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ith Emphasis on Medical Research 被引量:8
1
作者 Ernest Yeboah Boateng Daniel A. Abaye 《Journal of Data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19年第4期190-207,共18页
This study explored and reviewe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LR) model, a multivariable method for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a categorical dependent variable, with emphasis on m... This study explored and reviewe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LR) model, a multivariable method for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a categorical dependent variable, with emphasis on medical research. Thirty seven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2000 and 2018 which employed logistic regression as the main statistical tool as well as six text books on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reviewed. Logistic regression concepts such as odds, odds ratio, logit transformation, logistic curve, assumption, selecting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variables, model fitting, reporting and interpreting were presented. Upon perusing the literature, considerable deficiencies were found in both the use and reporting of LR. For many studies,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outcome events to predictor variables (events per variable) was sufficiently small to call into question the accuracy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Also, most studies did not report on valid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diagnostics or goodness-of-fit measures;measures which authenticate the robustness of the LR model. Here, we demonstrate a good examp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R model using data obtained on a cohort of pregnant women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ir decision to opt for caesarean delivery or vaginal birth. It is recommended that researchers should be more rigorous and pay greater attention to guidelines concerning the use and reporting of LR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Validation analysis GOODNESS-OF-FIT Measures Odds RATIO LIKELIHOOD RATIO TEST Hosmer-Lemeshow TEST Wald Statistic MEDICAL RESE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温室温度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晋 秦琳琳 +5 位作者 岳大志 吴刚 薛美盛 陈薇 王子洋 胡振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69-1875,共7页
温室小气候具有强非线性、大时滞、强耦合、强干扰、时变等特点。为更好地设计温室小气候计算机监控系统,需要对其建模和仿真,以便比较控制方案、检验控制算法。在分析温室温度系统机理模型的基础上,选择MISO的ARIMAX模型描述温度系统,... 温室小气候具有强非线性、大时滞、强耦合、强干扰、时变等特点。为更好地设计温室小气候计算机监控系统,需要对其建模和仿真,以便比较控制方案、检验控制算法。在分析温室温度系统机理模型的基础上,选择MISO的ARIMAX模型描述温度系统,根据试验温室实测数据,采用"统计假设检验"和"模型拟合度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模型结构,通过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温度系统 ARIMAX模型 系统辨识 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 模型拟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构建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100
3
作者 赵志田 何永达 杨坚争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21,共8页
文章构建了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识别模型,利用维度层因子结构模型和高阶因子结构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来自226家企业数据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 文章构建了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识别模型,利用维度层因子结构模型和高阶因子结构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来自226家企业数据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得出三点重要结论,第一,该识别模型是一个描述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理论的合理框架结构,包含电子商务应用,信息化管理、物流信息技术和农产品物流功能四个维度层因子;第二,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空间可以提升,而物流信息技术是提升过程中迫待解决的最关键问题;第三,电子信息技术应该契合农产品电商物流的整个过程,各流程环节需要协调统一才能高效率发挥物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子商务物流 识别模型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干扰分类识别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泽 尚鹏飞 +4 位作者 陈海明 刘强 李栋 张招亮 崔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36,共9页
针对在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性能时,识别出网络是否受到干扰并区分网络内与网络间的干扰类型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能够识别传感器网络干扰并区分网内、网间干扰类型的机制。首先通过实验获得了传感器网络在常见干扰状... 针对在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性能时,识别出网络是否受到干扰并区分网络内与网络间的干扰类型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能够识别传感器网络干扰并区分网内、网间干扰类型的机制。首先通过实验获得了传感器网络在常见干扰状态下的有关性能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之后基于Logistic分类模型建立了干扰状态以及网内、网间干扰类型的识别模型,并根据实测数据确定了该模型的参数。实际测试表明基于该分类模型的分类识别方法的准确率可达到97%以上,能够有效解决发现网络受到干扰的情况以及对网络干扰识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干扰识别 logistic模型 相关性分析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斯谛模型的递归分析与拟合 被引量:6
5
作者 潘介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85-388,共4页
对逻辑斯谛模型进行了递归分析,得到递归公式.该式不仅为模型辨识提供了统计检验方法,而且可用于估计逻辑斯谛模型的二个重要参数:环境载力K和内禀增长率r.用递归分析法拟合逻辑斯谛模型具有方法合理、计算简便和通用性强的优点.
关键词 logistic模型 递归分析 辨识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夏氏最小二乘的轨道控制力系数辨识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莹 王西京 +2 位作者 袁博 孔大林 卞燕山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64,共7页
在航天器轨道捕获、轨道维持和空间目标碰撞规避中都需要进行航天器轨道机动。针对航天器轨道机动过程中推力器的推力系数为装订常数,没有根据在轨工作实际进行优化而导致出现较大误差的情况,对控制力拟合系数进行辨识,作为修正控制参... 在航天器轨道捕获、轨道维持和空间目标碰撞规避中都需要进行航天器轨道机动。针对航天器轨道机动过程中推力器的推力系数为装订常数,没有根据在轨工作实际进行优化而导致出现较大误差的情况,对控制力拟合系数进行辨识,作为修正控制参数以补偿轨道控制误差的依据,提高轨道控制精度。统计分析在轨管理的典型航天器平台及其发动机的轨道控制历史数据,分析轨道控制理论和在轨控制数据拟合建立轨道控制经验模型,用当前可测量的系统输入和输出预测系统输出的未来演变,得到不同工作情况下实际轨道控制误差与控制参数及其他主要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为轨道控制策略决策提供参考。选取轨道半长轴控制量300 m以上和300 m以下的两类近地卫星,对其轨道控制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经实际数据测试,采用夏氏法进行推力系数拟合后预测的速度变化量精度较高。该种计算方法利用了轨道控制历史数据,计算方法简单,提高了轨道控制速度增量的预测精度,对轨道控制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控制模型 推力系数拟合 夏氏最小二乘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频响函数灵敏度分析的模型修正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亚峰 殷红 +2 位作者 彭珍瑞 张雪萍 董康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3-69,共7页
针对频响函数灵敏度分析法进行模型修正时,由于一阶近似固有的局限性,很难直接迭代得到正确收敛结果的问题,提出了频响函数灵敏度拟合函数进行基于模型修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模态参与变异系数准则选取激励点位置、频率响应... 针对频响函数灵敏度分析法进行模型修正时,由于一阶近似固有的局限性,很难直接迭代得到正确收敛结果的问题,提出了频响函数灵敏度拟合函数进行基于模型修正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模态参与变异系数准则选取激励点位置、频率响应有效独立法结合距离系数-有效独立法选取测点位置;然后,综合考虑频响函数对修正参数变化的灵敏度和频响函数的相关性,选择一个合理的频率点;最后,拟合随参数变化的频响函数灵敏度函数曲线,引入新的中间设计参数,从而建立中间设计参数的频响函数灵敏度方程组,通过求解中间设计参数的改变量来求解修正参数的改变量。三自由度质量—弹簧和二维桁架系统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识别精度,也对随机噪声具有鲁棒性,同时有效地避免了灵敏度方程组数值平衡导致的收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响函数(FRF) 灵敏度分析 拟合函数 模型修正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挥发性成分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婷婷 陈志清 +3 位作者 刘剑波 任佳丽 钟海雁 周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
为了解决风味(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定性判别问题,设计高、低两个掺伪梯度,基于挥发性成分构建并对比分析了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定性判... 为了解决风味(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定性判别问题,设计高、低两个掺伪梯度,基于挥发性成分构建并对比分析了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能力较强,优于PCA模型;高掺伪梯度下定性判别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0%和60%,而逻辑回归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均为10%;低掺伪梯度下定性判别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的判别不准确,而逻辑回归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均为4%。逻辑回归模型能很好地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油茶籽油 浸出油茶籽油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定性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过程递推双线性子空间建模及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帅 周平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47-1759,共13页
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硝态氮浓度和溶解氧浓度是决定出水水质好坏的两个最关键变量,难以采用常规基于模型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基于数据驱动建模与控制技术,提出一种污水处理过程递推双线性子空间辨识(Recursive bilinear subspac... 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硝态氮浓度和溶解氧浓度是决定出水水质好坏的两个最关键变量,难以采用常规基于模型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基于数据驱动建模与控制技术,提出一种污水处理过程递推双线性子空间辨识(Recursive bilinear subspace identification,RBLSI)建模和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针对污水处理过程的非线性时变动态特性,采用最小二乘递推双线性子空间辨识方法建立污水处理生化反应过程具有参数自适应能力的递推双线性模型;其次,基于建立的数据驱动模型,采用基于多参数灵敏度分析(Multi-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MPSA)和遗传粒子群优化(Genetic algorith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PSO)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MFAC)方法对硝态氮和溶解氧浓度进行直接数据驱动控制;最后,数据实验及其比较分析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递推双线性子空间辨识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多参数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斯谛模型的递归分析与拟合
10
作者 边刚 潘介正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3年第S1期25-29,共5页
本文对逻辑斯谛模型进行了递归分析,得到了递归公式1/N(t+s)=(α+β)×1/N(t).该公式不仅为模型辩识提供了统计检验的方法,而且可用于估计模型的二个重要参数:环境容量k和内禀增长率r.用递归分析法拟合逻辑斯谛模型具有方法合理,计... 本文对逻辑斯谛模型进行了递归分析,得到了递归公式1/N(t+s)=(α+β)×1/N(t).该公式不仅为模型辩识提供了统计检验的方法,而且可用于估计模型的二个重要参数:环境容量k和内禀增长率r.用递归分析法拟合逻辑斯谛模型具有方法合理,计算简便以及通用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斯谛模型 递归分析 辩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系统模型辨识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淼 韩璞 张婷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99,共9页
由于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结构的复杂,使得再热汽温系统动态特性与一次再热机组差异较大,这也使得机组稳定运行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建立精度良好的再热汽温模型对优化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国电泰州3#1000MW超超临界二... 由于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结构的复杂,使得再热汽温系统动态特性与一次再热机组差异较大,这也使得机组稳定运行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建立精度良好的再热汽温模型对优化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国电泰州3#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运行历史数据,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对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用子空间跟踪主元递推算法分析不同时刻影响再热汽温系统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子空间辨识算法,得到了再热汽温系统的滚动多变量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滚动递推辨识方法得到的滚动多变量模型能够反映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的热工动态特性,可用于再热汽温系统的优化控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机组 再热汽温系统 滚动多变量模型 相关性分析 子空间跟踪主元递推 子空间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固定结合面参数识别及其拟合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毛宽民 黄小磊 +1 位作者 田红亮 李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1,共4页
在机床固定结合面动力学建模和模型参数识别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固定结合面动力学建模参数与螺栓预紧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固定结合面动力学建模参数与螺栓预紧力之间的幂函数数学模型.对一种特定固定结合面,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 在机床固定结合面动力学建模和模型参数识别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固定结合面动力学建模参数与螺栓预紧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固定结合面动力学建模参数与螺栓预紧力之间的幂函数数学模型.对一种特定固定结合面,通过数据拟合的方法,对该幂函数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对于任意给定预紧力的结合面,通过该模型,可求出其动力学模型参数.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对于任一种固定结合面,通过少量试验,可获得该类固定结合面的动力学模型,为数控机床整机动力学精确建模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参数识别 模态分析 动力学建模 结合面 幂函数拟合
原文传递
基于主成份分析的递推子空间辨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月萍 方海涛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7-400,共14页
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的递推子空间辨识问题,针对只有输出量测噪声的线性时不变系统,提出了基于随机逼近-主成份分析(SA-PCA)的估计扩张能观矩阵的递推算法,同时利用递推最小二乘在线估计系统矩阵,最后通过仿真例子说... 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的递推子空间辨识问题,针对只有输出量测噪声的线性时不变系统,提出了基于随机逼近-主成份分析(SA-PCA)的估计扩张能观矩阵的递推算法,同时利用递推最小二乘在线估计系统矩阵,最后通过仿真例子说明算法的收敛速度和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模型 递推子空间辨识 主成份分析 递推最小二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