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CP联合LAVA序列增强在梗阻性黄疸中定性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郑后军 杨汉丰 +4 位作者 杜勇 李杨 徐晓雪 胡富碧 邓绍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评价MRCP联合LAVA序列增强对梗阻性黄疽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人常规MR平扫、MRCP和LAVA序列增强的综合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梗阻性黄疸MRCP联合LAVA序列增强诊断与... 目的:评价MRCP联合LAVA序列增强对梗阻性黄疽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人常规MR平扫、MRCP和LAVA序列增强的综合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梗阻性黄疸MRCP联合LAVA序列增强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3.0%;分类比较符合率为:恶性梗阻87.0%,结石性梗阻100%,良性梗阻83.3%。恶性梗阻组与良性梗阻组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P联合LAVA序列增强对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特异性较高,有利于对梗阻性黄疸性质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MRCP lav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VA序列增强扫描显示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延江 桑颖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容积快速三维成像(LAVA)序列增强扫描显示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应用。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放射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患者576组淋巴结将1518枚淋巴结清扫了出来,其中术后病... 目的探讨腹部容积快速三维成像(LAVA)序列增强扫描显示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应用。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放射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患者576组淋巴结将1518枚淋巴结清扫了出来,其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20例患者42组淋巴结有66枚淋巴结为阳性,分别占总数的27.8%、7.3%、4.3%;病理检查LAVA序列横断面上平均短径阳性肿大淋巴结(12.4±5.6)mm显著长于阴性(8.3±2.5)mm(P<0.05),不均匀强化比例87.5%(28/32)显著高于阴性53.8%(28/52)(P<0.05);短径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显著优于长径(P<0.05)。结论 LAVA序列增强扫描显示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判定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a序列增强扫描显示 宫颈 癌淋巴结转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LAVA序列及其重建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帮龙 母其文 +1 位作者 张福洲 祝林 《西部医学》 2017年第9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LAVA序列及其重建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影像资料。均作CT平扫及增强、MRI常规平扫检查并运用MRI中的LAVA序列作动态增强扫描,观察CT及MRI平扫图像特征和各期强化... 目的探讨磁共振LAVA序列及其重建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影像资料。均作CT平扫及增强、MRI常规平扫检查并运用MRI中的LAVA序列作动态增强扫描,观察CT及MRI平扫图像特征和各期强化特点。结果 36例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平扫均呈低或稍低密度,MRI平扫其T2WI均呈高或稍高信号,其中22例可见病灶中心斑片状或条状较低信号,经CT发现16例周围胆管扩张,T2WI则发现19例病灶周围胆管扩张,而经LAVA及其重建发现22例胆管扩张。MRI中32例在平衡期强化向中心扩大。仅4例在强化平衡期未向中心扩展,而在CT增强中,有6例无向心性强化。包含LAVA序列及其重建的MRI诊断符合率达到91.6%。结论 MRI的LAVA序列及其重建可以发现较细的胆管扩张,其扫描速度快,可很好地显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强化特点。是诊断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细胞癌 CT MRI lava序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VA序列在胆管系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清生 杨汉丰 杜勇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6期2505-2507,共3页
胆管系统病变的治疗和预后同病变的定位、定性、病变范围以及与病变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密切相关。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具有扫描速度快、脂肪抑制效率高、对各种伪影抑制好以及能够同时进行多种方式后处理等优点,能发现... 胆管系统病变的治疗和预后同病变的定位、定性、病变范围以及与病变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密切相关。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具有扫描速度快、脂肪抑制效率高、对各种伪影抑制好以及能够同时进行多种方式后处理等优点,能发现微小病变、对病变定性准确,能判断病变范围及与周围重要血管关系,在胆管系统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成为新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lava序列 胆管系统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VA序列增强MRI及MRI造影成像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森娟 沈桂鑫 +3 位作者 凌怡庭 邱敏 曹晨曦 陆忠烈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0期1809-1810,1812,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增强MRI扫描及MRI造影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行MRI平扫+LAVA序列增强扫描(MRI-LAVA增强组)30例和行MRI平扫+造影扫描(MRI造影组)30例。以... 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序列增强MRI扫描及MRI造影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行MRI平扫+LAVA序列增强扫描(MRI-LAVA增强组)30例和行MRI平扫+造影扫描(MRI造影组)30例。以手术结果为对照标准,统计分析不同扫描序列对肛瘘内口及支管检出的准确率。结果 MRI-LAVA增强组发现肛瘘内口54个、支管62个、外口45个,术中发现肛瘘内口59个、支管69个、外口45个,与手术结果相比较,准确率分别为91.5%、89.9%、100%。MRI造影组发现肛瘘内口48个、支管55个、外口42个,术中发现肛瘘内口57个、支管69个、外口42个,与手术结果相比较,准确率分别为84.2%、79.7%、100%。以手术结果为标准,MRI-LAVA增强组与MRI造影组肛瘘内口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1.5%和84.2%,支管显示率89.9%和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创口平均愈合时间MRI-LAVA增强组为(122.3±6.3)d,MRI造影组为(115.8±6.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再手术率、1年后的复发率MRI-LAVA增强组(6.7%、3.3%)均较MRI造影组(26.7%、1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A序列增强MRI扫描对显示复杂性肛瘘内口、支管及累及范围优于MRI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lava序列增强 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VA序列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集超声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商增全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9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LAVA(快速容积成像)序列在子宫肌瘤经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GE Signa HDe 1.5T超导型磁共振LAVA MASK(平扫)和LAVA动态增强技术,观察经HIFU治疗前后的83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17个肌瘤)病灶信号的... 目的探讨LAVA(快速容积成像)序列在子宫肌瘤经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GE Signa HDe 1.5T超导型磁共振LAVA MASK(平扫)和LAVA动态增强技术,观察经HIFU治疗前后的83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17个肌瘤)病灶信号的变化,从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06个肌瘤术后病灶信号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凝固性坏死,LAVA MASK信号增高,LAVA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血供明显减少;11个肌瘤术后病灶信号及LAVA MASK信号改变不大,LAVA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血供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LAVA序列在子宫肌瘤经HIFU治疗后疗效评估中起着极其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仪 磁共振成像 高强度超声聚焦 子宫肌瘤 lav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各向同性扫描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在腹盆部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秦昕东 韩景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MR各向同性扫描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动态增强序列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腹盆部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检查及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 目的:为了探讨MR各向同性扫描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动态增强序列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腹盆部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检查及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扫描检查,并进行相同层厚和层距的多方位图像重组及立体重建,观察图像特点。在平扫的特定层面设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及病灶作为参照物,量取它们各方向的径线长度,使其与相同方位的重组图像中相同层面上的参照物径线相对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腹盆部病变在平扫及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中都得到明确地显示,后者还同时显示出病变的血供特点及更加直观地展示出与邻近血管和脏器的毗邻关系;平扫各方位上的参照物径线与相同方位的重组图像中相同层面上的参照物径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各向同性扫描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3D LAVA动态增强序列可以更好的显示腹盆部病变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多方位图像重组和立体重建,可以更直观清晰地显示病灶及其与重要脏器的毗邻,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MR各向同性扫描 零填充插值 lava序列 腹盆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VA联合MRCP序列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何孔明 余邦龙 《西部医学》 2013年第4期613-616,共4页
目的评价1.5T磁共振LAVA联合MRCP序列在肝门部胆管癌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优势。方法收集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1.5T磁共振的常规MRI、MRCP图像及LAVA动态增强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其诊断价值。结果 LAVA联合MRCP... 目的评价1.5T磁共振LAVA联合MRCP序列在肝门部胆管癌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优势。方法收集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1.5T磁共振的常规MRI、MRCP图像及LAVA动态增强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其诊断价值。结果 LAVA联合MRCP序列对本组病例的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2.3%,分型准确率为88.9%,较常规MR分型较高,MR常规联合MRCP及LAVA检查定性均正确。结论 1.5TLA-VA联合MRCP序列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价值,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等各个时相,不但有利于小病灶的发现,还能提供病灶的血供情况,为临床提供更高价值的影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门部胆管癌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lav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CUBE T2WI抑脂序列联合LAVA增强序列在肛痿术前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陈维娟 韦鑫 +1 位作者 陈金华 刘欣杰 《进展》 2020年第9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各向同性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2WI抑脂序列(3D-CUBE T2WI FS)联合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T1梯度回波增强序列(LAVA+C)对肛痿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所见及病理结... 目的:探讨各向同性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2WI抑脂序列(3D-CUBE T2WI FS)联合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T1梯度回波增强序列(LAVA+C)对肛痿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痿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为准,对比分析3D-CUBE T2WI FS序列、LAVA+C序列、3D-CUBE T2WI FS序列联合LAVA+C序列对肛痿的显示率。结果:三种方法对内口、主痿管、痿管分支及分型的显示率分别为94.00%、92.00%、96.00%,93.75%、97.78%、97.83%,81.82%、84.62%、91.67%和85.71%、90.47%、95.24%,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三种方法对外口数目和伴发脓肿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结论:3D-CUBE T2WI FS序列与LAVA+C序列均能够在术前准确评估肛痿内口、主痿管及分支痿管,对肛痿的分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联合扫描时最高,且LAVA+C序列可提供更丰富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痿 磁共振成像 3D-CUBE FS序列 lava增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3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联合DWI、ADC值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
10
作者 翁海仁 彭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24期168-168,184,共2页
目的:探讨3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联合DWI、ADC值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进入本院接受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6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3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诊断、DWI诊断,观察两种... 目的:探讨3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联合DWI、ADC值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进入本院接受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6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3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诊断、DWI诊断,观察两种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3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诊断准确率为86.7%,DWI诊断准确率为88.3%(P>0.05);3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DWI诊断准确率为98.3%,高于上述单一诊断方式的准确率(P<0.05)。结论:应用3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联合DWI、ADC值鉴别方案能够提高患者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RI lava动态增强序列 DWI 乳腺良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VA增强MRI检查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11
作者 姜胜东 缪锦芬 +2 位作者 张家辉 陈波 石小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22-1324,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iver acceleration volume acquisition,LAVA)序列增强MRI检查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证实的复杂性肛瘘患者的MRI图像,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术前LAVA增强MRI检查和MRI平扫结果... 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iver acceleration volume acquisition,LAVA)序列增强MRI检查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证实的复杂性肛瘘患者的MRI图像,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术前LAVA增强MRI检查和MRI平扫结果。结果:以手术结果为标准,LAVA增强检查结果与平扫结果相比较,肛瘘内口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3.7%和80.9%(χ2=6.13,P<0.05),支管显示率分别为89.5%和73.7%(χ2=10.08,P<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肛瘘分型准确率分别为89.2%和81.1%(χ2=1.33,P>0.05),外口显示率100%和1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VA增强MRI检查方法能准确定位复杂性肛瘘内口、支管,能准确显示复杂性肛瘘与周围组织结果关系,分型较准确,是术前诊断复杂性肛瘘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磁共振成像 增强 lav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磁共振造影基础序列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朋 张军 +2 位作者 李林 刁强 郑玲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肠磁共振造影的基础序列,建立小肠磁共振造影的基础扫描方案。方法 :随机收集进行小肠造影患者15例,分别进行COR-SSFSE-ASSET、COR-LAVA-FLEX各向同性、AX-T2-PROPELLER、AX-LAVA-FLEX、DWI(b=800/1 000/1 500)平扫序列及... 目的 :探讨小肠磁共振造影的基础序列,建立小肠磁共振造影的基础扫描方案。方法 :随机收集进行小肠造影患者15例,分别进行COR-SSFSE-ASSET、COR-LAVA-FLEX各向同性、AX-T2-PROPELLER、AX-LAVA-FLEX、DWI(b=800/1 000/1 500)平扫序列及增强后AX-LAVA-FLEX、AX-LAVA-XV、COR-LAVA-XV各向同性序列扫描。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生按双盲法独立对图像进行评估,判断各序列的应用价值,确定小肠磁共振造影的基础扫描方案。结果:平扫序列中COR-SSFSE-ASSET、COR-LAVA-FLEX各向同性、AX-T2-PROPELLER、DWI(b=800)序列的图像质量最佳,弥散序列对评估肠炎活动性尤其有价值,增强后的各个序列图像质量均很高,均能很好地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结论:COR-SSFSE-ASSET、COR-LAVA-FLEX各向同性、AX-T2-PROPELLER、DWI(b=800)和增强后AX-LAVA-FLEX、AX-LAVA-XV、COR-LAVA-XV序列可作为小肠磁共振造影的常规扫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磁共振 磁共振造影 lava序列 弥散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MR T_2WI序列与增强T_1WI序列对鼻咽癌T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蒙 罗德红 +3 位作者 余小多 欧阳汉 王振常 周纯武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0期17-21,共5页
目的比较3.0TMRT2WI脂肪抑制(fatsuppression,FS)序列与增强后T1WI脂肪抑制序列对鼻咽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鼻咽镜活检证实的鼻咽癌患者采用3.0TMR依次进行平扫、动态增强及FSE-T1-FS(fastspinecho,FSE)增强扫描,平扫包括横断... 目的比较3.0TMRT2WI脂肪抑制(fatsuppression,FS)序列与增强后T1WI脂肪抑制序列对鼻咽癌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鼻咽镜活检证实的鼻咽癌患者采用3.0TMR依次进行平扫、动态增强及FSE-T1-FS(fastspinecho,FSE)增强扫描,平扫包括横断位FSE-T2-FS序列,增强扫描采用横断位LAV(Aliveracquisitionwithvolumeacceleration,肝脏加速容积采集)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及随后的横断位FSE-T1-FS增强扫描。用平扫横断位FSE-T2-FS序列、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及FSE-T1-FS序列增强扫描对鼻咽癌周围结构侵犯进行评估。采用McNemar法对横断位平扫FSE-T2-FS序列及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判断鼻咽癌周围侵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序列评价腭帆张提肌、头长肌、咽旁间隙、蝶窦、上颌窦、翼腭窝、翼内肌、翼外肌、翼突、海绵窦、颅内的侵犯优于FSE-T2-FS序列,其中对判断腭帆张提肌及翼腭窝的侵犯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在咽旁间隙及翼腭窝受侵的判断优于FSE-T1-FS序列增强扫描。结论与平扫FSE-T2-FS序列相比,增强扫描能够更加清楚显示鼻咽癌的边界和侵犯范围,而采用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显示鼻咽癌周围结构侵犯优于或等于FSE-T1-FS增强扫描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磁共振成像 lava序列 动态增强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peller LAVA技术对原发性肝癌MRI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雄彪 王耿 +1 位作者 唐玉德 刘树学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12期1520-1522,共3页
目的:探讨在GESigna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使用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Propeller LAVA)序列作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经手术、实验室检查、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MRI表现,分... 目的:探讨在GESigna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使用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Propeller LAVA)序列作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6例经手术、实验室检查、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MRI表现,分别采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2Wl、T1WI)、LAVA序列增强多期(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及T1WI常规增强扫描;分别观察各序列肿瘤病灶显示的数量、MR征像及LAVA序列各期病灶强化程度、强化规律,病灶血供及肝血管解剖关系。评价各序列对病灶的显示、形态及定性能力。结果:LAVA序列增强多期扫描发现53个病灶(100%),2D-T1WI常规增强扫描发现48个病灶(90.6%),P<0.05,T2WI、T1WI平扫分别发现病灶为44个(83.3%)及41个(77.7%),P<0.05,LAVA序列对病灶各期抓取准确,动脉期及门静脉血管图像显示清晰,16个病灶可显示其血供关系。结论: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对原发性肝癌的病灶显示,血供关系及肝血管显示方面较常规序列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MRI lav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LAVA增强技术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及小肝癌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丁 陆健 +2 位作者 张涛 姜吉峰 程斌 《工企医刊》 2012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LAVA增强技术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病理证实18例24个肝硬化退变结节(DN)和15例26个小肝细胞癌(SHCC)患者采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I)、LAVA增强多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 目的探讨磁共振LAVA增强技术对肝硬化退变结节和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病理证实18例24个肝硬化退变结节(DN)和15例26个小肝细胞癌(SHCC)患者采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T1WI、T2WI)、LAVA增强多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分别观察各序列病灶显示的数量、MR征像及LAVA序列各期病灶强化程度、强化规律,病灶血供。结果 18例24个DN中,同、反相位T1WI上呈等信号者4个,呈稍高信号者2O个,占DN的83%(20/24);26个SHCC结节中,同相位T1WI上呈稍高信号者6个,其中3个在反相位T1WI上呈低信号;同、反相位T1WI上均呈等一低信号者19个结节,占76%(19/26)。抑脂T2WI上DN组24个结节均为低信号;而小HCC组26个结节中,呈稍高或不均匀等一高信号者24个,占92%(24/26),2个在T2WI上为低信号。LAVA动态增强扫描,14例中15个DN呈缓升速降型14个占93%,14例中24个HCC呈速升速降型19个,占79%(19/24);SHCC包膜强化率占增强病灶中的7O%(17/24),而DN仅1个呈假包膜样强化。结论 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DN及SHCC病变的病灶显示、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不同序列影像表现及增强扫描成像特点,能够将绝大多数DN和SHCC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DN MRI lav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MR检查序列应用探讨
16
作者 彭红芬 张东友 +2 位作者 刘海滨 马志娟 董进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5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析97例胰腺MRI检查中不同序列图像,探讨胰腺MR扫描序列优化方案。方法胰腺检查患者97例,其中,正常36例、囊肿2例、胰腺炎42例、胰腺肿瘤17例。平扫序列横轴位T2WIFSE、T2WI FS-FSE、T1WI SPGR In phase和Out of phase,T1WI FS-SP... 目的分析97例胰腺MRI检查中不同序列图像,探讨胰腺MR扫描序列优化方案。方法胰腺检查患者97例,其中,正常36例、囊肿2例、胰腺炎42例、胰腺肿瘤17例。平扫序列横轴位T2WIFSE、T2WI FS-FSE、T1WI SPGR In phase和Out of phase,T1WI FS-SPGR;冠状位FIESTA,T1WISPGR,动态增强检查序列为LAVA。重点分析胰腺疾病征象在各序列中的显示情况。结果胰腺病变总显示率96.7%,其信号改变以T1WI FS-SPGR显示最优(91.8%);胰周、肾前筋膜改变T2WIFS-FSE序列显示率分别为70.5%、62.3%,二者均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FIESTA对胰管及胰周改变显示率与T2WI FS-FSE相比没有显著性优势P>0.05;MRCP胰管显示率100%,LAVA对各项观察指标显示率并不优于所有平扫序列,对肿瘤病变显示率为94.1%,高于胰腺炎显示率52.4%,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1WI FS-SPGR序列,可作为胰腺MR平扫的基本序列,T2WI首选T2WI FS-FSE序列,二者结合能很好显示胰腺及周围病变,配合冠状位T1WI SPGR和3D MRCP,显示胰周脂肪结构及胰管情况,部分病变能初步定性,如怀疑胰腺肿瘤,LAVA序列必不可少,可确定病变范围及周围血管、腹膜后受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胰腺 lava序列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稳态采集快速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