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指南制定的GRADE方法学:现状与挑战
1
作者 王吉耀 夏君 《肝脏》 2025年第3期283-286,共4页
GRADE方法学为高质量指南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GRADE方法学的起源与发展、核心内容及当前指南制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升GRADE方法学在循证指南制定中的应用效果,... GRADE方法学为高质量指南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GRADE方法学的起源与发展、核心内容及当前指南制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升GRADE方法学在循证指南制定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指南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和患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方法 指南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Meta分析证据质量分级:GRADE方法学前沿与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琪 王建成 +10 位作者 潘蓓 张迁 周奇 田金徽 陈耀龙 杨克虎 吴大嵘 郭新峰 杨丽虹 Gordon Guyatt 葛龙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9-985,共7页
2014年,GRADE工作组在英国医学会期刊BMJ首次介绍了GRADE方法用于网状Meta分析证据质量分级的应用指南。GRADE工作组认为在进行网状Meta分析证据分级时,需要单独对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和网状Meta分析证据质量进行分级。近年来,GRADE工作... 2014年,GRADE工作组在英国医学会期刊BMJ首次介绍了GRADE方法用于网状Meta分析证据质量分级的应用指南。GRADE工作组认为在进行网状Meta分析证据分级时,需要单独对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和网状Meta分析证据质量进行分级。近年来,GRADE工作组发表了系列论文,对该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本文旨在对GRADE方法用于网状Meta分析证据质量分级的前沿和进展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Meta分析 grade方法 证据质量
原文传递
单个诊断试验准确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GRADE方法学前沿与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赖鸿皓 杨秋玉 +5 位作者 孙铭谣 田晨 陆瑶 田金徽 李江 葛龙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0-1098,共9页
既往的诊断试验准确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方法通常侧重在诊断指标层面评估证据的确信度(质量)。当研究问题不局限于诊断试验准确性结果本身时,由于评估过程缺乏对试验准确性在特定环境中引发的下游影响的考虑,分级结果可能是不准确的。为... 既往的诊断试验准确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方法通常侧重在诊断指标层面评估证据的确信度(质量)。当研究问题不局限于诊断试验准确性结果本身时,由于评估过程缺乏对试验准确性在特定环境中引发的下游影响的考虑,分级结果可能是不准确的。为应对这些挑战,GRADE工作组进行了系列研究,重点更新了在背景化框架下探究或模拟诊断试验准确性结果重要下游影响的方法。本文结合前沿研究,介绍单个诊断试验准确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及相应背景化方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方法 证据质量 证据确信度 诊断试验准确性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公共卫生决策证据质量的Meta流行病学研究
4
作者 黄家艺 邓欣欣 +5 位作者 王汉彬 胡晓晔 梁翠 崔璐 杨克虎 李秀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81,共6页
目的:比较公共卫生决策证据质量评价体系(PHE-Grading)与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体系(GRADE)在评价公共卫生决策证据质量方面的差异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获取建库起至2024年2月27日发表的有关“Public healt... 目的:比较公共卫生决策证据质量评价体系(PHE-Grading)与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体系(GRADE)在评价公共卫生决策证据质量方面的差异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获取建库起至2024年2月27日发表的有关“Public health”主题的系统评价。采用EndNote 20软件进行文献筛选,Excel 2021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使用RevMan 5.4.1软件绘制森林图。结果:最终纳入61篇系统评价进行证据质量评价。GRADE和PHE-Grading证据分级结果的森林图显示,证据等级为高[OR:2.39,95%CI(1.21,4.75)]、中[OR:0.40,95%CI(0.31,0.52)]、低[OR:0.37,95%CI(0.29,0.46)]和极低[OR:85.11,95%CI(34.80,208.11)],证据质量分级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GRADE相比,PHE-Grading对公共卫生决策证据确信度的把握可能更为精准,目前公共卫生决策证据质量仍集中在中低水平,仍需加强高质量研究以支持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决策 证据质量 grade方法 PHE-Gr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公共卫生决策证据质量分级系统 被引量:4
5
作者 商雪 邓欣欣 +3 位作者 郭康乐 周丽营 杨克虎 李秀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78,共8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公共卫生决策领域的证据质量分级方法。方法:基于德尔菲调查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证据评价的条目内容、评分细则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共识。结果:2轮函询后专家意见基本一致,问卷回收率均高于80%,专家积极系数较好;... 目的:构建适用于公共卫生决策领域的证据质量分级方法。方法:基于德尔菲调查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证据评价的条目内容、评分细则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共识。结果:2轮函询后专家意见基本一致,问卷回收率均高于80%,专家积极系数较好;权威系数均高于0.85;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27和0.494,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专家意见,最终构建15个一级条目、55个二级条目,综合各部分条目评价结果(最高计15分),最终转化为高(>11)、中((8-11])、低((4-8])、极低(≤4)4个级别的证据强度。结论:基于德尔菲调查法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决策证据质量分级系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但其系统性能和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方法 证据分级 公共卫生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Meta分析结论形成的方法:最小背景化框架 被引量:9
6
作者 栗梦婷 朱鸿飞 +9 位作者 后亮瑛 王琪 田金徽 陈耀龙 杨克虎 邓宏勇 曾力楠 张伶俐 Romina Brignardello-Petersen 葛龙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2-1109,共8页
网状Meta分析的最大优势在于可量化比较针对同一疾病的不同干预措施,并按某一指标对其优劣进行排序。多种干预措施的纳入增加了网状Meta分析结果解读的复杂性,仅基于排序结果进行解读可能会存在误导性。目前,对网状Meta分析结果的解读... 网状Meta分析的最大优势在于可量化比较针对同一疾病的不同干预措施,并按某一指标对其优劣进行排序。多种干预措施的纳入增加了网状Meta分析结果解读的复杂性,仅基于排序结果进行解读可能会存在误导性。目前,对网状Meta分析结果的解读尚无公认的标准。2020年11月,GRADE工作组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GRADE分级结果,提出了2种网状Meta分析结论形成的方法:部分背景化框架(partially contextualised framework)和最小背景化框架(minimally contextualised framework)。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旨在对最小背景化框架的方法、原理和步骤进行介绍,以期为网状Meta分析制作者采用该方法呈现和解读结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Meta分析 grade方法 结果呈现 最小背景化框架
原文传递
网状Meta分析结论形成的方法:部分背景化框架 被引量:5
7
作者 朱鸿飞 栗梦婷 +9 位作者 后亮瑛 王琪 田金徽 陈耀龙 杨克虎 邓宏勇 曾力楠 张伶俐 Romina Brignardello-Petersen 葛龙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0-1116,共7页
目前网状Meta分析已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具有可量化比较相同主题的2种以上不同处理措施的相对优势的特点。但由于存在多个干预措施的比较,增加了其结果解读的复杂性,解读时对证据可信度的忽略也导致了结论存在误导性。近期,GRADE工... 目前网状Meta分析已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具有可量化比较相同主题的2种以上不同处理措施的相对优势的特点。但由于存在多个干预措施的比较,增加了其结果解读的复杂性,解读时对证据可信度的忽略也导致了结论存在误导性。近期,GRADE工作组提出了2种网状Meta分析结论形成的方法,即部分背景化框架与最小背景化框架。本文聚焦于部分背景化框架,当使用该框架时,作者必须确定效应阈值,以区分无效、较小效应、中等效应和较大效应。部分背景化框架的指导原则包括根据效应大小与利弊对干预措施进行分类,及分类时考虑效应的点估计值和干预措施排序,综合考虑证据可信度(证据质量)以得出结论。本文结合实例,对部分背景化框架的原理步骤进行描述和阐释,以期为该方法在网状Meta分析结果解读与结论形成环节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Meta分析 grade方法 结论形成方法 证据可信度 部分背景化框架
原文传递
基于循证医学的我国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方法体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皓 顾淑燕 +4 位作者 杨芊 郜林 甄雪梅 曾玉航 董恒进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提出适合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方法体系。方法收集并分析WHO、各国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技术文件以及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估、医保预算分析等相关研究文献,提出我国基本药物目录遴选的方法体系,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 目的提出适合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方法体系。方法收集并分析WHO、各国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技术文件以及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估、医保预算分析等相关研究文献,提出我国基本药物目录遴选的方法体系,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实证。结果采用WHO所推荐的GRADE循证评价方法,对药物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补充药物经济学评价,对药物经济效率全面评估,补充医保预算分析以确保基本药物的可支付性。该方法体系的理论已发展成熟,配套软件已开发成熟并应用。以浙江省糖尿病基本药物遴选为例进行实证,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但医保等数据资料的共享尚存在壁垒,对科学遴选造成一定阻碍。结论目前基本药物遴选已具备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工具,本研究提出的遴选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建议决策者采用科学的方法遴选药物,促进数据资料的共享,从而提升基本药物目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药物目录遴选 疾病负担评估 grade评价方法 药物经济学评估 医保预算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1~12岁健康儿童接种1剂水痘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系统评价与证据质量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朱佳子 索罗丹 +2 位作者 赵丹 潘静彬 卢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38-114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1~12岁健康儿童接种1剂水痘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VE),探索运用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证据质量评级方法评价疫苗效果观察性研究。方法检索2019年以前关于中国1~12岁健康儿童... 目的系统评价1~12岁健康儿童接种1剂水痘减毒活疫苗保护效果(VE),探索运用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证据质量评级方法评价疫苗效果观察性研究。方法检索2019年以前关于中国1~12岁健康儿童1剂水痘减毒活疫苗VE的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Meta分析计算水痘疫苗VE,对研究类型、是否为暴发疫情、文献质量、年龄分亚组计算VE。采用GRADE方法评价整合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合并后VE值为75%(95%CI:68%~80%),亚组分析暴发疫情VE(66%,95%CI:57%~73%)低于非暴发疫情[85%(95%CI:78%~89%)],<6岁儿童VE[84%(95%CI:77%~89%)]高于≥6岁儿童VE[60%(95%CI:51%~68%)],不同研究类型、不同文献质量的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合证据评级VE证据质量为"极低",分别在偏倚风险和不一致性方面降一级,在间接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方面未降级。结论中国1~12岁健康儿童1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可提供中等水平保护,但≥6岁儿童VE明显降低,建议对<6岁儿童开展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GRADE的证据质量评级方法可用于疫苗效果的观察性研究,建议制定观察性研究技术指南,提高证据体的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减毒疫苗 疫苗保护效果 系统评价 grade方法
原文传递
如何整合随机与非随机干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赖鸿皓 田晨 +5 位作者 朱鸿飞 杨秋玉 孙铭谣 田金徽 葛龙 殷敏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36-841,共6页
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是解释医疗卫生干预措施与结局之间关系的最佳证据来源,但在其不充足、不直接、不适合等情况下,研究者可能需要纳入非随机干预试验以扩充证据数量和增强证据确信度(质量)。GRADE工作组的最新研究为指导研究人员正确... 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是解释医疗卫生干预措施与结局之间关系的最佳证据来源,但在其不充足、不直接、不适合等情况下,研究者可能需要纳入非随机干预试验以扩充证据数量和增强证据确信度(质量)。GRADE工作组的最新研究为指导研究人员正确整合随机与非随机干预研究证据提供了方法。本文将基于最新和既往研究,介绍相关方法学,旨在为系统评价制作者、卫生技术评估人员、指南制订者和使用GRADE进行证据综合的其他研究人员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方法 证据质量 证据确信度 非随机 偏倚风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