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GGⅢ抗差估计的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算法
1
作者 薛佳琦 杜源 +2 位作者 张勤 景策 王梦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5-1160,共6页
针对滑坡等复杂环境下GNSS观测数据受高遮挡、多路径等因素影响,易使模糊度固定成功率降低进而导致定位可靠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GGⅢ抗差估计的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算法。通过引入抗差估计算法,削弱粗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提... 针对滑坡等复杂环境下GNSS观测数据受高遮挡、多路径等因素影响,易使模糊度固定成功率降低进而导致定位可靠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GGⅢ抗差估计的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算法。通过引入抗差估计算法,削弱粗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提升浮点模糊度精度;此外,为避免残余误差对后续整周模糊度解算产生影响,采用基于条件方差矩阵法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改进策略,进一步提升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全模糊度固定方法,该算法可显著提高模糊度固定率,3个测站分别提升5.9%、52.7%、48.0%;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改进的抗差估计算法可明显改善模糊度固定错误的情况,极大提升GNSS定位精度,水平方向RMS优于1cm,高程方向RMS优于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抗差估计 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 成功率指标法 条件方差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网建模辅助的RTK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
2
作者 赵彩霞 孙蕊 +2 位作者 蒋磊 盛琪 钟德政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1,共13页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元RTK在城市环境中的精度与可用性:通过多日连续采集相同城市区域内的GNSS先验信息,离线构建一种基于集成装袋树(EBT)的伪距误差格网预测模型,从而获得该格网模型覆盖范围内各观测卫星的伪距误差预测规则;然后,基于用上述规则在线预测得到的伪距误差结果,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子集确定方法,用于提升单历元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相较于传统的全模糊度固定算法和基于卫星高度角辅助的PAR算法,能显著提高单历元RTK在复杂城市区域中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从传统算法的37.37%和64.95%提高到85.24%,RTK三维定位精度的提升率则分别达到43.56%和3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格网建模 伪距误差预测 部分模糊固定(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及性能分析
3
作者 赵琳 孙治国 +3 位作者 杨福鑫 张洁 谭波 李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1,共9页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测站60 d的静态数据进行性能评估。研究表明:在首次固定时间、固定解收敛时间和固定成功率方面,亚太BDS-2/3最好,亚太BDS-3次之,非亚太BDS-3最差。虽然BDS-2/3的平均固定成功率最高,但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未顾及固定成功率对PPP-AR核检的影响,使得部分观测时间的固定成功率有所下降。北斗固定解定位精度均为厘米级,以亚太BDS-2/3静态模式为例,北、东、天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7、0.6和1.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固定 双频无电离层组合 宽巷 窄巷 部分模糊子集选取 质量控制 角优先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模糊度固定的GNSS高精度定位方法及地灾监测应用
4
作者 李鹏程 师芸 +2 位作者 束远明 董伟龙 周翱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4年第6期84-88,共5页
针对GNSS在地质灾害监测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观测值质量较低的问题,采用依据卫星高度角选择模糊度子集的方式实现部分模糊度固定(partial ambiguity resolution,PAR)算法,使用快速静态模式对地灾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全模糊... 针对GNSS在地质灾害监测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观测值质量较低的问题,采用依据卫星高度角选择模糊度子集的方式实现部分模糊度固定(partial ambiguity resolution,PAR)算法,使用快速静态模式对地灾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全模糊度固定(full ambiguity resolution,FAR)算法对比,从不同时长解算的时效性、模糊度固定率、Ratio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模糊度固定能有效改善固定率,提高Ratio值.两种固定策略的解算结果在精度上十分接近,并在水平方向精度都优于5 mm,垂直方向精度优于10 mm.部分模糊度固定能有效提高GNS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部分模糊固定 定位精 时效性 地灾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动态环境下GNSS RTK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胡楠楠 章红平 +1 位作者 李团 谢兰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3-267,共5页
针对当前GNSS RTK算法在城市环境下可用率较低,特别是动态条件下满足cm级精度定位的观测历元少的现状,将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应用于城市动态环境GNSS RTK定位,并采用城市环境下车载数据验证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的可用性。测试结果证明,该... 针对当前GNSS RTK算法在城市环境下可用率较低,特别是动态条件下满足cm级精度定位的观测历元少的现状,将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应用于城市动态环境GNSS RTK定位,并采用城市环境下车载数据验证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的可用性。测试结果证明,该算法能显著提高城市环境下GNSS RTK模糊度固定率,增加cm级定位历元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RTK 城市环境 LAMBDA方法 模糊分组 部分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频率非差模糊度固定的相位钟/相位偏差估计方法
6
作者 耿江辉 林吉航 +3 位作者 张启元 温强 曾竞 金彪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54-2267,共14页
非差模糊度固定是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关键技术。传统的PPP方法通常依赖特定的基准频率(如GPS L1/L2)信号构建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模型,模糊度固定(ambiguity resolution,AR)所必需的卫星钟差和相位偏差产品被迫与这些预定的观测模型... 非差模糊度固定是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关键技术。传统的PPP方法通常依赖特定的基准频率(如GPS L1/L2)信号构建无电离层组合观测模型,模糊度固定(ambiguity resolution,AR)所必需的卫星钟差和相位偏差产品被迫与这些预定的观测模型和信号频率绑定,限制了用户选择的灵活性。为满足用户自由选择信号频率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本文提出“全频率相位钟/相位偏差”的估计方法,利用非差整数模糊度约束的网解估计相位钟和观测值信号偏差产品,同时保证其遵从IGS的经典钟差/偏差基准,以实现适用于任意观测模型和信号频率的PPP-AR。在197个IGS MGEX(multi-GNSS)测站的静态数据和车载动态数据中进行的PPP-AR解算试验证明,本文的GPS/Galileo/BDS全频率相位钟/相位偏差产品可在任意频率组合上保持相对一致的模糊度固定效率和静动态定位精度。本文强调,非差整数模糊度约束的网解确保相位钟/相位偏差的严格耦合,是保证全频率非差模糊度固定能力的关键。从2023年开始,武汉大学以快速产品的形式日常发布上述全频率相位钟/相位偏差产品(ftp:∥igs.gnsswhu.cn/pub/whu/phasebi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频率PPP-AR 非差模糊固定 相位钟差 相位偏差 多系统gn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的RTK定位改进算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熊杰 马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3-917,共5页
差分卫导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定位精度取决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成功率。LAMBDA(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算法作为最有效的模糊度在航固定算法,其效能易受卫星故障、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L... 差分卫导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定位精度取决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成功率。LAMBDA(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算法作为最有效的模糊度在航固定算法,其效能易受卫星故障、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LAMBDA算法的成功率,引入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改进后的RTK定位算法以模糊度方差值为序,逐步剔除具有相对最大方差的模糊度并利用LAMBDA算法固定剩余的模糊度,直至模糊度固定成功。双动运动平台实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TK定位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达到100%,其中首次固定成功率达到98.3%。与导航领域公认的事后处理软件定位结果相比,改进后的RTK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卫导 实时动态定位 部分模糊固定 模糊固定 首次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模糊度固定的多基线解算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建 向常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3-1256,共4页
采用非差观测值构建误差方程,通过等价变换消除卫星钟差参数和接收机钟差参数,建立多个测站的联合等价双差观测方程。针对联合方程等价模糊度个数较多、相关性较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该方法将等价模糊度... 采用非差观测值构建误差方程,通过等价变换消除卫星钟差参数和接收机钟差参数,建立多个测站的联合等价双差观测方程。针对联合方程等价模糊度个数较多、相关性较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该方法将等价模糊度按照方差大小升序排列,通过循环剔除最大方差模糊度并进行Ratio检验,最终实现部分模糊度的固定。实例计算表明,相比完全模糊度固定(FAR)方法,PAR方法不仅具有更高的模糊度固定率和成功率,且提高了多基线精密定位的可用性,其坐标解算精度与FAR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价模糊 等价观测方程 多基线 部分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在动态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丁赫 孙付平 +2 位作者 刘帅 门葆红 刘婧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16年第2期32-37,共6页
在精密单点定位中,模糊度固定是一个难点问题,而由于窄巷模糊度波长较短,对其进行固定更为困难。本文采用逐级模糊度固定的策略,利用整数相位钟法实现了GPS PPP模糊度固定。在此基础上,改进传统LAMADA方法所采用的全部模糊度固定(FAF)技... 在精密单点定位中,模糊度固定是一个难点问题,而由于窄巷模糊度波长较短,对其进行固定更为困难。本文采用逐级模糊度固定的策略,利用整数相位钟法实现了GPS PPP模糊度固定。在此基础上,改进传统LAMADA方法所采用的全部模糊度固定(FAF)技术,采取了一种部分模糊度固定(PAF)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窄巷模糊度固定中。该方法综合考虑位置精度因子、连续观测历元数、模糊度精度因子和Ratio值等因素,在兼顾模糊度固定可靠性的同时去提升模糊度固定率。通过4个MGEX站的实测数据进行动态PPP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FAF方法,PAF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模糊度的固定率并进一步改善了定位精度;在观测条件较少或者残余误差较大时,部分模糊度固定可减少首次固定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整数相位钟法 部分模糊固定 全部模糊固定 模糊固定 首次固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验概率与最小均方误差解结合的GNSS部分模糊度解算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泽民 边少锋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2期54-60,共7页
在GNSS弱定位模型中,常常需要采用模糊度部分解算方法获得满意的定位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定位的准确性,本文从3个方面对模糊度部分解算方法进行改进:①决定模糊度被固定元素的依据不再是完全基于模型的Bootstraping成功率,而是同时基... 在GNSS弱定位模型中,常常需要采用模糊度部分解算方法获得满意的定位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定位的准确性,本文从3个方面对模糊度部分解算方法进行改进:①决定模糊度被固定元素的依据不再是完全基于模型的Bootstraping成功率,而是同时基于模型和观测数据的后验概率。②当模糊度部分固定时,未固定的模糊度元素不再取条件浮点解,而是取基于已固定元素的最小均方误差解。③当模糊度完全不固定时,模糊度向量不再取浮点解,而是取最小均方误差解。试验中用一组北斗实测数据检验了原GNSS模糊度部分解算方法和新方法。结果表明,新方法部分固定和不固定历元数量少于传统方法,且定位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模糊部分解算 定位精 后验概率 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步组合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治鑫 黄劲松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113-120,共8页
针对高精度定位中模糊度固定率与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步组合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丹麦法对双差观测值随机模型进行调整,并依据标准化残差选出相位观测值明显异常的模糊度子集;然后基于降相关模糊度方差法进行... 针对高精度定位中模糊度固定率与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步组合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丹麦法对双差观测值随机模型进行调整,并依据标准化残差选出相位观测值明显异常的模糊度子集;然后基于降相关模糊度方差法进行精筛选;同时顾及模糊度浮点解信息,优先剔除最优和次优解不一致的模糊度;采用最小二乘降相关平差(LAMBDA)法进行固定。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全模糊度固定法,部分模糊度固定法可有效地提升模糊度固定率,提升了大概13.8%~37.0%;分步组合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法,有效减小了实际观测值中未探测到偏差对模糊度固定的影响,对于部分观测值异常的场景也能较好适用,较原始的部分模糊度固定法,动态场景下平均改善61.5%,并提升了模糊度固定解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动态定位 模糊解算 部分模糊固定 丹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系统组合的PPP模糊度快速固定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柴洪洲 潘宗鹏 崔岳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探讨了组合多系统的精密单点定位(PPP),通过MGEX实测数据进行多系统PPP解算,分析了不同系统组合PPP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以及多系统组合对GPS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和仿动态条件下,组合系统PPP的收敛速度和短时... 探讨了组合多系统的精密单点定位(PPP),通过MGEX实测数据进行多系统PPP解算,分析了不同系统组合PPP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以及多系统组合对GPS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和仿动态条件下,组合系统PPP的收敛速度和短时间定位精度明显优于单系统PPP,同时多系统组合PPP能够加快浮点模糊度收敛,缩短GPS PPP模糊度的首次固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精密单点定位 多系统组合 模糊解算 模糊首次固定时间 收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的载波伪距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阮仁桂 魏子卿 贾小林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91-1598,共8页
随着测站和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规模GNSS网的数据处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将载波相位观测量转化为载波伪距是提高大规模GNSS网数据处理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在精密单点定位基础上进行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生成载波伪距的方法。采... 随着测站和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规模GNSS网的数据处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将载波相位观测量转化为载波伪距是提高大规模GNSS网数据处理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在精密单点定位基础上进行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生成载波伪距的方法。采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包含252个测站的观测网,采用载波伪距进行整网解的处理时间不超过20min。剔除异常测站后,240个陆态网测站的月坐标重复精度在N、E和U方向的均值分别为0.74、0.85和2.53mm,略优于原始数据整网解的结果。本文还探讨了采用原始数据和载波伪距进行整网解的关系,利用带约束条件的观测模型对不同方法生成的载波伪距应用于整网解的原理进行统一解释,并指出了载波伪距整网解与原始数据整网解的理论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固定 星间单差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大规模gnss 精密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度固定解PPP/INS紧组合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帅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3-803,共1页
车载移动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船载水深测量等领域的测绘用户迫切需求测量平台高精度高频率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目前满足此需求并被广泛应用的就是基于相位观测值的DGNSS/INS组合。本文研究了新组合,即模糊度固定解PPP/INS紧组合... 车载移动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船载水深测量等领域的测绘用户迫切需求测量平台高精度高频率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目前满足此需求并被广泛应用的就是基于相位观测值的DGNSS/INS组合。本文研究了新组合,即模糊度固定解PPP/INS紧组合。对于新组合,在PPP模糊度固定技术的支撑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PPP/INS 固定 组合理论 水深测量 gnss 观测值 厘米级 滤波模型 GLON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模糊度解算的BDS/GPS组合RTK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伟 李长庚 满小三 《测绘工程》 CSCD 2018年第9期11-15,共5页
GNSS多频率组合RTK定位逐步进入实际应用,存在模糊度维数增多、搜索空间增大,导致模糊度搜索运算量增大及模糊度固定效率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多星座部分模糊度解算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卫星高度角、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及Ratio值来筛选... GNSS多频率组合RTK定位逐步进入实际应用,存在模糊度维数增多、搜索空间增大,导致模糊度搜索运算量增大及模糊度固定效率低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多星座部分模糊度解算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卫星高度角、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及Ratio值来筛选卫星进行模糊度解算。通过一组动态跑车实验分析表明:相比于全模糊度解算(FAR),部分模糊度解算(PAR)可以有效地提高BDS/GPS组合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其模糊度固定率从79.9%(FAR)提高到99.1%(PAR),且PAR算法定位结果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模糊固定成功率 部分模糊解算 R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M快速轨道产品及非差模糊度固定对其精度的改进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志国 王君刚 葛茂荣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4-555,共12页
GNSS是实时定位导航最重要的方法,精密卫星轨道钟差产品是GNSS高精度服务的前提。国际GNSS服务中心(IGS)及其分析中心长期致力于GNSS数据处理的研究及高精度轨道和钟差产品的提供。GFZ作为分析中心之一,提供GBM多系统快速产品。本文基于... GNSS是实时定位导航最重要的方法,精密卫星轨道钟差产品是GNSS高精度服务的前提。国际GNSS服务中心(IGS)及其分析中心长期致力于GNSS数据处理的研究及高精度轨道和钟差产品的提供。GFZ作为分析中心之一,提供GBM多系统快速产品。本文基于2015—2021年GBM提供的精密轨道产品,阐述了数据处理策略,分析了轨道的精度,介绍了非差模糊度固定的原理和对精密定轨的影响。结果表明:GBM快速产品中的GPS轨道精度与IGS后处理精密轨道相比的精度约为11~13 mm,轨道6 h预报精度约为6 cm;GLONASS预报精度约为12 cm,Galileo在该时期的精度均值为10 cm,但是在2016年底以后精度提升到5 cm左右;北斗系统的中轨卫星(medium earth orbit,MEO)在2020年以后预报精度约为10 cm;北斗的静止轨道卫星(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和QZSS卫星的预报精度在米级;卫星激光测距检核表明,Galileo、GLONASS、BDS-3 MEO卫星轨道精度分别为23、41、47 mm;此外,采用150 d观测值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非差模糊度固定能显著改善MEO卫星轨道精度,对GPS、GLONASS、Galileo、BDS-2和BDS-3的MEO卫星的6 h时预报精度改善率分别为9%~15%、15%~18%、11%~13%、6%~17%和1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精密定轨 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RTK模糊度快速固定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商庆华 成芳 +1 位作者 沈朋礼 肖厦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0年第6期21-26,共6页
将网络RTK(NRTK)与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优势融合的PPP-RTK技术,已经成为目前精密定位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一种将模糊度快速固定的解决方案,优化了PPP-RTK的模糊度固定解的算法,使得模糊度估计可靠性提高.在实验中,利用国际GNSS服务(I... 将网络RTK(NRTK)与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优势融合的PPP-RTK技术,已经成为目前精密定位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一种将模糊度快速固定的解决方案,优化了PPP-RTK的模糊度固定解的算法,使得模糊度估计可靠性提高.在实验中,利用国际GNSS服务(IGS)测站的实测数据进行了PPP-RTK定位解算.结果统计表明:利用该算法对静态数据进行定位处理,其中数据收敛时间达到厘米级需要20 min,其中在平面位置方向的定位精度优于3 cm,在高程方向上的定位精度优于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RTK PPP收敛 gnss 模糊固定 定位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对流层映射函数对多模GNSS实时PPP-AR性能影响
18
作者 余治河 方卓 彭源芳 《全球定位系统》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对流层映射函数对精密单位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糊度固定(ambiguity resolution,AR)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的网络差分实时传输协议分发服务器的挂载点OSBC00WHU1接收了武... 对流层映射函数对精密单位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糊度固定(ambiguity resolution,AR)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的网络差分实时传输协议分发服务器的挂载点OSBC00WHU1接收了武汉大学实时精密轨道、卫星钟差、地球自转参数及原始观测值信号偏差(observable-specific signal bias,OSB)产品,结合澳大利亚地区均匀分布的11个多模GNSS实验跟踪网(Multi-GNSS Experiment,MGEX)测站观测数据,研究了尼尔映射函数(Niell mapping function,NMF)、全球映射函数(global map function,GMF)、维也纳映射函数1(Vienna mapping functions 1,VMF1)和维也纳映射函数3(Vienna mapping function,VMF3)四种对流层映射函数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BDS/GPS、BDS/GPS/Galileo实时PPP-AR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对流层映射函数对BDS、BDS/GPS、BDS/GPS/Galileo实时PPP-AR性能影响较小.使用GMF和VMF3对流层映射函数实时PPP-AR性能基本相当,优于NMF和VMF1.动态和静态模式BDS实时PPP-AR在东(E)和北(N)方向上平均定位精度基本相当,约为1.0 cm;在天(U)方向上平均定位精度存在明显差异,约为3.5 cm和2.6 cm.BDS/GPS/Galileo实时PPP-AR平均定位精度相比BDS整体提升较大;相比BDS/GPS整体提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映射函数 gnss 精密单点定位(PPP) 模糊固定(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复杂环境的3种多频多系统GNSS单点高精度定位方法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40
19
作者 耿江辉 常华 +2 位作者 郭将 栗广才 魏娜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共13页
城市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对高精度动态定位的需求为分米级甚至厘米级,但在城市复杂环境下信号遮挡、衰减和多径频繁发生,GNSS定位的可用性和精度严重降低。本文充分利用现有可用的多频多系统GNSS(GPS/BDS/Galileo/QZSS)数据,采用最新... 城市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对高精度动态定位的需求为分米级甚至厘米级,但在城市复杂环境下信号遮挡、衰减和多径频繁发生,GNSS定位的可用性和精度严重降低。本文充分利用现有可用的多频多系统GNSS(GPS/BDS/Galileo/QZSS)数据,采用最新提出的单历元PPP宽巷模糊度固定方法(PPP-WAR),并与传统PPP方法和广域伪距增强精密定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这3种单点高精度定位方法在大都市高楼密布道路、小城镇狭窄道路和工业区开阔道路3种不同信号遮挡条件下的车载动态定位性能。结果表明,目前城市环境中的三频数据完整性高达94%以上,可满足基于多频GNSS单历元定位的需求。粗差阈值设定为3 m时,单历元PPP-WAR解在小城镇狭窄道路的水平定位误差RMS为0.41 m,达到了分米级定位精度,比广域伪距增强精密定位解和传统PPP解分别提高了53.9%和21.2%;3种方法在大都市高楼密布环境下的定位可用性均高于70%,在另外两种城市环境下的定位可用性均高于90%。粗差阈值0.5 m时,单历元PPP-WAR方法和传统PPP方法在小城镇狭窄道路环境中可用性依然可达~70%。单历元PPP-WAR方法受城市环境中4种典型地物(地下通道、高架桥、行道树和高楼)的影响最小。总之,在干扰因素多的城市复杂环境中单历元PPP-WAR方法更具优势,在干扰因素少的城市开阔环境中传统PPP方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高精定位 多频多系统gnss 城市环境 单历元 宽巷模糊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网络RTK参考站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守华 吴黎荣 +2 位作者 尤志奇 付文涛 纪元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24-2333,共10页
针对由于存在大气因素的干扰,网络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参考站模糊度解算会受到影响,同时当新卫星升至预先设置的截止高度角以上时,需要较长的初始化收敛时间,该文提出一种网络RTK参考站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该方法先利用电离层加权策... 针对由于存在大气因素的干扰,网络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参考站模糊度解算会受到影响,同时当新卫星升至预先设置的截止高度角以上时,需要较长的初始化收敛时间,该文提出一种网络RTK参考站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该方法先利用电离层加权策略,辅助基线模糊度的快速解算,再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技术估计浮点模糊度,利用部分模糊度解算方法,最后通过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LAMBDA)算法和比率(RATIO)检测对模糊度进行固定解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网络RTK参考站模糊度的固定率和缩短初始化收敛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RTK 模糊解算 部分模糊固定 电离层加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