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yon IARC多瘤病毒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雷晓哓 赵宸辰 +6 位作者 张昕宇 李玉莹 黄海鑫 汪伟 郑敏 孙文超 兰添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4,共7页
Lyon IARC多瘤病毒(LIPyV)是2017年于人类皮肤样本中新发现的病毒,为更加了解其致病性和流行病学状况,本试验拟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可快速检测LIPyV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结... Lyon IARC多瘤病毒(LIPyV)是2017年于人类皮肤样本中新发现的病毒,为更加了解其致病性和流行病学状况,本试验拟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可快速检测LIPyV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的Ct值与标准品模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9;利用该方法检测CBoV、FBoV、AGV2这几种病毒的基因组均没有出现非特异性扩增;敏感性比普通PCR检测方法高1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1%;通过60份样本检测发现LIPyV阳性率为6.67%,比普通PCR更灵敏可靠。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LIPy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on IARC多瘤病毒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董苏洁 孔宁 +9 位作者 秦文珍 翟焕杰 翟雪滢 杨心雨 童武 郑浩 于海 童光志 李有文 单同领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0,共7页
为了建立高效、灵敏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检测方法,本研究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PEDV N基因序列,扩增出PEDV N基因标准质粒,并在N基因的保守区域内设计了一对特异性荧光定量引物,成功建立了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为了建立高效、灵敏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检测方法,本研究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PEDV N基因序列,扩增出PEDV N基因标准质粒,并在N基因的保守区域内设计了一对特异性荧光定量引物,成功建立了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经过一系列试验表明,该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值为0.99;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最低可检测至2.23 copies/μL,比普通PCR灵敏约100倍;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为0.25%~0.43%,组间变异系数为0.67%~0.97%;对于各地区96份临床样品检测出PEDV阳性率为25%。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PEDV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定量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N基因 SYBR Green I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EAdoV)普通PCR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孔文迪 陈曦 +1 位作者 杨金先 葛均青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5,共8页
为建立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EAdoV)的检测方法,根据AEAdoV福建株(AEAdoVFJ)的superfamily 3 helicases(S3H)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AEAdoV的普通PCR和qPCR检测方法;进一步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重复性,利用2种方法对美洲鳗鲡“出... 为建立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EAdoV)的检测方法,根据AEAdoV福建株(AEAdoVFJ)的superfamily 3 helicases(S3H)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AEAdoV的普通PCR和qPCR检测方法;进一步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重复性,利用2种方法对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料进行了检测,并对美洲鳗鲡体内不同组织的病毒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普通PCR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约300 bp,利用其构建的qPCR质粒标准品,其拷贝数与qPCR阈值循环数(C_(t))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广,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达到0.999,扩增效率为105.067%。建立的普通PCR法和qPCR的最低检测AEAdoV拷贝数分别为100个和10个。2种方法均可特异性检测AEAdoV,而对蛙虹彩病毒(RGV)、鳗鲡疱疹病毒(AngHV)、鲤疱疹病毒(KHV)、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日本鳗鲡内皮细胞坏死病毒(JEAdoV)和花鳗鲡腺瘤病毒(MEAdoV)均无扩增反应。qPCR法的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其重复性良好。临床应用结果显示,35份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料,采用普通PCR法的AEAdoV检出率为82.8%,而qPCR法的AEAdoV检出率为97%。对美洲鳗鲡不同组织的病毒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心脏、肝脏、鳃、鳍的AEAdoV相对含量较高,而黏液、皮肤和脾脏的病毒含量相对较低。研究表明,建立的AEAdoV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普通PCR和qPCR检测方法,证实AEAdoV与美洲鳗鲡“出血性烂鳃”病密切相关,且在感染鳗鲡主要组织中都存在。实验结果对于研究AEAdoV的致病性,开展其流行情况和病原学情况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EAdoV) 普通pcr 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Ⅰ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麦纹枯病菌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孙炳剑 陈清清 +2 位作者 袁虹霞 施艳 李洪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早期准确定量检测病原是病害预测预报及实现有效防控的基础。传统组织分离鉴定方法费时、程序复杂,而且无法做到准确定量。为实现小麦纹枯病早期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研究旨在建立小麦纹枯病... 【目的】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早期准确定量检测病原是病害预测预报及实现有效防控的基础。传统组织分离鉴定方法费时、程序复杂,而且无法做到准确定量。为实现小麦纹枯病早期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研究旨在建立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小麦纹枯病菌的β-tubilin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反应体系,利用小麦纹枯病菌、立枯丝核菌(R.solani)、双核丝核菌AG-A和AG-F菌株、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茎基腐病菌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和禾谷镰孢(F.graminearum)等8种小麦根部或土壤病原物的菌丝DNA进行普通PCR和real-time PCR特异性检测,并对灵敏度、可重复性进行评价。利用该体系分别检测接种后5、10、60 d不同接种浓度的盆栽小麦病株。【结果】研究设计的引物特异性强,普通PCR检测结果仅小麦纹枯病菌DNA有扩增条带。Real-time检测结果表明该对引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只有唯一的产物吸收峰,对其余供试菌株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普通PCR检测的灵敏度为6.5×103copies/μL,real-time PCR的灵敏度可达到6.5×102copies/μL。以携带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构建的real-time PCR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熔解曲线的吸收峰单一,相关系数为0.997,扩增效率为0.91。对人工接种的盆栽小麦病株进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与病情指数和接种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研究建立的基于real-time PCR技术的小麦纹枯病菌快速检测方法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小麦纹枯病菌检测、指导病害预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SYBR Green I 实时荧光定量pcr 早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兰花叶病毒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5
作者 梁芳 张燕 +3 位作者 王若斓 许申平 程喜梅 崔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2-580,共9页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是引起兰科植物病毒病的最重要病原体。研究根据NCBI上已登录的Cy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保守区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法从感病蝴蝶兰中克隆到2条CyMV CP基因序列,编码区ORF长...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是引起兰科植物病毒病的最重要病原体。研究根据NCBI上已登录的Cy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保守区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法从感病蝴蝶兰中克隆到2条CyMV CP基因序列,编码区ORF长672 bp,编码223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这两个分离物之间有13个核苷酸差异,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CyM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97%~99%和97%~98%,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99%和96%~100%。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法对该病毒检测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条件优化,建立起一套基于SYBR Green I的CyM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该检测方法比普通RT-PCR法灵敏度高100倍,标准曲线循环阈值(Ct)与模板浓度的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扩增效率为100%,相关性系数为0.998。重复性试验表明组内及组间变异系数均在2.58%以内,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可为兰花CyMV的早期预警及病毒在植物体内侵染途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兰花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外壳蛋白基因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缓爱德华氏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荣小军 廖梅杰 +5 位作者 张正 王印庚 刘智超 李彬 王岚 陈贵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9-1838,共10页
根据克隆得到的迟缓爱德华氏菌gyrB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用性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和种内通用性,构建含gyrB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经过反应体系优化后建立了检测迟缓爱德华氏菌的SY... 根据克隆得到的迟缓爱德华氏菌gyrB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用性和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和种内通用性,构建含gyrB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经过反应体系优化后建立了检测迟缓爱德华氏菌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在T m为63℃时,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仅有一个单特异峰,扩增所得标准曲线为y=-3.32x+39.38,相关系数为0.998,扩增效率为1.00,最低能检测到60个拷贝。应用建立的方法对人工感染的大菱鲆病样进行了检测,3个被检样品均呈阳性反应,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的优点,可用于迟缓爱德华氏菌病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氏菌 gyrB基因 实时定量pcr SYBR Green 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GPR109A基因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向宏 尹南男 +5 位作者 左宗辉 杜玉兰 杨蓉 赵熠珩 陈亚明 何宝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2-517,共6页
【目的】建立奶牛G蛋白偶联受体109A基因(GPR109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开展奶牛产后脂类代谢紊乱及酮病发生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 Bank中奶牛GPR109A基因和β-actin基因(内参基因)的m RNA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 【目的】建立奶牛G蛋白偶联受体109A基因(GPR109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开展奶牛产后脂类代谢紊乱及酮病发生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 Bank中奶牛GPR109A基因和β-actin基因(内参基因)的m RNA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以奶牛肝脏组织c 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后与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以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扩增,绘制标准曲线,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等进行检验。【结果】GPR109A基因和β-actin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y=-3.309x+10.92(R2=0.9985)和y=-3.289x+9.794(R2=0.9997),扩增效率分别为101.0%和100.0%。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GPR109A基因和β-actin基因的溶解曲线峰单一,无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扩增产物生成;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线性扩增范围广,可检测到1.8×102个拷贝的GPR109A基因;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各扩增反应的变异系数(CV)小于或等于1.7%。【结论】基于GPR109A基因建立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牛源性GPR109A基因表达量的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GPR109A基因 Β-ACTIN基因 特异性 敏感性 重复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圣军 孔繁德 +2 位作者 徐淑菲 张吉红 唐泰山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第9期32-34,共3页
本研究根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毒(IBRV)g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M-T载体得到质粒标准品。通过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IBRV的方法。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达... 本研究根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毒(IBRV)g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M-T载体得到质粒标准品。通过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IBRV的方法。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达到360copies/25μL,并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本试验方法的建立对于加强进出口牛IBRV的检验检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RV 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6
9
作者 贾云飞 赵福杰 +3 位作者 朱静静 王超群 吴亚楠 魏战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3,80,共6页
为了建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中国流行株ASFV-SY18的P 72基因,建立了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与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 为了建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中国流行株ASFV-SY18的P 72基因,建立了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与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非洲猪瘟病毒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有效扩增1.0~1.0×109 copies·μL-1的ASFV标准质粒,建立的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灵敏度为1.0 copies·μL-1;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δ冠状病毒、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病原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小于1%,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 72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Ⅱ型猪圆环病毒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洪喜 符芳 +1 位作者 鲁晶红 李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Ⅱ型猪圆环病毒 荧光定量pcr检测 繁殖障碍综合症 猪伪狂犬病病毒 应用 病原诊断 猪细小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作者 吴忆春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第9期158-158,共1页
为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采用RT—PCR扩增PRRSVN基因266bp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以纯化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建立了PRRS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检... 为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采用RT—PCR扩增PRRSVN基因266bp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以纯化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建立了PRRS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1.3×101拷贝/uL,与猪瘟病毒(CSF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日本脑炎病毒(JEV)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cr检测方法 Green 荧光定量 SYBR 实时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VDV TC株E0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及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2
作者 郭妍婷 田瑞鑫 +8 位作者 李胜男 胡新艳 李祯 陈俊贞 赵新艳 冉多良 姚刚 付强 史慧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83-86,92,175,176,共7页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囊膜蛋白E0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BVDV E0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BVDV新疆塔城分离株TC株的E0基因并克隆至pBM23载体中并测...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囊膜蛋白E0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BVDV E0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BVDV新疆塔城分离株TC株的E0基因并克隆至pBM23载体中并测序鉴定;根据测序结果对E0基因的基本理化性质、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BM23-E0为标准质粒,10倍梯度稀释后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结果表明:BVDV TC株E0基因长度为681 bp,与已发表的BVDV1 V070株E0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97.3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E0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该蛋白有4个O-糖基化位点和19个磷酸化位点,11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并用SWISS-MODEL构建出E0蛋白的三级结构;成功绘制出检测BVDV TC株E0基因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80。说明成功建立了基于BVDV E0基因的实时定量PCR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E0基因 B细胞抗原表位 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新 刘兰英 李玥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83-988,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SYBR Green I嵌合染料法的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方法。【方法】以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inv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qPCR检测引物,在对q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 【目的】建立基于SYBR Green I嵌合染料法的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方法。【方法】以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inv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1对特异性qPCR检测引物,在对q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通过特异性实验和灵敏度实验对qPCR方法进行验证,并制作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qPCR定量标准曲线,最后与国标方法对比检测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污染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经过优化的qPCR检测方法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最低检测限量为1×10^(−1)pg·μL^(−1),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干扰菌株对本qPCR检测方法无影响,所制作的qPCR扩增标准曲线在2×100~2×10^(5)cfu·mL^(−1)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能对沙门氏菌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该方法在与国标方法对比检测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污染时具有同等准确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SYBR Green I嵌合荧光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满足灌溉水源中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灌溉水源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FoxP3、IL-10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及应用
14
作者 王艳萍 徐倩倩 +5 位作者 孟卫芹 王金良 魏凤 董林 刘吉山 谢金文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旨在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对叉头框蛋白P3(FoxP3)、白细胞介素10(IL-10)的RNA转录进行定量检测。设计并合成FoxP3、IL-10的扩增引物和荧光探针,优化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建立RT-q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 旨在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对叉头框蛋白P3(FoxP3)、白细胞介素10(IL-10)的RNA转录进行定量检测。设计并合成FoxP3、IL-10的扩增引物和荧光探针,优化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建立RT-q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免疫器官中FoxP3和IL-10的mRNA含量;根据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验证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建立的RT-qPCR方法呈现“S”型扩增曲线,相关系数R^(2)≥0.9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等基因的核酸模板和阴性对照均无扩增曲线,最低检测浓度10 copies/μ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87%、1.84%;PCV2攻毒组外周血Treg细胞中FoxP3和IL-10的mRNA含量均出现明显升高,FoxP3的mRNA含量在攻毒第14天到达峰值,IL-10的mRNA含量在攻毒第10天到达峰值,PCV2感染后导致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FoxP3和IL-10转录水平升高;Western blot检测表明,FoxP3蛋白表达量在攻毒第14天、第28天,IL-10在攻毒第10天和第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与RT-qPCR结果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猪FoxP3、IL-10双重RT-q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检测稳定可靠的特点,对于评价猪体的免疫应答水平和机体免疫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IL-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Treg活化 免疫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中嗜渗酵母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5
作者 姜玲玲 罗文菊 +3 位作者 雷露 周景瑞 艾蓉 余波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建立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保障蜂蜜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嗜渗酵母菌26S rDNA D_(1)~D_(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嗜渗酵母D_(1)~D_(2)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18T-JM为阳性标准... 【目的】建立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保障蜂蜜品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嗜渗酵母菌26S rDNA D_(1)~D_(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嗜渗酵母D_(1)~D_(2)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MD-18T-JM为阳性标准品,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160份蜂蜜样品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蜂蜜中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达0.004 pg/μL。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达98.5%,比普通PCR检测(阳性率84.1%)高14.4百分点,检测敏感性达100%。【结论】嗜渗酵母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灵敏、快速、重复性好,适合于蜂蜜中嗜渗酵母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嗜渗酵母菌 探针 荧光定量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源牛肠道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6
作者 林伟山 韩元 +5 位作者 马豆豆 李春花 童生林 李秀萍 雷萌桐 王光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牦牛源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V),试验根据GenBank中牦牛源BEV-NH2株3D基因序列(登录号为PP746571)设计可用于检测青海牦牛源BE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引物,通过构建标准质粒和绘制标准曲线建立牦牛源...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牦牛源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V),试验根据GenBank中牦牛源BEV-NH2株3D基因序列(登录号为PP746571)设计可用于检测青海牦牛源BE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引物,通过构建标准质粒和绘制标准曲线建立牦牛源BE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并分别应用该方法及普通RT-PCR方法对青海省海北地区6个牦牛繁育基地的286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检测,计算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建立的牦牛源BE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单一,Tm值在85.6~85.8℃之间,无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扩增;质粒浓度在3×10^(2)~3×10^(8)copies/μL范围内时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Ct值在10.88~29.63之间,回归方程为y=-3.16x+38.01,R^(2)=0.9964;仅可检测到牦牛源BEV-NH2株,检测不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MY01株、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MY20株和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QL21株;对牦牛源BEV的最低检测限为3×10^(2)copies/μL;当模板浓度为3×10^(2)copies/μL、3×10^(3)copies/μL和3×10^(7)copies/μL时,Ct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8%、1.74%和0.15%,均在1.80%以下。286份牦牛粪便样品中,采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出BEV阳性样品182份,阳性率为63.64%;采用普通RT-PCR方法检出BEV阳性样品114份,阳性率为39.86%;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76.22%。说明本研究建立的牦牛源BE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牦牛腹泻临床样本的BEV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肠道病毒 3D基因 腹泻 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左旋多巴中大肠埃希菌宿主细胞DNA残留量
17
作者 许冰瑜 刘妍 +2 位作者 郭心瑶 严方 孙桂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左旋多巴中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和初步应用。以大肠埃希菌中的相对保守的E.coli MB6菌株16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设计多对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左旋多巴中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和初步应用。以大肠埃希菌中的相对保守的E.coli MB6菌株16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设计多对引物,通过PCR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重组至pLENTI-BSD-CON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命名为pLENTI-BSD-CON-E.coli-16S,以其为标准品,结合磁珠法提取纯化DNA,建立定量PCR检测方法(SYBR-Green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与范围、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定量限及耐用性的方法学验证,应用于左旋多巴原料药的检测,并与试剂盒检测方法(Taqman探针法)进行比较。建立的定量PCR检测方法(SYBR-Green法)正向引物序列:5'-TTCGATGCAACGCGAAGAAC-3';反向引物序列:5'-GTGTAGCCCTGGTCGTAAGG-3'。以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DNA质量浓度在10fg/μL~3 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8),定量限为10 fg/μL,加标溶液回收率在59.7%~80.7%范围内,RSD均小于30%。应用该法对3批左旋多巴原料药进行检测,DNA残留量均在限度以下。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定量检测左旋多巴等由大肠埃希菌作为宿主细胞生产的生物制品的DNA残留量,并且其灵敏度优于试剂盒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左旋多巴 构建质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外源性DNA残留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遗传进化分析
18
作者 安乐乐 刘倩芸 +2 位作者 蓝秋菊 罗迅 赵永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目的】鸽腺病毒感染在全球鸽群中广泛分布,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呕吐、腹泻、肝脏损伤等,严重影响鸽的健康与养殖效益。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鸽腺病毒Ⅰ型(PiAdV-Ⅰ)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鸽腺病毒Ⅰ型临床检测及流行病... 【目的】鸽腺病毒感染在全球鸽群中广泛分布,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呕吐、腹泻、肝脏损伤等,严重影响鸽的健康与养殖效益。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鸽腺病毒Ⅰ型(PiAdV-Ⅰ)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鸽腺病毒Ⅰ型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平台。【方法】依据GenBank公布鸽腺病毒Ⅰ型Hexon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探针并构建重组质粒pCE2-TA-PiAdV-Ⅰ;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绘制标准曲线、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评价,建立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扩增测序阳性临床样品的Hexon基因,使用MEGA5.0进行进化树构建及同源性分析。【结果】该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y=-3.1081x+37.374,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77,线性关系良好;与鸽疱疹病毒、鸽圆环病毒等鸽子其他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检测拷贝数为14.6 copies/μL,敏感性是常规PCR方法的10倍,具有高敏感性;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1%,重复性好。通过检测112份鸽子病料样品,该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69.64%(78/112),并且高于常规PCR方法阳性检出率65.18%(73/112)。此外,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常规PCR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总体符合率为95.54%。3条测序毒株与Ⅰ型鸽腺病毒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9.47%~99.71%,遗传关系高度接近,表明可能由同一个原始毒株进化而来。【结论】研究建立的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及重复性好,可快速高效检测出临床样品中的PiAdV-Ⅰ。此外,所扩增序列能够用于分析临床毒株遗传进化特征,有助于快速准确诊断鸽腺病毒感染及疫苗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腺病毒Ⅰ型 Hexon基因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 遗传进化分析 临床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ML-M2患者骨髓中WT1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齐松青 刘洋 +2 位作者 朱洁 张振南 王新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患者骨髓中的WT1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67例AML-M2患者及30名健康者骨髓样本中的WT1基因表达水平。根据AML1-ETO融合基因状态将AML-M2...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ML-M2)患者骨髓中的WT1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67例AML-M2患者及30名健康者骨髓样本中的WT1基因表达水平。根据AML1-ETO融合基因状态将AML-M2患者分为AML1-ETO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的WT1基因表达水平及AML1-ETO与WT1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将AML1-ETO阴性患者按WT1基因表达水平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析其与原始细胞比例、完全缓解(CR)、无事件生存时间(EFS)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AML-M2患者的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高于健康者(P=0.000)。AML1-ETO阳性组中AML1-ETO基因检测和WT1基因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无显著差异(P>0.05)。WT1基因低表达组和WT1基因高表达组的原始细胞比例有显著差异(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T1基因表达水平与原始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00);9例AML1-ETO阴性的AML-M2患者的WT1基因表达水平与原始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WT1基因低表达组的OS短于WT1基因高表达组(P=0.031)。结论骨髓中WT1基因表达水平对AML-M2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WT1基因 ETO基因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
作者 李鹏飞 李全 +2 位作者 李梦兰 吴玲 李志锋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5年第2期149-153,20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Taqman探针的高灵敏度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方法靶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基因组S片段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价方...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Taqman探针的高灵敏度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方法靶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基因组S片段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价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并应用临床样本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0拷贝/ml,其灵敏度为普通RT-PCR的1000倍。在线性范围内,循环阈值(Ct值)与病毒RNA标准品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线性相关性(R 2>0.999)。批内和批间重复性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还具有高度特异性,不与其他病毒核酸交叉反应。应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此外,用该方法对288例疑似SFTSV感染患者的样本进行检测,有14.9%的患者感染了SFTSV。该方法速度较快,包括核酸提取步骤在内仅需2 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作为SFTSV感染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特异性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