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LncRNA ZFAS1和LncRNA TUG1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刘晓琳 马文辉 +2 位作者 张玉洁 虞华鹏 马圣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6期836-8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非编码RNA锌指NFX1反义RNA1(LncRNA ZFAS1)和长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7例老年CHF病人... 目的:探讨血清长非编码RNA锌指NFX1反义RNA1(LncRNA ZFAS1)和长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7例老年CHF病人(CHF组),同期在医院的56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根据老年CHF病人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76例)和预后良好组(131例)。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ZFAS1、LncRNA TUG1水平。通过老年CHF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血清LncRNA ZFAS1、LncRNA TUG1水平评估老年CHF病人预后不良的价值,分别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清LncRNA ZFAS1、LncRNA TUG1水平更高(P<0.00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LncRNA ZFAS1、LncRNA TUG1水平更高(P<0.001)。LncRNA ZFAS1[OR=1.232,95%CI(1.093,1.390)]、LncRNA TUG1[OR=1.062,95%C(I 1.024,1.102)]升高为老年CHF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ncRNA ZFAS1、LncRNA TUG1单独与联合评估老年CHF病人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777,0.863。结论:血清LncRNA ZFAS1、LncRNA TUG1水平升高是老年CHF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对老年CHF病人预后不良的辅助预测价值较高,可能成为老年CHF病人预后不良的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人 长非编码rna锌指NFX1反义rna1 长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lncRNA TUG1下调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炎症小体在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婷婷 陈建红 +1 位作者 刘爱翠 李海宁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目的探讨敲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NLRP1)炎症小体在缓解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10周龄遗传背景为C57/BL6的野生型小鼠(WT组,10只)或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 目的探讨敲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抑制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NLRP1)炎症小体在缓解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10周龄遗传背景为C57/BL6的野生型小鼠(WT组,10只)或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转基因小鼠(30只)。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model)组,模型+敲低lncRNA TUG1组[model+lncRNA TUG1短发夹RNA(shRNA)组]和model+shRNA非靶标(NT)组,每组10只。分别采集12周龄第1天(3月龄)和32周龄第1天(8月龄)小鼠外周血和脑皮质组织,并分离皮质中的原代小胶质细胞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每个时间点每组5只小鼠。Real-time PCR分别测定3月龄和8月龄上述4个分组小鼠脑皮质组织和原代小胶质细胞中lncRNA TUG1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mRNA的水平,以及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中补体蛋白C1r和C1s mRNA的水平。ELISA法测定其外周血浆中MIF含量。对3月龄和8月龄小鼠脑皮质原代小胶质细胞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CCK-8法测定上述2种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分别测定3月龄和8月龄上述4个分组小鼠脑皮质组织中MIF、白细胞介素1β前体(pro-IL-1β)、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p20)、Caspase-1(full)、NLRP1及NLRP3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8月龄各分组小鼠脑皮质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结果3月龄和8月龄时,与WT组小鼠相比,model组小鼠脑皮质组织和原代小胶质细胞中lncRNA TUG1和MIF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原代小胶质细胞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与model组相比,model+lncRNA TUG1 shRNA组小鼠脑皮质组织和原代小胶质细胞中lncRNA TUG1和MIF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原代小胶质细胞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与WT组相比,model组小鼠外周血浆中MIF含量显著升高;小鼠脑皮质组织中pro-IL-1β、ASC、Caspase-1(p20)、Caspase-1(full)、NLRP1以及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Aβ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与model组相比,model+lncRNA TUG1 shRNA组小鼠外周血浆中MIF含量显著降低;小鼠脑皮质组织中pro-IL-1β、ASC、Caspase-1(p20)、Caspase-1(full)和NLR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β免疫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而NLRP3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model组相比,model+shRNA NT组小鼠上述所有检测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APP/PS1转基因小鼠脑皮质组织和原代小胶质细胞中lncRNA TUG1和MIF因子表达上调与脑皮质内NLRP1炎症小体激活成正相关,敲低lncRNA TUG1可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1 免疫印迹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 1与血管病变标志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倪英群 李居一 +5 位作者 黄日龙 刘光菊 陈文娟 余丹丹 丁雷 方朝晖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 分析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调节基因1(long non-coding RNA taurine regulatory gene 1,LncRNA TUG1)与血管病变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 目的 分析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调节基因1(long non-coding RNA taurine regulatory gene 1,LncRNA TUG1)与血管病变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内皮素(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及LncRNA TUG1表达;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LncRNA TUG1与ET、NO、HbA1c、血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LncRNA TUG1、HbA1c、FPG、2 h PG、ET水平明显升高(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ncRNA TUG1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ET、HbA1c、FPG、2 h P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1高表达,与HbA1c、ET、血糖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与血管病变标志因子关系密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潜在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调节基因1 血管病变 气阴两虚夹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UG1靶向调节miR-31-5p对急性胰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昌永 王海波 朱千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8-1054,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系(MPC-83),用脂多糖(LPS,10μg/ml)和雨蛙素(Caerulein,100 nmol/L)处理3 h,建立AP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系(MPC-83),用脂多糖(LPS,10μg/ml)和雨蛙素(Caerulein,100 nmol/L)处理3 h,建立AP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AP组、AP+sh-NC组、AP+sh-TUG1组、AP+sh-TUG1+inhibitor-NC组、AP+sh-TUG1+miR-31-5p inhibitor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lncRNA TUG1和miR-31-5p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TUG1和miR-31-5p之间的靶向关系。构建AP小鼠模型,给予相应的干预后,q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lncRNA TUG1和miR-31-5p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含量和淀粉酶(AMY)和脂肪酶(Lipase)活性;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检测胰腺组织中细胞凋亡。结果:在Caerulein和LPS共同处理的MPC-83细胞中lncRNA TUG1水平、细胞凋亡率、IL-1β和TNF-α水平升高,miR-31-5p水平、细胞活力降低(均P<0.05);敲低lncRNA TUG1可上调miR-31-5p,增加细胞活力,降低IL-1β和TNF-α水平,抑制细胞凋亡(均P<0.05);下调miR-31-5p表达可减弱敲低lncRNA TUG1对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miR-31-5p是lncRNA TUG1的直接靶标。在体内敲低lncRNA TUG1表达可上调AP小鼠胰腺组织中miR-31-5p表达,降低IL-1β、TNF-α水平,减少细胞凋亡,改善胰腺组织损伤。结论:敲低lncRNA TUG1可能通过上调miR-31-5p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急性胰腺炎 腺泡细胞 炎症 miR-31-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UG1靶向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研究
5
作者 蔡阳阳 吴向晖 熊丽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6期883-886,共4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通过介导蛋白激酶B/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112例行卵巢癌根治术患者的卵巢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通过介导蛋白激酶B/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112例行卵巢癌根治术患者的卵巢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检测两组织、卵巢癌细胞(OC3,SKOV3,A2780,HO-8910)及人正常卵巢上皮细胞IOSE80中TUG1表达。选择SKOV3细胞并分为si-TUG1组(转染TUG1 shRNA)和NC组(转染空载体质粒),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检测2组细胞增殖水平、细胞周期及细胞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2组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AKT、p-mTOR、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B1,CDK6)、转移相关蛋白(MMP-2,Snail)的相对表达量。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中TUG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卵巢癌细胞OC3,SKOV3,A2780,HO-8910中TUG1表达均高于IOSE80细胞,且SKOV3中TUG1表达最高(P<0.05)。si-TUG1组细胞增殖水平、G_(2)/M期比例、细胞迁移距离均低于NC组,细胞G_(0)/G_(1)期比例高于NC组(P<0.05);si-TUG1组p-AKT/AKT、p-mTOR/mTOR、Cyclin D1、Cyclin B1、CDK6、MMP-2,Snail蛋白表达低于NC组(P<0.05)。结论下调lncRNA TUG1表达能降低卵巢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这可能与其能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卵巢癌 增殖 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 Dlx6os1、LncRNA TUG1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辽辽 曹丽 +2 位作者 常露元 刘瑜瑜 思雅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34-93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无远端同源框6反义RNA 1(Dlx6os1)、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肾病学科收...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无远端同源框6反义RNA 1(Dlx6os1)、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肾病学科收治的老年DN患者201例作为DN组,同期单纯T2DM患者112例作为单纯T2DM组,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10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随访3年根据预后将老年DN患者分为不良预后亚组(61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40例)。检测血清LncRNA Dlx6os1、LncRNA TUG1和肾脏损伤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LncRNA Dlx6os1、LncRNA TUG1水平与老年DN患者肾损伤的相关性;以老年DN患者预后为因变量,建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Dlx6os1、LncRNA TUG1水平对其的预测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单纯T2DM组、DN组血清LncRNA Dlx6os1和UACR水平依次升高,血清LncRNA TUG1和eGFR依次降低(F/P=870.484/<0.001、566.671/<0.001、271.117/<0.001、196.722/<0.001);Spearman相关性显示,老年DN患者血清LncRNA Dlx6os1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与UACR呈正相关(r/P=-0.816/<0.001、0.809/<0.001),血清LncRNA TUG1水平与eGFR呈正相关、与UACR呈负相关(r/P=0.832/<0.001、-0.806/<0.001);随访截至2024年1月,老年DN患者201例不良预后发生率为30.35%(61/2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慢性肾脏病≥4期、UACR升高、LncRNA Dlx6os1升高为老年DN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5.758(1.480~22.401)、1.013(1.005~1.022)、1.426(1.201~1.693)],eGFR升高、LncRNA TUG1升高为保护因素[OR(95%CI)=0.958(0.939~0.978)、0.418(0.254~0.689)];ROC曲线显示,血清LncRNA Dlx6os1、LncRNA TUG1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DN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774、0.777、0.852,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最大(Z/P=2.930/0.003、3.335/0.001)。结论老年DN患者血清LncRNA Dlx6os1水平升高、LncRNA TUG1水平降低,与肾脏损伤加重和不良预后风险增加有关,血清LncRNA Dlx6os1联合LncRNA TUG1水平预测老年DN患者不良预后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长链非编码rna 无远端同源框6反义rna 1 牛磺酸上调基因1 肾脏损伤 预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7
作者 范鹏 黄玉杰 +2 位作者 谢翔宇 汪刘华 王道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66-71,76,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LncRNA TUG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TUG1在胃癌细...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LncRNA TUG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lncRNA TUG1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si-TUG1、si-NC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基质胶成管实验分析敲低lncRNA TUG1对胃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烷基化修复蛋白B同源物5(ALKBH5)基因与lncRNA TUG1的相关性。采用放线菌素D实验验证ALKBH5与lncRNA TUG1的调控关系。通过细胞功能实验分析敲低ALKBH5对胃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lncRNA TUG1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均表达上调;敲低lncRNA TUG1后,SGC-790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血管生成能力均较对照细胞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胃癌中,ALKBH5与lncRNA TUG1表达呈正相关(r=0.37,P<0.05)。与对照细胞相比,敲低ALKBH5的SGC-7901细胞lncRNA TUG1的RNA稳定性下降,且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血管生成能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KBH5通过诱导lncRNA TUG1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烷基化修复蛋白B同源物5 增殖 迁移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lncRNA TUG1、miR-34b-5p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阳 王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779-1784,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微小核糖核酸(miRNA)-34b-5p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51例NSCLC患者,根据术后是... 目的探讨外周血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微小核糖核酸(miRNA)-34b-5p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3年4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51例NSCLC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106例)和非感染组(845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中lncRNA TUG1、miR-34b-5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ncRNA TUG1与miR-34b-5p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TUG1、miR-34b-5p诊断NSCLC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外周血lncRNA TUG1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miR-34b-5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外周血lncRNA TUG1水平与miR-34b-5p水平呈负相关(r=-0.51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过长、miR-34b-5p水平升高是NSCLC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ncRNA TUG1水平升高是NSCLC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TUG1、miR-34b-5p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NSCLC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95%CI:0.771~0.866)、0.775(95%CI:0.720~0.820)、0.913(95%CI:0.877~0.946),2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AUC大于lncRNA TUG1、miR-34b-5p单项诊断(Z=3.220、2.895,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lncRNA TUG1水平下调、miR-34b-5p水平上调,均与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有关,2项指标可能是判断NSCLC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部感染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 miR-34b-5p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清微小RNA-542-3p、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9
作者 秦飞 李帆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542-3p(miR-542-3p)、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28例STBI病人为重型组,130例轻、中型TBI病人为对照组,检... 目的探讨微小RNA-542-3p(miR-542-3p)、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28例STBI病人为重型组,130例轻、中型TBI病人为对照组,检测病人血清miR-542-3p、lncRNA TUG1表达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二者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iR-542-3p、lncRNA TUG1对STBI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者对STBI病人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重型组病人血清miR-542-3p与lncRNA TUG1表达量分别低于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BI病人血清miR-542-3p与lncRNA TUG1表达量呈负相关(r=-0.595,P<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lncRNA TUG1与miR-542-3p水平分别高于和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lncRNA TUG1水平是STBI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高miR-542-3p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542-3p、lncRNA TUG1联合预测STBI病人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939)高于单独预测的AUC(Z=2.410,P=0.016;Z=3.339,P<0.001)。结论STBI病人血清miR-542-3p表达下调,lncRNA TUG1表达上调,二者均可用于STBI病人预后预测,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微小rna-542-3p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lncRNA TUG1、NLRP1的差异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树玲 李会 +3 位作者 崔会欣 冯芳 葛磊 刘乔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9期1626-1630,共5页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Nod样受体蛋白3(NLRP1)的差异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河北省第三荣军优抚医院一般资料匹配的56例AD患者(AD组)、56例MCI患者(MCI组)和5...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Nod样受体蛋白3(NLRP1)的差异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河北省第三荣军优抚医院一般资料匹配的56例AD患者(AD组)、56例MCI患者(MCI组)和5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三组血清中lncRNA TUG1、NLRP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三组血清lncRNA TUG1、NLRP1、TC水平:AD组>MCI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423、147.519、31.392,P<0.05);三组MMSE评分、MoCA评分、HDLC水平:AD组<MCI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481、119.571、22.572,P<0.05);血清lncRNA TUG1、NLRP1、TC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性相关(r=-0.341、-0.440、-0.229、-0.408、-0.374、-0.236,P<0.05),血清HDLC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正性相关(r=0.283、0.273,P<0.05);血清lncRNA TUG1、NLRP1单独诊断M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0.841,联合诊断MCI的AUC为0.913,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单独诊断(P<0.05);血清lncRNA TUG1、NLRP1单独鉴别MCI和AD的AUC为0.767、0.827,联合鉴别MCI和AD的AUC为0.911,联合鉴别MCI和AD的AUC高于单独鉴别(P<0.05)。结论MCI和AD患者血清lncRNA TUG1、NLRP1水平增加且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血清lncRNA TUG1、NLRP1对诊断MCI、鉴别AD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Nod样受体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HIF-1α和lncRNA TUG1水平与心肌损伤相关
11
作者 黄春丽 穆菊香 张红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6期528-531,541,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水平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有休克症状分为脓毒症组(60例)和脓毒症休克(SS)组...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水平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有休克症状分为脓毒症组(60例)和脓毒症休克(SS)组(34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且一般资料与脓毒症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94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血清HIF-1αmRNA、lncRNA TUG1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SS患者血清HIF-1αmRNA、lncRNA TUG1水平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结果:SS组和脓毒症组心率、白细胞计数(WBC)、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S组高于脓毒症组(P均<0.05);SS组APACHE II评分高于脓毒症组;SS组和脓毒症组平均动脉压、血清HIF-1αmRNA、lncRNA TUG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SS组低于脓毒症组(P均<0.05);SS组CD3^(+)T、CD4^(+)T、CD8^(+)T显著低于脓毒症组及对照组,且对照组CD3^(+)T、CD4^(+)T、CD8^(+)T低于脓毒症组(P均<0.05);SS组和脓毒症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S组高于脓毒症组(P均<0.05);HIF-1αmRNA、lncRNA TUG1与CD3^(+)T、CD4^(+)T、CD8^(+)T呈正相关,与LD、CK-MB、cTnI、Mb及H-FABP呈负相关(P均<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HIF-1αmRNA、lncRNA TUG1呈低表达,两者与SS患者心肌损伤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缺氧诱导因子-1Α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UG1吸附microRNA-144对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分泌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洪波 董燕娇 +2 位作者 孙琨 王硕 王洪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吸附microRNA-144(miR-144)对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分泌与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 B6.MRL-FaslprNju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20只和C57BL/6健康小鼠5只在适应性条件下喂养...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吸附microRNA-144(miR-144)对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分泌与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 B6.MRL-FaslprNju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20只和C57BL/6健康小鼠5只在适应性条件下喂养5 d。每天收集B6.MRL-FaslprNju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24 h尿量,尿蛋白浓度> 1 mg/L表明狼疮肾炎发病,为狼疮肾炎组。C57BL/6小鼠为正常组。分离纯化两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对lncRNA TUG1实施亚细胞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狼疮肾炎组和正常组小鼠肾组织中lncRNA TUG1和miR-144 mRNA相对表达量。狼疮肾炎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并分为NC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阴性对照序列)、TUG1过表达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TUG1)、shTUG1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sh-TUG1)、miR-144 mimic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miR-144 mimic)、TUG1过表达+miR-144 mimic组(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TUG1和miR-144 mimic)。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ncRNA TUG1和miR-144的靶向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纤维化标记因子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狼疮肾炎组小鼠肾组织中的miR-144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lncRNA TUG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lncRNA TUG1与miR-144存在靶向结合关系。NC组、TUG1过表达组、sh-TUG1组、miR-144 mimic组、TUG1过表达+miR-144 mimic组细胞TNF-α、IL-1β、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NC组比较,TUG1过表达组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miR-144 mimic组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P <0.05)。各组的ColⅣ、FN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NC组比较,TUG1过表达组ColⅣ和F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miR-144 mimic组ColⅣ、F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各组不同时间点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活力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活力有差异(P <0.05);(2)各组肾小球系膜细胞活力有差异(P <0.05);(3)各组的细胞活力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与NC组48 h和72 h比较,TUG1过表达组48 h和72 h细胞增殖活力降低(P <0.05),sh-TUG1组48 h和72 h细胞增殖活力增强(P <0.05),miR-144 mimic组48 h和72 h细胞增殖活力增强(P <0.05)。各组肾小球系膜细胞侵袭数和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NC组比较,TUG1过表达组的细胞侵袭数减少(P <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 <0.05);sh-TUG1组细胞侵袭数增多(P <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 <0.05);miR-144 mimic组细胞侵袭数增多(P <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 <0.05)。结论 lncRNA TUG1吸附miR-144进而抑制狼疮肾炎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减少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肾小球系膜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炎症因子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TUG1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士平 谢俊锋 +3 位作者 吴小娟 谢宁生 汤建华 郭广秀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6-1261,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ong non-coding RNA taurine up-regulated gene 1,lncRNA TU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行胃部手术的病理...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ong non-coding RNA taurine up-regulated gene 1,lncRNA TU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行胃部手术的病理检查确诊胃癌患者40例,取患者胃部肿瘤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处),用qPCR检测胃癌组织标本和胃癌AGS细胞中lncRNA TUG1表达水平。向AGS细胞中转染lncRNA TUG1过表达质粒和TUG siRNA,借助CCK-8、q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lncRNA TUG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lncRNA TUG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其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浸润程度、淋巴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等因素均不相关。过表达lncRNA TUG1显著抑制AGS胃癌细胞中CDKN1A、BAX和Caspase-3表达、减少G1期细胞比例和增加S期细胞比例、提高细胞增殖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而干扰敲减lncRNA则显著促进细胞中CDKN1A、BAX和Caspase-3表达、增加G1期细胞比例和减少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增殖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结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 TUG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而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牛磺酸上调基因1 长链非编码rna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UG1和PCAT-1表达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贺冠强 郭敏 +1 位作者 索晓慧 刘洪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和前列腺癌相关转录产物1(PCAT-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MM患者90例作为MM组,...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和前列腺癌相关转录产物1(PCAT-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MM患者90例作为MM组,另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 TUG1和PCAT-1的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TUG1和PCAT-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lncRNA TUG1和PCAT-1的表达水平与MM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UG1和PCAT-1对MM的诊断价值。结果MM组患者的血清lncRNA TUG1和PCAT-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ncRNA TUG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lncRNA PCAT-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年龄、β2微球蛋白和Ca2+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TUG1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lncRNA TUG1低表达组(P<0.05),lncRNA PCAT-1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lncRNA PCAT-1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较大、β2微球蛋白水平较高、lncRNA TUG1高表达和PCAT-1高表达是影响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lncRNA TUG1的曲线下面积为0.777(95%CI:0.704~0.850);血清lncRNA PCAT-1的曲线下面积为0.648(95%CI:0.566~0.729)。结论血清lncRNA TUG1和PCAT-1在MM患者中高表达,lncRNA TUG1辅助诊断MM的价值优于lncRNA PCAT-1,血清lncRNA TUG1和PCAT-1表达水平与MM患者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前列腺癌相关转录产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 TUG1表达变化及其与p53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庆勇 王娜娜 +4 位作者 曹璋 何双 吴淑华 张骞 李红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8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p53蛋白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织TUG1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p53表达,分析胃腺癌组...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p53蛋白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织TUG1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p53表达,分析胃腺癌组织TUG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p53表达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TUG1相对表达量为2. 36±1. 01、高表达90例,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 93±0. 54、18例(P均<0. 01)。TUG1相对表达量在胃腺癌低分化者高于高分化者,浸润深度T3、T4者高于T1、T2者,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有远处转移者高于无远处转移者,临床分期高者高于临床分期低者(P均<0. 05),但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有无脉管侵犯、神经侵犯患者TUG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胃腺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为61%,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9%(P <0. 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UG1高表达与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 204,P <0. 05)。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TUG1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且与p53表达呈正相关关系,有可能成为胃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LncRNA TUG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会连 牛津津 +1 位作者 张静 李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349-1351,1356,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AMI组)14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AMI组)145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150例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TUG1水平,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Pearson法分析AMI组受试者血清LncRNA TUG1水平与CK-MB、cTnI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LncRNA TUG1水平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MI组受试者血清LncRNA TUG1、CKMB、cTnI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MI组受试者血清LncRNA TUG1水平与CK-MB、cTnI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63、r=0.485,P<0.05);血清LncRNA TUG1水平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5(95%CI:0.956~0.995),最佳截断值为1.415,敏感度为96.6%,特异性为90.7%,约登指数为0.873。结论LncRNA TUG1在AMI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与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关系密切,对AMI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永川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02例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纳入宫颈癌组,分为复发组(n=20)和未复...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02例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纳入宫颈癌组,分为复发组(n=20)和未复发组(n=82)。另选取105例妇科良性疾病且宫颈癌筛查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LncRNA TUG1水平的变化,统计复发时间,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未复发组和复发组的血清LncRNA TUG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组的血清LncRNA TUG1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ncRNA TUG1高表达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15.32±0.86)个月,早于低表达患者的(21.53±0.9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高、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血清LncRNA TUG1高表达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LncRNA TUG1在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中异常高表达,对评估术后复发风险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lncRNA TUG1、miR-326水平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晓娜 赵和萌 +1 位作者 周进进 王娟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4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患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TUG1)、微小RNA-326(miR-326)水平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6例BA患儿,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发作期组43例和临床缓解期组63例,另选取同期57例健康儿童为对照...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患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TUG1)、微小RNA-326(miR-326)水平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6例BA患儿,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发作期组43例和临床缓解期组63例,另选取同期57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qPCR法检测血清lncRNATUG1、miR-326水平。通过Pearson/Spearman相关法分析BA患儿血清lncRNATUG1、miR-326水平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10、IL-13、干扰素-γ(IFN-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临床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lncRNATUG1水平依次升高,miR-326水平依次降低(F/H分别为114.285、80.363,P均<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A患儿血清lncRNATUG1水平与miR-326、IL-10、IFN-γ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5、-0.581、-0.667,P均<0.05),与FeNO和IL-4、IL-13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1、0.634、0.651,P均<0.05);miR-326水平与IL-10、IL-13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58、-0.602,P均<0.05),与FeNO、IL-4、IFN-γ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9、0.614、0.638,P均<0.05)。结论血清lncRNATUG1水平升高和miR-326水平降低与BA患儿气道炎症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微小rna-326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TUG1在血管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月霞 马媛 底煜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21期4171-4176,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是最早鉴定出的与人类疾病相关的lncRNA之一,lncRNA TUG1广泛参与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病理性新生血管是多种疾病(卵巢癌、肺癌、心肺血管重构、动脉粥样硬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糖尿...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是最早鉴定出的与人类疾病相关的lncRNA之一,lncRNA TUG1广泛参与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病理性新生血管是多种疾病(卵巢癌、肺癌、心肺血管重构、动脉粥样硬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共有的病理改变,而lncRNA TUG1可通过作用于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炎症等控制疾病的病理性血管改变。因此,深入研究lncRNA TUG1在不同类型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有助于血管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病理性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在胶质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荣鑫 徐阳 +1 位作者 刘宝辉 陈谦学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6期466-469,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不同癌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机制,但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TUG1既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学方式调控转录因子,也可以通过竞争性内源RNA... 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不同癌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机制,但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TUG1既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学方式调控转录因子,也可以通过竞争性内源RNA方式调控转录后基因的表达。TUG1对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进行调控可能与肿瘤自我更新、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染色质稳定、血肿瘤屏障及血管生成等有关。本文就TUG1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总结目前TUG1在胶质瘤中作用的研究成果并预测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上调基因1 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