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魏永兴 才新 +1 位作者 王光楠 李建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8-150,154,共4页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LC-D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肢部分、下肢部分等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和肢体功能评分,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LCP内固定术联合植骨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植骨 四肢骨折 无菌性骨不连 肢体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侯林俊 孔祥录 +3 位作者 朱治国 盖伟 崔成亮 杨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5期1170-1171,1173,共3页
目的比较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肱骨干骨折76例,采用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LC-DCP组)44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LIN组)32例。对两组术中情况、骨折愈合情况... 目的比较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肱骨干骨折76例,采用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LC-DCP组)44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LIN组)32例。对两组术中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76例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LC-DCP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均较LIN组长,而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LIN组(P均<0.05)。LC-DCP组桡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IN组,而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LIN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肱骨粉碎骨折、多段骨折适合髓内钉内固定,简单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骨折适合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限制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干骨折两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永忠 聂林 +4 位作者 孙磊 李佩佳 胡宏伟 赵汉平 刘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4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 :比较动力加压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内固定治疗选择方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998~ 2 0 0 0年采用以上两种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共 3 97例 ,比较两种内固定的术中、术后指标如手... 目的 :比较动力加压钢板、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内固定治疗选择方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998~ 2 0 0 0年采用以上两种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共 3 97例 ,比较两种内固定的术中、术后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率和综合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动力加压钢板组 ,相差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在四肢长骨干骨折治疗中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干骨折 钢板内固定 治疗 动力加压钢板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5
4
作者 周荣兴 任前贵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6期477-478,共2页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内固定治疗选择方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笔者采用以上2种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共397例,比较2种内固定的术中、术后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内固定治疗选择方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笔者采用以上2种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共397例,比较2种内固定的术中、术后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和综合评分疗效明显优于动力加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长骨干骨折治疗中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干骨折 内固定 动力加压钢板 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IGF-1、FGF-2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志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诊治的102例四肢骨折创伤后... 目的:探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诊治的102例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1)及对照组(n=51)。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观察组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相关生长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β-CTX及RANK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β-CTX及RANKL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IGF-1、FGF-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IGF-1、FGF-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的13.73%(P<0.05)。结论: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后骨不连可改善患者的骨代谢状态,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 四肢骨折 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合金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
6
作者 熊勇 陈莉莉 邹季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镍钛记忆合金锯齿环抱器(Ni-Ti MEP)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160例成人前臂双骨折患者,分别采取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和Ni-Ti MEP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愈合率、前臂功能的恢复... 目的:研究镍钛记忆合金锯齿环抱器(Ni-Ti MEP)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160例成人前臂双骨折患者,分别采取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和Ni-Ti MEP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愈合率、前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Ni-Ti MEP固定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前臂功能恢复方面与LC-DCP固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Ti MEP固定组的再骨折率较LC-DCP固定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Ti MEP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再骨折发生率低,是成人前臂双骨折治疗方案的又一种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双骨折 LC—DCP Ni—Ti MEP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对肱骨骨折患者术后骨不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峰 高扬 +2 位作者 董海鹏 穆卫庐 李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观察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对肱骨骨折患者术后骨不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对肱骨骨折患者术后骨不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应用动力加压钢板(DCP)联合皮质外骨桥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状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肩/肘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与骨不连再发生率,并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为(125.46±12.85)min,较对照组[(130.24±10.53)min]短,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54.19±20.73)mL,较对照组[(262.86±18.62)mL]少,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74±3.26)周、(14.23±1.76)d,较对照组[(13.15±3.34)周、(15.08±2.11)d]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肩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32.26±4.46)°,大于对照组[(127.74±5.11)°],研究组Neer评分为(85.46±2.34)分,高于对照组[(80.78±3.23)分],研究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32.26±4.46)°,大于对照组[(127.74±5.11)°],研究组Mayo评分为(85.46±2.34)分,高于对照组[(80.78±3.23)分],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的血清IGF-1、FGF-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分别为(28.82±5.18)ng/L、(417.18±8.32)ng/mL,分别较对照组高[(24.42±4.83)ng/L、(362.09±7.7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不连再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的EuroQoL健康指数量表(EQ-5D)评分均较术前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能改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肩/肘关节功能、生活质量,降低骨不连再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调节血清IGF-1、FGF-2水平,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皮质外骨桥 肱骨骨折 骨不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87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付明 张继学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点、适应征及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采用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87例。结果:经平均18.5个月随访80例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74例(92.5%),一般4例(5.0%),二期... 目的:研究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点、适应征及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采用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87例。结果:经平均18.5个月随访80例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74例(92.5%),一般4例(5.0%),二期手术植骨2例。结论: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是一种操作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符合生物学原理;股骨干上、中、下段骨折均是一种适宜的内固定方法,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治疗 限制接触型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显志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0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解放军5701厂医院收治的80例肱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 目的:探讨使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解放军5701厂医院收治的80例肱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使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生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活力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肱骨骨折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DCP与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与适应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夏韶襁 刘世清 +3 位作者 周炎 张锐 曾海涛 熊菡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5—2014—10采用LC—DCP与LCP内固定治疗的156例肱骨干骨折,其中LC—DCP组64例。LCP组92... 目的比较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5—2014—10采用LC—DCP与LCP内固定治疗的156例肱骨干骨折,其中LC—DCP组64例。LCP组9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肘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8(12-28)个月随访。LC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C—DP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LC—D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肩肘关节活动度、UCLA及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内固定失效率明显低于LC—D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但2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及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CP和LCP均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固定材料,相比于LC—DCP,LCP内固定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内固定失败率低及适应证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