分类精度53.57%。总体分类精度为87.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分类 gf-1卫星影像 森林采伐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国产GF-1卫星数据实现山区细小河流河宽的自动提取 被引量:8
8
作者 薛源 李丹 +1 位作者 吴保生 傅旭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6,共5页
以国产GF-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选取皇甫川流域内山区细小河流密集的上游1421 km^2作为研究区域,针对因山区河流河道狭窄、形态复杂等导致的河流边界提取难度大、精度差、河宽无法自动提取的难题,首先利用改进的变异系数法筛选水体指数,... 以国产GF-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选取皇甫川流域内山区细小河流密集的上游1421 km^2作为研究区域,针对因山区河流河道狭窄、形态复杂等导致的河流边界提取难度大、精度差、河宽无法自动提取的难题,首先利用改进的变异系数法筛选水体指数,再采用改进的决策树法结合DEM河网精确获取河流边界,最后通过自动化河宽提取算法实现对山区细小河流及其河宽的自动提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山区河流判别的总体精度为89.5%,有效地排除了山体阴影等地物的干扰。对河宽为0~10 m的极细河流,本文方法提取河宽的误差为18.54%;10~30 m的细小河流,提取误差为1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卫星影像 山区细小河流 河宽 自动提取 改进的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卫星数据的洱海干季水质时空变化监测 被引量:8
9
作者 祁兰兰 王金亮 +1 位作者 农兰萍 刘钱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31,共8页
为探究2014~2019年洱海干季水质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选用2014~2019年1月和11月GF-1号卫星遥感影像资料,以叶绿素a浓度、透明度、富营养化指数这3个指标为研究标的开展洱海水质反演。结果表明:①时间上,2014~2019年洱海叶绿素a浓度和... 为探究2014~2019年洱海干季水质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选用2014~2019年1月和11月GF-1号卫星遥感影像资料,以叶绿素a浓度、透明度、富营养化指数这3个指标为研究标的开展洱海水质反演。结果表明:①时间上,2014~2019年洱海叶绿素a浓度和富营养化指数逐年降低,透明度逐渐增加,洱海干季水质呈好转趋势。②空间上,洱海2014~2019年11月份整体上呈现叶绿素a浓度和富营养化指数北部低、南部高,透明度北部高、南部低,北部水质较好,南部水质偏差的趋势;1月份整体上呈现叶绿素a浓度中部较高,南、北部偏低,北部水质较好,透明度由北向南递减,富营养化指数由北向南增加的趋势。③洱海叶绿素a浓度和富营养化指数均与水体总氮、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水体透明度与总氮、总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时空变化 叶绿素A浓度 透明度 富营养化指数 gf-1卫星影像 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号遥感影像的微小水体信息提取研究——以岔口流域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心玥 郭青霞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131-137,共7页
针对不同因素影响,山区微小水体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选用2016年9月1日GF-1号卫星遥感影像,运用NDWI、SWI决策树、SVM分类3种不同方法对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山西省岔口流域的微小水体进行了提取,并对提取效果进行视觉对比与精度验证。... 针对不同因素影响,山区微小水体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选用2016年9月1日GF-1号卫星遥感影像,运用NDWI、SWI决策树、SVM分类3种不同方法对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山西省岔口流域的微小水体进行了提取,并对提取效果进行视觉对比与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于山区微小水体的提取结果更好,精度更高,可运用GF-1号影像进行流域水体的监测、提取;影响流域水体提取的主要因素是亮色地物(主要为建筑物)和阴影;NDWI、SWI决策树、SVM分类3种方法中,NDWI方式提取的水体信息较弱,SWI决策树与SVM分类法精度较高,但SWI决策树法消除了建筑物、亮色地物的影响,并较明显地区分了阴影与水体,因此更适用于流域微小水体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水体提取 gf-1卫星 高分辨率影像 岔口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卫星影像本底数据更新的实用方案——以地质灾害易发区遥感影像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幼莹 余江宽 +1 位作者 张丹丹 林华暖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9-157,共9页
我国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日渐增多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遥感影像本底数据的更新中正在部分取代进口卫星数据而成为重要信息源。为此,以资源一号(ZY-1)02C和高分一号(GF-1)国产高分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出遥感影像本底数据更新的技... 我国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日渐增多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在遥感影像本底数据的更新中正在部分取代进口卫星数据而成为重要信息源。为此,以资源一号(ZY-1)02C和高分一号(GF-1)国产高分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提出遥感影像本底数据更新的技术方案;并以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遥感影像本底数据更新为例,验证该方案的适用性。精度检查结果表明,更新后的数据能够满足1∶5万比例尺遥感影像本底数据的平面精度要求,技术方案合理可行,可为规模化开展遥感影像本底数据更新工作、拓宽国产高分卫星数据在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卫星 资源一号(ZY-1)02C 高分一号(gf-1) 遥感影像本底数据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一号卫星影像的多种融合方法比较 被引量:20
12
作者 郭会敏 洪运富 +4 位作者 李营 杨一鹏 张立峰 杨海军 朱海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6,40,F0002,共6页
以扬州地区为试验区,利用高分一号(GF-1)卫星全色及多光谱影像数据开展融合试验,将PCA、GS、Pansharping 3种传统融合方法与Elbakary、Proxy-sharpening和SFIM等以全色波段为尺度因子的融合方法进行对比,从光谱继承性和空间融入度两方... 以扬州地区为试验区,利用高分一号(GF-1)卫星全色及多光谱影像数据开展融合试验,将PCA、GS、Pansharping 3种传统融合方法与Elbakary、Proxy-sharpening和SFIM等以全色波段为尺度因子的融合方法进行对比,从光谱继承性和空间融入度两方面分析融合效果,寻找适合GF-1号卫星影像的较佳融合方法。结果表明,传统融合方法在光谱继承性和空间融入度两方面的评价结果中保持一致,且Pansharping方法在定性和定量分析中都为最优;以全色波段为尺度因子的融合方法其空间融入度随着光谱继承性的降低而增加;基于不同移动窗口大小的SFIM方法其光谱继承度和空间融入度均属最优,其中,移动窗口为5×5和7×7时,整体融合精度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号卫星 影像融合 移动窗口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GF-1数据不同融合方法对扰动地块的提取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二佳 罗志东 +4 位作者 张晓丽 瞿帅 何亮 朱程浩 赵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8-363,共6页
以GF-1影像为数据源,采用HPF变换(High-Pass fusion,高通滤波变换)、Ehlers变换(空间滤波变换)、Brovey变换(彩色标准变换)、GS变换(Gram-Schmidt,正交化变换)、PC变换(Principle Components,主成分变换)等5种常用融合算法,根据视觉分... 以GF-1影像为数据源,采用HPF变换(High-Pass fusion,高通滤波变换)、Ehlers变换(空间滤波变换)、Brovey变换(彩色标准变换)、GS变换(Gram-Schmidt,正交化变换)、PC变换(Principle Components,主成分变换)等5种常用融合算法,根据视觉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扰动图斑信息进行提取,研究适用于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扰动地表信息提取的融合算法。结果表明:基于PC和GS算法的融合结果影像视觉效果好,细节清晰,色调自然,纹理增强明显,较好的融合了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和全色影像的空间信息。通过定量分析可知,PC变换最大程度地保持原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性,GS融合算法在增益效果上具有优势,融合影像信息量最大,纹理最为细致。总体而言,PC变换和GS变换影像融合算法在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信息提取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在煤炭覆盖区提取正确率均为100%,在裸露地表和在建建筑用地混合区大于80%,较原始多光谱影像分类精度提高了约10%。该研究为推进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中的高效应用奠定数据基础,对提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融合 gf-1卫星 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地表提取 面向对象分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2影像的广西茅尾海红树林物种分类及盖度估算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云梅 吴培强 +4 位作者 潘良浩 王锦锦 王建步 任广波 马毅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70,共11页
为了掌握茅尾海红树林种类和盖度情况,基于 GF-2 PMS1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回归模型方法开展了茅尾海红树林物种分类和植被盖度估算研究,并对其分布特征展开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 为了掌握茅尾海红树林种类和盖度情况,基于 GF-2 PMS1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回归模型方法开展了茅尾海红树林物种分类和植被盖度估算研究,并对其分布特征展开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1)广西茅尾海红树林共有 4 个种类,分别是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桐花树作为茅尾海红树林的优势种,面积为 1228.612 ha,占总面积 72.5%,散布在茅尾海潮间带。秋茄面积最少,仅有 1.976 ha,零星分布于茅岭乡和尖山镇沿岸,多数与无瓣海桑和桐花树混生。(2)基于 GF-2 PMS1 卫星影像的 NDVI 植被指数建立的二次多项式盖度回归模型效果最好,决定系数最大为 0.7644,均方根误差 RMSE 最小为 0.068。(3)植被盖度分布状况与植被类型有密切关系,植被种类纯生区的盖度要明显大于植被混生区的盖度。本研究结果为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茅尾海 gf-2 pms1 影像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植被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山东麓断裂和罐罐岭断裂的高分一号卫星图像识别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瑾 雷启云 +1 位作者 杜鹏 王银 《地质学刊》 CAS 2020年第4期394-400,共7页
基于国产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数据,对青藏高原东北隅的罗山东麓活动断裂和罐罐岭断裂进行构造地貌的解译。通过建立影像解译标志,对比高分影像不同分辨率解译成果以及融合处理后陡坎台地面、冲沟位错、地表破裂带的解译效果,并结合... 基于国产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数据,对青藏高原东北隅的罗山东麓活动断裂和罐罐岭断裂进行构造地貌的解译。通过建立影像解译标志,对比高分影像不同分辨率解译成果以及融合处理后陡坎台地面、冲沟位错、地表破裂带的解译效果,并结合野外实际地质填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分辨率越高的影像,活断层形迹细节显示越丰富,高分16 m分辨率影像能满足小比例尺区域构造解译和较粗略的构造信息提取,可提高解译效率;高分2 m融合影像断层陡坎的宏观显示效果较好,可用于台地划分及边界较大位错显示,可识别出10 m以上的冲沟位错,但5~6 m的小位错无法显示,高分2 m影像的精度尚不能进行走滑断裂冲沟位错的定量统计,但可识别最新地表破裂,解译标志为亮白色显示。综上,在构造较强烈区,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可以满足活断层野外1∶50 000填图的应用,但对于弱活动区解译效果尚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gf-1) 卫星影像 遥感解译 罗山东麓断裂 罐罐岭断裂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遥感比值波段设置对森林蓄积量估测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向安民 刘凤伶 李崇贵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研究利用国产GF-1号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定量估测的可行性,本文选择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某林业局为试验场地,采用GF-1号卫星影像16m分辨率的WFV多光谱数据,结合试验区域的一类样地调查资料,建立以样地为单位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方程,... 为研究利用国产GF-1号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定量估测的可行性,本文选择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某林业局为试验场地,采用GF-1号卫星影像16m分辨率的WFV多光谱数据,结合试验区域的一类样地调查资料,建立以样地为单位的森林蓄积量估测方程,进行森林蓄积量定量估测。为有效设置可能影响蓄积量估测的遥感信息,本文重点分析了遥感比值波段的设置和优选对蓄积量估测模型建立和估测精度等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设置不同种类的比值波段将影响最优变量筛选结果,高分遥感信息对提高森林蓄积量估测精度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卫星影像 遥感比值波段 蓄积量定量估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