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ZEMAX软件的虹膜识别高精度镜头设计
1
作者 王莉 王景怡 +1 位作者 傅院霞 高慧 《蚌埠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92-98,共7页
随着身份认证需求增长,适用于多领域的虹膜识别技术因高准确性成为研究重点。本研究设计了高精度虹膜识别镜头,由四片透镜组成,总长4.00 mm, F#2.4,采用Optic Studio ZEMAX软件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镜头MTF在关键频率下大于0.6,畸变小于0... 随着身份认证需求增长,适用于多领域的虹膜识别技术因高准确性成为研究重点。本研究设计了高精度虹膜识别镜头,由四片透镜组成,总长4.00 mm, F#2.4,采用Optic Studio ZEMAX软件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镜头MTF在关键频率下大于0.6,畸变小于0.6%,相对照度稳定。该设计满足虹膜识别高精度要求,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提升了学生光学设计与工程能力。此研究为虹膜识别镜头开发提供了参考,也为案例教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识别 光学设计 图像质量评估 应用光学 生物识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虹膜识别研究综述
2
作者 孔佳琳 张琪 王财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6-197,共12页
虹膜图像采集环境和设备的不同导致虹膜注册和识别样本差异较大,给传统的虹膜识别技术带来了挑战。异质虹膜识别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文中从不同层级、样本差异性以及单源和多源3个角度对现有的异质虹膜识别方法进行了... 虹膜图像采集环境和设备的不同导致虹膜注册和识别样本差异较大,给传统的虹膜识别技术带来了挑战。异质虹膜识别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文中从不同层级、样本差异性以及单源和多源3个角度对现有的异质虹膜识别方法进行了分类和综述,总结了目前异质虹膜识别的最新进展。按照跨质量、跨设备和跨光谱的分类对现有的异质虹膜数据集进行综述,并总结概述虹膜识别评价指标,以便研究人员更好地评估和验证算法的性能。最后,从环境鲁棒性、数据异质性建模和多模态融合3个方向,对未来异质虹膜识别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识别 异质图像 生物特征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信息度评估策略的掌纹掌静脉特征识别方法
3
作者 潘在宇 徐家梦 +1 位作者 王军 贾伟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6-1148,共13页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凭借其出色的识别效果和稳健的可靠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通常直接在特征层或决策层进行融合,很少考虑模态样本质量不同导致的融合效果差异。此外,由于缺乏大规模公开多模态... 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凭借其出色的识别效果和稳健的可靠性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通常直接在特征层或决策层进行融合,很少考虑模态样本质量不同导致的融合效果差异。此外,由于缺乏大规模公开多模态生物特征数据库,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的研究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因此,设计了一款手部多模态数据采集设备,并自建了手部多模态数据库,用于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法的验证与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信息度评估策略的掌纹掌静脉特征识别方法,利用样本标签对应的类别置信度来评估每个模态特征的信息度,从而使模型在融合过程中根据不同模态对身份识别的贡献率进行自适应的权重分配。实验表明该方法在2个公开的数据库以及自建数据库上均取得了最高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掌纹图像 掌静脉图像 多模态生物特征数据库 模态信息度评估策略 类别置信度 多模态融合 掌纹掌静脉特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标准化研究
4
作者 钟陈 周扬 +2 位作者 张星星 王文峰 宋继伟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7期7-12,26,共7页
为了提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对比阐述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中存在语义差异的常用术语,并介绍了具备生物特征识别功能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处理流程和重要组件,分析了影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 为了提升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对比阐述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中存在语义差异的常用术语,并介绍了具备生物特征识别功能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处理流程和重要组件,分析了影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使用的主要因素,提出如何从主要硬件及软件部署、参考数据库规范以及性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考量,最后从视频标注的规范性以及典型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推广两个层面进行了展望,从而提升该领域的标准化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视频监控系统 标准化 图像质量 视频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IA-Iris-Africa:A Large-scale African Iris Image Database
5
作者 Jawad Muhammad Yunlong Wang +2 位作者 Junxing Hu Kunbo Zhang Zhenan Sun 《Machine Intelligence Research》 EI CSCD 2024年第2期383-399,共17页
Iris biometrics is a phenotypic biometric trait that has proven to be agnostic to human natural physiological changes.Research on iris biometrics has progressed tremendously,partly due to publicly available iris datab... Iris biometrics is a phenotypic biometric trait that has proven to be agnostic to human natural physiological changes.Research on iris biometrics has progressed tremendously,partly due to publicly available iris databases.Various databases have been available to researchers that address pressing iris biometric challenges such as constraint,mobile,multispectral,synthetics,long-distance,contact lenses,liveness detection,etc.However,these databases mostly contain subjects of Caucasian and Asian docents with very few Africans.Despite many investigative studies on racial bias in face biometrics,very few studies on iris biometrics have been published,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racially diverse large-scale databases containing sufficient iris samples of Africans in the public domain.Furthermore,most of these databases contain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subjects and labelled images.This paper proposes a large-scale African database name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Automation(CASIA)-Iris-Africa that can be used as a complementary database for the iris recognition community to mediate the effect of racial biases on Africans.The database contains 28717 images of 1023 African subjects(2046 iris classes)with age,gender,and ethnicity attributes that can be useful in demographically sensitive studies of Africans.Sets of specific application protocols are incorporated with the database to ensure the database’s variability and scalability.Performance results of some open-source state-of-the-art(SOTA)algorithms on the database are presented,which will serve as baseline performances.The relatively poor performances of the baseline algorithms on the proposed database despite better performance on other databases prove that racial biases exist in these iris recognition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rican iris recognition racial bias iris image database biometrics iris recognition
原文传递
基于人工智能感官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6
作者 江如蓝 雷结语 +1 位作者 陈文礼 徐新军 《药学前沿》 CAS 2024年第11期550-556,共7页
为深入推进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建立一种既尊重中医理论又顺应时代发展的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尤为重要。自古以来,中药材的色、气、味等外观性状是用于辨别其真伪及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对中药外观性状的研究逐渐从主观的“辨状... 为深入推进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建立一种既尊重中医理论又顺应时代发展的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尤为重要。自古以来,中药材的色、气、味等外观性状是用于辨别其真伪及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对中药外观性状的研究逐渐从主观的“辨状论质”转向了能够提供客观数据支持的人工智能感官技术,根据模拟感官的不同,智能感官技术又可以分为电子眼、电子鼻、电子舌、电子耳和电子皮肤等。本文梳理了5种人工智能感官技术的原理以及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介绍了基于智能感官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的升级和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感官 外观性状 辨状论质 质量控制 品质评价 中药识别 成分检测 深度学习 多源信息融合 图像识别技术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识别技术进展与趋势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海青 孙哲南 +2 位作者 谭铁牛 何召锋 马力 《信息安全研究》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虹膜识别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已广泛应用在金融、边防和门禁等领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虹膜识别在成像装置和识别算法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方面,虹膜成像装置的成像距离越来越远、成像范围越来越大、重量体积越来越小,明显提高... 虹膜识别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已广泛应用在金融、边防和门禁等领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虹膜识别在成像装置和识别算法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一方面,虹膜成像装置的成像距离越来越远、成像范围越来越大、重量体积越来越小,明显提高了虹膜识别系统的易用性.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应用促进了许多低质量虹膜图像处理、快速分类检索、跨设备识别和安全隐私保护方法的研究.未来几年,虹膜识别将在技术、应用和行业等方面呈现出以下六大发展趋势:从近红外到多光谱、从人工设计到数据驱动、从人配合机器到机器配合人、从固定设备到移动互联、从可控环境到复杂场景、从各行其是到标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识别 虹膜成像装置 虹膜分割 质量评价 特征分析 跨设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图像提取稳定特征点的虹膜识别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苑玮琦 张开营 +1 位作者 杨冉冉 刘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9-1076,共8页
为了尽可能降低不稳定特征点对识别率的影响,研究提出了基于序列图像提取稳定特征点的虹膜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用二维Gabor滤波器对序列虹膜图像提取特征编码,然后对该序列特征编码求交集以提取稳定特征点,并利用这些稳定特征点建立虹... 为了尽可能降低不稳定特征点对识别率的影响,研究提出了基于序列图像提取稳定特征点的虹膜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用二维Gabor滤波器对序列虹膜图像提取特征编码,然后对该序列特征编码求交集以提取稳定特征点,并利用这些稳定特征点建立虹膜的特征模板库,最后通过计算相似度,获得识别结果。在实验室采集的序列虹膜图库上,当等错率为0.3017%,分类阈值为0.6402时,正确识别率可以达到99.73%。实验证明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并更好地提高了虹膜的分类精度和改善了虹膜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虹膜识别 序列图像 稳定特征点 特征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Gabor滤波和特征融合的虹膜识别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风华 姚向华 韩九强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76,共5页
多通道Gabor滤波器提取的虹膜特征具有冗余信息并存在部分非有效特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对同尺度不同方向的Gabor特征,利用幅值信息进行融合,对融合后特征进行相位编码,并运用海明距离匹配。这样,既保证了高识别性能,又将虹膜... 多通道Gabor滤波器提取的虹膜特征具有冗余信息并存在部分非有效特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对同尺度不同方向的Gabor特征,利用幅值信息进行融合,对融合后特征进行相位编码,并运用海明距离匹配。这样,既保证了高识别性能,又将虹膜特征码压缩为传统方法的1/2,可提高匹配速度,并节约存储空间。还提出一种虹膜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可有效鉴别不适于识别的低质量虹膜图像。在CASIA和UBIRIS虹膜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虹膜识别 图像预处理 特征融合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波前编码板的虹膜采集光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继艳 黄元庆 熊飞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40,共7页
设计了一款采用波前编码技术的虹膜采集光学系统,以实现大景深、自然非约束状态下的成像.以传统的光学系统评价指标斯特利尔比和能量集中度作为波前编码系统的成像特征,利用ZEMAX软件对波前编码系统进行设计,权衡了离焦不敏感性和图像... 设计了一款采用波前编码技术的虹膜采集光学系统,以实现大景深、自然非约束状态下的成像.以传统的光学系统评价指标斯特利尔比和能量集中度作为波前编码系统的成像特征,利用ZEMAX软件对波前编码系统进行设计,权衡了离焦不敏感性和图像可恢复性.比较了带有立方相位编码板和带有修正项的立方相位编码板的虹膜采集系统以及传统系统的焦深延拓效果.发现采用立方相位编码板的虹膜采集光学系统的焦深延拓效果最佳,其焦深是传统系统的8倍.该系统增大了虹膜采集的距离,对于自然状态虹膜成像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识别 景深扩展 波前编码 虹膜识别 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虹膜图像质量评估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林涛 石富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17-219,共3页
虹膜图像质量评估目前尚无统一评估标准,导致虹膜识别拒识率和误识率较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虹膜图像质量评估模型。根据虹膜图像中各干扰因素的不同特点,在先验知识基础上采用区域化、加权的方法,渐近式地实施像素级质量评估,依据... 虹膜图像质量评估目前尚无统一评估标准,导致虹膜识别拒识率和误识率较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虹膜图像质量评估模型。根据虹膜图像中各干扰因素的不同特点,在先验知识基础上采用区域化、加权的方法,渐近式地实施像素级质量评估,依据像素级评估结果实施图像级质量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像素级虹膜图像质量评估中的虹膜图像干扰项识别率和模糊识别率较高,图像级虹膜图像质量评估与人工评估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图像 图像质量评估 虹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图像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史春蕾 周凤文 +1 位作者 胡雨露 孙海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1-1136,共6页
对虹膜识别系统来说,所采集虹膜图像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识别是否成功。本文针对散焦模糊和眼睑睫毛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虹膜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判断图像是否散焦模糊采用了LoG算子提取瞳孔两侧局部虹膜的高频能量,判断虹膜是否有眼睑... 对虹膜识别系统来说,所采集虹膜图像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识别是否成功。本文针对散焦模糊和眼睑睫毛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虹膜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判断图像是否散焦模糊采用了LoG算子提取瞳孔两侧局部虹膜的高频能量,判断虹膜是否有眼睑严重遮挡采用了计算瞳孔上方指定矩形区域的灰度均值,同时计算该区域的水平梯度来衡量虹膜受睫毛遮挡的程度。仿真实验表明,算法的平均处理速度0.020 9s/帧,满足实时虹膜识别系统的需求,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虹膜图像质量评价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图像 质量评价 高斯拉普拉斯算子 眼睑睫毛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og-Gabor滤波结合特征融合的虹膜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风华 韩九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89-893,共5页
提出了一种Log-Gabor滤波器结合特征融合的虹膜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尺度多方向二维Log-Gabor滤波器构成的多通道滤波器提取虹膜纹理特征,在特征层利用幅值信息对同尺度下多方向的Log-Gabor特征进行融合,以压缩冗余信息及去除非有效特... 提出了一种Log-Gabor滤波器结合特征融合的虹膜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多尺度多方向二维Log-Gabor滤波器构成的多通道滤波器提取虹膜纹理特征,在特征层利用幅值信息对同尺度下多方向的Log-Gabor特征进行融合,以压缩冗余信息及去除非有效特征,然后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相位编码,并运用加权海明距离进行匹配,匹配时借助噪声屏蔽码去除眼睑遮挡干扰.提出了一种虹膜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可有效鉴别不适于识别的低质量虹膜图像.与传统的Gabor方法相比,新识别方法能得到更小的等错误率和相同错误接收率下更小的错误拒绝率,同时又将虹膜特征码的大小压缩为传统方法的1/2,可提高匹配速度及节约存储空间.在CASIA和UBIRIS虹膜库的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Gabor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错误接受率为0.01%和0.1%时的错误拒绝率分别降低了0.57%和0.36%,等错误率降低了0.25%,特征码长度为128 B,减少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识别 纹理特征 加权海明距离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目标识别中的图像序列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刁伟鹤 毛峡 常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79-1785,共7页
图像质量评价是自动目标识别(ATR)性能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评价指标如目标信噪比(SNR)等针对的皆是单幅图像,而对于图像序列质量评价的研究尚属空白。针对该问题,该文首次提出了"帧间目标变化程度"的概念,利用其定... 图像质量评价是自动目标识别(ATR)性能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评价指标如目标信噪比(SNR)等针对的皆是单幅图像,而对于图像序列质量评价的研究尚属空白。针对该问题,该文首次提出了"帧间目标变化程度"的概念,利用其定量描述图像序列的质量。该指标融合了3部分信息:图像序列中帧间目标区纹理变化的信息,帧间目标大小变化的信息以及帧间目标位置不规律的信息。为验证所提指标的有效性,设计了用于分析"帧间目标变化程度"和ATR算法实际效果关系的实验,实验用样本为真实的目标图像序列。实验结果表明,"帧间目标变化程度"与ATR算法性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基本呈现单调关系,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序列质量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目标识别性能评估 图像序列质量评价 帧间目标变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害图像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立波 王剑 周国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4,共5页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如何选择好的图像以提高模式识别系统的识别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此,以水稻病害图像为研究对象,在借鉴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图像质量的部分因素;同...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如何选择好的图像以提高模式识别系统的识别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此,以水稻病害图像为研究对象,在借鉴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图像质量的部分因素;同时提出了综合像素空间边缘分布、颜色分布、色相计数、模糊度、清晰度和对比度几个方面的整体质量评价方法。实验证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所得出的图像质量评估得分与模式识别系统的识别结果相一致,并能显著提高模式识别系统的识别效率,为农作物病害图像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模式识别 水稻病害 无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虹膜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伟 童勤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739-2743,共5页
提出一种使用二维图像复杂度和傅里叶频谱值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分类器进行序列虹膜图像质量评价的方法.首先利用投影和图像二值化方法得到虹膜图像评价区域,然后计算该区域的图像二维复杂度和傅里叶频谱值,以此作为特征并使用分类器选... 提出一种使用二维图像复杂度和傅里叶频谱值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分类器进行序列虹膜图像质量评价的方法.首先利用投影和图像二值化方法得到虹膜图像评价区域,然后计算该区域的图像二维复杂度和傅里叶频谱值,以此作为特征并使用分类器选择最清晰的一幅图像用于身份认证.实验表明,在KNN,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多种分类器中使用上述评价因子的结果均比较理想,可以挑选出符合要求的虹膜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虹膜识别 图像质量评价 复杂性测度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粗到精的虹膜图像离焦模糊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星光 孙哲南 谭铁牛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4年第1期81-89,共9页
离焦模糊评价在虹膜识别系统中尤为重要。传统的方法是通过频谱分析测量虹膜图像的离焦模糊程度,这类方法容易受到光照变化以及睫毛和眼皮等噪声区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精的虹膜图像离焦模糊评价方法。第一步,通过频谱分析去除严... 离焦模糊评价在虹膜识别系统中尤为重要。传统的方法是通过频谱分析测量虹膜图像的离焦模糊程度,这类方法容易受到光照变化以及睫毛和眼皮等噪声区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精的虹膜图像离焦模糊评价方法。第一步,通过频谱分析去除严重模糊的虹膜图像,进行虹膜图像离焦模糊粗分类。第二步,通过方向金字塔分解,提取虹膜图像的质量特征。在人工合成的离焦模糊虹膜图像数据库中,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起质量特征与质量等级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建立起的模型进行实际的虹膜图像离焦模糊等级预测,以及虹膜图像离焦模糊精分类。在Clarkson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区分清晰图像和离焦模糊图像,而且相比于传统的虹膜图像离焦评价方法更接近于人的视觉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识别 虹膜图像质量评价 离焦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邢磊 施鹏飞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3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在自动虹膜识别系统的图像采集过程中,不符合标准的虹膜图像可能被系统拒绝登录(“注册失败”)。本文提出了“图像清晰度”、“内外偏心度”和“虹膜可见度”三个衡量图像质量的指标,实现了对虹膜图像进行实时质量评价的要求。实验结果... 在自动虹膜识别系统的图像采集过程中,不符合标准的虹膜图像可能被系统拒绝登录(“注册失败”)。本文提出了“图像清晰度”、“内外偏心度”和“虹膜可见度”三个衡量图像质量的指标,实现了对虹膜图像进行实时质量评价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质量评价方法反映了虹膜图像的真实质量水平,能够显著提高识别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虹膜识别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虹膜图像质量评价的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光明 戚佳音 廖庆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197-199,共3页
虹膜图像质量是影响虹膜识别系统精度的关键。从序列图像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虹膜图像能有效地降低识别系统的拒识率和误识率。这里按照产生虹膜图像奇异的不同情形:失焦、运动模糊、眼睑遮挡及睫毛遮挡,充分利用虹膜自身的纹理分布特点... 虹膜图像质量是影响虹膜识别系统精度的关键。从序列图像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虹膜图像能有效地降低识别系统的拒识率和误识率。这里按照产生虹膜图像奇异的不同情形:失焦、运动模糊、眼睑遮挡及睫毛遮挡,充分利用虹膜自身的纹理分布特点,在算法中引入了评价区域局部化、小波包分解和能量加权等思想,分别设计相应算法加以评判。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案快速有效,其评价结果和人眼主观评价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识别 质量评价 小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秋珍 栾朝阳 汪双喜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5-699,共5页
针对人脸识别过程中人脸图像质量较低造成的低识别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图像质量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一个8层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人脸图像质量的深层语义信息;然后在无约束环境下收集人脸图像,并通过传统的图像... 针对人脸识别过程中人脸图像质量较低造成的低识别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图像质量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一个8层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人脸图像质量的深层语义信息;然后在无约束环境下收集人脸图像,并通过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及人工筛选进行过滤,得到的数据集用以进行模型参数的训练;其次通过在图形处理器(GPU)上加速训练,得到用于拟合人脸图像到类别的映射关系;最后将输入在高质量图像类别的概率作为图像的质量得分,建立人脸图像的质量打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与VGG-16网络相比,所提模型准确率降低了0.21个百分点,但是参数规模减小了98%,极大地提高了模型运算效率;同时所提模型在人脸模糊、光照、姿态和遮挡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判别能力。因此,可将该模型应用在实时人脸识别系统中,在不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质量评价 人脸图像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