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calcium score and high-risk plaque/significant stenosis
1
作者 Kohichiro Iwasaki Takeshi Matsumoto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6年第8期481-487,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calcium score(CCS) and vulnerable plaque/significant stenosis using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 METHODS CCTA was performed in 651 patients and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onary calcium score(CCS) and vulnerable plaque/significant stenosis using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CTA). METHODS CCTA was performed in 651 patients and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four groups(CCS 0, 1-100, 101-400 and > 400). We studied the incidence of high-risk plaque, including positive remodeling, low attenuation plaque, spotty calcification, and napkin-ring sign, and significant stenosis in each group. RESULTS High-risk plaque was found in 1.3%, 10.1%, 13.3% and 13.4% of patients with CCS 0, 1-100, 101-400 and > 400, respectively(P < 0.001). The difference was only significant for patients with zero CCS. The incidence of significant stenosis was 0.6%, 7.6%, 13.3% and 26.9% for each patient group, respectively(P < 0.001), which represented a significant stepwise increase as CCS increased. The combined incidence of high-risk plaque and significant stenosis was 1.9%, 17.7%, 26.9% and 40.3% in each patient group, respectively(P < 0.001), again 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stepwise increase with CCS. The rate of major coronary event was 0%, 4.0%, 7.9% and 17.2% in each patient group, respectively(P < 0.001), another significant stepwise increase as CCS increased. CONCLUSION Stepwise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CCS is caused by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significant stenosis, while that of high-risk plaque remains the s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calcium score CORONARY STENOSIS high-RISK PLAQUE low attenuation PLAQUE Napkin-ring sign Positive REMODELING Spotty CALC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与物理光学混合方法的海面环境下动态群目标电磁散射快速计算
2
作者 王照源 谷继红 +3 位作者 丛洲 何姿 管灵 丁大志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5,62,共10页
群目标广泛存在于电磁工程中,对其开发高效、准确的仿真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动态群目标在各个时刻下单元排布可能不同的特点,首先提出了按照单元分组的快速多极子算法,使用特征模方法降低群目标未知量,采用预存储的策略来实现动态群... 群目标广泛存在于电磁工程中,对其开发高效、准确的仿真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动态群目标在各个时刻下单元排布可能不同的特点,首先提出了按照单元分组的快速多极子算法,使用特征模方法降低群目标未知量,采用预存储的策略来实现动态群目标的高效、准确分析,该方法称为动态群目标的特征模快速分析方法;然后,考虑海面背景对群目标电磁散射的影响,将以上提出的动态群目标的特征模快速分析方法与高频的物理光学法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高低频混合方法。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高低频混合方法能够在保证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实现动态群目标和海面背景整体的高效电磁特性分析,同时还实现了计算效率和精度之间的合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群目标 海面背景 高低频混合方法 特征模理论(TCM) 快速多极子算法(FMA) 物理光学(P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油沥青/多聚磷酸复合改性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裴晓光 刘延军 +4 位作者 王志超 薛岩 姜有山 车金良 王伟 《石化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利用不同掺量(占基质沥青质量分数,下同)的脱油沥青(DOA)、多聚磷酸(PPA)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进行复合改性以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弯曲梁流变仪、荧光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 利用不同掺量(占基质沥青质量分数,下同)的脱油沥青(DOA)、多聚磷酸(PPA)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进行复合改性以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弯曲梁流变仪、荧光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高低温性能、储存稳定性、微观形态以及官能团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OA/PPA复合改性能够增强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但不利于其低温性能;当DOA,PPA掺量分别为10.0%,1.5%时,复合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荧光显微镜照片进一步验证了在此掺量下的SBS分散的最均匀,粒径较小,储存稳定性较好;在DOA/PPA复合改性过程中,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油沥青 多聚磷酸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复合改性沥青 高低温性能 储存稳定性 微观形态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nostic potential of an immune score based on the density of CD8+ T cells, CD20+ B cells, and CD33+/p-STAT1+ double-positive cells and HMGB1 expression within cancer nests in stage ⅢA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被引量:4
4
作者 Jun Dong Jiao Li +5 位作者 Shiming Liu Xingyu Feng Shi Chen Zhiwei Zhou Yingbo Chen Xiaoshi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43-552,共10页
Objoctive: There is heterogeneity in the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s staged according to the tumornodes-metastasis (TNM) system.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prognostic potential of an immune score system to supplemen... Objoctive: There is heterogeneity in the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s staged according to the tumornodes-metastasis (TNM) system.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prognostic potential of an immune score system to supplement the TNM staging system. Mothodsg An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density of T cells, B cells, and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 in cancer tissues from 100 stage IIIA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he expression of the 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 (HMGB1) was also evaluated in cancer cel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verall survival (OS),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and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was analyzed.Results: An immune score system was compiled based on the prognostic role of the density ofT cells, B cells, MDSCs, and the expression of HMGB1 in cancer tissues. The median 5-year survival of this group of patient was 32%. However, the 5-year survival rates of 80.0%, 51.7%, 0%, 5.8%, and 0% varied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an immune score of 4 to those with an immune score of 0 based on the immune score system, respectively. Similarly, differences in DFS rate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immune score subgroups. Concluslons: An immune score system could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prognostic heterogeneity within stage IliA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mplying that this immune score system may potentially supplement the TNM staging system, and help in identifying a more homogeneous group of patients who on the basis of prognosis can undergo adjuvant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 score gastric cancer CD33 STAT1 T cell B cell 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BI(HMG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方式下公立医院特殊病例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方秀斌 周典 +8 位作者 田帝 周苑 吴烨 王浩宇 刘瑶瑶 吕曼辰 张钰 薛同斌 刘雪珍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DRG支付方式下,包括高倍率病例和低倍率病例在内的特殊病例费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和完善DRG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甲综合医院2022年全年所有特殊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描述性分... 目的:分析DRG支付方式下,包括高倍率病例和低倍率病例在内的特殊病例费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和完善DRG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甲综合医院2022年全年所有特殊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对特殊病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和影响程度。结果:纳入高倍率病例1281例(占总病例2.78%),其中治疗费用花费最多(占16.29%),费用最少的是诊察费(占0.79%);低倍率病例3266例(占7.09%),其中手术费用花费最多(占31.51%),费用最少的是诊疗费(占1.61%)。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科室类别、医保付费方式、并发症均是特殊病例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科室类别对费用的影响最大,性别对费用的影响最小。结论:调整医疗费用结构,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合理使用DRG支付方式,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效率,实现总体控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公立医院 高倍率病例 低倍率病例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MGA2、P-gp与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一鸣 王翠 +2 位作者 尹文超 徐晓琳 付煜颖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P-糖蛋白(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3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7例为进展组,老年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9例...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P-糖蛋白(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3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7例为进展组,老年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9例为非进展组;进展组根据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亚组(n=39,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亚组(n=28,mRS评分3~6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A2、P-gp水平,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血清HMGA2、P-gp与NIHSS评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HMGA2、P-gp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进展组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非进展组(t/P=13.672/<0.001,8.095/<0.001,8.226/<0.001)。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MGA2、P-gp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P=0.732/<0.001、0.708/<0.001);预后不良亚组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亚组,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5.092/<0.001、5.103/<0.001、4.449/<0.001、2.357/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和血清HMGA2、P-gp水平及NIHSS评分升高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29(1.093~1.869),1.288(1.082~1.533),1.586(1.161~2.165),1.483(1.120~1.963)];血清HMGA2、P-gp及二者联合预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38、0.740、0.895,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031/0.002、2.006/0.003)。结论血清HMGA2、P-gp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异常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不良有关,早期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预测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P-糖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预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脂联素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斌 纪茹英 +2 位作者 陆艳卉 郭佳 郭君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脂联素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急性脑梗死组,梗死类型: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脂联素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急性脑梗死组,梗死类型:轻度梗死(梗死直径<3.0 cm)30例,中度梗死(梗死直径3.0~5.0 cm)30例,重度梗死(梗死直径>5.0 cm)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粗糙28例,稳定斑块36例,不稳定斑块16例;选取80名无脑血管梗死的体检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HMGB、脂联素和oxLDL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梗死类型、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中HMGB、脂联素和oxLDL表达水平,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中HMGB、脂联素和oxLDL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中HMGB和oxLDL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5.47±5.15)ng/L、(5.22±1.04)m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61±1.21)ng/L、(2.61±0.45)mU/L],脂联素的表达水平为(9.52±1.2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17.17±2.1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梗死、中度梗死、重度梗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中HMGB和oxLDL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脂联素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粗糙、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中HMGB和oxLDL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脂联素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中HMGB和oxLDL的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03、0.532,P<0.05),与脂联素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01,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MGB和oxLDL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脂联素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血清HMGB、脂联素和oxLDL的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情显著相关,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了临床诊治急性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迁移率族蛋白 脂联素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Image Data Using a Grouping Estimator
8
作者 Kazumitsu Nawata 《Open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22年第1期33-48,共16页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one type of methods used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now widely used to analyze two-dimensional (2D) images in various fields. In these analyses, estimat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wo regio...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one type of methods used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now widely used to analyze two-dimensional (2D) images in various fields. In these analyses, estimat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wo regions is basic but important. If the model contains stochastic factors such as random observation errors, determining the boundary is not easy. Whe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are mis-specified, ordinal methods such as probit and logit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s (MLE) have large biases. The grouping estimator is a semiparametric estimator based on the grouping of data that does not require specific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For 2D images, the grouping is simple. Monte Carlo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grouping estimator clearly improves the probit MLE in many cases. The grouping estimator essentially makes the resolution density lower, and the present findings imply that methods using low-resolution image analyses might not be the proper ones in high-density image analyses.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of high- and low-resolution image analyses. The grouping estimator may provide theoretical justifications for such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Dimensional Image Analysis high-Resolution and low-Resolution Im-ages Semiparametric Estimator Machine Learning grouping Estim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致命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胡琴 向华 吴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致命性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致命性出血的19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致命性出血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致命性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致命性出血的19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致命性出血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MEWS评分、SBAR交接模式、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等的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入住ICU总时长、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致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入住ICU总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基于MEWS评分、SBAR交接模式、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等的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致命性出血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愈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WS评分 SBAR模式 医护同组责任制管理 致命性出血 全程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
10
作者 吴茂明 王俊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132-134,共3页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腰痛症状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扫描,于患者L3椎体最长横突水平测定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的横断面积以及CT...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腰痛症状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扫描,于患者L3椎体最长横突水平测定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的横断面积以及CT值;观察组患者接受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指数(JOA)评估,其中患者依据JOA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不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患者一般资料及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结果依据JOA评分,评分在17~23分之间27患者纳入为轻度组,评分在8~17分的20例患者纳入为中度组,评分≤8分的13例患者纳入为重度组。不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患者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的横断面积及CT值均存在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的横断面积、CT值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的横断面积、CT值为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下的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与腰痛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临床症状严重程度 多排螺旋CT 腰部肌群形态学参数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乡村特色产业的增收与追赶效应——来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强 崔文超 韩国莹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76-89,共14页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将国家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将国家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0年中国22个省份1547个县的面板数据,就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县域农村居民的增收效应与收入追赶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尤其在非粮食主产区和融资环境良好的地区更为显著;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作用效果更强,能够形成追赶效应助力农村低收入群体追赶中高收入群体,缩小县域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可能通过提高农业经营收益和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等途径促进县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因此,应持续培育发展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合理布局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拓宽县域农村居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提供产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特色产业 农村低收入群体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点结合椎间孔点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海亮 容英潮 陈国寿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痛点结合椎间孔点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痛点针刀治疗,观察组行... 目的探讨痛点结合椎间孔点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痛点针刀治疗,观察组行痛点结合椎间孔点入路治疗。比较两组腰背肌群力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腰痛情况。结果观察组腰背伸峰力矩为(80.9±11.7)Nm、腰背屈伸比为(85.0±10.6)%,优于对照组的(69.5±8.5)Nm和(77.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8、3.603,P均<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23.3±1.7)分,高于对照组的(17.7±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35,P<0.05)。,观察组腰痛评分为(2.1±0.4)分,低于对照组的(3.1±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1,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痛点结合椎间孔点入路针刀松解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背肌群力学指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点针刀治疗 椎间孔点针刀松解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背肌群力学 生活质量 腰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HMGB1、RAGE、BMP-7表达及与肺部超声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旭 刘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87-90,共4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及与肺部超声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NRDS患儿纳入观察组,同期选择...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及与肺部超声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NRDS患儿纳入观察组,同期选择100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均进行血清HMGB1、RAGE、BMP-7检测和肺部超声检查及评分。根据NRDS患儿肺部超声评分将其分为低评分组(评分<12分)、中评分组(评分12~24分)及高评分组(评分>24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MGB1、RAGE、BMP-7水平和肺部超声评分;比较不同肺部超声评分患儿的血清HMGB1、RAGE、BMP-7水平;分析观察组中血清HMGB1、RAGE、BMP-7表达与肺部超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HMGB1、RAGE及BMP-7水平及肺部超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超声显示低评分组47例,中评分组33例,高评分组20例;低评分组的血清HMGB1、RAGE及BMP-7水平低于中评分组和高评分组(P<0.05);中评分组的血清HMGB1、RAGE及BMP-7水平低于高评分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RAGE、BMP-7表达与肺部超声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NRDS患儿血清HMGB1、RAGE、BMP-7表达及肺部超声评分均会明显增高,血清HMGB1、RAGE、BMP-7表达与肺部超声评分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骨形态发生蛋白-7 肺部超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温差对复合绝缘子硅橡胶老化特性及运行寿命预测研究
14
作者 邱志敏 康兵 +4 位作者 严夏 丁贵立 许志浩 李强 莫海鑫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9,共11页
藏东南地区环境温差较大,对复合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西电东送规模持续可靠送出。本文在-20~150℃下对硅橡胶试样开展720 h的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对不同循环次数的硅橡胶进行各项测试用于研究其大温差环境老化性能变... 藏东南地区环境温差较大,对复合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西电东送规模持续可靠送出。本文在-20~150℃下对硅橡胶试样开展720 h的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对不同循环次数的硅橡胶进行各项测试用于研究其大温差环境老化性能变化规律。对测试的12个特征量通过Fisher Score进行特征量选择,筛选出4种显著相关性特征量。以运行0~11年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性特征量对在役复合绝缘子进行性能测试和结果分析,并提出一种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预测算法。该算法一方面改进最优保存策略选择算子,另一方面迭代过程动态调整变异概率和交叉概率。结果表明:4项老化特征量拉伸强度、介质损耗因数tanδ、TGA最终剩余比例和Si-OH透过率下降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比传统BP神经网络和GA-BP(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改进GA-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学习和全局寻优能力更强,网络收敛速度更快;以老化11年的1组试样进行误差检验,改进GA-BP神经网络的检验误差结果为2.33%,5组复合绝缘子的运行寿命预测值与实际年限之间的误差均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高低温循环 Fisher score BP神经网络 GA-BP神经网络 运行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分析
15
作者 袁华葆 黄南华 陈云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4-8,15,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赣南医科... 目的探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康院区收治的116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转归不同分为好转组(n=84)和恶化组(n=32)。检测血清HMGB1、hs-CRP/Alb水平,并评估APACHEⅡ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ECOPD患者疾病转归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hs-CRP/Alb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AECOPD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恶化组血清HMGB1、hs-CRP/Alb,APACHEⅡ评分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HMGB1(β=0.093,OR=1.097,95%CI:1.035~1.164)、高hs-CRP/Alb(β=0.208,OR=1.231,95%CI:1.057~1.435)、高APACHEⅡ评分(β=0.049,OR=1.050,95%CI:1.004~1.099)、病程长(β=0.109,OR=1.115,95%CI:1.058~1.176)是AECOPD发生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HMGB1、hs-CRP/Alb、APACHEⅡ评分预测AECOPD患者疾病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0.735、0.772,联合检测为0.817。结论AECOPD患者血清HMGB1、hs-CRP/Alb升高,APACHEⅡ评分升高,三者与患者疾病转归密切相关,联合血清HMGB1、hs-CRP/Alb、APACHEⅡ评分在预测AECOPD患者疾病转归中具有较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 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疾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史菊 黄小丽 +1 位作者 王宇甜 刘尹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指标。方法选取21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报告显示冠状动脉0支狭窄7例、1支狭窄48例、2支狭...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指标。方法选取21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报告显示冠状动脉0支狭窄7例、1支狭窄48例、2支狭窄63例、3支狭窄93例,冠状动脉狭窄<30%的19例、30%~80%的78例、>80%的114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学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dLDL-C],计算sdLDL-C/LDL-C、sdLDL-C/HDL-C,并评估其Gensini评分,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患者性别、年龄、Gensini评分,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与性别、年龄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患者血清学指标及sdLDL-C/LDL-C、sdLDL-C/HDL-C和Gensini评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血清学指标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及狭窄程度患者年龄、Gensin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患者性别比较无差异(P>0.05)。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狭窄程度与年龄、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不同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狭窄程度患者TC、TG、HDL-C、LDL-C及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Gensin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G、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Gensini评分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增多而升高,TC、LDL-C水平在冠状动脉3支狭窄患者中最高,HDL-C水平在冠状动脉3支狭窄患者中最低。TC、TG、LDL-C、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Gensini评分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升高,HDL-C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降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HDL-C呈负相关(r=-0.180,P<0.05),与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呈正相关(r=0.165、0.200、0.186,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149、0.155、0.155、0.672,P<0.05)。Gensini评分与HDL-C呈负相关(r=-0.157,P<0.05),与LDL-C、sdLDL-C及sdLDL-C/HDL-C呈正相关(r=0.161、0.158、0.177,P<0.05)。结论sdLDL-C、sdLDL-C/HDL-C可以作为冠心病预防、治疗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GENSINI评分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MGB1、IL-17水平及qSOFA评分联合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效能
17
作者 郭现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快速序贯器官衰竭(qSOFA)评分联合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入院... 目的: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快速序贯器官衰竭(qSOFA)评分联合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87)与死亡组(n=37),入院后12 h检测所有患者血清HMGB1、IL-17水平,评估qSOFA评分,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IL-17水平及qSOFA评分单项及联合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效能。结果:生存组血清HMGB1、IL-17水平和qSOFA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水平、IL-17水平、qSOFA评分单项及联合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0.832、0.784、0.957,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应用的评估效能高于三者单项应用。结论:血清HMGB1水平、IL-17水平、qSOFA评分联合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效能高于三者单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17 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重症 呼吸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EAL-CT试验评价超薄磨耗层抗裂性能及指标分析
18
作者 袁波 彭期旺 +1 位作者 李城 杜川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3期135-138,共4页
为分析IDEAL-CT试验在评价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时的适用性,结合该试验对12组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进行测试,得到最大荷载、断裂能、裂缝扩展指数和抗裂指数4个指标;首先分析了各指标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排序的影响,然后采用... 为分析IDEAL-CT试验在评价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时的适用性,结合该试验对12组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进行测试,得到最大荷载、断裂能、裂缝扩展指数和抗裂指数4个指标;首先分析了各指标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排序的影响,然后采用熵权法和高低分组法对抗裂指标的区分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在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时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相反的情况,从区分度来看抗裂指数和裂缝扩展指数最优,而最大荷载和断裂能不宜用于评价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磨耗层 抗裂性能 区分度 熵权法 高低分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及与改良aEEG评分和血清HMGB1、sICAM-1关系
19
作者 宋洁 牛晓庆 吴迎爽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及与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行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及与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行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95例,根据治疗后临床效果分为显效组(31例)、有效组(50例)和无效组(14例)3组,比较3组临床资料及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前后改良aEEG评分和血清HMGB1、sICAM-1,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改良aEEG评分和血清HMGB1、sICAM-1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治疗效果关系及对其预测价值。结果 无效组新生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反应蛋白(CRP)、乳酸和血清HMGB1、sICAM-1高于显效组和有效组,改良aEEG评分低于显效组和有效组;有效组新生儿NSE、CRP、乳酸和血清HMGB1、sICAM-1高于显效组,改良aEEG评分低于显效组(P<0.05)。NSE、CRP、乳酸、改良aEEG评分和血清HMGB1、sICAM-1为影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亚低温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改良aEEG评分升高,血清HMGB1和sICAM-1降低(P<0.01)。改良aEEG评分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呈正相关,血清HMGB1和sICAM-1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呈负相关(P<0.01)。改良aEEG评分和血清HMGB1、sICAM-1单项预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准确度低于三项联合(P<0.05)。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亚低温治疗后改良aEEG评分升高,血清HMGB1和sICAM-1降低,且与治疗效果相关,三项联合检测对治疗效果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新生儿 亚低温 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Logistic回归分析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分组分项四级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振前 袁凤识 许保芳 《外国语言文学》 200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了73名高分组和73名低分组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和分项四级成绩的关系。统计分析表明,高、低分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方面有显著差异,且与四级成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学...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了73名高分组和73名低分组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和分项四级成绩的关系。统计分析表明,高、低分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方面有显著差异,且与四级成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学习成绩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组 低分组 学习策略 分项四级成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