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nkgo Leaf Extract and Dipyridamole Injection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r Angina Pectoris:A Meta-Analysis of 41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被引量:8
1
作者 TAN Di WU Jia-rui +4 位作者 CUI Ying-ying ZHAO Yi ZHANG Dan LIU Shi ZHANG Bing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930-937,共8页
Objectiv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Ginkgo Leaf Extract and Dipyridamole Injection (GD) as one adjuvant therapy for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AP) and to evaluate the relevant r... Objectiv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Ginkgo Leaf Extract and Dipyridamole Injection (GD) as one adjuvant therapy for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AP) and to evaluate the releva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with meta-analysis. Methods: RCTs concerning AP treated by GD were searched in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SinoMed), PubMed,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 (CNKI), the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s Database (VIP), Wanfang Database, Embase, and the Cochrane Library, from inception to February, 2017. The Cochrane Risk Assessment Tool was adopted to assess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the RCTs. The Review Manager 5.3 software was utilized to conduct the meta-analysis. Results: A total of 41 RCTs involving 4,462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ed use of GD and Western medicine (WM) against AP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risk ratio (RR)=1.2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21-1.29, P〈0.01],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lectrocardiogram (RR=1.29, 95% CI: 1.21-1.36, P〈0.01). Additional, GD combined with WM could decrease the level of plasma viscosity [mean difference (MD)=-0.56, 95% CI: -0,81 to -0.30, P〈0.01], flbrinogen [MD=-1.02, 95% CI: -1.50 to -0.54, P〈0.01], whole blood low shear viscosity [MD=-2.27, 95% CI: -3.04 to -1.49, P〈0.01], and whole blood high shear viscosity (MD=-0.90, 95% CI: 1.37 to -0.44, P〈0.01). Conclusions: Comparing with receiving WM only, the combine use of GD and WM was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AP. Nevertheless, limited by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included RCTs more large-sample, multi-center RCTs were needed to confirm our findings and provide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kgo leaf extract and dipyridamole injection angina pector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HPLC-ELSD法测定银杏达莫注射液中吐温-80的含量
2
作者 田甜 王璐 +1 位作者 祝晶 漆欣筑 《山东化工》 2025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银杏达莫注射液中吐温-80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G2000SWXL凝胶色谱柱,柱温为30℃;以乙腈-0.02 mol/L醋酸铵(体积比10∶90)为流动相;漂移管温度:103℃;氮气流速2.3 mL/min。结果:吐...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银杏达莫注射液中吐温-80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G2000SWXL凝胶色谱柱,柱温为30℃;以乙腈-0.02 mol/L醋酸铵(体积比10∶90)为流动相;漂移管温度:103℃;氮气流速2.3 mL/min。结果:吐温80在111.1~2221.6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4582X+2.3569,r=0.9996);方法重复性良好(RSD=0.2%);方法回收率为103.1%,RSD为1.5%(n=9);样品10 h内稳定性良好(RSD=0.6%)。结论:该方法用于测定银杏达莫注射液中吐温80的含量,专属性强,准确度较高,样品稳定性良好,为注射剂中吐温-80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对保证注射剂的安全性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ELSD 银杏达莫注射液 吐温-80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业永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9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9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粘度(1.52±0.33)mPa·s、全血粘度(4.12±0.82)mPa·s、纤维蛋白原(3.18±1.42)g/L、血小板粘附率(30.15±1.42)%、血浆一氧化氮(15.24±2.55)μmol/L、内皮素(50.33±3.82)ng/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36)mPa·s、(5.66±0.42)mPa·s、(3.99±0.80)g/L、(33.28±1.28)%、(26.06±2.92)μmol/L、(67.42±3.20)ng/L(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11.20±0.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4±0.70)分(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而言,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采纳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银杏达莫注射液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 并发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周欣 《智慧健康》 202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 分析丁苯酞加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伴糖尿病(DM)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ICVD伴DM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 目的 分析丁苯酞加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伴糖尿病(DM)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ICVD伴DM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加用丁苯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生化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丙二醛(MDA)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得分、NO、ET、ICAM-1及MDA和对照组相比更低,IGF-1及SOD和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 丁苯酞加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ICVD伴DM患者疗效理想,能改善其神经功能,主要机制可能和调节NO、ET、IGF-1、SOD、ICAM-1及MD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缺血性脑血管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婧 侯远 朱祚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24 h动态血压、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by,HRV)、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6 min步行测试距离与对照组相比较,发作次数持续较短、距离较长(P<0.05);治疗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比均低于治疗前,HRV比较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24 h动态血压、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差值相比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后,降低患者血黏度,减少患者的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HRV均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24 h动态血压水平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得到抑制,防止病情进一步的发展,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冠心病 心绞痛 琥珀酸美托洛尔 血液流变学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兰洁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稷山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CI患者共计9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给予银杏...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稷山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CI患者共计9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血流速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功能恢复结局、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80.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均加快,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血浆粘度(PSV)、全血高切粘度(HSV)、纤维蛋白原(FIB)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与同组治疗前,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较对照组(23.9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能够促进临床疗效提升,改善神经功能、血流速度,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东妍 王婷 周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大脑中动脉血管搏动指数(PI)均降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B淋巴细胞瘤-2(Bcl-2)、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K-1)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能调节AIS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指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利于病情转归,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依达拉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广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4期130-133,共4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与对照组(倍他司汀治疗),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眩... 目的分析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与对照组(倍他司汀治疗),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眩晕症评分、血液粘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74%,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简化量表(VSS-SF)、眩晕障碍量表(DH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SS-SF、DHI、BBS评分分别为(8.22±1.04)、(10.49±1.22)、(50.49±1.2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2.49±1.28)、(15.67±1.45)、(35.28±1.14)分,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全血高切粘度(4.57±0.49)mPa·s、全血中切粘度(5.65±0.42)mPa·s、全血低切粘度(8.62±1.31)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4.92±0.58)、(5.96±0.75)、(9.27±1.54)mPa·s,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眩晕采取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倍他司汀共同治疗效果明显,可明显缓解眩晕症状,改善血液粘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倍他司汀 后循环缺血眩晕 血液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水平、炎症反应及血栓弹力图监测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徐杰 袁青青 肖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2133-2137,共5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水平、炎症反应及血栓弹力图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区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水平、炎症反应及血栓弹力图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区的8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他汀类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他汀类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他汀类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的脂代谢[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趋化因子[血清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弹力图[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液凝固时间(K值)、凝血块形成曲线的最宽距离(MA值)、凝固角]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变化。结果治疗10 d后,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水平分别为(3.45±0.69)、(1.77±0.54)、(2.11±0.38)mmol/L,均低于他汀类组[(3.89±0.78)、(2.03±0.59)、(2.34±0.45)mmol/L],HDL-C水平为(1.74±0.34)mmol/L,高于他汀类组[(1.57±0.3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FKN、CX3CR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的FKN、CX3CR1水平分别为(1.67±0.48)、(5.17±1.64)μg/L,均低于他汀类组[(2.12±0.56)、(6.05±1.7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IL-1β、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的IL-1β、CRP、TNF-α水平分别为(6.07±1.22)pg/mL、(8.89±1.44)mg/L、(13.08±2.87)pg/mL,均低于他汀类组[(7.45±1.74)pg/mL、(11.56±2.05)mg/L、(17.41±3.2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分别为(11.74±1.28)、(2.43±0.25)分,均低于他汀类组[(14.02±1.32)、(2.92±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R值、K值升高,MA值、α角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0 d后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可调节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脂代谢,降低FKN、CX3CR1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但在改善凝血功能方面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脂代谢 炎症反应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颜文博 常青 +2 位作者 王晓宁 张帆 宋爱霞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930-933,共4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常规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液治疗)。比较两...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常规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损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骨桥蛋白(OPN)、miR-210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mRS、NIHSS评分和NSE、OPN、S100β、IL-6、hs-CRP水平以及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miR-210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银杏叶提取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程度,从而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对血液流变学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液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骨桥蛋白 MIR-2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黄晶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月至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胞磷胆碱钠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月至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胞磷胆碱钠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均持续治疗14 d。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清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结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胞磷胆碱钠片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肖同武 蒋萍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2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神经损伤标志物[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全血低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以及血清IL-6、TNF-α、CRP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N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改善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降低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余小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2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英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APE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 目的:分析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英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APE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肺功能,抑制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银杏达莫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冷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CHD-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靖江市新桥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CHD-AP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 目的: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CHD-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靖江市新桥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CHD-AP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胸痛、胸闷、心悸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胸闷、心悸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6)。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CHD-AP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轻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酒石酸美托洛尔 银杏达莫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15
作者 左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8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78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78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银杏达莫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反应、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4.53±0.96)分,低于对照组的(5.97±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有利于改善ACI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达莫 依达拉奉 血液流变学 氧化应激反应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侯晓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0期106-108,124,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压积为(0.39±0.08)%,高于对照组的(0.26±0.06)%,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为(10.02±1.03)fl、血小板聚集率为(33.06±2.39)%、血小板粘附率为(25.06±2.17)%,均低于对照组的(12.98±1.84)fl、(36.85±3.14)%、(29.64±2.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6.31±0.87)分,低于对照组的(9.09±1.05)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79.88±4.11)分,高于对照组的(70.16±3.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I患者中,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改善ACI患者的血小板指标与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阿普替酶 静脉溶栓 血小板指标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被引量:104
17
作者 孙国祥 任培培 +2 位作者 毕雨萌 毕开顺 孙毓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8-523,共6页
建立了色谱指纹图谱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法,并应用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评价。采用反相HPLC,以芦丁为参照物峰,确定了41个共有峰,建立了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对照指纹图谱。以双定性相似度S和S′、双定量相... 建立了色谱指纹图谱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法,并应用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评价。采用反相HPLC,以芦丁为参照物峰,确定了41个共有峰,建立了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对照指纹图谱。以双定性相似度S和S′、双定量相似度C和P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分别考察在大峰缺失和小峰缺失两种情况下,4个相似度指标的变化特征。S能反映化学成分的分布比例,受大峰影响严重,无法反映小峰的丢失;S′对所有指纹峰等权,反映小峰缺失灵敏,二者构成双定性相似度。C能反映样品共有峰的总体含量,但受大峰影响严重,无法反映小峰的缺失;P对所有峰积分值等权,能较好地反映小峰的变动,二者构成双定量相似度。因此,由S与S′、C与P构成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能同时监测大峰和小峰的变动与缺失,能准确地解决色谱指纹图谱的宏观定性和定量评价问题。同时还提出了方向余弦作为对照指纹图谱的特征指纹的概念和分解相似度的概念,以此考察了各指纹峰对相似度贡献的大小及其在不同程度缺失时4种相似度的变化情况。所建立的HPLC对照指纹图谱可用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双定性相似度 双定量相似度 方向余弦 相似度分解值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法 银杏达莫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银杏达莫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智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盛利 李玉芝 +1 位作者 卞合涛 张磊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智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7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6例,... 目的探讨针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智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7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例,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纯给予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2组疗效,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智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6%)明显高于对照组(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04,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智力、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改善明显,MoCA、MMSE、AD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SE、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肯定,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智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与调控NSE、S100β二者水平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针刺 银杏达莫注射液 脑蛋白水解物 认知功能 智力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7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虹霞 徐美玲 +1 位作者 马开兰 王科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931-1933,共3页
目的:了解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为主题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年1月1日-2016年6月28日收载的期刊文献,对患者... 目的:了解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为主题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年1月1日-2016年6月28日收载的期刊文献,对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用药情况、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得到有效文献14篇,共计727例患者。其中,女性多于男性(57.63%vs.42.37%),年龄多在50岁以上,原患疾病以血栓栓塞性疾病、冠心病为主;ADR多在用药30 min内发生(268例,36.86%);累及器官/系统以神经系统(254例,28.60%)、皮肤及其附件(228例,25.68%)和消化系统(187例,21.06%)为主,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新的严重的ADR 18例(2.48%);所有ADR均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适应证,辨证施治、合理用药,对用药过程严密观察,警惕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银杏达莫对心血瘀阻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杨海卿 王科峰 刘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对桃红四物汤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心绞痛(血瘀阻型)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挑选82例患心血瘀阻型心绞痛的患者作为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人。对照组单一使用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的基... 目的:对桃红四物汤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心绞痛(血瘀阻型)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挑选82例患心血瘀阻型心绞痛的患者作为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人。对照组单一使用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桃红四物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症状积分、心痛发生的频率、心痛维持时长和血清相关炎性因子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全血液黏稠度、血浆液黏稠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胸闷、心悸、心绞痛及心绞痛出现的程度、频率、时长等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CRP、TNF-α、IL-6定量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与银杏达莫联合用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心绞痛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银杏达莫注射液 心血瘀阻型心绞痛 全血黏度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