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胁迫对干酪乳杆菌H^+-ATP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霞 孙志宏 +2 位作者 张文弈 孟和 张和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9-482,共4页
耐酸性是乳酸菌重要的益生菌性状之一。实验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别对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培养后的3株不同干酪乳杆菌的H+-ATP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基酸度增加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特别在pH4.0... 耐酸性是乳酸菌重要的益生菌性状之一。实验采用半定量RT-PCR法分别对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培养后的3株不同干酪乳杆菌的H+-ATP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基酸度增加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特别在pH4.0条件下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受到强烈的抑制;H+-ATP酶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培养基酸度的增加而增加。推测H+-ATP酶与干酪乳杆菌耐受酸性条件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耐酸性 H^+-atp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测定及电镜酶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玉梅 陆国明 +2 位作者 邹晓平 李兆申 谢志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染色的变化。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应激+奥美拉唑(OM)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动物模型,检测胃粘膜溃疡指数(UI)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观察...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及电镜酶细胞化学染色的变化。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应激+奥美拉唑(OM)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动物模型,检测胃粘膜溃疡指数(UI)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观察壁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H+-K+-ATP酶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应激组胃粘膜UI和壁细胞H+-K+-ATP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而应激+OM组UI和H+-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应激组(P<0.01);电镜下对照组壁细胞呈静息状态,应激组壁细胞内分泌小管密集呈激活状态,而应激+OM组分泌小管明显扩张,绒毛稀少;酶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和顶部质膜有少量黑色点状酶反应产物沉积,应激组壁细胞的分泌小管可见多量的、密集分布的黑色点状酶反应产物,而应激+OM组分泌小管上几乎无反应产物沉积。结论: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升高,且与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相一致,提示胃酸是应激性溃疡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溃疡 壁细胞 H^+-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青钱柳幼苗叶片中H^+-ATP酶的细胞化学定位和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姚瑞玲 王胤 方升佐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用透射电镜观察盐胁迫下3种青钱柳幼苗叶中H^+-ATPase活性的细胞化学定位及其超微结构的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幼苗叶中H^+-ATP酶活性较小,且多分布于细胞核上。盐处理12 d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H^+-ATPase活性越大,盐胁迫20 d的叶中... 用透射电镜观察盐胁迫下3种青钱柳幼苗叶中H^+-ATPase活性的细胞化学定位及其超微结构的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幼苗叶中H^+-ATP酶活性较小,且多分布于细胞核上。盐处理12 d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H^+-ATPase活性越大,盐胁迫20 d的叶中亚细胞结构受破坏的程度越小,幼苗盐适应能力越强。H^+-ATPase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显示其受盐害的程度较轻,主要分布在液泡中的显示其受盐害的程度较重。从整体上看,3种青钱柳幼苗的耐盐能力大小为:安徽黄山幼苗>云南昆明幼苗>江西九江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青钱柳 H^+-atp 亚细胞化学定位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H^+-ATP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鹤鸣 岳茂兴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9期535-537,共3页
目的:研究内毒素休克时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及其与 H+ A T P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测定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R C R)、磷氧比( P/ O)和 H+ A T P酶活性的变化;并通过体外孵育实验研究离体情... 目的:研究内毒素休克时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变化及其与 H+ A T P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测定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R C R)、磷氧比( P/ O)和 H+ A T P酶活性的变化;并通过体外孵育实验研究离体情况下不同浓度梯度细菌内毒素( L P S)对线粒体 R C R、 P/ O 和 H+ A T 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内毒素休克早期,大鼠肝线粒体 R C R、 P/ O 及 H+ A T P酶活性显著增强,晚期则显著减弱。而 L P S与线粒体共同孵育导致线粒体 R C R、 P/ O 和 H+ A T P酶活性下降。线粒体 H+ A T P酶活性的变化和 R C R、 P/ O 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H+ A T P酶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内毒素休克线粒体功能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了内毒素休克时线粒体功能早期增强晚期减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线粒体 H^+-atp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休克大鼠肝线粒体H^+-ATP酶活性变化及其与氧自由基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仓 陆松敏 +3 位作者 杨鹤鸣 贾后军 万志红 李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99-700,共2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毒素休克时肝线粒体H+-ATP酶和脂质过氧化的改变。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内毒素注射前、内毒素注射后 1、3、5、8h组及其对照组 ;予各组相应时相点活杀取肝组织制备线粒体 ,测定线粒体H+-ATP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内毒素休克时肝线粒体H+-ATP酶和脂质过氧化的改变。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内毒素注射前、内毒素注射后 1、3、5、8h组及其对照组 ;予各组相应时相点活杀取肝组织制备线粒体 ,测定线粒体H+-ATP酶、MDA及血浆MDA含量。离体实验采用正常鼠肝线粒体和不同剂量的氧自由基生成剂 (FeSO4 /VitC)共同孵育后 ,测量H+-ATP酶活性。结果 内毒素休克早期线粒体H+-ATP酶活性升高 ,3h时其酶活性升高 15 6 % ,8h时降至对照组的 6 5 %。内毒素休克早期肝线粒体MDA含量就显著增高 ,随着休克时间延长而加重 ,8h时为对照组的 1 79倍。离体实验显示 ,小剂量FeSO4 /VitC引起的H+-ATP酶活性升高 ,大剂量引起H+-ATP酶活性下降 ,和在体实验结果平行。结论 内毒素休克早期H+-ATP酶升高 ,晚期H+-ATP酶活性降低。内毒素休克时脂质过氧化物进行性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线粒体 H^+-atp 内毒素休克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BP-10介导的质膜H^+-ATP酶磷酸化对该酶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3
6
作者 向左云 凌启阆 +2 位作者 刘华 宋悦 尚克进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7-252,共6页
CaMBP-10在活体处理条件下,抑制IAA诱导的质膜H+-ATh酶活性及其磷酸化,抑制作用可被IAA逆转并在外加CaM时被消除,与前期BP-10对IAA生理应答的调节效应相吻合。并且在各项处理中,质膜H+-ATh酶活性与其磷酸化水平呈现极显著的正相... CaMBP-10在活体处理条件下,抑制IAA诱导的质膜H+-ATh酶活性及其磷酸化,抑制作用可被IAA逆转并在外加CaM时被消除,与前期BP-10对IAA生理应答的调节效应相吻合。并且在各项处理中,质膜H+-ATh酶活性与其磷酸化水平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结果表明,质膜H+-ATh酶活性受其磷酸化的调节,CaMBP-10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它通过介导该酶磷酸化调节其活性,在IAA应答反应中发挥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生长素 质膜H^+-atp 蛋白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中HDC和H^+,K^+-ATP酶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美蓉 林劲秋 +1 位作者 宋于刚 赖卓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内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和H+,K+-ATP酶的表达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胃体溃疡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溃疡自愈过程中大鼠胃黏膜内HDC和... 目的探讨胃黏膜内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和H+,K+-ATP酶的表达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过程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胃体溃疡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溃疡自愈过程中大鼠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mRNA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制模术后1d大鼠胃体出现明显溃疡,3d溃疡最为明显,12d溃疡基本愈合。HDC和H+,K+-ATP酶mRNA表达在制模术后1d即开始降低,术后9d恢复正常。HDC和H+,K+-ATP酶蛋白表达在制模术后也出现降低,术后6d达到最低,术后12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在胃溃疡自愈过程中,胃黏膜内HDC和H+,K+-ATP酶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其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以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组氨酸脱羧 H^+ 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康胶囊含药血清对氧应激所致大鼠心肌线粒体H^+-ATP酶活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韩玲 陈可冀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益心康胶囊 (H30 3)及其各组份含药血清对氧应激所致大鼠心肌线粒体H+ -ATP酶活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氧应激损伤体系 (Fe2 + VitC)与大鼠心肌线粒体共同孵育 30min ,观察对线粒体H+ -ATP酶的影响。结果 :...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益心康胶囊 (H30 3)及其各组份含药血清对氧应激所致大鼠心肌线粒体H+ -ATP酶活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氧应激损伤体系 (Fe2 + VitC)与大鼠心肌线粒体共同孵育 30min ,观察对线粒体H+ -ATP酶的影响。结果 :大鼠心肌线粒体氧应激后 ,可致酶活性明显降低。单一组份研究表明 ,丹参和山楂 (6 0 0mg kg制备含药血清 )对酶活性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低于各组份给药量的H30 3含药血清 (10 0、2 0 0mg kg)即可产生相似的保护作用。结论 :H30 3含药血清对氧应激造成的线粒体呼吸链关键酶活性的降低具有保护作用 ,其中丹参和山楂可能是发挥作用的主要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应激 益心康胶囊 含药血清 线粒体 H^+-atp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加强嵌有H^+-ATP酶脂酶体脂质分子的堆积(packing)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有国 杨福愉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用亲脂性的灵敏的荧光MC 540标记在有Mg^(2+)(1mM)与无Mg^(2+)条件下重建的线粒体H^+-ATP酶脂酶体,后者的荧光强度较前者增加30%左右.这提示,含Mg^(2+)的脂酶体的脂质分子间的堆积紧密度增加.在N-AF系列(n=27和16)探剂与MC 540之间的能... 用亲脂性的灵敏的荧光MC 540标记在有Mg^(2+)(1mM)与无Mg^(2+)条件下重建的线粒体H^+-ATP酶脂酶体,后者的荧光强度较前者增加30%左右.这提示,含Mg^(2+)的脂酶体的脂质分子间的堆积紧密度增加.在N-AF系列(n=27和16)探剂与MC 540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又以反应靠近脂双层表面变化的2-AP与MC 54O之间最高.这进一步表明,含Mg^(2+)的脂酶体具有较适合流动性是与Mg^(2+)通过调节靠近脂双层表面的脂质分子具有适度的堆积相关的.这对阐明我们已提出的Mg^(2+)促进线粒体H^+-ATP酶重建作用模型进一步提供了较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 线粒体 H^+-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ATP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冬 刘菱 +1 位作者 程卯生 方林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3年第6期5-8,共4页
H+,K+-ATP酶抑制剂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一类重要的治疗药物,我们曾对这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做过综述[1].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对H+,K+-ATP酶从分子水平的认识越来越清楚,特别是对药物和酶的作用位... H+,K+-ATP酶抑制剂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一类重要的治疗药物,我们曾对这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做过综述[1].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对H+,K+-ATP酶从分子水平的认识越来越清楚,特别是对药物和酶的作用位点的认识,必将推动H+,K+-ATP酶抑制剂有更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K^+-atp 分子生物学 H^+ K^+-atp抑制剂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CaM及CaM拮抗剂对粟酒裂殖酵母质膜H^+-ATP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林玲 袁生 +2 位作者 陆玲 幸定坤 戴传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4,共4页
经差速离心,酸处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 be)质膜H+-ATP酶,以研究Ca2+、CaM以及CaM拮抗剂对纯化的质膜H+-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强烈的抑制该酶的活性,而CaM对该酶的活性没有影响,但TFP与C... 经差速离心,酸处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 be)质膜H+-ATP酶,以研究Ca2+、CaM以及CaM拮抗剂对纯化的质膜H+-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2+强烈的抑制该酶的活性,而CaM对该酶的活性没有影响,但TFP与Compound R24571这两类CaM拮抗剂又都能强烈地抑制该酶的活性.推测TFP等抑制该酶的活性不是通过与CaM结合作为CaM的拮抗剂竞争性抑制该酶的活性,而是直接对该酶发生作用或者通过磷脂或其它的CaM依赖性的膜蛋白间接对该酶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酒裂殖酵母质膜H^+-atp CA^2+ CAM CaM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ATP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翟建国 闫冬 程卯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6-151,共6页
介绍了抑酸药物H+ /K+ ATP酶抑制剂的研究情况和发展方向 ,并对已经报道的H+ /K+
关键词 H^+/K^+-atp抑制剂 抑酸药物 抗溃疡 可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ATP酶抑制剂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研究Ⅱ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晓轩 潘莉 +1 位作者 程卯生 沈建民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设计合成了 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并咪唑类衍生物 ,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 .初步药理筛选实验表明 :化合物 (3)和 (5 )
关键词 H^+/K^+-atp抑制剂 苯并咪唑衍生物 抑制胃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膜H^(+)-ATP酶在植物矿质营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森焕 吴海诚 +3 位作者 张茂星 丁明 朱毅勇 曾后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18-2129,共12页
细胞膜H^(+)-ATP酶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质子泵,也是一种极其关键的转运蛋白,在植物各种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本文综述了细胞膜H^(+)-ATP酶的活性调控机制,及其在植物根系吸收与利用矿质营养中的生理作用。细胞膜H^(+)-ATP酶通过... 细胞膜H^(+)-ATP酶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质子泵,也是一种极其关键的转运蛋白,在植物各种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本文综述了细胞膜H^(+)-ATP酶的活性调控机制,及其在植物根系吸收与利用矿质营养中的生理作用。细胞膜H^(+)-ATP酶通过消耗ATP将细胞质中的H^(+)排出,为养分离子的跨膜转运,以及有机酸和生物硝化抑制剂等物质的分泌提供细胞膜电位和质子驱动力。在缺磷、缺铁和铝毒等营养逆境下,细胞膜H+-ATP酶在受诱导后通过分泌H^(+)使根际酸化,从而提高磷和铁的有效性,还通过促进有机酸分泌来活化土壤中的矿物态磷,并且可以降低铝离子的毒害。此外,细胞膜H^(+)-ATP酶还参与调节植物根系的生长以及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通过遗传途径调节细胞膜H^(+)-ATP酶及其上游调节因子,如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等基因的表达,以及对细胞膜H^(+)-ATP酶的特定氨基酸位点进行突变,可以改良作物细胞膜H^(+)-ATP酶的活性。这是一种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增强作物抵抗营养逆境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H^(+)-atp 矿质元素 养分吸收 养分胁迫 有机酸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双层脂结构形成的倾向性”对猪心线粒体H^+-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连兴 杨福愉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90-496,共7页
1、PC+PE重组的线粒体H^+-ATP酶,ATP水解活力及其对寡酶素的敏感性,ATP诱导电位随非双层脂PE含量增加显著增大,当PE含量为60%-80%时ATP诱导电位达最高值.2、用PC+DOPE和PC+DEPE重组的脂酶体,前者的ATP诱导电位显著高于后者,但是两种脂... 1、PC+PE重组的线粒体H^+-ATP酶,ATP水解活力及其对寡酶素的敏感性,ATP诱导电位随非双层脂PE含量增加显著增大,当PE含量为60%-80%时ATP诱导电位达最高值.2、用PC+DOPE和PC+DEPE重组的脂酶体,前者的ATP诱导电位显著高于后者,但是两种脂酶体的ATP水解活性和寡霉素敏感性没有明显差别.3、降低PH可以促进PA形式非双层结构,PC+20%PA或大豆磷脂重组的脂酶体H^+-ATP酶活性随pH降低显著增高.4、PC+20%PA和大豆磷脂重组的脂酶体膜表层流动性随透析液PH降低而降低,5、综合上述结果.我们认为“非双层脂结构形成的倾向性”的加强,可能导致一种不稳定的或柔性的膜结构的出现,使得H^+-ATP酶呈现发挥其活性的最适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双层脂结构 H^+-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ATP酶抑制剂的研究——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理活性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敬为 王庆河 +3 位作者 程卯生 潘莉 王敏伟 贾宁花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6-249,共4页
根据H+,K+ ATP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设计并合成了 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并咪唑衍生物 ,药理试验显示均有一定活性 .
关键词 H^+ K^+-atp抑制剂 苯并咪唑 合成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对巯基修饰类囊体膜H^+-ATP酶的质子传导途径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应文龙 邵菁 李淑俊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1年第1期92-98,共7页
镁离子为巯基修饰类囊体还原型H^+-ATP酶光活化所必需。介质中MgCl_2浓度由2mmol/L增加到10mmol/L时,解联剂NH_4Cl对H^+-ATP酶光活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而对跨膜⊿pH的消除效应并未减轻。介质中Mg^(2+)浓度的增加不影响DCMU对H^+-ATP... 镁离子为巯基修饰类囊体还原型H^+-ATP酶光活化所必需。介质中MgCl_2浓度由2mmol/L增加到10mmol/L时,解联剂NH_4Cl对H^+-ATP酶光活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而对跨膜⊿pH的消除效应并未减轻。介质中Mg^(2+)浓度的增加不影响DCMU对H^+-ATP酶光活化的抑制作用。 介质中含40μmol/LADP时,低浓度NH_4Cl对H^+-ATP酶催化的刺激效应被消除,仅呈现抑制作用。这种NH_4Cl对H^+-ATP酶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随着反应介质中Mg^(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认为Mg^(2+)参与质子传导途径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修饰 类囊体 H^+-atp M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和NaCl双重处理下刺槐叶片质膜H^+-ATP酶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子越 张粟斌 +3 位作者 林可心 代靖娆 段泽浩 孟凡娟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21-23,共3页
四倍体刺槐由二倍体诱变而来,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茉莉酸甲酯作为茉莉酸类化合物衍生物的一种,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为了分析茉莉酸甲酯在调控四倍体刺槐抗盐性中的作用,采用NaCl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测定叶片... 四倍体刺槐由二倍体诱变而来,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茉莉酸甲酯作为茉莉酸类化合物衍生物的一种,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为了分析茉莉酸甲酯在调控四倍体刺槐抗盐性中的作用,采用NaCl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测定叶片质膜H^+-ATPase的活性变化特征,分析茉莉酸甲酯对2种刺槐在NaCl胁迫条件下的叶片质膜H^+-ATP酶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叶片的沉淀颗粒形成趋势明显,但在二倍体中没有明显增加且有减弱趋势,说明茉莉酸甲酯有效缓解了NaCl对二倍体刺槐盐胁迫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刺槐 茉莉酸甲酯 盐胁迫 H^+-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酚磺乙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K^(+)-ATP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谢远源 刘吉龙 陈山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33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酚磺乙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氢-钾离子-三磷酸酰胺酶(H^(+)-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井冈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酚磺乙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氢-钾离子-三磷酸酰胺酶(H^(+)-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井冈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酚磺乙胺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奥曲肽注射液,2组均持续治疗5 d。比较2组主要症状(呕血、腹痛、发热、黑便)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5 d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SF)、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细胞比容(HCT)]、H^(+)-K^(+)-ATP酶,并观察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呕血、腹痛、发热、黑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2组患者PT、APTT、TT短于治疗前,FSF、Fib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PT、APTT、TT短于对照组,FSF、Fib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5 d后,2组患者PLT、HCT高于治疗前,H^(+)-K^(+)-ATP酶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PLT、HCT高于对照组,H^(+)-K^(+)-ATP酶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P=0.704)。结论奥曲肽联合酚磺乙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抑制H^(+)-K^(+)-ATP酶活性,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酚磺乙胺 H^(+)-K^(+)-atp活性 凝血功能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和干旱胁迫对燕子掌(Crassula agenten Thunb.)叶片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夏朝晖 李晓薇 +1 位作者 余和芬 陈珈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2000年第5期433-436,共4页
专性CAM植物燕子掌离体叶片的盐胁迫处理和失水干旱处理后 ,液泡膜H+ ATP酶对低浓度(2 0 0、40 0mmol/L)的盐胁迫 (NaCl胁迫 48h)不敏感 ,而当盐浓度达到 6 0 0mmol/L时 ,ATP水解活性和H+转运活性较对照上升 5 5 %~ 6 5 % ,而干旱胁迫 ... 专性CAM植物燕子掌离体叶片的盐胁迫处理和失水干旱处理后 ,液泡膜H+ ATP酶对低浓度(2 0 0、40 0mmol/L)的盐胁迫 (NaCl胁迫 48h)不敏感 ,而当盐浓度达到 6 0 0mmol/L时 ,ATP水解活性和H+转运活性较对照上升 5 5 %~ 6 5 % ,而干旱胁迫 (4 8h ,失水 12 % )使酶活上升约 30 % ,但是上述各种胁迫均不影响ATP水解与H+转运的耦联比率 ,仍旧维持在12。用Westernblot证实在逆境下 ,H+ ATP酶的 3种主要亚基A、B、c在膜上的蛋白含量均有所增加 ,且以调节亚基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tp 逆境胁迫 干旱 燕子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