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涂层改性钛合金的促成骨和抗菌效应
1
作者 程新奇 邵龙辉 +1 位作者 沈华侨 刘宏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639-4646,共8页
背景:钛合金作为骨科植入物时缺乏生物活性,可导致种植体松动和假体周围感染,因此,研究一种兼顾促成骨和抗感染复合功能的钛合金表面改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合金的理化性质,评估其促成骨和... 背景:钛合金作为骨科植入物时缺乏生物活性,可导致种植体松动和假体周围感染,因此,研究一种兼顾促成骨和抗感染复合功能的钛合金表面改性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合金的理化性质,评估其促成骨和抗菌方面的潜能。方法:采用球磨、造粒方法制备含有氧化铜、氧化锶及硅酸钙的复合粉末,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对复合涂层进行表征。将钛合金浸提液、硅酸钙涂层改性钛合金浸提液、铜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合金浸提液、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合金浸提液分别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检测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与促成骨性能。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分别与钛合金、硅酸钙涂层改性钛合金、铜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合金、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合金共培养,扫描电镜、平板计数法检测材料的体外抗菌性能。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粗糙表面存在大量的纳米结构,该复合涂层成功喷涂在钛合金表面,在体外可缓释Sr^(2+)和Cu^(2+),并且Sr^(2+)的释放浓度大于Cu^(2+);(2)CCK-8和细胞活死染色结果显示,铜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合金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硅酸钙涂层与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碱性磷酸酶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钛合金、硅酸钙涂层改性钛合金,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合金表现出更优的促成骨性能;(3)扫描电镜观察、细菌涂布和细菌计数法结果表明,相较于钛合金、硅酸钙涂层改性钛合金,铜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与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合金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生长,表现出抗菌潜能;(4)结果表明,铜锶二元掺杂硅酸钙复合涂层改性钛片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促成骨性能与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等离子体喷涂 复合涂层 氧化铜 氧化锶 硅酸钙 成骨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Bi-2223高温超导材料中铋、锶、钙、铜、铅元素的含量
2
作者 张艳玲 郭姣姣 +1 位作者 赵欢娟 李娟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10期30-34,共5页
本文采用HNO_(3)溶解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Bi-2223高温超导材料中铋、锶、钙、铜、铅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在仪器最佳操作条件下,测得Bi-2223高温超导材料中各元素的检出限均不大于0.004%,相对标准偏差(R... 本文采用HNO_(3)溶解样品,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Bi-2223高温超导材料中铋、锶、钙、铜、铅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在仪器最佳操作条件下,测得Bi-2223高温超导材料中各元素的检出限均不大于0.004%,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0.8%,加标回收率介于98.7%~100.9%之间。说明该方法测试结果准确且稳定,可用于Bi-2223高温超导材料中铋、锶、钙、铜、铅元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法 Bi-2223高温超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系超导体组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袁秀顺 徐荃 黄秀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55-457,共3页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离子交换柱分离——滴定法测定Bi系超导体中Bi、Pb、Cu、Ca和Sr含量的方法。研究了进样条件和淋洗方法,特别是Bi^(3+)在微酸性溶液中的亚稳态进样。测定合成样品时,Bi、Pb、Cu、Ca和Sr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1....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离子交换柱分离——滴定法测定Bi系超导体中Bi、Pb、Cu、Ca和Sr含量的方法。研究了进样条件和淋洗方法,特别是Bi^(3+)在微酸性溶液中的亚稳态进样。测定合成样品时,Bi、Pb、Cu、Ca和Sr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1.6%、0.5%、0.4%和0.2%。分析了超导体样品,并测定了其中Cu^(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系 超导体 离子交换 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bSbSrCaCuO的超导电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言荣 李有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4-75,共2页
据报,在BiPbSrCaCuO中加Sb形成BiPbSbSrCaCuO体系的T_c可达130K。但其组成、结构、性质等均未见详细报道。我们合成了一系列BiPbSbSrCaCuO,发现了一个具有2212相结构、但T_c却为~110K的超导相。 试样制备包括将Bi_2O_3,PbO,Sb_2O_3,SrC... 据报,在BiPbSrCaCuO中加Sb形成BiPbSbSrCaCuO体系的T_c可达130K。但其组成、结构、性质等均未见详细报道。我们合成了一系列BiPbSbSrCaCuO,发现了一个具有2212相结构、但T_c却为~110K的超导相。 试样制备包括将Bi_2O_3,PbO,Sb_2O_3,SrCO_3,CaO和CuO(AR级)混匀、碾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铋铅锑锶铜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铋系超导材料中合金组分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禄妮 李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2年第2期30-33,共4页
提出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铋系超导材料合金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试样溶样方法,最终采用硝酸+盐酸溶解样品;选择Bi 223.061(151);Pb 216.999(155);Sr 346.446(97);Ca 315.887(106);Cu 224.700(149)... 提出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铋系超导材料合金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试样溶样方法,最终采用硝酸+盐酸溶解样品;选择Bi 223.061(151);Pb 216.999(155);Sr 346.446(97);Ca 315.887(106);Cu 224.700(149)作为元素分析谱线;确定最佳的仪器工作参数。方法回收率为99.0%~102.0%,RSD小于1.0%,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日常超导材料中合金组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系超导材料 IC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铜精矿中多种元素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平强 张二平 吴秀珍 《铜业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37-39,共3页
通过研究铜精矿加酸微波消解处理,标准溶液中加入Cu、Fe进行基体匹配,ICP-AES法测定铜精矿中As、Bi、Sb、Hg、Zn、Pb、CaO、MgO的含量。采用分析标样、加标回收试验、与国标法比对和参加全国水平测试等多种方法对该方法进行验证。证明... 通过研究铜精矿加酸微波消解处理,标准溶液中加入Cu、Fe进行基体匹配,ICP-AES法测定铜精矿中As、Bi、Sb、Hg、Zn、Pb、CaO、MgO的含量。采用分析标样、加标回收试验、与国标法比对和参加全国水平测试等多种方法对该方法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与现行的单元素分析方法相比,分析周期短,可用于铜精矿的快速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精矿 微波消解 氧化钙 氧化镁 加标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D Studies on Nano Crystalline Ceramic Superconductor PbSrCaCuO at Different Treating Temperatures 被引量:2
7
作者 V. S. Vinila Reenu Jacob +5 位作者 Anusha Mony Harikrishnan G. Nair Sheelakumari Issac Sam Rajan Anitha S. Nair Jayakumari Isac 《Crystal Structur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ceramic oxides is a new technology in which advances are occurring at a rapid pace. Here, the author describes some properties of a new nano crystalline ceramic Type II supercondu...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ceramic oxides is a new technology in which advances are occurring at a rapid pace. Here, the author describes some properties of a new nano crystalline ceramic Type II superconductor, PbSrCaCuO. Type II superconductors are usually made of metal alloys or complex oxide ceramics. The PSCCO perovskite phase structure was prepared by the conventional solid state reaction technique. In order to show the v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super-conducting powder was prepared in special furnace. The sample was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Particle size determination, SEM and EDX. The comparison of XRD results with JCPDS files confirmed the orthorhombic structure of the sample with a ≠ b ≠ c and α = β = γ = 90°.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studies revealed that its particle size is in the nanometer range. It also confirmed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particle size from Debye Scherrer’s formula. EDX spectrum shows the elements of the sample. X-ray instrumental peak broadening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ize and lattice strain by the Williamson-Hall Plot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 strontium calcium copper oxide (pscco) XRD SEM EDX DEBYE Scherrer’s Formula INSTRUMENTAL BROADENING Williamson-Hall PLO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锶钙铜氧超导陶瓷的低温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董丽荣 李长生 +2 位作者 唐华 王旻璐 彭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85-1390,共6页
釆用低温摩擦实验机,研究了Bi2Sr2Ca2Cu3Oy(Bi2223)超导陶瓷从液氮温度至室温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室温下Bi2223超导陶瓷与不锈钢盘对摩时摩擦系数约为0.40,温度降到液氮温度后Bi2223超导陶瓷处于超导态,摩擦系数突然降到0.17,且非... 釆用低温摩擦实验机,研究了Bi2Sr2Ca2Cu3Oy(Bi2223)超导陶瓷从液氮温度至室温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室温下Bi2223超导陶瓷与不锈钢盘对摩时摩擦系数约为0.40,温度降到液氮温度后Bi2223超导陶瓷处于超导态,摩擦系数突然降到0.17,且非常稳定。为改善Bi2223常温摩擦性能,添加Ag制备了Ag/Bi2223超导陶瓷,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Ag未进入Bi2223晶格,沒有影响Bi2223的超导性,Ag的添加提高了材料的韧性。在正常载荷和滑行速度下Ag的质量分数(下同)为20%时,Ag/Bi2223超导陶瓷的摩擦系数为0.27,5%Ag/Bi2223超导陶瓷的磨损率最低,为1.78×10–5mm3/(N·m),Ag/Bi2223超导陶瓷在摩擦的过程中,Ag转移到摩擦表面,其低的剪切强度起到润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锶钙铜氧 超导陶瓷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