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清中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目的探讨血清中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纳入118例,所有患者均在入组后检测血清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JAK、STAT3的表达量及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给予甲氨蝶呤和醋酸泼尼松治疗4周后,根据患者病情缓解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38.45±4.72)岁;预后不良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8.73±4.88)岁。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JAK、STAT3表达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预后的诊断价值,采用t、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预后不良35例(29.66%)。预后不良组治疗前的血清JAK、STAT3 mRNA水平分别为1.61±0.35、1.55±0.34,高于预后良好组(1.34±0.28、1.3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的TNF-α、IL-1β、IL-6、MIF分别为(65.82±7.13、20.17±3.42、28.56±4.02、20.39±3.15)μg/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58.42±6.36、15.24±2.39、23.30±3.19、16.42±2.4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JAK、STAT3 mRNA和炎性因子水平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均P<0.05)。ROC显示,JAK联合STAT3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结论JAK-STAT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起重要作用,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血清中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纳入118例,所有患者均在入组后检测血清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JAK、STAT3的表达量及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给予甲氨蝶呤和醋酸泼尼松治疗4周后,根据患者病情缓解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38.45±4.72)岁;预后不良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8.73±4.88)岁。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JAK、STAT3表达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预后的诊断价值,采用t、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预后不良35例(29.66%)。预后不良组治疗前的血清JAK、STAT3 mRNA水平分别为1.61±0.35、1.55±0.34,高于预后良好组(1.34±0.28、1.3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的TNF-α、IL-1β、IL-6、MIF分别为(65.82±7.13、20.17±3.42、28.56±4.02、20.39±3.15)μg/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58.42±6.36、15.24±2.39、23.30±3.19、16.42±2.4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JAK、STAT3 mRNA和炎性因子水平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均P<0.05)。ROC显示,JAK联合STAT3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结论JAK-STAT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起重要作用,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