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物理模型三维纵波数据分析HTI介质的方位各向异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尹志恒 李向阳 +3 位作者 魏建新 狄帮让 张四海 吴满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05-3812,共8页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穹窿物理模型三维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对HTI介质中纵波方位各向异性现象进行研究.主要是进行目的层动校正速度以及走时的分析.结果显示,理论数值与实验数值耦合较好,HTI介质会引起动校正速度以及走时随方...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穹窿物理模型三维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对HTI介质中纵波方位各向异性现象进行研究.主要是进行目的层动校正速度以及走时的分析.结果显示,理论数值与实验数值耦合较好,HTI介质会引起动校正速度以及走时随方位角呈现椭圆形的变化;同时发现,观测系统中最大偏移距与目的层深度的比值以及方位角分布对各向异性分析有较大影响.三维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对于数据的观测系统设计以及数据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介质 裂缝 各向异性 校正速度 走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纵波地震资料HTI各向异性校正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贾福宗 李道善 +2 位作者 曹孟起 李隆梅 黄莉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0-654,4,共5页
在裂缝性地层的地震资料中常存在HTI各向异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震波振幅、速度、波形和相位随测线方位变化而发生变化。消除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以改善宽方位地震资料的成像效果,是目前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简要... 在裂缝性地层的地震资料中常存在HTI各向异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震波振幅、速度、波形和相位随测线方位变化而发生变化。消除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以改善宽方位地震资料的成像效果,是目前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简要介绍了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基础理论,分析了HTI介质影响下地震纵波速度的方位各向异性现象;研发了纵波速度方位各向异性校正处理技术,形成了生产处理流程;针对某工区全方位采集地震资料的处理应用,较好地提高了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地震资料 hti介质 方位各向异性 校正处理 成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纵波方位各向异性物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齐宇 魏建新 +1 位作者 狄帮让 刘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1-674,689,共5页
Ruger公式表明: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当各向异性参数、纵波阻抗、横波速度、介质密度已知的情况下,反射系数是方位角和入射角的二元函数;若采用固定炮检距观测方式,只改变测线与裂缝方向之间的夹角,则反射系数可化简为方位角的一元函数,根... Ruger公式表明:在各向异性介质中,当各向异性参数、纵波阻抗、横波速度、介质密度已知的情况下,反射系数是方位角和入射角的二元函数;若采用固定炮检距观测方式,只改变测线与裂缝方向之间的夹角,则反射系数可化简为方位角的一元函数,根据Ruger公式便可得到不同炮检距下的反射系数值。本文基于Ruger公式,运用物理模型模拟方法,在水中以50,100,150mm的炮检距观测了HTI介质的地震响应,了解了反射波振幅、反射旅行时随裂缝方位角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在不同炮检距情况下,裂缝层顶、底界面的反射纵波振幅均出现方位AVO响应,即当方位角为0°时,纵波反射振幅最大,当方位角为90°时,纵波反射振幅最小;裂缝对纵波旅行时也产生影响,即反射时间随方位角增大而增大。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近,从而为裂缝识别和预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反射系数 方位hti介质 正演模拟 预测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反演H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世俊 杨慧珠 +1 位作者 董渊 杜启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8,共5页
张世俊 ,杨慧珠 ,董渊 ,杜启振 .遗传算法反演 H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2 4~2 8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 (HTI)介质是用来描述含有平行垂直裂隙的裂缝性油气藏的最简单方位各向异性模型。本文针... 张世俊 ,杨慧珠 ,董渊 ,杜启振 .遗传算法反演 H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1) :2 4~2 8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 (HTI)介质是用来描述含有平行垂直裂隙的裂缝性油气藏的最简单方位各向异性模型。本文针对任意各向异性程度的 HTI介质水平反射界面 ,根据任意方位角 (测线方向与主轴方向的夹角 )转换波动校正速度公式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介质的各向异性参数。在多分量三维勘探中 ,通过 P- P方位变化的动校正速度 ,反演出 P波入射的垂直速度、Thomsen参数δ和地下裂缝的方位角 ,通过 P- S1 、P- P可以求得 S1 - S1 波随方位变化的动校正速度 ,反演出 S波入射的垂直速度和 Thomsen参数γ。为了有效地克制优化问题中的非线性、多峰值问题 ,本文采用遗传算法以得到全局最优解 ;并采用伪并行遗传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介质 THOMSEN参数 校正 转换波 遗传算法 反演 各向异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I介质中的反射纵波方位属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萍 杨长春 +2 位作者 王真理 喻岳钰 孙福利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44-950,共7页
利用横波响应进行裂缝性各向异性介质的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技术复杂、成本较高使该方法的广泛使用受到限制,而纵波资料采集和处理技术的精细有效保持了纵波的各种属性,这为直接利用纵波资料进行裂缝检测创造了条件.地... 利用横波响应进行裂缝性各向异性介质的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技术复杂、成本较高使该方法的广泛使用受到限制,而纵波资料采集和处理技术的精细有效保持了纵波的各种属性,这为直接利用纵波资料进行裂缝检测创造了条件.地下垂直定向裂缝通常用HTI介质模型来描述,为此,本文利用射线追踪和反射率法计算了层状各向同性介质背景下的HTI介质顶、底界面的反射纵波旅行时和反射系数,并分析了这些属性随观测方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HTI介质底界面反射纵波旅行时和HTI介质顶界面反射系数表现出了明显的方位各向异性;旅行时、振幅和AVO梯度属性均在0°测方位和90°观测方位上存在最大差异,可以用多种属性联合来精确判定裂缝的发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介质 方位各向异性 纵波属性 AVO梯度 旅行时 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参数对地震方位各向异性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敏 李明 兰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31-34,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由垂直裂缝诱导的HTI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以及裂缝各发育参数与地震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TI介质,裂缝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随裂缝密度增加而增强,且含饱和气裂缝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比含饱和水裂缝介...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由垂直裂缝诱导的HTI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以及裂缝各发育参数与地震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HTI介质,裂缝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随裂缝密度增加而增强,且含饱和气裂缝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比含饱和水裂缝介质更显著;P波速度、反射系数随方位角会呈现椭圆、周期性变化,各向异性椭圆方位指示裂缝发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参数 hti介质 方位各向异性 反射系数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波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在页岩气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邹贤军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裂缝直接影响页岩气的保存和渗流能力,裂缝的有效预测对水平井轨迹设计和后期压裂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HTI介质中纵波NMO速度随观测方位角呈椭圆分布,依此理论,对工区叠前CMP道集进行方位角道集的划分与预处理,...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裂缝直接影响页岩气的保存和渗流能力,裂缝的有效预测对水平井轨迹设计和后期压裂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HTI介质中纵波NMO速度随观测方位角呈椭圆分布,依此理论,对工区叠前CMP道集进行方位角道集的划分与预处理,在处理好的分方位角道集上提取目的层NMO速度,对速度点进行平面最小二乘法椭圆拟合,依据椭圆特征对工区的裂缝密度与方向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成像测井有较高的吻合度,证明了利用纵波速度方位各向异性进行页岩裂缝预测方法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hti介质 方位各向异性 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波方位各向异性的砂岩气水识别
8
作者 王海 王世龙 张小慧 《复杂油气藏》 2011年第3期31-33,37,共4页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含气饱和砂岩和含水饱和砂岩模型,利用反射系数公式对两组模型进行各向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P-SV波方位各向异性分析,可以区分含气饱和砂岩与含水饱和砂岩。
关键词 hti介质 P—SV波 方位各向异性 反射系数 含气饱和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震纵波方位各向异性定量预测火山岩裂缝 被引量:9
9
作者 贾跃玮 魏水建 吕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7-483,共7页
裂缝是火山岩储层的重要组成因素,火山岩裂缝的定量预测是石油物探方法技术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从火山岩裂缝实际地质特征出发,基于叠前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纵波方位各向异性方法预测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方向与相对密度;进一步结合FMI测... 裂缝是火山岩储层的重要组成因素,火山岩裂缝的定量预测是石油物探方法技术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从火山岩裂缝实际地质特征出发,基于叠前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纵波方位各向异性方法预测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方向与相对密度;进一步结合FMI测井标定计算得到具有实际地质意义的裂缝密度定量预测成果。应用该方法对松南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进行裂缝定量预测研究,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火山岩裂缝发育规律并与主力含气储层区相吻合,验证了基于纵波方位各向异性的井震结合火山岩裂缝定量预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定量预测 火山岩 方位各向异性 hti介质 FMI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资料HTI介质剩余时差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宽 曹俊兴 范欣然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67-371,共5页
随着3D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对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不考虑HTI介质影响的动校正后的叠前CMP道集中仍存在着"正弦型"的剩余时差,传统的基于Dix时差公式的速度分析和动校正已无法满足处理的精度要求... 随着3D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对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不考虑HTI介质影响的动校正后的叠前CMP道集中仍存在着"正弦型"的剩余时差,传统的基于Dix时差公式的速度分析和动校正已无法满足处理的精度要求。通过借鉴统计剩余静校正的参考道互相关法和最小方差法,并结合HTI介质特征,提出了基于参考道的统计各向异性时差校正方法。提取各向异性时差并进行校正,对其叠加道的纵向分辨率的提高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统计各向异性剩余时差校正法消除了由HTI介质产生的剩余时差,同时也提高了纵向分辨率,从而使叠加剖面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介质 各向异性时差 参考道 剩余时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I介质方位转换波反射系数一阶扰动近似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宏英 吴国忱 +1 位作者 单俊臻 杨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7-634,472,共9页
人们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对Zoeppritz方程进行了简化与近似,但各类近似方程在大入射角情况下,大多无法准确描述转换波振幅变化规律,且由于地震数据随方位变化,对于PSV波方位反射系数的研究也相对薄弱。为此,基于HTI介质反射/透射系数精确... 人们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对Zoeppritz方程进行了简化与近似,但各类近似方程在大入射角情况下,大多无法准确描述转换波振幅变化规律,且由于地震数据随方位变化,对于PSV波方位反射系数的研究也相对薄弱。为此,基于HTI介质反射/透射系数精确表达式,根据介质分解理论与扰动思想,在弱各向异性假设条件下,推导了PSV波反射系数近似表达式,通过正演模拟分析振幅随方位的变化特征,并讨论方位转换波反射系数对各向异性参数的敏感性。正演分析表明:①在小入射角时,反射系数方位特征不明显,各向异性参数变化几乎不影响反射系数;随入射角增大,反射系数随方位角变化特征愈加明显,反射系数受各向异性参数变化影响;②界面上、下介质各向异性参数差越大,反射系数随方位变化越明显;③γ(V)(与SH波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速度差异相关)变化对反射系数影响最大,ε(V)(与准纵波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速度差异相关)变化对反射系数影响最小,且各向异性参数变化对反射系数的影响与方位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i介质 PSV转换波 一阶扰动近似 各向异性参数 反射系数 方位特征 AVO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在牛东潜山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攀 张梦琳 +2 位作者 王鑫 赵智鹏 刘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83,共9页
牛东潜山带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快的特征,该区碳酸盐岩地层以缝洞储层为主。受裂缝的影响,振幅、频率、速度等地震属性的衰减现象明显,常规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对裂缝的预测精度较低。准确识别裂缝储层是该区油气勘探的关... 牛东潜山带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快的特征,该区碳酸盐岩地层以缝洞储层为主。受裂缝的影响,振幅、频率、速度等地震属性的衰减现象明显,常规地震属性分析方法对裂缝的预测精度较低。准确识别裂缝储层是该区油气勘探的关键,为此在该区开展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工作。成像测井结果表明,该区主要发育高陡裂缝,符合HTI介质的特征。基于Ruger的HTI介质纵波反射系数公式进行正演模拟,确定偏移距范围并划分4个方位角范围,得到方位角道集数据体。利用该数据体提取纵波的方位地震属性,求取裂缝方位和裂缝密度,并结合裂缝密度圈定了裂缝发育带,确定研究区裂缝的主方位为北东向。利用实际钻井的成像测井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得到较好的匹配,证实AVAz技术对碳酸盐岩储层高陡裂缝的储层预测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hti介质 方位各向异性 AVAz技术 裂缝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理论和HTI介质方位地震振幅差的裂缝弱度参数反演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凯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7-516,共10页
在各向同性背景地层中发育有垂直裂缝的地层,其可以表征为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介质),而裂缝弱度参数可用来表征岩石裂缝密度和识别流体。为了提升基于HTI介质裂缝弱度参数反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稳定、可靠... 在各向同性背景地层中发育有垂直裂缝的地层,其可以表征为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介质),而裂缝弱度参数可用来表征岩石裂缝密度和识别流体。为了提升基于HTI介质裂缝弱度参数反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稳定、可靠的储层裂缝弱度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以褶积模型和HTI介质反射系数近似公式为基础,通过不同方位地震数据相减的方式,求取地震振幅差异,以减少待反演模型参数的数量,进一步基于贝叶斯反演理论,通过线性化反演算法求取裂缝弱度参数的最大后验期望和协方差,实现裂缝弱度参数反演。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表明,裂缝弱度参数反演结果和测井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有效表征储层裂缝发育特征,该方法在裂缝型储层预测和表征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弱度参数 贝叶斯方法 hti介质 各向异性 方位地震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TI介质理论的纵波速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跃 马昭军 +1 位作者 甘其刚 李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6-480,共5页
随着地震勘探精度的不断提高,仅考虑VTI介质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宽方位地震资料速度分析和动校正的需要。针对宽方位纵波资料方位各向异性特点,讨论了HTI介质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法。根据方位各向异性理论,得出了速度和裂缝... 随着地震勘探精度的不断提高,仅考虑VTI介质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宽方位地震资料速度分析和动校正的需要。针对宽方位纵波资料方位各向异性特点,讨论了HTI介质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法。根据方位各向异性理论,得出了速度和裂缝方位满足的椭圆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求出了椭圆方程的参数解。根据椭圆方程求出每个方位的速度,并将这些速度用于方位数据的动校正处理。利用方位速度处理对应的方位数据,能校平同一道集内不同方位数据的同相轴,使地震剖面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该技术已成功用于川西HXC-GMZ地区的宽方位纵波地震资料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波 hti介质 速度 方位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南缘山前独南地区近地表各向异性调查及其对地震成像的影响
15
作者 刘宜文 张录录 +2 位作者 马凯 尹丽丽 李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5-20,6-7,共8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巨厚砾石覆盖区普遍存在严重的近地表各向异性问题,它所引起的非地表一致性对表层建模与静校正量计算有较大影响,对地震资料时间域成像的影响程度目前尚未有定性和定量的认识。为此,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独南地区近...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巨厚砾石覆盖区普遍存在严重的近地表各向异性问题,它所引起的非地表一致性对表层建模与静校正量计算有较大影响,对地震资料时间域成像的影响程度目前尚未有定性和定量的认识。为此,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独南地区近地表各向异性调查为基础,通过模型正演明确了近地表为近似HTI介质,进一步通过所建立的各向异性正演模型落实了近地表各向异性对叠加剖面信噪比、成像精度以及叠加速度建模的影响,为后续各向异性反演与地震成像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各向异性 hti介质 模型正演 地震成像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储层地震方位AVO正演模拟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毛宁波 谢涛 +1 位作者 杨凯 金明霞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3,共5页
一些储层在发育裂缝时,AVO特征常表现为方位各向异性。研究了4类裂缝储层在发育含流体裂缝和含气裂缝时的方位AVO特征。研究表明,4类裂缝储层各个方位的AVO特征有差异,但基本AVO特征不会改变;同种类型的储层发育含流体裂缝和含气裂缝时... 一些储层在发育裂缝时,AVO特征常表现为方位各向异性。研究了4类裂缝储层在发育含流体裂缝和含气裂缝时的方位AVO特征。研究表明,4类裂缝储层各个方位的AVO特征有差异,但基本AVO特征不会改变;同种类型的储层发育含流体裂缝和含气裂缝时,方位AVO特征也有差异。最后,用研发的方位AVO模拟软件对某工区A井进行了正演。正演结果表明,不同方位AVO特征可以识别裂缝发育的方位;大炮检距的叠前数据有利于该工区的叠前裂缝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各向异性 裂缝 hti介质 方位AVO 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裂带宽、窄方位角勘探技术评价与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吉祥 凌云 +2 位作者 施泽进 陈波 吴琳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0-214,共5页
通过对中国西部吐鲁番盆地北部山前带的宽、窄方位角地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窄方位观测时,由于观测方向与断裂走向斜交存在较为严重的构造假象,并造成小断层难以成像.对于断裂带而言,不同方向窄方位角观测成像阴影带不同.全(... 通过对中国西部吐鲁番盆地北部山前带的宽、窄方位角地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窄方位观测时,由于观测方向与断裂走向斜交存在较为严重的构造假象,并造成小断层难以成像.对于断裂带而言,不同方向窄方位角观测成像阴影带不同.全(宽)方位角观测可以获得各个方向小断层比较好的成像,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获得断裂带的空间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随观测方位角不同的地震属性的变化来寻找和研究裂缝性储层发育区和估计裂缝发育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 方位 断裂带 hti各向异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East-OVT宽方位处理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渊明 杨雪霖 +3 位作者 张丽梅 张巍毅 蔡东地 张录录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8年第2期31-34,共4页
随着宽方位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普及,与之匹配的宽方位处理技术也逐渐工业化,各大地震数据处理系统都推出了自己的宽方位处理技术。GeoEast自主研发的OVT宽方位处理技术,拥有完整的宽方位处理流程,从OVT子集抽取到HTI介质方位各向... 随着宽方位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普及,与之匹配的宽方位处理技术也逐渐工业化,各大地震数据处理系统都推出了自己的宽方位处理技术。GeoEast自主研发的OVT宽方位处理技术,拥有完整的宽方位处理流程,从OVT子集抽取到HTI介质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系统模块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且能够有效利用宽方位采集技术获得的丰富地质信息,可以为裂缝解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本文对GeoEast-OVT宽方位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对特色技术功能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高密度 OVT叠前时间偏移 hti介质方位各向异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窄方位角勘探实例分析与评价(二) 被引量:40
19
作者 凌云 吴琳 +1 位作者 陈波 林吉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3-427,共5页
前人的研究表明,现有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偏移成像理论,均难以有效地消除各向异性断裂带的影响,如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经常会遇到断裂带成像模糊(阴影带)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在中国西部吐鲁番盆地山前断裂带采集的全方位角三维地震勘... 前人的研究表明,现有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偏移成像理论,均难以有效地消除各向异性断裂带的影响,如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中经常会遇到断裂带成像模糊(阴影带)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在中国西部吐鲁番盆地山前断裂带采集的全方位角三维地震勘探数据,以断裂带及其相关的裂缝性储层为勘探目标开展了宽/窄方位角观测效果评价研究。研究中对数据采用相对保持振幅的常规时间域处理。通过分析不同方位角观测的叠加剖面、相同CDP分析点道集、相干数据体等地震属性信息之间的差异后认为:在地层相对比较平坦、速度场相对简单和具有一定信噪比的条件下,对于断裂较为发育的地区而言,采用宽方位角(纵横比大于0.5)勘探比窄方位角可获得更好的多方向小断层的成像效果,同时可以获得较清晰的断裂带及其储层的空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 方位 方位 hti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属性 断裂带 裂缝性储层 分析与评价 勘探数据 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I型煤层裂缝参数的地震AVOA响应正演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海波 刘钦节 +3 位作者 王进朝 李智 白泽 席超强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154,共9页
裂缝是控制煤层渗透性的关键因素,关乎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败。为此,聚焦HTI型煤层裂缝参数的地震AVOA响应机制开展研究。依次采用Mori-Tanaka模型和Brown-Korringa各向异性流体替换理论模型,计算含垂向干裂缝和流体饱和裂缝煤层的等... 裂缝是控制煤层渗透性的关键因素,关乎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败。为此,聚焦HTI型煤层裂缝参数的地震AVOA响应机制开展研究。依次采用Mori-Tanaka模型和Brown-Korringa各向异性流体替换理论模型,计算含垂向干裂缝和流体饱和裂缝煤层的等效弹性模量。基于煤层裂缝的岩石物理表征和HTI型煤层模型的正演模拟,分析裂缝参数的地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裂缝密度变化引起水平向纵、横波速度和各向异性系数,以及煤层顶界面各向异性梯度项变化显著;水平向纵波速度、各向异性系数ε(v)主要受裂缝孔隙度控制和影响,而横波速度、各向异性系数γ(v)、δ(v)以及煤层顶界面各向异性梯度项对裂缝孔隙度和纵横比变化均敏感;入射角大于0时,随着入射角或裂缝密度增大,煤层顶界面P-P波反射系数和煤层反射复合波最大正振幅方位各向异性增强,且当方位角为0时,裂缝密度变化引起的P-P波反射系数和煤层反射复合波最大正振幅变化显著。因此,分析并厘清HTI型煤层裂缝参数地震AVOA响应机制有助于为煤层裂缝的地震探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hti介质 裂缝密度 孔隙度 纵横比 方位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