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8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跨倾斜PC连续梁桥预拱度设置方法
1
作者 廖宗熙 李元松 +1 位作者 叶绍其 郑和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预拱度的设置关系到车辆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解决大跨径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预拱度线形不达标的问题,适应桥梁实际工程特点,提出一种考虑结构自重、预应力、收缩徐变效应、汽车荷载和温度效应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预拱度设置和... 预拱度的设置关系到车辆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解决大跨径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预拱度线形不达标的问题,适应桥梁实际工程特点,提出一种考虑结构自重、预应力、收缩徐变效应、汽车荷载和温度效应等多种影响因素的预拱度设置和调整方法。以南昌某多跨倾斜PC连续梁桥为背景,基于设计文件和MIDASCivil程序,建立空间杆系结构纵向计算模型,对该桥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各节梁段的预拱度并用于指导施工。监控结果表明:大桥成桥线形高程与监控成桥高程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二者高差绝对值不超过20mm,所提方法理论清晰、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PC连续梁桥 悬臂施工 数值模拟 预拱度设置方法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纵组合的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行车安全评价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驰 王茜茹 +2 位作者 向宇杰 高艳阳 冉光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0,共13页
受制于地理和经济条件,山区高速公路在建设中不可避免会存在连续下坡路段,其中平纵组合路段对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分析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平纵组合路段的行车安全,利用西南山区高速公路数据,以80 km/h的设计速度,... 受制于地理和经济条件,山区高速公路在建设中不可避免会存在连续下坡路段,其中平纵组合路段对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分析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平纵组合路段的行车安全,利用西南山区高速公路数据,以80 km/h的设计速度,在连续下坡路段的不同位置、不同平纵组合工况构建了驾驶仿真实验。根据驾驶者的心理数据、车辆速度变化数据和横向偏移数据推出综合评价指标;将综合评价指标与平曲线半径和纵坡进行相关性分析;再通过累计频率图划分评价阈值;提出了基于平纵组合的连续下坡路段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并依托评价方法提出了连续下坡路段坡顶、坡中和坡底位置的平纵组合设计建议值;并以西南山区某高速公路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行车安全评价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连续下坡 平纵组合 行车安全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连续介质模型的反应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方法
3
作者 张倩 董艳辉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地下环境中流固间的反应溶质运移过程控制着地质介质演化规律,并受岩石固有非均质性的影响,衍生出非线性行为与多尺度效应。为了面向更为复杂化的应用需求,解析微观特征与表观行为间的响应-反馈机制成为了重要的科学与工程命题。本研究... 地下环境中流固间的反应溶质运移过程控制着地质介质演化规律,并受岩石固有非均质性的影响,衍生出非线性行为与多尺度效应。为了面向更为复杂化的应用需求,解析微观特征与表观行为间的响应-反馈机制成为了重要的科学与工程命题。本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微观连续介质概念与模型框架,以及该模型方法的实现方式,并归纳了其在不同研究体系中的应用实例,最后重点分析了该方法在实验-数值联合研究中的发展前景与预期挑战。数值模拟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反应溶质运移过程的定量研究之中,但单一孔隙或达西尺度数值模型难以应对机理研究与实例应用间的时空尺度跨度。近年来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体系不断发展,其中将Darcy-Brinkman-Stokes方程作为多流态数学统一表达,以微观连续介质模型作为多尺度信息关联方式的数值模拟框架,在流固界面追踪、高效数值求解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方法优势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溶质运移 微观连续介质方法 多尺度数值模拟 机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芳纶纤维增强PLA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成型缺陷及工艺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孟云聪 周光明 +1 位作者 蔡登安 张楠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连续纤维3D打印技术结合了复合材料高力学性能和3D打印灵活制造的优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然而现有工艺制得的零件存在较多成型缺陷,影响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本文基于自行研制的3D打印设备制造芳纶纤维增强PLA试验件,研究试验件成型... 连续纤维3D打印技术结合了复合材料高力学性能和3D打印灵活制造的优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然而现有工艺制得的零件存在较多成型缺陷,影响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本文基于自行研制的3D打印设备制造芳纶纤维增强PLA试验件,研究试验件成型质量并提出了滑移缺陷发生条件,系统研究了纤维束滑移、剥离、断裂和层间孔隙等缺陷,最后提出优化打印速度、路径变化角、冷却系统和喷嘴外形四种工艺优化方法,设计了相关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打印速度、路径变化角和增设冷却系统可将纤维束滑移距离分别降低45%、81%和50%,优化喷嘴设计可将纤维束断裂率降低90%。本研究为基于3D打印的复合材料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连续纤维 缺陷 优化方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的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分析
5
作者 刘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111-114,共4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重症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的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30例重症患者采用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并对比研究治疗前后的基础生理指标,评估疗效情况表,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总费用。结果 经过治疗,25例(83.33%)患者治愈,4例(... 本研究旨在分析重症患者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的疗效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30例重症患者采用连续性床旁血滤治疗,并对比研究治疗前后的基础生理指标,评估疗效情况表,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总费用。结果 经过治疗,25例(83.33%)患者治愈,4例(13.33%)患者好转,1例(3.33%)患者治疗无效,有效率为96.67%。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呼吸次数均显著改善,指标分别为119.61±18.57mmHg,86.51±18.65次/min,20.57±7.12次/min,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30.8±4.19天,平均总费用为3.15±0.53万元。结论 连续性床旁血滤对重症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理指标,并未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护理人员的配合也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床旁血滤 重症患者 护理配合方法 生理指标 疗效评估 重症 血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连墙施工泥浆主要指标测定方法的建议
6
作者 李俊毅 周晓朋 +2 位作者 刘昊奇 李长吉 李晓明 《中国水运》 202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在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泥浆是重要辅助建筑材料,虽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组成材料,但起到护孔、护壁和清基等作用,其质量检验的准确与否,对工程质量与安全关系很大。测定泥浆相对密度、黏度及计含砂率的“泥浆三件套”是一套重... 在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泥浆是重要辅助建筑材料,虽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组成材料,但起到护孔、护壁和清基等作用,其质量检验的准确与否,对工程质量与安全关系很大。测定泥浆相对密度、黏度及计含砂率的“泥浆三件套”是一套重要的试验检测设备,现行行业标准JTS 215—2018《码头结构施工规范》、JTG/T 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JTS/T 206-2—2023《水运工程桩基施工规范》所给出的泥浆性能指标测定方法都过于简单,其中JTG/T3650—2020所列方法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为提高施工泥浆的控制水平,需进一步规范“泥浆三件套”的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进而保证深基础工程钻孔灌注桩、地连墙的高效、安全、环保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泥浆 地下连续 泥浆性能指标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连续-非连续并行计算方法及其在岩爆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学滨 杜轩 +3 位作者 薛承宇 陈双印 廖裴彬 余保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
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 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法进行了GPU并行加速。为了探索岩爆的机理和过程,模拟了不同静水压力、侧压系数和单元数目(最多达100×10^(4))条件下圆形洞室围岩V形坑的演化规律和单元弹射现象。考察了洞室围岩中裂纹的定量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当静水压力较大时,基于芬纳公式的支护设计偏于不安全。由于V形坑的位置发生改变,V形坑的平均最大深度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关于洞室围岩V形坑的模拟结果能与有关的实验结果、数值结果和现场观测结果吻合。上述研究很好地体现了岩爆并行计算较串行计算和商业软件计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GPU并行计算 三维连续-非连续方法 V形坑 静水压力 侧压系数 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挠度和转角约束的桥面连续段受力计算方法研究
8
作者 贾梦迪 伊廷华 李宏男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62-168,共7页
采用桥面连续构造替代伸缩装置是降低简支梁桥维护成本、实现接缝终身免维护的有效途径,但现有桥面连续段受力计算方法过高估计其承受的荷载,使得设计配筋量显著增加,不仅提高了建造成本,而且增大了桥面连续段对主梁的约束作用,改变了... 采用桥面连续构造替代伸缩装置是降低简支梁桥维护成本、实现接缝终身免维护的有效途径,但现有桥面连续段受力计算方法过高估计其承受的荷载,使得设计配筋量显著增加,不仅提高了建造成本,而且增大了桥面连续段对主梁的约束作用,改变了桥面连续构造的受力状态,难以满足对其进行合理设计的需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梁对桥面连续段挠度和转角约束下二者变形协调的桥面连续段受力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以及现有桥面连续段受力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有桥面连续段受力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均大于试验值,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结果最小,与试验值吻合最好,钢筋应力的误差范围在1766%~3027%,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以桥面连续混凝土简支T梁桥为例,给出了便于应用的确定桥面连续段受力的方法,且所提方法物理意义清晰,计算流程简便,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连续构造 桥面连续 受力计算方法 挠度约束 转角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风洞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研究
9
作者 徐彬彬 刘庭申 +3 位作者 巫朝君 孙福振 王学 陈袁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2,共10页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FL–13风洞对进气道连续扫描低速风洞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和流程,给出了连续扫描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在FL–13风洞开展了进气道常规试验方法与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的对比试...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FL–13风洞对进气道连续扫描低速风洞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和流程,给出了连续扫描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在FL–13风洞开展了进气道常规试验方法与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的对比试验。两种方法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所获得的进气道出口截面气动特性参数差值远小于国军标精度要求。试验结果验证了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与进气道常规试验方法相比,连续扫描试验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同时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有效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试验 风洞试验 连续扫描 试验方法 FL–13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的五塔连续斜拉桥主梁上CPⅢ平面网快速测量方法试验研究及应用
10
作者 李鲲鹏 李麒麟 +2 位作者 杨雪峰 孙洪斌 渠述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7,共5页
大跨度桥梁的长大连续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较大的纵向和竖向位移,导致连续梁桥上CPⅢ点坐标存在多值性,设站精度无法满足高铁对轨道板测量相关精度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静态测量的连续梁上CPⅢ点平面坐标快速测量新方法,并... 大跨度桥梁的长大连续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较大的纵向和竖向位移,导致连续梁桥上CPⅢ点坐标存在多值性,设站精度无法满足高铁对轨道板测量相关精度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静态测量的连续梁上CPⅢ点平面坐标快速测量新方法,并依托郑济高铁长清黄河特大桥,设计了实际测量试验,并对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基于GNSS的CPⅢ点平面坐标快速测量方法,在观测时长为30 min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大跨度桥梁上底座板、轨道板等施工对CPⅢ平面网相关测量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静态相对定位 大跨斜拉桥 长大连续 CPⅢ平面网 快速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系数Holder连续的随机微分方程的截断Euler-Maruyama方法
11
作者 吕林峰 孟雪井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1-402,共12页
本文研究漂移系数超线性增长和扩散系数Holder连续的随机微分方程的截断Euler-Maruyama方法的强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强收敛率依赖于Holder指数.本文给出一个例子验证所得的结果.
关键词 截断EM方法 强收敛率 HOLDER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检测的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再展 蔡德钩 +3 位作者 叶阳升 朱宏伟 郑新国 李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9,共7页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路基压实质量实时、全面控制要求的问题,开展了高速铁路路基碾压足尺模型连续检测试验,分析了路基压实过程中振动轮振动能量变化规律,建立了能量压实值与动态变形模量、地基系数和压实度的相关关系,对基于连续...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无法满足路基压实质量实时、全面控制要求的问题,开展了高速铁路路基碾压足尺模型连续检测试验,分析了路基压实过程中振动轮振动能量变化规律,建立了能量压实值与动态变形模量、地基系数和压实度的相关关系,对基于连续检测的路基压实程度、压实稳定性和压实均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振动轮振动能量随碾压遍数增大而增大,能量压实值与常规检测指标具有强相关性,可以作为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连续检测指标;采用考虑90%置信水平预测区间下限的压实质量连续控制值判断路基压实程度更符合路基实际压实状态;碾压区域内能量压实值平均增长率应小于2%,出现过压现象时应停止碾压;碾压结束后,各检测单元能量压实值应在碾压区域平均能量压实值的80%~120%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压实质量 连续检测 控制方法 能量压实值 动态变形模量 地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势接触连续-非连续方法的双层叠梁开裂过程模拟
13
作者 王学滨 李继翔 +1 位作者 杜轩 郑一方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1-1019,共9页
弱黏结岩层容易发生滑动和离层,进而引发灾害。为了检验自主开发的势接触连续-非连续方法中的无黏结叠梁模型并深入了解其破坏后的力学行为,针对三点弯双层叠梁开展研究,并考察了势接触力求解中法向刚度系数的影响。通过将两个岩层叠合... 弱黏结岩层容易发生滑动和离层,进而引发灾害。为了检验自主开发的势接触连续-非连续方法中的无黏结叠梁模型并深入了解其破坏后的力学行为,针对三点弯双层叠梁开展研究,并考察了势接触力求解中法向刚度系数的影响。通过将两个岩层叠合在一起建立叠梁模型,二者发生嵌入,因而存在相互作用的势接触力。通过改变单梁叠放顺序,分别形成了上砂岩下泥岩叠梁和上泥岩下砂岩叠梁。除了考察了载荷-位移曲线、最大主应力云图,还考察了裂纹区段数目的演化规律,以深化对叠梁复杂力学行为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1)双层叠梁的载荷-位移曲线能与有关的实验结果吻合。(2)上泥岩下砂岩叠梁的各单梁裂缝出现时刻晚于上砂岩下泥岩叠梁的;前者的第1次硬化和第1次软化阶段比后者的长;前者的第2次硬化阶段不如后者的明显;前者的第2次软化阶段不如后者的明显,呈明显脆性。(3)对于上硬下软叠梁,随着法向刚度系数的减小,第1和第2峰值载荷对应的位移均增大。(4)对于上软下硬叠梁,随着法向刚度系数的减小,载荷-位移曲线由双峰或多峰向单峰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黏结 三点弯 叠梁 开裂过程 势接触 连续连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蠕变剪裂的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方法及应用
14
作者 王学滨 陈双印 +1 位作者 郑一方 廖裴彬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3-624,共12页
随着煤炭开采向深部转移,巷道冒顶、底臌和两帮移进等软岩大变形问题层出不穷,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兼具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正在快速发展,然而,基于连续-非连续方法的蠕变研究尚少见报道。为... 随着煤炭开采向深部转移,巷道冒顶、底臌和两帮移进等软岩大变形问题层出不穷,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兼具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正在快速发展,然而,基于连续-非连续方法的蠕变研究尚少见报道。为了模拟蠕变剪裂现象,以岩石发生蠕变破坏时的应变位于三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峰后区域内这一试验现象为基本依据,在自主开发的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法中,考虑了单元的黏弹性,发展了能模拟界面黏塑性的蠕变剪裂模型,并引入了蠕变剪裂判据。单轴压缩岩样的蠕变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蠕变剪裂开始稍后,岩样即进入加速蠕变阶段,这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模拟加速蠕变的潜力。针对软岩巷道的计算表明,在深部围岩的推挤作用下,离散块体涌向巷道,导致巷道断面急剧缩小,在宏观上表现为大变形,巷道竖直方向收缩率可达58.8%。从单元的黏弹性和界面(虚拟裂纹面)的黏塑性两方面,丰富了软岩巷道大变形机制,即介质的黏弹性小变形、块体的大位移及之间的空隙以及界面的黏塑性变形共同作用。巷道围岩宏观上的大变形无须采用复杂大变形理论即可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蠕变 大变形 巷道围岩 连续-非连续方法 黏弹性 剪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频连续波技术的充电系统智能故障定位方法
15
作者 刘秀兰 程林 +3 位作者 周文斌 赵宇彤 孟颖 关宇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2期436-441,共6页
为了解决充电系统故障定位精度过低的问题,研究基于调频连续波技术的充电系统智能故障定位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方法选取高斯复小波作为母小波,提取充电系统充电暂态频率与放电暂态频率中的故障电流电压相量,作为充电系统故障特征。依据... 为了解决充电系统故障定位精度过低的问题,研究基于调频连续波技术的充电系统智能故障定位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方法选取高斯复小波作为母小波,提取充电系统充电暂态频率与放电暂态频率中的故障电流电压相量,作为充电系统故障特征。依据所提取的充电系统故障特征,采用行波测距技术判断充电系统故障区域。确定充电系统故障区域后,通过调频连续波技术,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激光,通过充电系统故障区域返回的中频信号频率,精准定位充电系统故障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智能定位充电系统故障位置,充电系统故障智能定位误差均低于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 充电系统 故障定位方法 小波变换方法 行波测距技术 中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论坛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及应用研究
16
作者 李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9期129-134,共6页
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具有截水、防渗、承重、挡水作用的地下连续钢筋混凝土墙体结构。该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进行支护方式的比选,针对优选的地下连续墙支护形式,相较传统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提出地下连续墙的锁扣管连接方法及多种优化施... 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具有截水、防渗、承重、挡水作用的地下连续钢筋混凝土墙体结构。该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进行支护方式的比选,针对优选的地下连续墙支护形式,相较传统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提出地下连续墙的锁扣管连接方法及多种优化施工方法,同时对地下连续墙连接和管段的成槽进行质量监控,并就其在实际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针对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施工对周边地铁的扰动进行影响分析,为工程的风险控制和安全保障提供切实可行的施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 施工方法 地铁 监测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碳排放连续监测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铁石 蒋华 魏东亮 《中国信息界》 202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引言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火电厂作为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碳排放的监测与管理变得至关重要。准确的碳排放数据不仅对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还关系到火电厂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然而,火电厂碳排放连续... 引言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火电厂作为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碳排放的监测与管理变得至关重要。准确的碳排放数据不仅对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还关系到火电厂的合规性和可持续发展。然而,火电厂碳排放连续监测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监测 环境保护 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 火电厂 合规性 质量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对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马封安 赵广慧 +2 位作者 田程 贾宇喆 刘涛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针对连续纤维增强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梳理了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从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方面,回顾了最新研究进展。在缺陷检测方面,提高检测精度、加速检测数据处理、发展针对特殊缺陷的检测技术是目前研究... 针对连续纤维增强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梳理了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从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方面,回顾了最新研究进展。在缺陷检测方面,提高检测精度、加速检测数据处理、发展针对特殊缺陷的检测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宏观缺陷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综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分层缺陷的面内尺寸、埋深和形状,孔隙缺陷的孔隙率、分布集度和形状,褶皱缺陷的方向、凹凸性和褶皱角等。为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构件的设计及其可靠性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缺陷 检测方法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方法在连续刚构桥挠度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19
作者 丁亮 《公路与汽运》 2024年第3期108-111,116,共5页
采用矩方法建立连续刚构桥挠度可靠度分析框架,以某高速公路连续刚构桥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计算所得连续刚构桥挠度可靠度指标β最小为3.880,满足β>2.500的要求,该桥具有较好的挠度承载性能;采用矩方法... 采用矩方法建立连续刚构桥挠度可靠度分析框架,以某高速公路连续刚构桥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计算所得连续刚构桥挠度可靠度指标β最小为3.880,满足β>2.500的要求,该桥具有较好的挠度承载性能;采用矩方法计算所得挠度失效概率和可靠度指标与蒙特卡罗法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3.72%、0.93%,计算次数仅为蒙特卡罗法的0.032%,可用于连续刚构桥挠度可靠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连续刚构桥 挠度 可靠度分析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加宽方法研究
20
作者 曾仲 宋松科 彭友松 《交通世界》 2024年第30期160-162,共3页
以连接西香高速与西昭高速的枢纽互通—东河互通的主线桥加宽为背景,首先通过对该桥原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建立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的单梁模型;之后按照两种不同的加宽方法,建立空间梁格模型模拟同联每一跨的梁片数相等及不等方案的梁体... 以连接西香高速与西昭高速的枢纽互通—东河互通的主线桥加宽为背景,首先通过对该桥原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建立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的单梁模型;之后按照两种不同的加宽方法,建立空间梁格模型模拟同联每一跨的梁片数相等及不等方案的梁体受力,并与原单梁模型对比,通过分析对比各项结果,得出梁片数不等的加宽方法不可行的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桥梁加宽应保持结构形式和同一联内各跨梁片数一致,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 单梁模型 梁格模型 加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