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钢管混凝土柱穿入式组合节点耗能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庆元 雷建雄 +4 位作者 丁发兴 周期石 张华帅 邱远光 杨建军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开展了4个翼缘削弱的钢管混凝土柱穿入式组合节点抗震性能与三维实体有限元精细化模型分析。在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和钢材混合强化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钢材的韧性损伤模型,探讨了钢梁削弱程度对节点抗震性能与破坏形式的影响规律,结果... 开展了4个翼缘削弱的钢管混凝土柱穿入式组合节点抗震性能与三维实体有限元精细化模型分析。在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和钢材混合强化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钢材的韧性损伤模型,探讨了钢梁削弱程度对节点抗震性能与破坏形式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引入钢材韧性损伤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且钢梁削弱程度降低了该节点的刚度、承载力和耗能。随后对不同钢梁尺寸和柱端拉筋强构造下的组合节点进行了承载力、刚度和塑性耗能分配与失效机制的影响规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穿入式节点分别在梁-柱抗弯承载力比介于1.66~2.11、梁-柱线刚度比介于1.90~1.96、梁-柱截面刚度比介于1.16~1.21时,将由梁耗能向柱耗能转变;柱端拉筋强构造技术后,由于拉筋直接约束混凝土,大幅度提升了柱端抗弯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组合节点在高轴压比时仍维持梁端失效破坏模式;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梁-柱抗弯承载力比取值小于1时为强柱弱梁,这对穿入式组合节点强柱弱梁的定义较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 钢-混凝土组合梁 穿入式组合节点 韧性损伤 塑性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作法下两种框架结构柱-板节点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欣 胡圣兴 +2 位作者 杨哲 刘国安 李树明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150,共9页
为研究在逆作法施工下框架结构柱-板节点的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4个节点试件,其中2个为原焊接做法的钢环板节点试件,2个为新型混凝土环梁法节点试件,分别对两种节点进行轴压加载及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拟静力加载下两种节点... 为研究在逆作法施工下框架结构柱-板节点的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4个节点试件,其中2个为原焊接做法的钢环板节点试件,2个为新型混凝土环梁法节点试件,分别对两种节点进行轴压加载及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拟静力加载下两种节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选取了试件关键位置的应变片进行了数据分析,并使用现行规范公式对试件进行了冲切承载力计算。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钢环板节点试件,环梁法节点试件的承载能力、开裂荷载和累积能量耗散分别提升了20%、25%和73.1%,环梁法节点试件具有优越的强度和刚度,在传递复杂应力方面效果更有效,协同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作法 钢环板节点 环梁法节点 抗震性能 轴压加载 拟静力加载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轴力作用下RC中间层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杨红 杨浩澜 余依瑾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4,共15页
钢筋混凝土(R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一般是通过定轴力作用下梁柱组合体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进行研究,在更真实的变轴力作用下R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成果很少。文章对4个中间层中节点梁柱组合体试件进行变轴力加载试验,除轴力加载... 钢筋混凝土(RC)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一般是通过定轴力作用下梁柱组合体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进行研究,在更真实的变轴力作用下R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成果很少。文章对4个中间层中节点梁柱组合体试件进行变轴力加载试验,除轴力加载制度不同外,试件的截面尺寸和配筋、试验方案及材料强度等级均与课题组已完成的定轴力加载对比试验相同。分析正向加载与负向加载的柱顶水平力、节点剪应力、节点剪切变形、节点内梁纵筋滑移等的差异;将变轴力试件、定轴力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轴力变化对梁柱组合体试件和中间层中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向加载、轴压力增大时柱顶峰值水平力P_(max)明显比轴压力减小的负向P_(max)更大;正向加载时变轴力试件的节点峰值剪应力τ_(max)与定轴力试件接近,负向加载、轴压力减小时τ_(max)较定轴力试件更低;定轴力试件正向和负向的P_(max)或τ_(max)均分别基本相同;正向加载、轴压力增大时变轴力试件的极限位移Δ_(u)明显比其负向Δ_(u)更小;变轴力试件的正、负向节点内梁纵筋最大滑移变形均小于定轴力试件的梁纵筋滑移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变轴力 节点受剪强度 节点剪切变形 纵筋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连接与套筒装配连接对墙板节点抗震性能影响
4
作者 马少春 朱雅 +3 位作者 叶小斌 鲍鹏 郭成超 冯坚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装配式建筑的关键问题是连接,因此,为了解现浇与套筒不同连接方式对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设计了3个现浇构件和1个装配式套筒连接构件。此类构件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解决了外墙保温板易脱落问题。通过低周反复试... 装配式建筑的关键问题是连接,因此,为了解现浇与套筒不同连接方式对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设计了3个现浇构件和1个装配式套筒连接构件。此类构件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解决了外墙保温板易脱落问题。通过低周反复试验分别研究了构件的破坏模式、滞回及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刚度、耗能、残余变形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两类构件的破坏区域主要发生在翼缘板和腹板上,尤其是在腹板脚部的混凝土被拉裂或压碎,钢筋被拉长或压弯;构件的节点核心区相对完好,符合“强节点,弱构件”设计要求,破坏模式均属于弯剪破坏。装配式套筒连接构件的正负向峰值荷载与现浇构件相比分别提升了12.71%和4.95%,承载力表现相对良好。套筒连接构件的整体刚度曲线高于现浇构件,初始刚度与现浇构件相比提高了7.53%,抗侧刚度明显加强。套筒连接方式在加载后期能较好地减小墙板构件的残余变形,可恢复性能好;两类构件的强度退化曲线较接近,强度变化相对稳定;套筒连接构件和现浇构件的强度退化系数及曲线发展趋势相似,两类构件基本能等同。因此,陶粒混凝土复合墙板节点采用套筒连接方式有效,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可为此类构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周反复试验 装配式 抗震性能 墙板节点 套筒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节点重要性识别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强 欧阳 +1 位作者 江明珠 刘建国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51,共27页
准确识别社交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对于促进或抑制信息传播、遏制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精准营销和社会治理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文从4个角度对节点影响力识别算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具体包括:基于微观局部结构、中... 准确识别社交网络中的节点重要性对于促进或抑制信息传播、遏制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精准营销和社会治理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文从4个角度对节点影响力识别算法进行总结和梳理,具体包括:基于微观局部结构、中观的社团结构、宏观全局结构及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代表性算法,并从不同层面分析了不同算法的优缺点。此外还总结了常用的传播动力学模型和评价指标。最后提炼了仍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节点重要性 社团结构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信息熵与有效距离的网络节点识别
6
作者 张正勇 苏健生 +1 位作者 姜敏勤 杨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7-396,共10页
为了克服现有关键节点识别技术存在的计算复杂性大、评估维度单一和应用范围有限等缺点,构造了一个适用于关键节点评估的新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分析节点的信息熵以及其邻居节点的影响力贡献,评估节点的局部影响力,从而消除了传统仅仅... 为了克服现有关键节点识别技术存在的计算复杂性大、评估维度单一和应用范围有限等缺点,构造了一个适用于关键节点评估的新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分析节点的信息熵以及其邻居节点的影响力贡献,评估节点的局部影响力,从而消除了传统仅仅依赖节点度量为评估标准的瑕疵。其次,该算法通过衡量节点间距离的相关性来确定节点的全局影响力,有效解决了因考虑过多路径而导致的计算量激增的问题。为了充分论证算法的实用性,借助单调性实验、传染病模型实验以及鲁棒性实验,对4个规模各异的真实网络以及6种比较算法展开分析。最终结果显示该算法在准确性、有效性和识别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改善,同时,其计算复杂度较低,可应用于稀疏的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关键节点 节点信息熵 全局信息 局部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推荐策略下充电网络鲁棒性分析及关键节点识别
7
作者 耿鹏 柳艳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106,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可能因局部超载或故障而形成级联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推荐策略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鲁棒性分析方法。其采用Space-L方法构建充电网络拓扑结构,并引入负载-容量级联失效模型,基于距离、快充桩数量、用户偏好...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可能因局部超载或故障而形成级联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推荐策略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鲁棒性分析方法。其采用Space-L方法构建充电网络拓扑结构,并引入负载-容量级联失效模型,基于距离、快充桩数量、用户偏好、价格和总评分等推荐策略,评估了不同推荐策略下充电网络的动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在特定节点失效比下,不同推荐策略均导致了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的突变,经过识别触发突变的失效节点所对应充电站的经纬度,即可识别充电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策略 充电站网络 鲁棒性 级联失效 关键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隅撑和柱端滑移摩擦节点单层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成玉 杨草原 +1 位作者 贾良玖 陈焰周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7,共15页
基于损伤控制概念,提出了一种配置曲线隅撑和柱端滑移摩擦连接的新型梁贯通式分层装配式钢框架体系。在地震作用中,曲线隅撑作为结构的第一道“保险丝”,先发生塑性变形,柱端滑移摩擦连接作为结构的第二道“保险丝”,既可避免梁柱等主... 基于损伤控制概念,提出了一种配置曲线隅撑和柱端滑移摩擦连接的新型梁贯通式分层装配式钢框架体系。在地震作用中,曲线隅撑作为结构的第一道“保险丝”,先发生塑性变形,柱端滑移摩擦连接作为结构的第二道“保险丝”,既可避免梁柱等主要构件出现塑性损伤,又能实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时序的“稳定、渐进、可控”。设计并制作了2个1/2缩尺的单层钢框架试件,其中第一个试件的柱脚为盖板式滑移摩擦节点(CPSFJ),柱顶为L形连接件滑移摩擦节点(LCSFJ);第二个试件柱顶在第一个试件的基础上配置了曲线隅撑。对两个试件进行了拟静力循环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柱端滑移摩擦节点能有效降低主体结构的塑性损伤,实现框架结构的低损伤;曲线隅撑的钢框架试件较未配置隅撑的钢框架具有更高的初始刚度、承载能力和更优的耗能能力,加载过程中隅撑先于节点转动进入塑性,塑性损伤主要集中在曲线隅撑、CPSFJ盖板和LCSFJ连接件上,梁柱等主要构件均未发生损伤,设置这些节点的框架能够在震后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装配 损伤控制 滑移摩擦节点 曲线隅撑 损伤时序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9
作者 郑文忠 吕盛先 +1 位作者 郑博文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推导给出仅有竖向荷载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和仅有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公式的合理性。然后基于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试验结果,拟合得到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对所提计算方法与不同规范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节点 竖向荷载 不平衡弯矩 受冲切承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感知邻域的节点分类算法
10
作者 郑文萍 王晓敏 韩兆荣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图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将相似性高的邻居节点信息进行聚合以得到节点表示,为节点选择合适邻域并进行有效聚合是图卷积网络的关键。现有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大多直接将多跳邻域内的节点信息聚合,没有考虑到不同跳数邻域的聚合权重对网络中不同... 图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将相似性高的邻居节点信息进行聚合以得到节点表示,为节点选择合适邻域并进行有效聚合是图卷积网络的关键。现有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大多直接将多跳邻域内的节点信息聚合,没有考虑到不同跳数邻域的聚合权重对网络中不同节点的差异性。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感知邻域的节点分类算法(Path connectivity based neighbor-awareness nod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PCNA),通过网络中的路径连通信息确定节点邻域,并自适应地感知不同长度路径对节点间相似性计算的影响权重,指导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邻域聚合过程。PCNA由邻域感知器和节点分类器组成,邻域感知器基于强化学习机制自适应地获取每个节点的聚合邻域及不同长度路径的影响权重,再利用节点间的路径连通信息得到相似性矩阵;节点分类器利用所得相似性矩阵进行邻域聚合得到节点表示,并进行节点分类。在8个真实数据集上与10种经典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了所提算法在节点分类任务上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邻域聚合 强化学习 节点相似性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观测无线传感网络最优节点智能选择方法
11
作者 乔梁 钱眺 黄博 《计算机仿真》 2025年第2期541-545,共5页
无线传感网络通常由大量的节点组成,而节点的位置选择不仅影响到单个节点的性能,还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性能。因此,如何获得能够保证网络连通性的同时,优化网络拓扑的节点最优位置,以提高数据采集准确性,降低网络节点能耗,是一... 无线传感网络通常由大量的节点组成,而节点的位置选择不仅影响到单个节点的性能,还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性能。因此,如何获得能够保证网络连通性的同时,优化网络拓扑的节点最优位置,以提高数据采集准确性,降低网络节点能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难点。为此,提出气象观测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最优位置选择仿真研究。先建立气象观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耗散和成本消耗数学函数,以节点总能耗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并制定数据流向与数据最大转送次数约束条件,以更精确地控制网络的行为和性能,优化网络的拓扑结构,提高数据采集准确性、降低节点能耗。利用粒子群算法构建网络节点最优位置选择函数,为提高选择效果,采用参数聚焦距离变化率调整惯性权重,以迭代更新运算选择出网络节点最优位置。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选择的节点最优位置得到的气象观测数据准确性高,且能耗仅为0.49J,可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节点能耗 适应度值 节点最优位置选择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
12
作者 于建兵 徐志强 +2 位作者 夏煜锋 管东芝 郭正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0,共12页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足尺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节点的连接特点,提出了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构建了平顶的三折线骨架曲线理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试验...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装配式局部活性粉末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对4个足尺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之上,针对节点的连接特点,提出了强度和变形计算方法,构建了平顶的三折线骨架曲线理论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试验滞回曲线各阶段曲线刚度值,并拟合得到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各级加载、卸载刚度与加载位移角的关系,进而根据滞回规则建立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理论计算所建立的三折线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该类连接节点在各阶段的受力特点,为弹塑性分析和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活性粉末混凝土 梁柱节点 恢复力模型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环境电磁资料的节点约束遗传算法反演流速剖面
13
作者 裴建新 王琪 +1 位作者 陈家林 吉芙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8,共11页
海水运动切割地磁场产生的感应电磁场,是海洋环境电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丰富海洋动力环境参数求取方法,并进一步验证实际海洋环境电磁场观测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以模拟磁场与实测磁场的差值构建目标函数,提出基于垂向阵列节点观测值... 海水运动切割地磁场产生的感应电磁场,是海洋环境电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丰富海洋动力环境参数求取方法,并进一步验证实际海洋环境电磁场观测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以模拟磁场与实测磁场的差值构建目标函数,提出基于垂向阵列节点观测值约束遗传算法实现由海水运动感应电磁场反演流速剖面的方法。根据南海实际流速观测资料构建海水运动模型,反演测试结果表明,节点约束下的反演流速与模型流速有较高的相关性和较好的抗噪性能。对南海实测海洋环境电磁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反演流速剖面与ADCP观测资料在总体变化趋势和细节刻画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反演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电磁场 遗传算法 节点约束 流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柱-H型钢梁外套筒式全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4
作者 刘学春 李亚鹏 +2 位作者 冯徐泽 陈学森 余少乐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针对传统栓焊连接节点在地震中易出现脆性断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外套筒式全螺栓连接梁柱节点,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ABAQUS建立了试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套筒安装缝隙、盖板厚度、梁翼缘螺栓数量、摩擦系数以及... 针对传统栓焊连接节点在地震中易出现脆性断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外套筒式全螺栓连接梁柱节点,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ABAQUS建立了试件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套筒安装缝隙、盖板厚度、梁翼缘螺栓数量、摩擦系数以及加劲肋的设置等参数,获得了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等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震作用下全螺栓试件初始刚度与焊接试件一致,在中、大地震作用下主要通过盖板与梁翼缘之间的滑移摩擦耗能;全螺栓试件破坏模式为拼接区外侧梁翼缘和腹板鼓曲并形成塑性铰,与传统焊接试件相比具有更高的承载力、更好的延性性能和转动能力。最后提出了节点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方钢管柱 梁柱节点 全螺栓连接 抗震性能 滑移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livier-Ricci曲率的图扩散节点分类算法
15
作者 孙宁 李胤萱 +2 位作者 张帅 汤璇 魏宪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为解决图扩散方法在处理复杂边关系时精度降低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的图扩散神经网络。首先,引入Ollivier-Ricci曲率量化图的边曲率,提供关于图结构的几何度量;其次,运用曲率调整随机转移矩阵的权重,根据几何关系进行相应的权重... 为解决图扩散方法在处理复杂边关系时精度降低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的图扩散神经网络。首先,引入Ollivier-Ricci曲率量化图的边曲率,提供关于图结构的几何度量;其次,运用曲率调整随机转移矩阵的权重,根据几何关系进行相应的权重修改;最后,将处理后的曲率矩阵与图扩散矩阵结合,更新权重系数进行模型训练。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图扩散方法相比,改良后的方法保持了有效地平滑图信号和减少高频噪声的优点,并在不同边和节点数量的数据集上将精度提高0.3~2.0百分点。该方法通过优化图扩散的消息聚合,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图结构中的节点信息和边权重,从而提升节点分类任务中的模型性能,为未来基于图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方法与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图扩散 Ollivier-Ricci曲率 节点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KK型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
16
作者 陈康明 樊林杰 +3 位作者 杨益伦 吴庆雄 罗健平 缪承谕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2,85,共14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KK(CFST-KK)型节点应力集中系数(SCF)计算方法,开展CFST-KK型节点模型试验和实体有限元分析,通过试验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正确性;通过有限元参数分析揭示CFST-KK型节点SCF的敏感性以及管内混凝土的影...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KK(CFST-KK)型节点应力集中系数(SCF)计算方法,开展CFST-KK型节点模型试验和实体有限元分析,通过试验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正确性;通过有限元参数分析揭示CFST-KK型节点SCF的敏感性以及管内混凝土的影响机理;探讨现有相贯管节点SCF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基于节点刚度推导得到钢管KK(CHS-KK)型节点SCF计算方法,基于变形相似原则并考虑管内混凝土与主管管壁的剥离变形作用,提出了CFST-KK型节点SCF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最大误差为8.0%,具有良好的精度;计算CFST-KK型节点SCF时,可只考虑轴力和面内弯矩的作用而忽略面外弯矩的作用;主管径厚比对CFST-KK型节点SCF的影响最为显著,主管内填混凝土可提升主管管壁整体径向刚度,使CFST-KK型节点SCF减小28.5%~48.9%;采用现有相贯管节点SCF计算方法计算CFST-KK型节点SCF时均存在较大误差;扩展有限元参数分析验证了文章提出的CHS-KK和CFST-KK型节点SCF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且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KK型节点 应力集中系数 计算方法 有限元分析 理论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的极限承载力研究
17
作者 姜作杰 刘建鑫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7,共6页
高强H型钢梁柱的轴向承载力较高,受压时不易屈曲失稳。但其节点作为载荷传递的关键构件,尤其弱轴连接节点承受载荷时易变形和破坏。为此,进行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制备4种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试样(... 高强H型钢梁柱的轴向承载力较高,受压时不易屈曲失稳。但其节点作为载荷传递的关键构件,尤其弱轴连接节点承受载荷时易变形和破坏。为此,进行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极限承载力研究。制备4种建筑高强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试样(标准型、盖板型、扩翼型、加腋型)。通过低周循环加载试验测试弯矩、转动刚度、承载力等,对比不同弱轴连接节点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扩翼型H型钢梁柱弱轴连接节点试样的屈服极限高于其他试样,且其梁端峰值载荷、最大承载力均最大,具有更优的抗弯承载性能。研究结果揭示了钢梁柱弱轴节点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高强H型钢梁柱 弱轴连接节点 极限承载力 扩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PVA-ECC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8
作者 李慧 杨丹 +1 位作者 郭瑞 余志祥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3,共6页
节点核心区是装配式梁柱节点的薄弱部分,改善节点的连接是增强装配式结构核心区抗剪性能的关键问题。为提高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聚乙烯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代替梁柱节点核心区及相邻一定范围内梁端与柱端的普通混... 节点核心区是装配式梁柱节点的薄弱部分,改善节点的连接是增强装配式结构核心区抗剪性能的关键问题。为提高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采用聚乙烯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代替梁柱节点核心区及相邻一定范围内梁端与柱端的普通混凝土,并提出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拆分构造。通过3个梁柱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比较了不同构造下梁柱节点的滞回性能、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验证了拆分构造方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现浇混凝土试件破坏最为严重,装配式PVA-ECC梁柱节点无混凝土剥落现象且裂缝宽度较小,并表现出多裂缝开裂现象;对比结果表明,纤维增强梁柱节点承载能力增强,可实现“等同现浇”,刚度退化减缓,耗能能力增强18%左右,表明提出的装配式PVA-ECC梁柱节点的拆分构造方式可行;通过对梁柱节点进行承载力验算,验证了装配式PVA-ECC梁柱节点的合理性,可进行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装配式梁柱节点 多裂缝开裂 拆分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剪性螺栓球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谢洪阳 陈逸川 +2 位作者 付炜 胡晓莲 莫新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2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为了开发无主檩螺栓球节点网架结构,设计了新型抗剪性螺栓球节点,通过压、拉、剪试验,对M24、M27、M30三种不同螺栓直径的新型螺栓球节点进行试验,研究其各组成部件及整体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节点受压时,新型节点套筒比普通节点的更抗压... 为了开发无主檩螺栓球节点网架结构,设计了新型抗剪性螺栓球节点,通过压、拉、剪试验,对M24、M27、M30三种不同螺栓直径的新型螺栓球节点进行试验,研究其各组成部件及整体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节点受压时,新型节点套筒比普通节点的更抗压,且新型节点螺栓承受了一定的力;受拉时,两种节点各部件力学变化规律一致;受弯剪时,新型节点抗剪性能有一定提升,M24、M27、M30新型节点的极限弯矩分别提升了2%、6%、13%。将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最大误差不超过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螺栓球节点 节点应变 节点弯矩 力学试验 有限元模拟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可拆换T型钢连接件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和震后功能快速恢复性能研究
20
作者 门进杰 李通 +2 位作者 张辉煌 李家富 张谦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44,共16页
为了实现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集中耗能和震后功能快速恢复,提出了一种带可拆换T型钢连接件的梁柱节点。通过控制T型钢连接件与框架梁的承载力比值,即设计承载力系数,即可实现集中耗能的设计目标,震后仅需更换受损的T型钢连接件即... 为了实现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集中耗能和震后功能快速恢复,提出了一种带可拆换T型钢连接件的梁柱节点。通过控制T型钢连接件与框架梁的承载力比值,即设计承载力系数,即可实现集中耗能的设计目标,震后仅需更换受损的T型钢连接件即可快速恢复结构功能。设计并制作了4个带T型钢连接件的梁柱节点试件,通过试验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抗震性能。对典型试件拆换受损的T型钢连接件,并采用可拆换残余转角、滞回性能和组件耗能等指标,从功能恢复效率和功能恢复质量两个方面评估了其震后功能快速恢复性能。研究表明:所有试件均呈现出半刚性节点的特性。采用低屈服点T型钢的试件具有较高的刚度、较好的延性和较大的安全储备,建议在工程中优先采用。除了设计承载力系数较大的试件在试验后期钢梁悬臂段根部出现轻微塑性以外,其余试件的梁柱等非耗能构件均处于弹性状态,且T型钢的耗能比例达到90%以上,为震后功能快速恢复提供了可能。T型钢腹板较薄的RT-2试件具有最大的T型钢可拆换残余转角和梁端可拆换残余转角,采用低屈服点T型钢试件的拆换性能优于普通钢试件。拆换试件与原试件相比,虽然延性系数略有降低,但初始刚度和承载能力几乎没有差别,T型钢连接件仍能发挥集中耗能的作用,试件拆换后功能快速恢复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梁柱节点 可拆换T型钢 抗震性能 结构功能快速恢复 耗能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