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阻抗的LC-DAB的设计方法
1
作者 袁政 陈亮 屈稳太 《电工技术》 2025年第3期56-59,共4页
双主动全桥(DAB)作为一种宽电压变比、高功率密度、电气隔离的双向DC-DC变换器,常用于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DAB入端电流纹波较大,往往通过联级LC低通滤波器来减少入端电流纹波,但LC低通滤波器的引入常会带来系统稳定性问题。为此... 双主动全桥(DAB)作为一种宽电压变比、高功率密度、电气隔离的双向DC-DC变换器,常用于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DAB入端电流纹波较大,往往通过联级LC低通滤波器来减少入端电流纹波,但LC低通滤波器的引入常会带来系统稳定性问题。为此,提出采用LC低通滤波器输出阻抗和DAB输入阻抗联合建模方法,设计合适的LC低通滤波器。通过对比加入LC低通滤波器前后电源输出电流,得到电流纹波减少了25%,验证了所设计LC低通滤波器对电流纹波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动全桥 阻抗模型 lc低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无源无线敏感原理的湿度传感器
2
作者 南文良 陈天铸 孙晶 《物理实验》 2025年第2期27-33,共7页
制备了基于RGO/WS_(2)的LC无源无线湿度传感器,在高湿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其灵敏度最高可达1 560 kHz,且湿敏性能稳定.通过SEM和TEM对反应前后的WS_(2)和RGO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为PN结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lc无源无线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RGO/WS_(2)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3的长时后置滤波器研究及其FPGA实现
3
作者 李镔 王法翔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基于LC3编码协议,详细探讨了长时后置滤波器(LTPF)的硬件设计与实现。研究内容包括LTPF的基本原理、硬件设计架构及其在FPGA上的实现和测试。通过使用Altera(已被英特尔收购)MAX 10开发板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硬件实现显著提高了处理效... 基于LC3编码协议,详细探讨了长时后置滤波器(LTPF)的硬件设计与实现。研究内容包括LTPF的基本原理、硬件设计架构及其在FPGA上的实现和测试。通过使用Altera(已被英特尔收购)MAX 10开发板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硬件实现显著提高了处理效率,并在较低资源消耗下实现了LTPF的硬件加速功能。此外,本文还将硬件实现与STM32平台上的C语言定点程序进行了对比,展示了硬件设计在处理速度和资源利用上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当前设计已优于软件架构,但未来通过逻辑重组或流水线技术对设计进行优化,系统性能还有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编解码器 lc3 基音检测 自相关函数 LTPF 基音周期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缺血缺氧大鼠海马LC3-Ⅰ蛋白表达及水迷宫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刘威 王翔锋 赖文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电针对缺血缺氧大鼠海马LC3-Ⅰ蛋白表达及水迷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 将1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均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其中电针组... 目的 探讨电针对缺血缺氧大鼠海马LC3-Ⅰ蛋白表达及水迷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 将18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均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其中电针组在模型建立后进行电针治疗。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LC3-Ⅰ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水迷宫测试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电针组大鼠海马LC3-Ⅰ蛋白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针组大鼠总路程、总时间及平均速度低于模型组,穿越平台象限的次数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电针能够显著提高缺血缺氧大鼠海马LC3-Ⅰ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这为电针在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缺血缺氧 lc3-Ⅰ蛋白 海马 水迷宫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
5
作者 徐振恒 郭世琦 +1 位作者 吕前程 董蕾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为了实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局部放电(PD)现象的高精度检测,针对现有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绝缘气体泄露风险、影响GIS内部电场分布、不能准确进行放电量测量等,提出了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由螺旋... 为了实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内部局部放电(PD)现象的高精度检测,针对现有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绝缘气体泄露风险、影响GIS内部电场分布、不能准确进行放电量测量等,提出了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该传感器由螺旋电感构成并安装于GIS观察窗内部。位于GIS外部的读出线圈以无线方式读取传感器信号。所提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且未引起GIS内部电场过度畸变。通过实验室中建立的测试系统,将该传感器与商用特高频传感器进行对比,所提出的传感器信号峰值约为UHF传感器的2倍,并且LC局部放电传感器精度高达1.12 pC。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展示了LC无源无线局部放电传感器的出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传感器 局部放电检测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放电量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同时测定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6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6
作者 王梦娜 苗会娟 +2 位作者 高燕霞 徐艳梅 王茉莉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LC-MS/MS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和比阿培南)中6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PFP(100 mm×3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 目的建立一种LC-MS/MS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和比阿培南)中6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PFP(100 mm×3 mm,2.7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含0.1%甲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采用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ulti-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对6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同时进行定量检测。结果6种杂质在0.25~100 ng/mL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美罗培南中6种杂质,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n=3)范围为91.4%~103.5%,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5.1%;在厄他培南中6种杂质,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n=3)范围为91.2%~102.7%,RSD<3.9%;在比阿培南中6种杂质,低、中、高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n=3)范围为91.3%~102.9%,RSD<4.3%;检测限分别为0.002,0.01,0.008,0.002,0.001和0.08 ng/mL,定量限分别为0.008,0.04,0.02,0.008,0.004和0.2 ng/mL。样品中均未检出上述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实验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测定以上常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6种潜在基因毒性杂质,为常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基因毒性杂质 lc-MS/MS 美罗培南 厄他培南 比阿培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mTOR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崔怡娴 孙亚萍 +3 位作者 石瑞 谢占维 孙玲玲 田军彪 《四川中医》 2025年第2期98-104,共7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mTOR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mTOR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按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给药3天后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盐酸2,3,5-三苯基四氮(TTC)染色观察脑梗死范围;Nissl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mTOR、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q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p-mTOR、Beclin-1、LC3-Ⅱ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大(P<0.05);细胞病理形态改变严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增多(P<0.05),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Beclin-1、LC3-Ⅱ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mTOR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2)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减少(P<0.05);细胞病理形态呈不同程度的改善,以中药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改善最为明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TOR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Beclin-1、LC3-Ⅱ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mTOR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脑组织有一定改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Beclin-1、LC3-Ⅱ、mTOR表达,抑制细胞自噬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BECLIN-1 lc3-Ⅱ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并网逆变器多目标协同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8
作者 全新波 胡伟 方石磊 《自动化与仪表》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存在动作延迟和多目标控制中权重系数分配复杂等问题,影响系统稳定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协同优化的模型预测策略。针对LC滤波型并网逆变器,构建了输出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及开关转换次数的多目标代价函数。然... 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存在动作延迟和多目标控制中权重系数分配复杂等问题,影响系统稳定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协同优化的模型预测策略。针对LC滤波型并网逆变器,构建了输出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及开关转换次数的多目标代价函数。然后,基于Lyapunov定律实现对代价函数中主要目标项电感电流的稳定控制,再根据次要项中的电压和开关转换次数设置权重系数,实现多目标协同控制。同时,为解决固有的动作延迟问题,采用三步预测法和矢量角补偿法对延迟进行补偿。最后,利用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并网逆变器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延时补偿 LYAPUNOV 多目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粉末床熔融AM247LC合金的成形性与显微组织特征
9
作者 贺戬 乔绅 +5 位作者 卫东雨 孔德成 周文哲 黄文貌 谭庆彪 祝国梁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目的研究新型高铝钛镍基高温合金AM247LC的成形性、显微组织形貌与室温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方式制备了新型AM247LC合金,通过光镜和XRM进行成形性表征,利用SEM和TEM对AM247LC的晶粒组织与析出相等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进行了AM24... 目的研究新型高铝钛镍基高温合金AM247LC的成形性、显微组织形貌与室温性能。方法采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方式制备了新型AM247LC合金,通过光镜和XRM进行成形性表征,利用SEM和TEM对AM247LC的晶粒组织与析出相等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进行了AM247LC合金室温维氏硬度的测试。结果激光粉末床熔融AM247LC合金在较大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打印性能,致密度保持在99%以上,在选取的打印参数区间无裂纹产生,仅存在少量的孔洞;打印态合金的显微组织为典型的凝固胞状亚结构组织和缠结的高密度位错,在胞状亚结构的周围还分布有尺寸较小的颗粒。与CM247LC合金相比,LPBF制备的AM247LC合金的<001>织构强度明显变弱,晶粒平均尺寸变小,长径比缩小,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合金的沉淀物析出量大幅减少,样品的残余应力应变水平明显下降,因此AM247LC合金的开裂敏感性降低。AM247LC合金的室温性能优异,整体硬度为390HV~430HV,硬度值优于打印态CM247LC合金硬度。结论激光粉末床熔融AM247LC合金不仅具备优异的增材制造成形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室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镍基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 AM247lc合金 打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DAD-SPE-NMR/MS技术用于卡巴他赛注射液中微量未知杂质的鉴定
10
作者 刘红兵 刘惠丽 +2 位作者 罗立廷 孙丽娟 陈雷 《波谱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4-46,共13页
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固相萃取-核磁共振/质谱(LC-DAD-SPE-NMR/MS)联用技术,对卡巴他赛注射液中一个含量约为0.3%~0.4%的未知降解杂质完成化学结构解析.卡巴他赛注射液中高含量的辅料吐温-80与该杂质在液相色谱分析中... 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固相萃取-核磁共振/质谱(LC-DAD-SPE-NMR/MS)联用技术,对卡巴他赛注射液中一个含量约为0.3%~0.4%的未知降解杂质完成化学结构解析.卡巴他赛注射液中高含量的辅料吐温-80与该杂质在液相色谱分析中不能完全分离,直接制备高纯度杂质难度较大,因此难以采用先分离-后鉴定的传统策略鉴定该杂质.本研究采用自动化的LC-DAD-SPE-NMR/MS联用技术,通过对萃取物溶液进行NMR谱详细分析,提取出降解杂质中氢-氢、氢-碳原子间相关信息,得到原子化学位移及连接关系,成功排除吐温-80谱峰的干扰,最终鉴定降解杂质为卡巴他赛中紫杉烷母核重排后的产物.整个实验在48 h之内完成,并以混合物分析思路完成降解杂质结构解析.本研究是LC-DAD-SPE-NMR联用技术在微量药物杂质分析领域的一次成功应用实例,为新药研究中杂质结构解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他赛 降解杂质 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固相萃取-核磁共振/质谱联用技术 结构解析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磷酸特地唑胺中2种基因毒性杂质
11
作者 苏爽 杨继伟 +2 位作者 徐巧 李剑 俞晓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磷酸特地唑胺中2种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样品使用稀释液(0.5%氨水)溶解后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磷酸特地唑胺中2种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样品使用稀释液(0.5%氨水)溶解后采用Waters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2种杂质进行定量检测。结果2种杂质在0.375~3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09和0.05μg/L;定量限分别为0.375和0.188μg/L;2种杂质在磷酸特地唑胺中,25%限度、50%限度、100%限度和150%限度的加标回收率(n=3)在96.9%~129.6%之间,回收率RSD小于5%。结论对磷酸特地唑胺片和原料药中杂质进行检测,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料药,两种杂质总量均未超过限值。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测定磷酸特地唑胺中2种基因毒性杂质,为磷酸特地唑胺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特地唑胺 恶唑烷酮类 基因毒性杂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联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究草莓叶抗氧化作用靶点及机制
12
作者 周友良 路婉杉 +1 位作者 成志伟 董坤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4,共12页
基于LC-MS/MS,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草莓叶成分发挥抗氧化作用机制。以新鲜草莓叶为试材,采用LC-MS/MS对草莓叶全成分进行检测,共检测到985种化合物。以相对含量(在草莓叶全成分中质量比)大于1%且DL≥0.18为指标,筛选出5种草莓... 基于LC-MS/MS,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草莓叶成分发挥抗氧化作用机制。以新鲜草莓叶为试材,采用LC-MS/MS对草莓叶全成分进行检测,共检测到985种化合物。以相对含量(在草莓叶全成分中质量比)大于1%且DL≥0.18为指标,筛选出5种草莓叶活性成分,分别为蔗糖、海藻糖、儿茶素、原花青素B1、灯盏乙素。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到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共87个,儿茶素未预测到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到氧化应激相关靶点共有13711个;取交集得到草莓叶活性成分抗氧化的潜在靶点共83个。结合STRING数据库进行草莓叶活性成分-抗氧化潜在靶点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取degree值排名前30的靶点作为草莓叶抗氧化核心靶点,对核心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得到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一氧化氮合成酶调节剂活性等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得到MAPK、Rap1、PI3K-Akt、Ras、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草莓叶“活性成分-抗氧化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原花青素B1、蔗糖、灯盏乙素、海藻糖与SRC、TNF、EGFR均具有较稳定的结合能力。综上所述,草莓叶中的活性成分原花青素B1、蔗糖、灯盏乙素、海藻糖,可能通过SRC、TNF、EGFR等靶点调控MAPK、Rap1、PI3K-Akt、Ras、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实现抗氧化功效,为草莓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叶 lc-MS/MS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化结合LC-MS法测定硝酸硫康唑中2种基因毒性杂质
13
作者 郭志强 李铁军 +2 位作者 孙迎基 李佩佩 王琦 《化学工业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针对硝酸硫康唑中硫酸烷基酯类基因毒性杂质(包括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开发了方法进行检测。HILIC色谱柱(2.1 mm×50 mm, 3μm),水相为20 mmol·L^(-1)甲酸铵溶液-甲酸(1 000∶1),有机相为乙腈,水相-有机相(10∶90),流速0.2... 针对硝酸硫康唑中硫酸烷基酯类基因毒性杂质(包括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开发了方法进行检测。HILIC色谱柱(2.1 mm×50 mm, 3μm),水相为20 mmol·L^(-1)甲酸铵溶液-甲酸(1 000∶1),有机相为乙腈,水相-有机相(10∶90),流速0.2 mL·min^(-1),柱温20℃;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定量检测。探讨了温度、时间对衍生化的影响。该方法硫酸二甲酯、硫酸二乙酯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和0.998 9,回收率分别为80.3%~102.3%、90.3%~100.0%,操作简单,满足定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硫康唑 衍生化 液质联用 基因毒性杂质 硫酸二甲酯 硫酸二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BP与TheraCalLC用于恒牙间接盖髓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覃耀萱 刘小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82-085,共4页
研究iRoot BP与TheraCal LC用于恒牙髓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8月到本院及医联体就诊的深龋的患者共计80例,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TheraCal LC法进行间接盖髓,观察组(40例)采用iRoot BP... 研究iRoot BP与TheraCal LC用于恒牙髓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8月到本院及医联体就诊的深龋的患者共计80例,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TheraCal LC法进行间接盖髓,观察组(40例)采用iRoot BP 法进行间接盖髓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x²=2.883,P=0.090>0.05;治疗前,两组牙本质硬度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z=-0.177,P>0.05;治疗后,观察组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4.019,P<0.001。结论 iRoot BP 用于深龋充填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提升硬度,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龋 iRoot?BP TheraCal lc 间接盖髓术 临床疗效 牙本质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联合LC同期手术对老年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取石成功率的影响
15
作者 徐卫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92-095,共4页
探究对老年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ERCP联合LC同期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取石成功率等影响效果。方法 初始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数据截止至2024年8月,取此段时间内于我院开展胆囊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共68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 探究对老年胆囊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ERCP联合LC同期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取石成功率等影响效果。方法 初始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数据截止至2024年8月,取此段时间内于我院开展胆囊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共68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归类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配合ERCP联合LC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配合ERCP联合LC同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结石取出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炎症反应、手术指标数据。结果 观察组的各手术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石成果取出率高于对照组,结石残余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炎症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将ERCP与LC手术进行同期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提升结石取出效率,优化整体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风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lc 同期手术 老年胆囊胆总管结石 取石成功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的液相色谱-质谱(LC-MS)生物分析方法开发及验证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江 干霞 朱嘉琦 《山东化工》 2025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可贯穿整个药物研发周期,其广泛应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各个阶段,LC-MS技术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生物标志物定量平台之一,特别是对于小分子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从生物标志物研究应用、生物标志物LC-MS方法开发难点、主要... 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可贯穿整个药物研发周期,其广泛应用于药物发现和开发的各个阶段,LC-MS技术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生物标志物定量平台之一,特别是对于小分子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从生物标志物研究应用、生物标志物LC-MS方法开发难点、主要的生物标志物分析方法(标准添加法、替代基质法、替代待测物法)和它们的优缺点、生物标志物分析方法验证内容(选择性/特异性、基质效应、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等4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lc-MS 方法开发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法测定水田七中根薯酮内酯A和根薯酮内酯B
17
作者 覃丽郦 何颂华 +1 位作者 罗轶 谷立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第5期65-67,110,共4页
目的:建立水田七中根薯酮内酯A和根薯酮内酯B的液质联用检测(LC-MS)和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Proshell C_(18)柱(2.5μm,2.1 mm×100 m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根... 目的:建立水田七中根薯酮内酯A和根薯酮内酯B的液质联用检测(LC-MS)和分析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Proshell C_(18)柱(2.5μm,2.1 mm×100 m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根薯酮内酯A和根薯酮内酯B进样量分别在10.1136~505.6800 pg和0.9996~99.9600 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5%(RSD 2.88%),99.12%(RSD 2.8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靠,能够用于水田七中根薯酮内酯A和根薯酮内酯B的测定,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七 根薯酮内酯A 根薯酮内酯B 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法检测自来水中的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及三氯乙酸
18
作者 张辉 付贵勤 +3 位作者 邹雄伟 曾东芳 陈晓磊 陈阳 《山西化工》 2025年第3期67-71,76,共6页
氯因其氧化能力强、价格便宜、易储存和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在公共给水中氯化消毒主要用液氯或次氯酸盐进行,但是氯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其对人体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氯因其氧化能力强、价格便宜、易储存和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在公共给水中氯化消毒主要用液氯或次氯酸盐进行,但是氯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其对人体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检测自来水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LC-MS)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适用于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和生活饮用水的分析方法,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相关系数均>0.999,检测范围为1~15μg/L,检测限分别为0.12μg/L和0.19μg/L。采取加入抗坏血酸或硫代硫酸钠去氯,对未加标和加标的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抗坏血酸进行去氯,其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回收率分别为24.1%~35.5%和125%~175%。加入硫代硫酸钠进行去氯,其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回收率分别为77.0%~106.0%和97%~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 二氯乙酸 三氯乙酸 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BDE+LC与ERCP+EST+LC方案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患者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对比
19
作者 李志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71-175,共5页
通过对LCBDE+LC与ERCP+EST+LC方案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患者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对比,研究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6例,接受ERCP+EST+LC治疗)和观... 通过对LCBDE+LC与ERCP+EST+LC方案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患者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对比,研究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6例,接受ERCP+EST+LC治疗)和观察组(27例,接受LCBDE+LC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似, 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显著(P=0.038);观察组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肠道功能通气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8);同时,观察组的血清生化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BDE+LC方案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患者中, 临床效果优于ERCP+EST+LC方案,减少并发症,改善症状和临床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胆道梗阻 腹腔镜常规胆总管探查(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D技术的LC滤波器制备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亚新 梁广华 +4 位作者 庄治学 龚孟磊 刘晓兰 周拥华 王康 《电子工艺技术》 2024年第1期6-9,38,共5页
介质层制备工艺是基于IPD技术的LC滤波器制备的关键工艺。从介质层的制备流程入手,研究了影响PI介质层质量的匀胶、曝光、固化三个关键工艺因素,确定了LC滤波器中介质层的制备工艺参数,实现了厚度8μm、厚度均匀性优于5%、最小互连孔径2... 介质层制备工艺是基于IPD技术的LC滤波器制备的关键工艺。从介质层的制备流程入手,研究了影响PI介质层质量的匀胶、曝光、固化三个关键工艺因素,确定了LC滤波器中介质层的制备工艺参数,实现了厚度8μm、厚度均匀性优于5%、最小互连孔径25μm的介质层制备。按此工艺参数加工,得到LC滤波器样件,经性能测试,所制备LC滤波器的电学性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D技术 lc滤波器 介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