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谱效率LDPC编码调制系统
1
作者 张治 齐丙花 张平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4年第2期1-3,19,共4页
低密度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近年来成为纠错码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LDPC码以及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BICM)的概念,针对无线带宽受限信道,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编码增益和频谱效率的联合编... 低密度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近年来成为纠错码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LDPC码以及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BICM)的概念,针对无线带宽受限信道,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编码增益和频谱效率的联合编码调制方案。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的仿真均显示了该方案的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谱效率 ldpc 编码调制系统 低密度校验 纠错码 置信传播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编码调制迎接多场景融合新挑战
2
作者 白宝明 《移动通信》 2025年第2期1-1,共1页
5G移动通信提出了eMBB、URLLC、mMTC三大应用场景,而6G在上述这些场景之外,还将出现多场景融合新应用。例如,未来的沉浸式通信业务既存在高吞吐量的需求,同时还必须满足低时延和高可靠性要求;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存在海量... 5G移动通信提出了eMBB、URLLC、mMTC三大应用场景,而6G在上述这些场景之外,还将出现多场景融合新应用。例如,未来的沉浸式通信业务既存在高吞吐量的需求,同时还必须满足低时延和高可靠性要求;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存在海量链接的需求,同时机器控制及其交互要求通信系统具有超高可靠性和超低时延;星地网络融合通信既需要满足高吞吐又要求保障高可靠。这些多场景融合新应用给未来编码与调制系统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不仅对短数据包编码调制要求低时延与高可靠性,而且还要求大数据包编码也支持高吞吐、高可靠、低时延传输,从而使整体系统实现高谱效和高能效。为此,需要从硬件实现与算法设计多个角度优化,共同提高译码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 沉浸式 机器控制 融合通信 调制系统 编码调制 低时延 通信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速率兼容LDPC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林 黄伟成 +1 位作者 贺玉成 蔡灿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5-822,共8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域GF(q)上的多元速率兼容LDPC(RC-LDPC)码结合高阶调制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ed Modulation,ACM)系统。并提出了多元RC-LDPC码在独立和相关衰落信道下的增量冗余型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本方案中多元LDPC...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有限域GF(q)上的多元速率兼容LDPC(RC-LDPC)码结合高阶调制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ed Modulation,ACM)系统。并提出了多元RC-LDPC码在独立和相关衰落信道下的增量冗余型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本方案中多元LDPC码码率从1/3到5/6灵活变化,以较低的系统复杂度,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系统吞吐率提高,多元ACM系统相对于二元ACM系统具有越来越明显的编码增益,最高可达约9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ldpc 速率兼容 自适应编码调制 高阶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PC频域编码MIMO-OFDM系统自适应调制算法研究
4
作者 吉彦军 茹乐 +1 位作者 陶杰 杜兴民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4941-4944,4948,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发射功率、发送比特和误码率均受限时规则和非规则LDPC频域编码MIMO-OFDM系统自适应调制算法。仿真比较了规则、非规则LDPC编码及未编码自适应调制MIMO-OFDM系统性能,比较了LDPC-SISO-OFDM、LDPC-MIMO-OFDM系统子载波数... 提出了一种基于发射功率、发送比特和误码率均受限时规则和非规则LDPC频域编码MIMO-OFDM系统自适应调制算法。仿真比较了规则、非规则LDPC编码及未编码自适应调制MIMO-OFDM系统性能,比较了LDPC-SISO-OFDM、LDPC-MIMO-OFDM系统子载波数变化对系统BER性能的影响,比较了收发天线数变化对LDPC-MIMO-OFDM系统BER性能的影响。仿真表明自适应调制MIMO-OFDM系统比非自适应调制系统性能有所提高,规则、非规则LDPC编码自适应调制MIMO-OFDM系统比未编码系统性能有很大提高,非规则LDPC编码自适应调制MIMO-OFDM系统比规则码自适应调制系统性能有提高,但在高信噪比时有错误平层。结果证明,适当设计非规则LDPC频域编码自适应调制算法,可以大大改善MIMO-OFDM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OFDM ldpc编码 自适应调制 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PC码的编码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5
作者 朱艳 张岩 《广东通信技术》 2008年第8期70-74,共5页
以接近香农限性能的LDPC码作为分量码,研究了将编码和调制相结合的多层编码(MLC)——多级译码(MSD)编码调制技术。选用不同码长的LDPC码为各级分量码,以8PSK为调制方式,通过计算机仿真,比较了不同的集分割方案在AWGN信道中的性能。
关键词 编码调制 ldpc 多层编码 多级译码 并行独立译码 联合迭代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围长为8的QC-LDPC编码调制的高速相干光传输系统(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小云 周娴 +3 位作者 张娜娜 严冬 夏莉敏 隆克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5-88,共4页
针对常规LDPC码结构性差,编译码复杂度高,且存在差错平台效应的缺点.本文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基于Tanner图的搜索算法,来构造具有准循环结构的校验矩阵.和未经过编码的调制方案相比,本文所提方案不仅没有表现出差错平台效应,而且带来了显... 针对常规LDPC码结构性差,编译码复杂度高,且存在差错平台效应的缺点.本文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基于Tanner图的搜索算法,来构造具有准循环结构的校验矩阵.和未经过编码的调制方案相比,本文所提方案不仅没有表现出差错平台效应,而且带来了显著的编码增益,同时降低了实现复杂度.针对系统纠错性能和数据吞吐量之间的矛盾,提出了QC-LDPC编码与MQAM调制相结合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证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同时,能够提供最大化的数据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循环ldpc 编码调制 MQAM调制 高速光传输 偏振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系统中通信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研究
7
作者 张传国 《现代传输》 2024年第4期68-71,共4页
常规的广播系统中通信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主要使用Turbo并行级联卷积码获取校验似然译码,易受Shannon极限问题影响,导致BER比特出错率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广播系统中通信信道编码调制技术。通过构建广播系统通信信道编码调制框... 常规的广播系统中通信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主要使用Turbo并行级联卷积码获取校验似然译码,易受Shannon极限问题影响,导致BER比特出错率较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广播系统中通信信道编码调制技术。通过构建广播系统通信信道编码调制框图,设计了可变长纠错广播通信信道编码,优化了广播通信掺杂调制参数,从而实现了通信信道编码调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广播系统中通信信道编码调制技术的BER比特出错率较低,证明设计的通信信道编码调制技术的抗干扰性较强,具有可靠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提高广播系统的通信质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系统 通信 信道 编码 调制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复杂度的LDPC已编码非相干酉空时调制系统设计
8
作者 王利娇 张林 +2 位作者 杨玲玲 彭立 符达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提出一种克服无线信道瑞利衰落和高斯白噪声干扰的非相干编码调制MIMO系统方案。纠错码采用IEEE802.16e中的非规则QC-LDPC码,非相干调制采用基于三角函数的酉空时调制(SC.USTM)。在接收端,推导出SC-USTM的最大后验概率(MAP)解... 提出一种克服无线信道瑞利衰落和高斯白噪声干扰的非相干编码调制MIMO系统方案。纠错码采用IEEE802.16e中的非规则QC-LDPC码,非相干调制采用基于三角函数的酉空时调制(SC.USTM)。在接收端,推导出SC-USTM的最大后验概率(MAP)解调算法;为了降低复杂度,构造了SC-USTM的双解调器方案;为了改善双解调的性能,在置信传播(BP)迭代解码器和MAP解调器之间引入了迭代反馈机制。仿真实验表明LDPC己编码SC-USTM的MIMO系统比未编码USTM的MIMO系统在10-5误码率时,性能改善15~17dB,并且整个系统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入多出系统 酉空时调制 最大后验概率解调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 迭代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调制系统下LDPC码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紫强 臧岚 +2 位作者 谢跃雷 欧阳缮 肖海林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3-196,219,共5页
为了提高编码调制系统的整体编码增益,提出一种高阶调制系统下LDPC码的度分布优化方法。根据高阶调制符号中不同比特的误比特特性,将调制符号所经历信道建模为一组对称二进制输入加性高斯信道。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高阶调制系统下LDPC码... 为了提高编码调制系统的整体编码增益,提出一种高阶调制系统下LDPC码的度分布优化方法。根据高阶调制符号中不同比特的误比特特性,将调制符号所经历信道建模为一组对称二进制输入加性高斯信道。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高阶调制系统下LDPC码高斯近似密度进化分析方法,并得到译码收敛条件。结合度分布约束关系及译码收敛条件,提出高阶调制系统下LDPC码的度分布优化问题及差分进化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LDPC码在高阶调制系统中的渐进性能和误码性能优于基于比特优化映射的编码调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 密度进化 编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PC码和PPM调制的深空光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建中 谭莹 艾勇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7-59,共3页
比较了LDPC码和RS码在PPM调制下的深空光通信系统中的性能,给出了在不同阶数PPM调制下,不同码长LDPC码的性能仿真结果,以及与RS码的比较结果。结果表明,随着PPM调制阶数增加,LDPC码性能会下降。分析了调制阶数影响LDPC码性能的原因。
关键词 深空光通信 ldpc PPM调制 RS码 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LDPC码的8PSK调制编码协作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琳 袁超伟 田心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3-147,180,共6页
为了提高编码协作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并有效地利用LDPC码,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的编码协作方法.该方法以两用户为例,在两次发送数据的时隙中都采用8PSK调制,使用混合自动重传方式(HARQ),在第1时隙对接收端不能正确译码的数据进行存储,并... 为了提高编码协作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并有效地利用LDPC码,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的编码协作方法.该方法以两用户为例,在两次发送数据的时隙中都采用8PSK调制,使用混合自动重传方式(HARQ),在第1时隙对接收端不能正确译码的数据进行存储,并与下一次发送来的数据进行联合译码,通过增加数据的冗余信息来提高编码协作系统第1时隙传送数据的译码准确率,直到第1时隙传送的数据可以正确译码为止.在第2时隙传送其协作用户的冗余信息比特,从而实现发送分集.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当协作用户间信道的信噪比为0 dB,误码率为10-3时,与非协作方案和普通的编码协作方案相比较,所提出的编码协作方案在瑞利块衰落信道下可以获得约5 dB和3 dB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 编码协作 8PSK调制 混合自动重传 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PC自适应编码调制的图像传输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敬龙江 罗仁泽 朱维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94-1696,1756,共4页
研究了基于LDPC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及其在慢衰落无线信道图像传输中的应用,分析了确定最优信噪比转换门限集合的最小均方误差非线性曲线拟合法,进而得到基于LDPC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的最大平均吞吐量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慢衰... 研究了基于LDPC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及其在慢衰落无线信道图像传输中的应用,分析了确定最优信噪比转换门限集合的最小均方误差非线性曲线拟合法,进而得到基于LDPC码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的最大平均吞吐量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慢衰落无线信道图像传输中,系统能获得满意的图像传输质量和很高的频谱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 自适应编码调制 图像传输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及其在WCDMA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路 牛凯 吴伟陵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100,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 (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system)的原理 ,介绍AMCS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 ,包括RCPT(速率适配凿孔turbo)码、高阶调制、H -ARQ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介绍了在WCDMA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业务 (HS... 本文主要讨论自适应调制与编码系统 (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system)的原理 ,介绍AMCS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 ,包括RCPT(速率适配凿孔turbo)码、高阶调制、H -ARQ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介绍了在WCDMA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业务 (HSDPA)中使用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自适应调制 编码系统 码分多址 W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可变编码调制系统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3
14
作者 靳凡 郑小松 +2 位作者 张雨 李虎 张伟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7-161,共5页
可变编码调制系统(VCM)具备改变编码方式、调制方式、速率的能力,十分适合低轨卫星使用。文章根据我国遥感卫星主要依靠地面站完成数据接收,其接收仰角大范围变化的特点,设计了卫星可变编码调制的系统方案,分析了工作流程、切换门限、... 可变编码调制系统(VCM)具备改变编码方式、调制方式、速率的能力,十分适合低轨卫星使用。文章根据我国遥感卫星主要依靠地面站完成数据接收,其接收仰角大范围变化的特点,设计了卫星可变编码调制的系统方案,分析了工作流程、切换门限、物理层帧格式等参数,说明了可变编码调制器的设计方案和实现结果。目前,该方案已在高分七号卫星上完成了可变编码调制系统的在轨试验验证。在轨试验结果表明:传输速率相对于固定编码调制系统(CCM)提升了30%,显著提升了高分七号卫星的星地数传链路的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编码调制 系统设计 高分七号卫星 在轨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编码调制型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宣银 林建亚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7年第4期525-532,共8页
提出广义脉冲编码调制(GPCM)控制和自校正加速度观测.针对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设计出自校正加速度观测器,并成功地应用到气动位置伺服控制中.研究表明:广义脉冲编码调制控制和自校正加速度观测改善了气动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动... 提出广义脉冲编码调制(GPCM)控制和自校正加速度观测.针对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设计出自校正加速度观测器,并成功地应用到气动位置伺服控制中.研究表明:广义脉冲编码调制控制和自校正加速度观测改善了气动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动、静态特性,提高了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编码调制 伺服系统 气动系统 位置伺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脉冲编码调制的语音压缩系统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晓琳 吴平 丁铁夫 《电子工程师》 2004年第9期25-27,49,共4页
语音对数脉冲编码调制 (PCM)在数字电话通信等大型通用数字传输设备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将其引入小型专用语音数字化传输设备中 ,设计并实现了以TMS32 0VC5 40 2为核心的语音压缩系统。该系统主要由PCM线性编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 语音对数脉冲编码调制 (PCM)在数字电话通信等大型通用数字传输设备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将其引入小型专用语音数字化传输设备中 ,设计并实现了以TMS32 0VC5 40 2为核心的语音压缩系统。该系统主要由PCM线性编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高速静态RAM及Flash存储器等构成 ,可完成 6 4kbit/s的A律对数PCM的压扩。介绍了对数PCM原理 ,并给出了系统硬件连接及主要程序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脉冲编码调制 语音压缩系统 A律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旋转不变编码调制系统的设计
17
作者 傅海阳 杨龙祥 黄永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13,共7页
90°旋转不变的编码调制系统无需增加额外的信息就可以克服MQAM解调和纠错译码时的相位模糊问题。本文研究编码调制系统满足 90°旋转不变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并给出几种编码调制器的设计实例。
关键词 MQAM 旋转不变 编码调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系统中编码调制模式分配算法
18
作者 杨柳 郭道省 +3 位作者 叶展 谢斯林 王雅慧 张邦宁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1-379,共9页
在编码调制方式动态可变的FDMA卫星通信系统中,通过功率和带宽的均衡利用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能防止后续用户分配资源时功率或带宽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降低.对卫星链路进行分析,建立基于编码调制模式动态可变的博弈模型,提出一种基... 在编码调制方式动态可变的FDMA卫星通信系统中,通过功率和带宽的均衡利用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能防止后续用户分配资源时功率或带宽受限而导致的系统容量降低.对卫星链路进行分析,建立基于编码调制模式动态可变的博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功率和带宽均衡利用的编码调制模式分配算法,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仿真表明,所提出的资源分配算法在资源受限情况下能显著提高系统信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资源分配 功率带宽均衡利用 编码调制模式动态可变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中影响估计性能的信道参数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孙君 袁东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在已有的误差函数的基础上,结合信道的功率谱特性,分析了自适应编码调制(ACM)系统的估计性能,并推导出含有重要信道参数的误差函数的闭合表达式,找到了能够对估计性能产生影响的信道参数,例如,莱斯因子,到达角的角度扩展等等.通过对与... 在已有的误差函数的基础上,结合信道的功率谱特性,分析了自适应编码调制(ACM)系统的估计性能,并推导出含有重要信道参数的误差函数的闭合表达式,找到了能够对估计性能产生影响的信道参数,例如,莱斯因子,到达角的角度扩展等等.通过对与估计性能相关的系统性能的分析,明确了这些信道参数对估计性能乃至整个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由于估计误差的存在,系统选择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案的信道信噪比(CSNR)的门限也有相应的改变.在此研究了不同的信道传输环境对这种改变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编码调制系统 估计性能 信道参数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全息存储系统中新调制编码技术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贾克斌 敦书波 +2 位作者 杨大鹏 陶世荃 吴会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4期384-385,共2页
体全息存储系统的噪声特点决定了必然要引入纠错编码和调制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新的编码结构的改进调制码:调制-阵列码;同时提出了与其相适应的软判决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调制码探测、软判决,阵列码纠错和Turbo码译码原理,... 体全息存储系统的噪声特点决定了必然要引入纠错编码和调制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新的编码结构的改进调制码:调制-阵列码;同时提出了与其相适应的软判决度量方法。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调制码探测、软判决,阵列码纠错和Turbo码译码原理,形成了一种新的迭代译码算法。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信道信噪比较低且有起伏,信道噪声参数不好统计的情况下,它能充分利用输入信号所包含的信息,获得较好的解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全息存储系统 调制编码 调制 阵列码 TURBO码 迭代译码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