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rreducible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 with Associated Isolated Comminuted Greater Trochanter Avulsion Fracture Treated with Universal Locking Trochanteric Stabilization Plate: A Rare Combination of Hip Injury
1
作者 Mohamad Hafiz Mohmad Hassim Norhaslinda Bahaudin +1 位作者 Zamri Abdul Rahman Abdul Rauf Ahmad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2年第2期41-49,共9页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 with greater trochanter fracture is an uncommon injury pattern in the acute trauma patient. Frequently associated injury includes a combination of hip dislocation with posterior wall of aceta...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 with greater trochanter fracture is an uncommon injury pattern in the acute trauma patient. Frequently associated injury includes a combination of hip dislocation with posterior wall of acetabulum, head of femur fractur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nd even the most severe type of combined acetabular fracture. We report a 42-year-old man post traumatic bilateral hip injuries with irreducible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 and associated isolated greater trochanteric fracture successfully manag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f greater trochanter with universal locking trochanteric stabilization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educible Posterior Hip Dislocation Greater Trochanter Avulsion Universal locking Trochanteric stabilization pl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立文 翁峰标 褚亚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3例。常规... 目的:比较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月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3例。常规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实施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手术相关指标、肩关节功能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肩关节疼痛、日常活动、活动范围、力量评分及总分高于常规组,术后1 d、3 d、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与肩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吴丰财 陈世桢 +2 位作者 蔡立平 周浩 张仲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TPF)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瑞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Ⅲ型TPF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锁...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TPF)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瑞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Ⅲ型TPF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联合组给予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炎症反应[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恢复情况、关节功能[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L-1β、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术后IL-1β、TNF-α、CRP水平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均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术后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HSS膝关节评分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Ⅲ型TPF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炎症反应,促进骨折愈合,缩短负重时间,提升踝关节、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Ⅲ型 关节镜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 锁定钢板内固定 骨折愈合时间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4
作者 李明学 吴宏杰 朴龙钧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3年9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医医院收治的7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3年9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医医院收治的7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骨折愈合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锁定钢板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苗立冬 杨英果 +4 位作者 朱永敢 王继成 孙军 疏致富 雷扬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对比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25例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62例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接受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 目的对比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25例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对照组62例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接受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持续时间及骨折愈合周期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出血量及切口的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h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患者疼痛评分上升,术后7 d患者疼痛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术后3个月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疼痛程度较低,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 锁骨骨折 术后并发症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徐建江 陈希红 +1 位作者 戴盛蓉 何守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3期50-53,57,共5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将其分...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初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系统、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系统]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指标(膝关节间距、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水平、膝关节活动度,以及随访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初次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HSS膝关节、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HSS膝关节、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间距大于对照组,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两组膝关节间距、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膝关节内旋、外旋、屈曲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膝关节内旋、外旋、屈曲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缩短初次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LCP内固定术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但会延长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同种异体骨植骨 膝关节功能评分 膝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金虎 杨大雷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双切口双钢板内...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单侧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关节稳定性、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中日常生活、疼痛、关节畸形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中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更佳,可提高关节稳定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强日常活动能力,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 单侧锁定钢板固定术 关节稳定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逆行髓内钉与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李晗 徐执扬 +3 位作者 吴冯胜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逆行髓内钉与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49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内固定方法分为逆行髓内钉组... 目的探讨股骨逆行髓内钉与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49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内固定方法分为逆行髓内钉组(n=24)和LISS锁定钢板组(n=25)。逆行髓内钉组术中使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LISS锁定钢板组术中使用LISS锁定钢板。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年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逆行髓内钉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LISS锁定钢板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ISS锁定钢板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LISS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逆行髓内钉及LISS锁定钢板治疗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相当,但两种内固定方法各有利弊,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逆行髓内钉 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钢板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应用
9
作者 唐德胜 王晓亚 +2 位作者 刘西斌 康永浩 李振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3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行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前后疼痛应激介质、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 d,观察组血清P物质、前列腺素E_(2)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后伸、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能显著提高手术优良率,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抑制疼痛因子释放,缓解术后早期疼痛,还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粉碎性骨折 锁定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 P物质 前列腺素E_(2) 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远端骨折伴软组织损伤3种不同微创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明明 张中 +4 位作者 孙建华 赵刚 宋华 颜华东 吕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885,共7页
背景:伴软组织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一直具有挑战性,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是一种新的选择。目前关于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之间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未见报道。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 背景:伴软组织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一直具有挑战性,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是一种新的选择。目前关于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之间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未见报道。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新型逆行胫骨髓内钉、顺行髓内钉、外置接骨板治疗伴软组织损伤胫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1名42岁健康男性的胫骨CT数据,通过相关软件建立胫骨远端横行骨折的有限元模型,根据骨折的固定原则,构建新型胫骨逆行髓内钉、胫骨顺行髓内钉、外置股骨远端外侧接骨板固定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 2019软件进行网格划分、施加载荷、数据处理,比较各模型胫骨和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1)3组模型的骨折端位移量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加;所有模式载荷中,逆行髓内钉组位移最小,外置接骨板组次之,顺行髓内钉组平均位移最大;在800 N垂直载荷中,各组位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载荷模式下各组无显著性差异;(2)不同载荷模式下3组模型中胫骨应力均表现为胫骨中段最高,向近、远端缓慢过渡降低;胫骨干部位应力分布均呈现逆行髓内钉组最高、外置接骨板组次之、顺行髓内钉组应力最小的情况;(3)不同载荷模式下3组模型中胫骨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外置接骨板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不同载荷条件下3组模型中固定物的应力值,外置接骨板组最大,逆行髓内钉组次之,顺行髓内钉组最小;不同载荷条件下3组固定物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5)提示3种固定方式均具有良好的抗旋转能力及轴向稳定性,其中新型胫骨逆行髓内钉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 逆行钉 髓内钉 外置接骨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软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桥接组合式系统治疗锁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思超 周雪锋 +4 位作者 朱运良 李黎 杨家赵 徐磊 方诗元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26-530,共5页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桥接组合式系统(OBS)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经皮微创OBS技术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锁骨干骨折病人的资料,其中OBS... 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桥接组合式系统(OBS)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经皮微创OBS技术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锁骨干骨折病人的资料,其中OBS组23例,钢板组27例。比较两组病人的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OBS组病人术中手术时间[(71.74±6.23)min]较钢板组病人[(57.81±6.73)min]长,但切口总长度[(6.09±0.67)cm]、术中出血量[(20.52±4.31)mL]及骨折愈合时间[(10.57±0.51)周]优于钢板组病人[(9.41±0.63)cm、(48.67±6.93)mL、(12.42±0.50)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BS组病人术后切口周围感觉异常发生率[1例(4.3%)]较钢板组病人[9例(33.3%)]低(P<0.05)。而两组病人术后切口感染、切口瘢痕增生、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及术后3、6、9个月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BS作为新型内固定系统在治疗锁骨干骨折时和钢板疗效相当,均能获得较好的临床功能结果,且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切口周围感觉异常发生率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经皮微创桥接组合式系统 骨折固定术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12
作者 王浩然 杜江 +2 位作者 朱齐飞 胡兆兴 范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724-728,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和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0例)。...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和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0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关节活动度、临床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少(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踝关节活动度、临床治愈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段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学锋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47-150,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量表(LKS)]评分、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KS评分、膝关节最大伸膝、屈膝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指标水平,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活动度 关节功能 创伤应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俊刚 袁柳松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4期149-151,155,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骨形成蛋白-2(BMP-2)]水平、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β-CTX、RANKL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FGF、BMP-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机体骨折愈合、修复能力,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优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 肢体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东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m膝部量表(LKS)评分、屈膝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88.24%(30/34),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LKS评分、屈膝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改善预后及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和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术 胫骨远端骨折 骨折愈合 关节功能 氧化应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正骨手法结合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2、3部分骨折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蒋柒 唐承杰 +3 位作者 贾军锋 潘汝南 李峰 潘青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2、3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8月~2023年6月收治并随访的60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2、3部分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正骨手法结合锁...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2、3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8月~2023年6月收治并随访的60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2、3部分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正骨手法结合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手术(经三角肌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各30例,年龄:70-93(82.3±5.75)岁,男13例,女47例。经过12~20个月随访,平均16.0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展开对比分析,按照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第1、7天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1、3个月肩关节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缓解快,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好。结论:中医正骨手法结合经皮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2、3部分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可早期康复锻炼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正骨手法 锁定钢板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
17
作者 郝子越 张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根据切口不同分为微创组(29例,采用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传统组(31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情况、骨折... 目的探讨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根据切口不同分为微创组(29例,采用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传统组(31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锁骨上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评价术后瘢痕情况,问卷调查患者对术后瘢痕外形的满意度,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上肢功能障碍(DASH)评分分别评价肩关节、上肢总体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微创组短(少)于传统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锁骨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微创组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1年,Constant-Murley评分、DASH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哥华瘢痕评分、患者瘢痕外形满意率微创组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瘢痕不明显、锁骨上神经损伤率低等优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微创 骨折内固定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18
作者 和亚南 段长合 董德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9期48-50,5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AH)]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AOFAS-AH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7 d,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E、β-EP、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疼痛评分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远端骨折 疼痛 踝关节功能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解剖锁定钢板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9
作者 王猛 李鹏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4期288-29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微创解剖锁定钢板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微创组(4...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微创解剖锁定钢板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在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微创组(45例)和传统组(45例),微创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传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肩关节及上肢功能、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组(t=5.069、3.494、4.007,P均<0.001);术后3个月,微创组患者中显效37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与传统组患者的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无明显差异(Z=-1.886,P=0.059);术后6个月,微创组患者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Neer)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t=11.247、2.599,P<0.001、P=0.011);微创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2.2%(χ^(2)=4.406,P=0.036)。结论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相比,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术后肩关节及上肢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解剖锁定钢板 切开复位 重建钢板 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肩关节功能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王敬文 王营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0)。对照组...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0)。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克氏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MTPPO联合LC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术后6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功能及足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MIPPO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显著,患者膝、踝关节功能及足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克氏针钢板内固定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