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orton模型的涟江流域马尾松林冠截留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周秋文 朱红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2期43-49,共7页
喀斯特地区林冠截留对降水再分配和水源涵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以涟江流域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植被截留观测数据为基础,基于Horton模型建立涟江流域马尾松林冠截留模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涟江流域降雨总量为520.67 mm,叶面积指数平均为0... 喀斯特地区林冠截留对降水再分配和水源涵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以涟江流域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植被截留观测数据为基础,基于Horton模型建立涟江流域马尾松林冠截留模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涟江流域降雨总量为520.67 mm,叶面积指数平均为0.39;马尾松林冠截留总量的模拟值为67.79 mm,与实测值误差16.55 mm,两者间的决定系数(R^2)为0.75,模型模拟效果较好;流域内马尾松林冠截留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7.04%,且流域林冠截留空间分布呈现由东北部向南部递减的规律,流域内黄壤与石灰土上的马尾松林冠截留量较大,而不同地貌对林冠截留量的影响较小。总体而言,构建的模型能达到较好的模拟效果,涟江流域马尾松林具有较强的林冠截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林冠截留 horton模型 涟江流域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Horton模型在祖厉河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习雪飞 李丽 +2 位作者 王加虎 徐秀丽 袁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3,共4页
为改善半干旱地区缺/少资料对水文模拟和水文预报的限制,在充分了解中间复杂水文过程的基础上,基于可用的遥感资料(土壤类型)对Horton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Horton模型模拟处于半干旱地区的甘肃省会宁站祖厉河流域的... 为改善半干旱地区缺/少资料对水文模拟和水文预报的限制,在充分了解中间复杂水文过程的基础上,基于可用的遥感资料(土壤类型)对Horton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Horton模型模拟处于半干旱地区的甘肃省会宁站祖厉河流域的次洪过程,合格率为100%,平均确定性系数为0.89,模拟的洪水总量、洪峰流量、峰现时间误差均小于20%,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该方法使得模型模拟精度较高,适用于半干旱地区的水文预报,并可向无资料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厉河流域 horton模型 模型改进 次洪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MM模型径流参数全局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孙艳伟 把多铎 +2 位作者 王文川 姜体胜 王富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2-49,共8页
选取基于Horton和Green-Ampt入渗模型的入渗参数,以及区域坡度、区域宽度、透水性区域的曼宁系数和可积水深度共7个SWMM模型参数,采用Morris方法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并分别采用不同降水类型、不同重现期的单个降水事件及长期降水序列,... 选取基于Horton和Green-Ampt入渗模型的入渗参数,以及区域坡度、区域宽度、透水性区域的曼宁系数和可积水深度共7个SWMM模型参数,采用Morris方法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并分别采用不同降水类型、不同重现期的单个降水事件及长期降水序列,分析各模型参数对总产流量、洪峰流量及径流系数3个输出变量的全局灵敏度。结果表明:T1和T2型降水的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呈现较大差异,T2型较小降水事件不适宜用于参数校核;对Horton入渗模型而言,可利用T1型较大降水事件的洪峰流量对区域形状系数进行校核,利用T2型较大降水事件的总产流量对最小入渗速率、消减系数K进行校核;对Green-Ampt入渗模型而言,可利用T1型较小降水事件的洪峰流量对区域宽度和坡度进行校核及总产流量对透水性区域的曼宁系数进行校核,利用T2型较大降水事件的洪峰流量对最小入渗速率和缺水率进行校核;对径流系数而言,采用Horton和Green-Ampt入渗模型的结果一致,最大入渗速率和最小入渗速率是最灵敏的两个参数,透水性表面的可积水深度和曼宁系数为最不灵敏的两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校核 全局灵敏度 Morris方法 horton模型 GREEN-AMP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石质山区坡地产流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堃 于静洁 +5 位作者 夏军 宋献方 杨聪 李发东 刘相超 唐常源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3-680,共8页
坡地是流域的基本产流单元。对坡地产流模型的研究,可为研究流域的水文过程奠定基础。本文在认识坡地产流规律的基础上,经过对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中取得的产流各个环节(降雨、出流及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数据的分析,建立了一个具有物理机制... 坡地是流域的基本产流单元。对坡地产流模型的研究,可为研究流域的水文过程奠定基础。本文在认识坡地产流规律的基础上,经过对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中取得的产流各个环节(降雨、出流及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数据的分析,建立了一个具有物理机制的简单的坡面产流模型。其中,使用Horton模型模拟入渗和地表产流过程,用水箱模型模拟壤中流过程。模型能够同时对降雨过程中的地表、地下出流和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的产流总量的误差较小,但在变化过程线上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模型对实际情况的简化和假定、数学模拟的局限性、变雨强降雨过程的复杂性等因素引起的。这种分层组合的坡面产流模型对华北石质山区的上层超渗、下层蓄满的产流特征是可行的。本文所做的工作是对华北石质山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产流模块的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石质山区 模拟降雨试验 坡地产流 数学模拟 horton模型 水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三卤甲烷前驱物质面源负荷估算模型
5
作者 李适宇 王鹏 +1 位作者 杨秀虹 仇荣亮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土壤中的三卤甲烷 (THMs)前驱物质在降雨过程中产生对水体的面源污染负荷。建立了一个以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THMFP)为指标的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模型由降雨—径流模型和污染物输出模型两部分组成 ,用以实现对不同土壤条件、降雨条件下... 土壤中的三卤甲烷 (THMs)前驱物质在降雨过程中产生对水体的面源污染负荷。建立了一个以三卤甲烷生成潜能 (THMFP)为指标的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模型由降雨—径流模型和污染物输出模型两部分组成 ,用以实现对不同土壤条件、降雨条件下THMFP面源污染负荷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 土壤 面源污染负荷 hort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葛有成 唐双成 +3 位作者 单正清 许青 赵文宇 陈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6,117,共8页
为研究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采用MATLAB编程,研究稳定入渗模型、Green-Ampt入渗模型和Horton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模拟的差别和各自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LID措施汇流面积比为10∶1、表层蓄水深为10 cm时,对入渗率模拟... 为研究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采用MATLAB编程,研究稳定入渗模型、Green-Ampt入渗模型和Horton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模拟的差别和各自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LID措施汇流面积比为10∶1、表层蓄水深为10 cm时,对入渗率模拟,Green-Ampt模型的计算精度高于Horton模型;对溢流发生时间模拟,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雨强的增大以及土壤前期含水率的升高,不同入渗模型对溢流发生时间计算的差别逐渐缩小;对滞蓄总量模拟,Green-Ampt模型与干燥条件下拟合的Horton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差值在5.4%之内,但使用湿润条件下拟合的Horton模型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值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增大。Green-Ampt模型对入渗率计算的精度略高,但其涉及参数较多,Horton模型应用较为便捷,但其拟合计算受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LID) 稳定入渗 GREEN-AMPT模型 hort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非饱砂土热传导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徐苑芝 潘俊 +1 位作者 李世孝 焦龙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阐述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热传导系数的影响,为模型的参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分选良好的粗砂、中砂和细砂以及毛乌素沙地的风积沙作为实验介质,利用JW-Ⅲ型热流计测定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砂土的热传导系数,绘制热传导系数和含水... 目的阐述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热传导系数的影响,为模型的参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分选良好的粗砂、中砂和细砂以及毛乌素沙地的风积沙作为实验介质,利用JW-Ⅲ型热流计测定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砂土的热传导系数,绘制热传导系数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实测数据与常用的热传导系数模型Campbell及Chung and Horton模型进行拟合.结果含水率在0~5%内热导率急剧增长,当含水率>10%时热导率的增长缓慢并趋于稳定.两模型基本能反映各试验介质的热传导系数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对于扰动样该模型在含水率较小时不能很好地表征其变化规律.结论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热导率值增加速率不同.在利用预测模型和经验公式时,应利用实测数据对其进行校正,减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砂土 热传导系数 含水率 Campbell模型 Chung and hort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不同植被恢复策略下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8
作者 侯秀丽 付登高 +2 位作者 阎凯 李博 段昌群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279,共7页
对按树林、荒坡灌草丛、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次生常绿阔叶林5种不同植物群落恢复措施下,土壤入渗性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在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大小顺序为:次生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荒坡灌草丛>... 对按树林、荒坡灌草丛、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次生常绿阔叶林5种不同植物群落恢复措施下,土壤入渗性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在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大小顺序为:次生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荒坡灌草丛>云南松林>桉树林,其值分别为0.64、0.52、0.52、0.20、0.14 mm/min;到达稳渗率的时间为云南松林和桉树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土壤入渗过程符合Horton入渗模型。在不同的植物群落恢复下,随群落结构复杂程度的升高,土壤容重下降,总孔隙度及有机质含量递增;土壤入渗与土壤容重成负相关关系,与总孔隙度及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在滇中地区以植物群落结构恢复为主要手段而间接的改善土壤性质,进而改变土壤入渗的影响因子,这样才能达到水源涵养的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土壤性质 horton入渗模型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树林冠降水截留效应及其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任亮 任树梅 +1 位作者 杨培岭 李仙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3-187,共5页
林冠截留直接影响到果树对降雨的有效利用,通过野外测定和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京郊果林杏树(Apri-cot)林冠对降雨的截留特征。观测期间(2008年6-9月),共观测到降雨528.9mm,按以下比例被杏树林冠分配:穿透降雨83.2%,林冠截留16.0%,树干径... 林冠截留直接影响到果树对降雨的有效利用,通过野外测定和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京郊果林杏树(Apri-cot)林冠对降雨的截留特征。观测期间(2008年6-9月),共观测到降雨528.9mm,按以下比例被杏树林冠分配:穿透降雨83.2%,林冠截留16.0%,树干径流0.8%,各分量与林外降雨的回归结果表明:林内穿透降雨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建立杏树林分的Horton改进模型,结果表明:表征林冠吸附容量的参数Ic*m为2.139mm,表征区域降雨蒸发能力的参数α为6.7%。Horton改进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林冠截留吸附、湿润与蒸发机理,阶段模拟值和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了Horton改进模型适用于京郊杏树果林冠层截留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郊杏树果林 林冠截留 horton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土壤入渗特性试验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豆静静 郑志伟 高卓卓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1-17,共7页
为研究初始含水率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设置5种不同处理(初始含水率分别为1.5%、7.5%、13.5%、19.5%、25.5%)进行室内土柱试验,记录各土柱的入渗时间和灌水量,利用规划求解工具确定Kostiakov-Lewis模型、Horton模型和Philip模型3个模... 为研究初始含水率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设置5种不同处理(初始含水率分别为1.5%、7.5%、13.5%、19.5%、25.5%)进行室内土柱试验,记录各土柱的入渗时间和灌水量,利用规划求解工具确定Kostiakov-Lewis模型、Horton模型和Philip模型3个模型参数。结果表明:①初始含水率一定时,累积入渗量随时间逐渐增大,入渗速率随时间逐渐减小,初始含水率对入渗速率有显著影响。②当初始含水率≤19.5%时,3个模型的适用性均较好,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当初始含水率>19.5%时,Kostiakov-Lewis模型和Philip模型的适用性较好,Horton模型的适用性较差。③在Kostiakov-Lewis模型中,入渗系数k随初始含水率的变化波动最大,稳渗率f0波动最小,入渗指数α介于两者之间;在Horton模型中,初始入渗率i0随初始含水率的变化波动最大,稳渗率ic波动最小,参数β介于两者之间;在Philip模型中,土壤吸渗率S随初始含水率的变化波动较大,稳渗率A波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含水率 入渗特性 Kostiakov-Lewis模型 horton模型 Phili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