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eep Quality for Patients Receiving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and Nasal High-Flow Oxygen Therapy in an ICU: Two Case Studies 被引量:1
1
作者 Hiroaki Murata Yoko Yamaguchi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8年第9期605-615,共11页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cas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receiving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 or nasal high-flow oxygen therapy (NHF)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to inve...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cas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receiving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 or nasal high-flow oxygen therapy (NHF)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to investigate what types of nursing support are offered to such patients. Methods: We examined one patient each for NPPV and NHF. Polysomnography (PSG), review of the patient chart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for analysis. Results: Patients treated with NPPV or NHF demonstrated a noticeable reduction in deep sleep, with most of their sleep being shallow. Their sleep patterns varied greatly from those of healthy individua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addition to experiencing extremely fragmented sleep, sleep in these patients was more likely to be interrupted by nursing interventions, such as during auscultation of breath sounds. Furthermore, it was revealed that “anxiety or discomfort that accompanies the mask or air pressur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NPPV and “discomfort that accompanies the nasal cannula or NHF circuit”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NHF may be primary causes of disrupted sleep. Our results suggest a need for nursing care aimed at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NPPV or N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 nasal high-flow Oxygen Therapy (NHF) Sleep DEPRIVATION ICU Post Intensive Care Syndrome (P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nasal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in acute pediatric respiratory failure 被引量:1
2
作者 Billy C Wang Theodore Pei +4 位作者 Cheryl B Lin Rong Guo David Elashoff James A Lin Carol Pineda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8年第4期46-51,共6页
AIM To characterize the clinical course and outcomes of nasal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NIMV) use in acute pediatric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We identified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NIMV in the pediatric i... AIM To characterize the clinical course and outcomes of nasal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NIMV) use in acute pediatric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We identified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NIMV in the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 or inpatient general pediatrics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December 2015 at two academic centers.Patients who utilized NIMV with other modes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during the same admission were included.Data included demographics,vital signs on admission and prior to initiation of NIMV,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Ⅲ(PRIsM-Ⅲ) scores,complications,respiratory support characteristics,PICU and hospital length of stays,duration of respiratory support,and complications.Patients who did not require escalation to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defined as NIMV responders;those who required escalation to mechanical ventilation(MV) were defined as NIMV nonresponders.NIMV responders were compared to NIMV non-responders.RESULTS Forty-two patients met study criteria.six(14%) failed treatment and required MV.The majority of the patients(74%) had a primary diagnosis of bronchiolitis.The median age of these 42 patients was 4 mo(range 0.5-28.1 mo,IQR 7,P = 0.69).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measured in other baseline demographics and vitals on initiation of NIMV;these included age,temperature,respiratory rate,O2 saturation,heart rate,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and PRIsM-Ⅲ scores.The duration of NIMV was shorter in the NIMV nonresponder vs NIMV responder group(6.5 h vs 65 h,P < 0.0005).Otherwise,NIMV failur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ICU length of stay(LOs),hospital LOs,or total duration of respiratory support.No patients had aspiration pneumonia,pneumothorax,or skin breakdown.CONCLUSION Most of our patients responded to NIMV.NIMV failure is not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hospital LOs,PICU LOs,or duration of respiratory sup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Pediatric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asal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high flow nasal cannula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grometry behavior during high-flow nasal oxygen therapy and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A narrative review of bench to clinical studies
3
作者 Sanjay Singhal Mohan Gurjar +2 位作者 Jun Duan Salvatore Notaro Antonio M.Esquinas 《Journal of Intensive Medicine》 CSCD 2024年第4期433-441,共9页
Recently,there has been growing interest in knowing the best hygrometry level during high-flow nasal oxygen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and its potential influence on the outcome.Var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 Recently,there has been growing interest in knowing the best hygrometry level during high-flow nasal oxygen and 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and its potential influence on the outcome.Var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reathing cold and dry air results in excessive water loss by nasal mucosa,reduced mucociliary clearance,in-creased airway resistance,reduced epithelial cell function,increased inflammation,sloughing of tracheal epithe-lium,and submucosal inflammation.With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pandemic,using high-flow nasal oxygen with a heated humidifier has become an emerging form of non-invasive support among clinicians.However,we cannot always assume stable humidification.Similarly,there are no clear guidelines for using humidification dur-ing NIV,although humidification of inspired gas during invasive ventilation is an accepted standard of care.NIV disturbs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system that warms and humidifies inspired gases.If NIV is supplied through an intensive care unit ventilator that utilizes anhydrous gases from compressed wall air and oxygen,the risk of dry-ness increases.In addition,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tend to breathe through the mouth during NIV,which is a less efficient route than nasal breathing for adding heat and moisture to the inspired gas.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ions for chronic use of NIV at home.Available data suggest that up to 60%of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who use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herapy experience nasal congestion and dryness of the mouth and nose.Therefore,humidifying the inspired gas in NIV may be essential for patient comfort and compliance with treatment.We aimed to review the available bench and clinical studies that addressed the utility of hygrometry in NIV and nasal high-flow oxygen and discuss the technical limitations of different humidification systems for both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Hygrometry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high flow nasal oxygen OXYGENATION Heated humidifier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
4
作者 杨俊英 张伟华 +1 位作者 张春玲 孙颖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 分析并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 目的 分析并对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NIPPV治疗)和观察组(给予HFNC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82.50%,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动脉血PH值、PaO_(2)水平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而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P<0.05);观察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不仅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与肺功能,同时还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豚鼠耳炎诺卡菌重症肺炎病人的护理
5
作者 朱金玲 彭霞 +3 位作者 顾晓丽 董付燕 葛静静 樊洁 《全科护理》 2025年第2期393-396,共4页
总结1例豚鼠耳炎诺卡菌重症肺炎病人的护理。从准确评估病情,密切配合抢救,并多次明确病原体,合理规范化抗感染,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加强气道管理,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实施气道廓清技术,序贯使用高流量湿化仪,有效的健康指导。经医护... 总结1例豚鼠耳炎诺卡菌重症肺炎病人的护理。从准确评估病情,密切配合抢救,并多次明确病原体,合理规范化抗感染,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加强气道管理,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实施气道廓清技术,序贯使用高流量湿化仪,有效的健康指导。经医护团队精心的救治和护理,病人病情好转并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耳炎诺卡菌 经鼻高流量湿化仪 俯卧位通气 重症肺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
6
作者 李立 黄伟 许勇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5期39-43,共5页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9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予以常规治疗及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观察组(n=45)在对...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4年9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予以常规治疗及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美罗培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呼吸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较对照组(80.00%)高,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功(WOB)较对照组低,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对照组高,脂质过氧化(LPO)、炎症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提高重症肺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李晶晶 高蔚 施斌 《吉林医学》 2025年第2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90例符...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雾化组及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组各30例。三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和抗感染治疗。雾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HFNC组在常规治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基础上,予以HFNC,三组的治疗周期均为7 d。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命体征相关指标、肺通气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炎性反应指标、临床疗效、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各组治疗后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价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应用于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治疗2 d后,雾化组和HFNC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较常规组明显改善,而心率(HR)、呼吸率(RR)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常规组有所下降,且HFNC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雾化组和HFNC组HR、RR、PaCO_(2)、白细胞介素(IL)-4、IL-6、C反应蛋白(CRP)较常规组有所下降,而PaO_(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指标较常规组有所上升,且HFNC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HFNC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和雾化组,同时感染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长均较其他两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HFNC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展现了显著的临床优势。联合治疗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还显著降低了炎性反应水平,缩短住院时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乙酰半胱氨酸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布地格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纪王斐 马青青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布地格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AE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经鼻高流量湿化氧...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布地格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AE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布地格福气雾剂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呼吸功能、呼吸循环指标、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的mMRC评分、FEV_(1)、FEV_(1)/FVC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7d后,观察组的RR低于对照组,SpO_(2)、PaO_(2)、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布地格福气雾剂能够明显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呼吸循环指标,提升其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布地格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超声评估并结合HFNCO技术对有创机械通气患儿疗效评价的研究
9
作者 石瑶 李远兴 +1 位作者 陈智辉 李淑明 《医用气体工程》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有创机械通气>48 h患儿经超声评估并结合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ation,HFNCO)对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ICU...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有创机械通气>48 h患儿经超声评估并结合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ation,HFNCO)对拔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我院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 h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拔管后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肺部超声评估,其中对照组在拔管之后给予无创通气氧疗,观察组则在拔管止呕后给予HFNCO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疗效,同时在撤机时根据是否撤机成功进行分组,观察其超声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后动脉血气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HR以及RR均优于对照组(P<0.05),SP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48 h内呼吸衰竭发生率与再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撤机失败组与撤机成功组在超声观察下自主呼吸试验开始后膈肌位移变化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ICU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在48 h以上患儿,经过超声评估,可有效评估患儿膈肌情况,以确定撤机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机械通气 超声 加温加湿经鼻高流量氧疗 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HFNC和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仝实 龚莉 +2 位作者 韩梅 柴凤云 朱尚品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无创通气方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睢宁分院就诊的118例早产儿RDS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HHHFNC组51例(加...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无创通气方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睢宁分院就诊的118例早产儿RDS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HHHFNC组51例(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和NCPAP组67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无创通气时间、开奶时间、总给氧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aO_(2))、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脑钠肽(BNP)、Tei指数],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HHFNC组无创通气、开奶时间、总给氧时间短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SaO_(2)、pH值均升高,PaCO_(2)均降低,且HHHFNC组PaO_(2)、SaO_(2)、pH值高于NCPAP组,PaCO_(2)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nⅠ、BNP、Tei指数均降低,且HH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NCPAP,HHHFNC治疗早产儿RDS疗效更佳,其可以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和总给氧时间,提早开奶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少心肌损伤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肌钙蛋白Ⅰ 脑钠肽 心脏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交替疗法在急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丰毅 刘南枝 王婷花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交替疗法在急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8月鄱阳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交替疗法在急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8月鄱阳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急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数字表法分为HFNC组和NIPPV组,各30例,HFNC组采用HFNC呼吸支持治疗,NIPPV组予以NIPPV与HFNC交替疗法,对比治疗前、治疗3 d后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呼吸动力学指标、血清指标,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结果:治疗3 d后,NIPPV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气道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呼吸做功(Work of breathing,WOB)、单核细胞分布宽度(Monocyte distribution width,M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FNC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HFNC组(P<0.05);NIPPV组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_(2))、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第1秒最大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predicted,FEV1%pred)均明显高于HFNC组(P<0.05)。结论:相较于HFNC治疗,NIPPV与HFNC交替疗法应用于急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急救中可显著改善血气指标与呼吸动力学指标,有助于肺功能恢复,同时减轻机体炎症与心肌损伤,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PV HFNC 交替疗法 急重症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刘春彦 范亚林 +1 位作者 李东旭 苏雪平 《中国医药》 202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对急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急诊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NCO组...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O)对急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急诊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NCO组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NIV)组。观察比较2组入急诊时以及离开急诊时一般情况、氧合指标以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离开急诊时HFNCO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NIV组[(38±4)mmHg(1 mmHg=0.133 kPa)比(41±5)mmHg](P=0.015)。与入急诊时相比,离开急诊时HFNCO组和NIV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均明显改善[(74±8)mmHg比(68±9)mmHg、(75±7)mmHg比(69±12)mmHg](均P<0.05)。HFNCO组患者离开急诊时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和每搏指数均明显低于NIV组(均P<0.05)。与入急诊时相比,离开急诊时HFNCO组和NIV组患者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和每搏指数均显著增加(均P<0.05)。2组通气成功比例和急诊室滞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FNCO能改善急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氧合指标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有创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敏 张焕 谢伟梅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16-519,共4页
目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有创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有创通气撤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30例、研究组30例(随机数字表法),常规组采用传统气泡式湿化鼻导管吸氧方式,研究组采用经鼻高流... 目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有创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有创通气撤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30例、研究组30例(随机数字表法),常规组采用传统气泡式湿化鼻导管吸氧方式,研究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两组24~48h再插管率、有创通气撤机成功率、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24h重插管率、48h重插管率均较常规组低,有创通气撤机成功率较常规组高(P<0.05);两组pH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PaO_(2)水平较常规组表达高,PaCO_(2)水平较常规组表达低(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重插管率,提高有创通气撤机成功率,进而改善患者气道状态,心率与呼吸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有创通气撤机中 重插管率 有创通气撤机成功率 气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通气间歇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气管插管率、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玉颖 曹志新 马玉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22-925,957,共5页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NIV)间歇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临床效果及对气管插管率、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治的105例AECOPD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接受无创通气(NIV)治疗与常规氧疗...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NIV)间歇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临床效果及对气管插管率、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治的105例AECOPD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接受无创通气(NIV)治疗与常规氧疗]和观察组53例(接受NIV联合HFN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气指标、治疗失败原因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呼吸支持时间、NIV间歇歇息次数、NIV每日平均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后Pa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加重率、治疗不耐受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O_(2)潴留加重率、低氧血症加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IV间歇期给予HFNC治疗AECOPD患者对气管插管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与常规氧疗差异不显著,但可改善患者其他临床指标,减少治疗失败情况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无创通气间歇期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气管插管 血气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泳梅 黎艳聪 张道敏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适用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好转出院的6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抗感染、止咳...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适用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好转出院的6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支持治疗。按照呼吸支持治疗方式不同分为HFNC组(30例)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气分析[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情况。根据年龄及PaO_(2)FiO_(2)分层,分析HFNC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次数、PaO_(2)、PaO_(2)FiO_(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次数、PaO_(2)、PaO_(2)FiO_(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治疗前后心率、PaO_(2)、PaO_(2)FiO_(2)比较[(85.47±13.21)次min vs.(97.67±22.62)次min、(95.92±27.33)mmHg vs.(80.3±19.02)mmHg、(321.23±78.73)mmHg vs.(278.40±67.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PV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次数、PaO_(2)、PaO_(2)FiO_(2)比较[(90.33±12.02)次min vs.(105.70±22.03)次min、(20.67±0.76)次min vs.(24.93±2.45)次min、(91.54±34.81)mmHg vs.(70.86±24.03)mmHg、(311.03±113.14)mmHg vs.(240.53±86.2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及PaO_(2)FiO_(2)分层,与治疗前比较,HFNC组患者年龄≥71岁、PaO_(2)FiO_(2)在201~300 mmHg之间的患者治疗后PaO_(2)、PaO_(2)FiO_(2)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及NPPV均可改善AECOPD患者的氧合功能,效果相当,可作为NPPV的备选方案。HFNC尤其适用于年龄71岁及以上、PaO_(2)FiO_(2)在201~300 mmHg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无创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叶青 田瑞雪 +1 位作者 侯洪颜 颜卫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67-71,76,共6页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5例需长期氧疗的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呼吸支持模式分为长期家庭氧疗(LTOT)组、无创通气(NIV)组、H...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5例需长期氧疗的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呼吸支持模式分为长期家庭氧疗(LTOT)组、无创通气(NIV)组、HFNC组,每组15例。比较3组患者出院后一般情况、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呼吸状况、生活质量及步行试验结果。结果随访期内,HFNC组、NIV组住院次数、急性加重次数均少于LT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12个月,3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低于出院前,动脉血氧分压[p_(a)(O_(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高于出院前,且HFNC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大于NIV组、LT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12个月,3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逐渐降低,6 min步行距离(6MWD)均逐渐增加,且HFNC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大于NIV组、LT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可有效减轻稳定期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促进血气指标恢复正常,还可提升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降低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碳酸血症 家庭氧疗 无创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疗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郭晨 黄春瑜 徐思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院小儿心脏病中心1岁以内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撤机后不同无创通气支持方式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给氧组(HFNC...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院小儿心脏病中心1岁以内充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撤机后不同无创通气支持方式分为经鼻高流量湿化给氧组(HFNC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气指标、呼吸频率(RR)、二次插管率、拔管后肺不张、术后合并感染发生率。结果HFNC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nCPAP组(P<0.05);时点与组别交互作用对患儿PaCO_(2)、PaO_(2)/FiO_(2)、RR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单独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拔管前PaCO_(2)、PaO_(2)/FiO_(2)、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 h、6 h、12 h、24 h、48 h,HFNC组与nCPAP组PaCO_(2)、PaO_(2)/FiO_(2)、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二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较nCPAP组低(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避免二次插管,缩短ICU滞留时间,促进患儿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血气指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效果
18
作者 赵红侠 董伟 +2 位作者 杨美艳 庞宇 李凌维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62-66,共5页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治疗的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呼吸性...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治疗的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均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H值、PaO_(2)、OI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都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性酸中毒辅助通气的有效方法,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性酸中毒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动脉血气指标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轻中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刘荣添 蔡运相 +3 位作者 毛金梅 沈子璇 龙琦 白玉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9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治疗轻中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93例轻中度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治疗轻中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93例轻中度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HHFNC组(47例)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46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NCPAP组相比,HHHFNC组患儿总氧疗时间及无创通气时间均有缩短,24 h内呼吸暂停次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72 h内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长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2 h后血气分析氢离子浓度指数(pH)、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乳酸(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漏综合症、脑室内出血(IVH)、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喂养不耐受(FI)、早发型败血症(EOS)、腹胀及肺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HHFNC组较NCPAP组鼻损伤发生率显著减少(6.38 % vs 26.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HFNC作为轻中度新生儿RDS初始无创呼吸支持模式与NCPAP临床疗效相当,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可显著降低鼻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通气对小月龄儿童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20
作者 倪永成 陈浩 顾敏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通气对小月龄儿童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收治的95例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8,使...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氧疗通气对小月龄儿童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收治的95例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8,使用常规氧疗)和观察组(n=47,使用经鼻高流量氧疗通气)。对比两组血气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提高,二氧化碳分压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85.42%(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7,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月龄儿童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中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通气,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升氧合功能和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经鼻高流量氧疗通气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