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Replication and Inhibitory Effect of shRNA in Mice
1
作者 Manabu Murakami Takafumi Tasaki +4 位作者 Souichi Nukuzuma Hiroshi Minato Takayuki Nojima Yasuhito Ishigaki Tsutomu Takegami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6年第6期462-470,共9页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 is responsible for over 30,000 annual cases of encephalitis worldwide, causing 30% mortality. JEV is thus a continuing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so development of new antiviral drugs a...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 is responsible for over 30,000 annual cases of encephalitis worldwide, causing 30% mortality. JEV is thus a continuing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so development of new antiviral drugs against JEV is desirable. Here, we examined JEV replication in mouse and used a short hairpin RNA JRi as the antiviral agent. The features of virus replication in neuron and survival rates of mice infected with JEV were different between virus strains. The mice infected with the virulent JEV strain (JaGAr01) were injected with pJRi (100 μg/mouse) which produced shRNAJRi. The survival rates of mice treated at 3 days before, the same day and 3 days after JEV infection were 22%, 78% and 44%,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jection of pJRi induced interferon (IFN) production in cells and mi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plication of JEV can be efficiently inhibited by RNAi and innate immunity including IFN. These data mean that pJRi has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JEV infection in vivo, and could be used as an antiviral drug to treat JEV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mice SHRNA ANTIVIR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on and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RT-LAMP Detection Method for Swine 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
2
作者 Bingxia LU Lei LIU +10 位作者 Yibin QIN Wu ZHAO Jiaxing LIANG Xuan GUO Mulan LI Bin LI Ying HE Qianlian SU Baozhong LIANG Bingfen BI Weijian HU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4期38-41,46,共5页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 rapid,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thod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T-LAMP) technology to detect swine 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 [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 rapid,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ethod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T-LAMP) technology to detect swine 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 (JEV). [ Method ] Four specific LAMP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six loci the conservative region of JEV E gene sequence. Positive JEV RNA sample was used as a template for one-step amplification, an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reaction system were optimized. [ Resul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stablished method had high sensitivity,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 0.5pg; specificity experi- 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method had high specificity and there was no amplification reaction for other viral pathogens. The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detection results of RT-LAMP and RT-Nested-PCR was 90.9%. After RT-LAMP reaction, a chemiluminescent agent was added for visual observation, which greatly reduced the detection time. This method required no special equipment but only a water bath, which was a simple, sensitive and rapid detection method for swine 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 and could be applied in primary laboratories. [ Conclusion] An RT-LAMP detection method for swine 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d preliminarily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ne 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 RT-LAMP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of Nerve Cells in Mouse Brain Infected with Epidemic B Encephalitis Virus
3
作者 盛鹏 晏良遂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89年第2期151-157,共7页
An animal model of epidemic(Japanese)B encephalitis was estabilisged by injecting theJin Wei Yah 1 stain of B encephalitis virus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 of mice.The ultrastructuralchanges of the nerve cells in thei... An animal model of epidemic(Japanese)B encephalitis was estabilisged by injecting theJin Wei Yah 1 stain of B encephalitis virus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 of mice.The ultrastructuralchanges of the nerve cells in their brains were studied,special attention being paid to some types ofnerve cell in the cerebellar cortex.The infectet Purkinje cells and especially the granular cells showedspecial and inter,sting pathological features.These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hanges found in the in-fected nerve cells in the cerebral cortex,diencephalon and mesencephalon.A radiating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microveside-microtubule aggregation body at the centerand endoplastic reticulum or virus replication multivesicular structures around it was often found in thein fected nerve cells.Its morphological feature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and its significance and the se-quenoe of events of its development discussed.In the late stage of infection,virus particles were found in the nuclei of part of the necroticcells.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y entered the nuclei from the cytoplasm during or after the death of theinfected cells.The observation smade in this study have comfimed in the granular cell of the cerebellum theidea of Chert et al.that the encephalitis B virus particle can he formed in the perinudear cistem ofthe infected nerve cell,and have brought forth further information in this respect.The way of releaseof the virus particles from the infected nerve cells observed in this study is fundamentally consistentwith that observed by Chen et al.but most of the virus particles left the nerve cell via the cell p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CELL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experimental b encephalitis mice virus replication perinuclear cistern radiating structure virus particles necrotic CELL nucle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munoadjuvant action of liposomes for entrapped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E-glucoprotein
4
作者 胡军 马文煜 +4 位作者 黄庆生 王文学 于碧云 姜绍谆 汪美先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4年第2期90-92,共3页
Immunoadjuvantactionofliposomesforentrapped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E-glucoprotein¥HuJun(胡军);MaWenyu(马文煜);Hu... Immunoadjuvantactionofliposomesforentrapped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E-glucoprotein¥HuJun(胡军);MaWenyu(马文煜);HuangQingsheng(黄庆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liposomes E-glucoprotein ADJUVANT m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膜蛋白B区多肽抗原的表达、纯化及血清学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惠琼 江立敏 +3 位作者 郑夔 顾耀亮 梁文燕 柯昌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5,82,共4页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对乙型脑炎病毒包膜糖蛋白(E蛋白)的B区多肽抗原进行高效表达、纯化及血清学评价。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乙脑减毒活疫苗中扩增编码B区的DNA片段,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上,用此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对乙型脑炎病毒包膜糖蛋白(E蛋白)的B区多肽抗原进行高效表达、纯化及血清学评价。方法利用PCR技术从乙脑减毒活疫苗中扩增编码B区的DNA片段,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上,用此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并表达B区多肽抗原,表达产物经液相层析纯化;用乙脑病人血清对纯化后的B区多肽抗原进行评价。结果重组质粒pET22b-JEB经双酶切,其插入的外源基因片段为372 bp,与预期DNA片段大小一致。将纯化前与纯化后的蛋白作SDS-PAGE电泳,均可见一条约16kD的外源基因蛋白带,与计算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符。经WB和ELISA血清学评价,表明重组B区多肽抗原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2b-JEB,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的B区多肽抗原具有良好的血清学检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包膜糖蛋白b 原核表达系统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猪场猪PPV、JBEV和PrV血清抗体
6
作者 汤明 胡世君 +2 位作者 聂奎 杨选蒙 刘洪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用乳胶凝集试验(LAT)对两个规模化猪场的后备母猪进行猪细小病毒病(PPV)、猪乙型脑炎(JBEV)和猪伪狂犬病(Pr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血清样本67头份,结果检出PPV抗体阳性血清28份,阳性率为41.79%;JBEV抗体阳性血清18份,阳性率为26.87... 用乳胶凝集试验(LAT)对两个规模化猪场的后备母猪进行猪细小病毒病(PPV)、猪乙型脑炎(JBEV)和猪伪狂犬病(Pr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血清样本67头份,结果检出PPV抗体阳性血清28份,阳性率为41.79%;JBEV抗体阳性血清18份,阳性率为26.87%;PrV抗体阳性血清19份,阳性率为28.63%;但两个规模化猪场的PPV、JBEV和PrV阳性率不一致,甲猪场的PPV、JBEV和PrV的阳性率分别为51.2%、30.2%和39.5%,乙猪场为25.0%、20.83%和8.32%。对3种病毒阳性血清进行抗体滴度测定,其抗体滴度在甲猪场均不高于1:16,乙猪场不高于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体 乳胶凝集试验 细小病毒 伪狂犬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脑炎人兽共患病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7
作者 蔡绪禹 康晓平 +9 位作者 刘洪 李裕昌 孙恩成 王凌凤 杨涛 刘霓红 步志高 李文京 杨银辉 吴东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为建立同时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森林脑炎病毒(TBEV)、东方马脑炎病毒(EEEV)、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V)5种人兽共患脑炎病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相关病毒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 为建立同时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森林脑炎病毒(TBEV)、东方马脑炎病毒(EEEV)、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V)5种人兽共患脑炎病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相关病毒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优化引物组合及PCR反应条件,建立可同时检测5种病毒的方法,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411 bp(JEV)、945 bp(TBEV)、193 bp(EEEV)、545 bp(WEEV)和769 bp(CHIKV);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病毒核酸最低检测拷贝数分别为7.1×103、3.6×103、2.2×103、5.6×103和5.1×103。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为以上5种人兽共患脑炎病病毒提供快速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 东方马脑炎病毒 西方马脑炎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 多重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生态学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6
8
作者 邓绪芳 史子学 +3 位作者 邱亚峰 沈阳 邵东华 马志永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也称日本脑炎(简称乙型脑炎或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EV)经媒介蚊虫传播的严重的人兽共患病。JEV能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毒性脑炎,具有很高的病死率。JEV的宿主种类众多且自然分布广泛,为了有效地预防乙脑疫情... 流行性乙型脑炎也称日本脑炎(简称乙型脑炎或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EV)经媒介蚊虫传播的严重的人兽共患病。JEV能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毒性脑炎,具有很高的病死率。JEV的宿主种类众多且自然分布广泛,为了有效地预防乙脑疫情的发生,有必要开展乙脑的病原生态学研究。论文就乙型脑炎的病原学特征、地理分布、自然宿主、媒介载体、跨地区传播模式及病毒在蚊-猪-人传播与发病的关系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开展乙型脑炎病原生态学研究对控制该病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日本脑炎病毒 病原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羟丙腺苷加高压氧对小鼠脑炎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鲁猛厚 熊宏恩 +3 位作者 谭德明 程瑞雪 谢玉桃 夏忠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 :研究S型与RS型二羟丙腺苷 (DHPA)与高压氧联用对人工感染小白鼠体内日本乙型脑炎 (乙脑 )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 :整个实验用两株不同乙脑病毒分两次进行。每次一株 ,乙脑病毒接种小白鼠后将其分组 ,接种后 4~ 6h开始治疗 ,连续 5... 目的 :研究S型与RS型二羟丙腺苷 (DHPA)与高压氧联用对人工感染小白鼠体内日本乙型脑炎 (乙脑 )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 :整个实验用两株不同乙脑病毒分两次进行。每次一株 ,乙脑病毒接种小白鼠后将其分组 ,接种后 4~ 6h开始治疗 ,连续 5d ,于开始治疗后第二周末结束实验 ,计算每组小鼠死亡与存活数。结果 :对照组与 (S) DHPA/高压氧联合治疗组及 (RS) DHPA/高压氧联合治疗组效果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分别 <0 .0 2 5及 <0 .0 1) ,对照组与其他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果 :(S) DHPA或 /及 (RS) DHPA与高压氧联合治疗可抑制人工感染小鼠体内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二羟丙腺苷 高压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强毒株和SA14-14-2弱毒株对裸鼠的致病性和免疫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俞永新 汪金凤 +1 位作者 张国铭 李河民 《病毒学报》 CAS 1985年第3期203-209,共7页
本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缺陷无胸腺裸鼠对乙型脑炎强毒株病毒神经外感染较正常鼠敏感,病毒容易入脑,在脑内的繁殖滴度高,并引起脑细胞严重病理改变。乙脑14-2弱毒株神经外感染则不引起裸鼠发病,脑组织未见病理改变;若脑内直接注射,则引起... 本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缺陷无胸腺裸鼠对乙型脑炎强毒株病毒神经外感染较正常鼠敏感,病毒容易入脑,在脑内的繁殖滴度高,并引起脑细胞严重病理改变。乙脑14-2弱毒株神经外感染则不引起裸鼠发病,脑组织未见病理改变;若脑内直接注射,则引起部分裸鼠发病死亡,但病理变化仍然很轻。以上说明以7.0Log TC(?) 14-2株病毒0.1~0.6ml接种时,对免疫功能不全的裸鼠也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弱毒株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丽英 汪明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3-596,共4页
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NS1基因,通过SalⅠ+EcoRⅠ双酶切后把该基因插入到经过同样双酶切的穿梭质粒pDC315中。重组穿梭载体经过双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序列测定正确。将获得的重组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 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NS1基因,通过SalⅠ+EcoRⅠ双酶切后把该基因插入到经过同样双酶切的穿梭质粒pDC315中。重组穿梭载体经过双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序列测定正确。将获得的重组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PCR鉴定及间接ELISA检测的结果证明所构建的重组腺病毒成功地表达了JEV的N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NS1蛋白 重组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莉 陈路 +5 位作者 王华贵 赵相胜 胡小许 迟洪霞 祁荣 吴伟立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5期341-34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准确、快速、特异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RT-q PCR)体系。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的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准确、快速、特异检测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RT-q PCR)体系。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的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经过一致性比对分析,在乙脑病毒保守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区段,设计相应的特异性引物以及Taqman-MGB探针,优化检测体系及反应条件,建立一步法RT-q PCR方法。利用登革热、森林脑炎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狂犬病毒培养物和临床诊断为登革热及手足口病人的血清样本检测其交叉反应。选择15例疑似脑炎症状的病人血清样本,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乙脑病毒检测试剂盒作对照试剂盒,检测其临床适用性。结果所建立的乙脑病毒一步法RT-q PCR检测方法重复性试验Ct值的变异系数CV在0.46%~0.53%之间,最低可检出5 copies/反应样本。检测体系与登革热、森林脑炎病毒等黄病毒及EV71、Cox A16、狂犬病毒培养物等未发现交叉反应;64份临床诊断为登革热和手足口病人的血清样本检测也均为阴性。15份疑似乙脑感染的病人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乙型脑炎病毒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但本方法操作步骤更少,检测时间更短。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乙型脑炎病毒一步法实时荧光RT-q 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可用于乙型脑炎病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Taqman-MGb 流行性乙型脑炎 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脑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与结核杆菌hsp70在毕赤酵母中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菲菲 邱亚峰 +2 位作者 杨耀武 高小飞 陈溥言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构建乙脑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与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heat shock protein70,Mt.hsp70)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情况,为改善发展新的乙脑疫苗打基础。方法以酵母表达载体pPICZ... 目的构建乙脑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与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heat shock protein70,Mt.hsp70)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情况,为改善发展新的乙脑疫苗打基础。方法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为基本单位构建E蛋白基因主要抗原片段与hsp70的融合表达载体,融合基因以酶切位点BamHⅠ连接,用电穿孔法转化酵母X-33,用Zeocin平板筛选重组子,经甲醇诱导表达后,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结果E蛋白基因与hsp70的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4kD,与实际大小相符,经凝胶薄层扫描分析,表达量为33mg/L,经Western印迹验证,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E-hsp70融合蛋白在酵母中的表达为下一步研究hsp70是否能作为E蛋白免疫时的理想佐剂作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 融合 巴斯德毕赤酵母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刘楠 高永利 +1 位作者 谢紫阳 何蓓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62-370,共9页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文献资料检索、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记述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测技术、治疗和预...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方法:文献资料检索、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记述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测技术、治疗和预防控制。结论: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病毒 临床流行病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初产母猪死胎预防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邬捷 曹国文 +5 位作者 罗建模 黄旭雯 吴国群 姜永康 乔代容 杨松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8-233,共6页
根据我们1982~1987年的研究,认为秋季初产母猪死胎主要是由PPV和JEV两种病毒所致。本项预防方法的研究,是在四川、广西、广东和河北四省区进行的。通过301头秋季初产母猪的试验,证明PPV灭活苗JEV弱毒苗组是预防秋季初产母猪死胎的最佳... 根据我们1982~1987年的研究,认为秋季初产母猪死胎主要是由PPV和JEV两种病毒所致。本项预防方法的研究,是在四川、广西、广东和河北四省区进行的。通过301头秋季初产母猪的试验,证明PPV灭活苗JEV弱毒苗组是预防秋季初产母猪死胎的最佳组合,预防效果极显著,死胎率和死仔率显著下降,活仔率上升至95.92%、96.04%,平均每窝多生仔猪3.37头,净增仔猪2.59头,死仔率由对照组68.57%、40.65%下降至4.08%、3.96%,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死胎 病毒 来活苗 弱毒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的miRNA表达谱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加茹 陈浩南 +2 位作者 王方雨 张运尚 樊剑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19-2323,共5页
研究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感染后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miRNA的表达谱差异,初步探讨JEV与宿主在miRNA水平的相互作用。分别提取JEV感染48 h后的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和未染毒组细胞,高通量测序分析miRNA的表达谱并... 研究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感染后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miRNA的表达谱差异,初步探讨JEV与宿主在miRNA水平的相互作用。分别提取JEV感染48 h后的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和未染毒组细胞,高通量测序分析miRNA的表达谱并进行差异分析,选取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筛选出26个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其中,18个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小鼠原代脑神经元细胞中mmu-miR-21a-3p、mmu-miR-223-5p、mmu-miR-147-3p、mmu-miR-155-5p和mmu-miR-146a-5p的表达促进JEV-E基因在神经元细胞中表达,而mmu-miR-301a的表达抑制JEV-E基因的表达。神经元细胞中miRNA的表达影响JEV的复制,为进一步研究JEV致神经功能异常机制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小鼠原代神经元细胞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SA14-14-2对猴子和小鼠的致病性和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凌静萍 朱荫耕 +5 位作者 杜桂枝 朗书惠 贾丽丽 俞永新 周铁群 Scott B Halstead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为了解乙型脑炎 (乙脑 )减毒活疫苗弱毒株SA14 14 2神经毒力的减弱程度 ,本文对弱毒株及其原株SA14强毒株进行了猴体和小白鼠的致病性和病理学变化的比较试验。SA14强毒株病毒 (原始滴度 6 15× 10 8/ml) ,以10 -2 和 10 -4 ~ 10... 为了解乙型脑炎 (乙脑 )减毒活疫苗弱毒株SA14 14 2神经毒力的减弱程度 ,本文对弱毒株及其原株SA14强毒株进行了猴体和小白鼠的致病性和病理学变化的比较试验。SA14强毒株病毒 (原始滴度 6 15× 10 8/ml) ,以10 -2 和 10 -4 ~ 10 -7不同稀释度于丘脑两侧合并脊髓注射恒河猴 ,每组除 10 -4 1只外其余均为 2只。另以 10 -4 和10 -6~ 10 -8不同稀释度脑内注射小鼠 ,每组 8只。结果猴子除 10 -4 1只外其余全部发病死亡 ,小鼠则全部死亡。SA14 14 2以 1∶5稀释病毒 (原始滴度为 8× 10 6/ml)按同样方法注射 4只猴和 30只小鼠 ,结果全部存活。另以SA1410 -2 病毒皮下注射 3只猴未死亡 ,而以 10 -1皮下注射 30只小鼠时则全部死亡。SA14 14 2以 1∶5稀释病毒皮下注射小鼠时则全部存活。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二种动物接种SA14株强毒后主要表现为弥散性脑脊髓炎 ,以神经细胞坏死为其主要特征和最突出的病变。猴子的病变以脊髓前角、丘脑和中脑黑质为重 ,小鼠的病变则以大脑皮质、海马部最重 ,脊髓的病变却比脑轻。接种弱毒株的动物则仅有轻微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坏死极少出现。以上结果表明以脑内接种时恒河猴和小鼠对乙脑病毒均高度敏感 ,以皮下接种时小鼠的敏感性高于猴子。乙脑SA14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SA14-14-2 减毒株 致病性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调节剂对感染日本脑炎病毒小鼠脑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金花 高明星 +1 位作者 刘泽霖 谷长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6-514,共9页
旨在研究自噬调控药物对感染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小鼠脑部细胞凋亡的影响,本试验建立自噬调控药物处理的感染日本脑炎病毒小鼠的动物模型,其中,雷帕霉素为自噬诱导剂,渥漫青霉素及氯喹为自噬抑制剂。实验动... 旨在研究自噬调控药物对感染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小鼠脑部细胞凋亡的影响,本试验建立自噬调控药物处理的感染日本脑炎病毒小鼠的动物模型,其中,雷帕霉素为自噬诱导剂,渥漫青霉素及氯喹为自噬抑制剂。实验动物分成8组:DMEM对照组(Control);JEV感染组(JEV);JEV+雷帕霉素(Rapamycin)组(JEV+Rapa);JEV+渥漫青霉素(Wortmannin)组(JEV+Wort);JEV+氯喹(Chloroquine)组(JEV+CQ);雷帕霉素组(Rapa);渥漫青霉素组(Wort);氯喹组(CQ)。观察不同处理组小鼠的临床症状;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脑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线粒体损伤程度;Tunel染色观察统计小鼠脑部凋亡细胞分布;检测小鼠脑部凋亡因子及凋亡蛋白的表达量。与JEV+Rapa及JEV组相比较,JEV+Wort及JEV+CQ组小鼠出现轻微的神经症状,脑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线粒体轻度损伤,脑组织较少细胞发生凋亡。不同处理组小鼠脑部凋亡因子及凋亡蛋白的表达量变化差异不显著。综上表明,自噬抑制剂渥漫青霉素和氯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感染日本脑炎病毒小鼠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调控药物 日本脑炎病毒 小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脑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真核表达载体的体外共表达
19
作者 汤勃 刘俊彬 +2 位作者 刘利兵 马文煜 肖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6-98,92,共4页
作者构建了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JEV)前膜蛋白囊膜蛋白(prME)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前S蛋白(preS)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命名... 作者构建了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JEV)前膜蛋白囊膜蛋白(prME)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前S蛋白(preS)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cDNA3E和pSG5preS。等量混合这两种质粒,转染COS7细胞进行瞬间表达,应用单克隆抗本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原。结果表明,单独及混合转染的细胞培养上清中均有特异性抗原表达。本项研究为进一步发展新型日本脑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疫苗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脑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疫苗 联合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B细胞多表位抗原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20
作者 郑胜 王经满 +3 位作者 王钰 曹瑞兵 陈溥言 冯秀丽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25,共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本文利用基因重组技术,选取JEV prM/M、E、NS1蛋白的6个B细胞抗原表位,设计B细胞多表位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融合重组蛋白rMEP。纯化的rMEP免疫小鼠,通过抗体...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本文利用基因重组技术,选取JEV prM/M、E、NS1蛋白的6个B细胞抗原表位,设计B细胞多表位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融合重组蛋白rMEP。纯化的rMEP免疫小鼠,通过抗体、中和抗体及亚型检测研究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rMEP在上清中高效表达,Western blot结果证实rMEP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在小鼠免疫模型中,rMEP免疫组小鼠血清中产生较高水平的针对rMEP的抗体和特异性中和抗体,且rMEP可诱导产生IgG1和IgG2a抗体,但以IgG1为主。这些结果表明,构建的JEV B细胞多表位蛋白能够刺激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为研究JEV的多表位疫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胞多表位基因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