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C1A5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肝癌进展
1
作者 邹金华 王惠 张冬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84,共16页
目的探讨SLC1A5高表达在泛癌种的临床意义及其促进肝癌进展的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会(ICGC)等数据库探讨SLC1A5在泛癌种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EPIC、CIBERSORT、T... 目的探讨SLC1A5高表达在泛癌种的临床意义及其促进肝癌进展的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会(ICGC)等数据库探讨SLC1A5在泛癌种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EPIC、CIBERSORT、TIMER算法分析SLC1A5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分析SLC1A5联合M2型巨噬细胞浸润水平与肿瘤预后的关系。利用慢病毒过表达系统构建过表达SLC1A5肝癌细胞株;利用小干扰RNA(siRNA)构建沉默SLC1A5(NC组、si-SLC1A5-1组、si-SLC1A5-2组)的肝癌细胞株;CCK-8增殖实验检测SLC1A5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过表达SLCA5稳转株(NC组,SLC1A5过表达组)构建肝癌皮下瘤模型,体内水平探讨SLC1A5对肝癌增殖的影响;利用共培养体系验证干扰和过表达SLC1A5肝癌细胞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SLC1A5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SLC1A5在大多数肿瘤中均显著高表达(P<0.05),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SLC1A5高表达与多癌种不良预后相关(P<0.05)。在13个癌种中显示SLC1A5与免疫评分呈正相关,二者相关性在低级别胶质瘤(LGG)、肝癌(LIHC)及甲状腺癌(THCA)中最显著(P<0.05)。多癌种显示SLC1A5与巨噬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5),该相关性在LGG及LIHC中最显著;而在包括肺鳞癌、胰腺癌、胃癌在内的5种肿瘤中,二者呈负相关(P<0.05)。生存分析发现SLC1A5高表达且M2型巨噬细胞高浸润水平的患者生存预后最差(P<0.05);SLC1A5与免疫抑制相关基因、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受体表达呈正相关,该相关性在LGG、LIHC中最显著(P<0.05)。不同肝癌细胞株均高表达SLC1A5,过表达SLC1A5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干扰SLC1A5则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体内实验验证过表达SLC1A5促进肝癌增殖。SLC1A5与M2型巨噬细胞极化分子标志物表达呈正相关,过表达SLC1A5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并抑制T细胞分泌IFN-γ。结论SLC1A5与多种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及免疫浸润水平相关;SLC1A5通过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T细胞功能来促进肝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癌 SLC1A5 m2型巨噬细胞 肝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机制
2
作者 吕梦姣 杨毅 +6 位作者 田晓寒 廖礼彬 阿不都热西提·库提彼丁 王梦慈 周晓丹 袁孙强 白生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24-31,共8页
目的探究低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机制。方法将鼠源性巨噬细胞系(RAW264.7)与鼠源性BMSCs系CP-M131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白细胞介素-4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提取并鉴定常氧与低氧... 目的探究低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机制。方法将鼠源性巨噬细胞系(RAW264.7)与鼠源性BMSCs系CP-M131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白细胞介素-4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提取并鉴定常氧与低氧培养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的外泌体。将CP-M131细胞分为PBS组、N-M2 exo组与H-M2 exo组,分别与PBS、90 ng/mL N-M2 exo及90 ng/mL H-M2 exo共孵育72 h。孵育结束后,通过免疫荧光观察BMSCs系CP-M131细胞对不同氧气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的摄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BMSCs中摄取不同实验组外泌体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碱性磷酸酶(ALP)、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的蛋白表达。采用ALP染色评估不同氧气条件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对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且提取到不同处理组的外泌体。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N-M2 exo组比较,H-M2 exo组的CP-M131细胞BMP-2、ALP、Runx基因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H-M2 exo组的ERK与p-ERK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ALP染色观察到低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促进CP-M131细胞成骨分化。结论低氧条件下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可以促进BM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外泌体 骨分化 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花紫珠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伤口愈合及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张盼 魏媛媛 +3 位作者 王浩 王献伟 李彦青 孙雪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44-49,54,共7页
目的分析裸花紫珠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伤口愈合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大鼠,将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外敷),剩余30只用于建立糖尿病... 目的分析裸花紫珠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伤口愈合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大鼠,将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外敷),剩余30只用于建立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模型。最终建模成功27只大鼠,并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外敷)、裸花紫珠组(裸花紫珠外敷)、裸花紫珠联合抑制剂组(裸花紫珠外敷联合M2型巨噬细胞标志蛋白CD206抑制剂),每组9只。比较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16/32、CD206、PI3K、AKT、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PI3K、AKT、mTOR的mRNA表达量。结果干预后第3、7、14天,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VEGF、bFGF、CD206相对表达量以及PI3K、AKT、mTOR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iNOS、CD16/32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裸花紫珠组、裸花紫珠联合抑制剂组大鼠创面愈合率、VEGF、bFGF、CD206相对表达量以及PI3K、AKT、mTOR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iNOS、CD16/32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裸花紫珠组大鼠相比,裸花紫珠联合抑制剂组大鼠创面愈合率、VEGF、bFGF、CD206相对表达量以及PI3K、AKT、mTOR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iNOS、CD16/32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裸花紫珠可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提高糖尿病足溃疡大鼠伤口愈合率以及VEGF、bFGF水平,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m2型巨噬细胞极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糖尿病足 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细胞外泌体诱导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促进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
作者 周薇 李金权 +2 位作者 马文卓 王有德 童红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66,373,共6页
目的:探究肺癌细胞外泌体对M2型巨噬细胞诱导的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提取并鉴定16HBE、A549、H522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16HBE exo、A549 exo、H522 exo),将10μg/ml 16HBE exo、A549 exo、H522 exo、等体积PBS与M0型巨噬细胞... 目的:探究肺癌细胞外泌体对M2型巨噬细胞诱导的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提取并鉴定16HBE、A549、H522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16HBE exo、A549 exo、H522 exo),将10μg/ml 16HBE exo、A549 exo、H522 exo、等体积PBS与M0型巨噬细胞共孵育(16HBE exo组、A549 exo组、H522 exo组、PBS组),qRT-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Arginase-1、CD206、CD163、TGF-β、iNOS、IL-1β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中CD206+CD16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K1/2和STAT3磷酸化水平。将A549和H522细胞与上述各组巨噬细胞共孵育(16HBE exo+M0组、A549 exo+M0组、H522 exo+M0组、PBS+M0组),使用Transwell检测A549和H52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相比于PBS组,A549 exo组和H522 exo组巨噬细胞Arginase-1、CD206、CD163、TGF-β表达显著上调(P<0.001),iNOS和IL-1β表达显著下调(P<0.001),CD206+CD163+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01),ERK1/2和STAT3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01)。16HBE exo组上述指标与PB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549 exo+M0组和H522 exo+M0组A549和H52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增加(P<0.001)。结论:肺癌细胞外泌体可通过激活ERK1/2/STAT3信号通路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而促进肿瘤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外泌体 m2型巨噬细胞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35在M2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5
作者 杜恒 马彬 +1 位作者 杨鑫 刘军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9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IL)-35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PCa)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标记分子CD68、M1型标记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和M2型标记分子CD206、IL-10在人单核/巨... 目的探讨白介素(IL)-35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PCa)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标记分子CD68、M1型标记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和M2型标记分子CD206、IL-10在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诱导分化后的M0、M1与M2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使用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源条件培养液(CM)处理PCa细胞系PC-3,并将其分为:M0-CM组、M1-CM组、M2-CM组和预先使用IL-35中和抗体(IL-35 NA)干预的M2-CM处理组(M2-CM+IL-35 NA组)。检测各组中PC-3细胞的增殖活力、侵袭、EMT,以及细胞内JAK/STAT信号通路p-JAK2/JAK2与p-STAT3/STAT3比值的差异。结果与未刺激的THP-1细胞比较,M0、M1和M2型巨噬细胞中CD68 mRNA表达升高(P<0.01);与M0型巨噬细胞比较,TNF-α、IL-1βmRNA在M1型巨噬细胞中升高(P<0.01),而CD206、IL-10 mRNA在M2型巨噬细胞中升高(P<0.01);与M0-CM组比较,M2-CM组PC-3细胞增殖活力、侵袭、EMT和细胞内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升高(P<0.05),M2-CM+IL-35 NA组PC-3细胞的增殖活力、侵袭、EMT和细胞内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M1-CM组PC-3细胞的增殖活力、侵袭、EMT和细胞内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均无显著改变(P>0.05);与M2-CM组比较,M1-CM组和M2-CM+IL-35 NA组增殖活力、侵袭、EMT和细胞内p-JAK2/JAK2、p-STAT3/STAT3比值降低(P<0.05)。结论M2型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IL-35来促进PC-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EMT,这可能与IL-35能上调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m2型巨噬细胞 白介素-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毒灵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结直肠癌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唐东豪 陈进宝 +7 位作者 贾琳琳 沈东晓 尚靖 冯月娇 卢佳豪 肖增友 何钰洁 王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5,共6页
目的探讨蟾毒灵(BU)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方法用佛波酯(PMA)诱导人急性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M0型巨噬细胞,48h后用含有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3的培养基处理M0型巨噬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探讨蟾毒灵(BU)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方法用佛波酯(PMA)诱导人急性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M0型巨噬细胞,48h后用含有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3的培养基处理M0型巨噬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形态学、实时荧光定量(RT-qPCR)实验观察其表面标志物和形态变化,RT-PCR和ELISA实验检测M2型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通过ELISA实验比较M2型巨噬细胞和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上清液中IL-6分泌水平,通过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条件培养基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的影响。在条件培养基中加入BU后,通过Western blot、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和RT-qPCR实验观察可以HCT116中AKT/PI3K蛋白以及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的变化。结果将THP-1成功诱导成为M2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IL-6激活了HCT116中AKT/PI3K蛋白磷酸化,促进了其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BU可以抑制M2巨噬细胞介导的HCT116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结论M2型巨噬细胞释放IL-6激活了结直肠癌细胞AKT/PI3K信号通路,促进了其迁移和上皮间质化。此外,BU可以抑制其促迁移和上皮间质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灵 m2型巨噬细胞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毒灵抑制乏氧耐药细胞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极化逆转结肠癌耐药 被引量:1
7
作者 唐东豪 王杰 +6 位作者 贾琳琳 江浩鹏 夏琪 陈佳 曹赛雅 陈进宝 司仙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987-993,共7页
目的:在乏氧微环境中探讨蟾毒灵(bufalin,BU)抑制耐药结肠癌细胞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普通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培养基中加入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 2)模拟乏氧环境,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人源单... 目的:在乏氧微环境中探讨蟾毒灵(bufalin,BU)抑制耐药结肠癌细胞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对普通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培养基中加入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 2)模拟乏氧环境,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人源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M0巨噬细胞。分别采集乏氧条件下耐药结肠癌细胞、普通结肠癌细胞和BU作用于耐药结肠癌细胞的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CM),然后放入M0巨噬细胞中。通过流式细胞术、Realtime PCR、ELISA实验检测M2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因子的表达;运用CCK-8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检测耐药结肠癌和普通结肠癌条件培养基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后的上清对普通结肠癌的作用。结果:在缺氧环境下,与普通结肠癌细胞相比,耐药结肠癌细胞CM促进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0、TGF-β、CD11b、CD206升高(P<0.01,P<0.05)。极化巨噬细胞的上清液增加了普通结肠癌细胞中P-gp和Bcl-2的表达,同时降低了Bax的表达和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耐药结肠癌细胞经BU处理后,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L-10、TGF-β、CD11b、CD206表达降低(P<0.01,P<0.05)。此外,P-gp和Bcl-2的表达减少,而Bax的表达增加,导致对OXA的敏感性增加。结论:乏氧条件下,结肠癌耐药细胞CM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蟾蜍灵可通过调节M2型巨噬细胞极化过程逆转结肠癌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 蟾毒灵 m2型巨噬细胞 结肠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在冠心病病态形成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酽怡 刘建辉 周建庆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557-560,共4页
研究表明,免疫细胞与冠状动脉疾病的进展有关,如CD4 T细胞[1]、TregT细胞[2]、中性粒细胞[3]、树突状细胞[4]及巨噬细胞等[5]。巨噬细胞作为人体内固有免疫细胞,根据微环境及刺激因素的不同可极化为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和... 研究表明,免疫细胞与冠状动脉疾病的进展有关,如CD4 T细胞[1]、TregT细胞[2]、中性粒细胞[3]、树突状细胞[4]及巨噬细胞等[5]。巨噬细胞作为人体内固有免疫细胞,根据微环境及刺激因素的不同可极化为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和替代活化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巨噬细胞 刺激因素 冠状动脉疾病 固有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中性粒细胞 冠心病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中癌-睾丸抗原OY-TES-1的表达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9
作者 赵振凯 梁国 +4 位作者 李枫 农蔚霞 张庆梅 罗彬 谢小薰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875-880,共6页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癌-睾丸抗原OY-TES-1的表达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GBM细胞U251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HP-1,构建稳定下调OY-TES-1的U251稳转株(U251-SH-OY-TES-1组),将转染无关序列的U251作为对照(U251-SH...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癌-睾丸抗原OY-TES-1的表达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GBM细胞U251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HP-1,构建稳定下调OY-TES-1的U251稳转株(U251-SH-OY-TES-1组),将转染无关序列的U251作为对照(U251-SH-NC组)。48h后取两组上清液与THP-1细胞共培养,加入U251-SH-NC组上清液的THP-1细胞为SH-NC组,加入U251-SH-OY-TES-1组上清液的THP-1细胞为SH-OY-TES-1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两组OY-TES-1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确定转染效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液中人白细胞介素-10(IL-10)、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表达水平。结果RT-q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U251-SH-OY-TES-1组OY-TES-1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低于U251-SH-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两组培养液中TGF-β、IL-10水平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第0天、第2天SH-OY-TES-1组培养液中TGF-β水平显著低于SH-NC组(P<0.05),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SH-OY-TES-1组培养液中TGF-β、IL-10水平显著低于SH-NC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SH-NC组比较,SH-OY-TES-1组CD206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M中OY-TES-1高表达能够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OY-TES-1 m2型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蛋白1表达变化及M1/M2型巨噬细胞浸润情况观察分析
10
作者 廖文欣 李洋 +1 位作者 刘婷婷 申复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蛋白1(Piezo-type 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 component 1,Piezo1)的表达变化及M1/M2型巨噬细胞浸润情况,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35例份、子宫肌...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蛋白1(Piezo-type 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 component 1,Piezo1)的表达变化及M1/M2型巨噬细胞浸润情况,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病理明确诊断为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35例份、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正常宫颈组织30例份,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iezo1。从TCGA宫颈癌RNA-seq数据库中,使用R软件通过CIBERSORT法分析不同Piezo1表达的宫颈癌组织22种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利用GSEA 4.2.3软件筛选1NES1>1、P<0.05、FDR<0.25的Piezo1巨噬细胞相关信号通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iezo1表达与宫颈癌组织M1/M2巨噬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Piezo1相对表达量高(P<0.05)。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M1巨噬细胞浸润强度为7.70±1.31、7.17±2.05(P>0.05),M2巨噬细胞浸润强度分别为16.21±6.36、3.89±1.56(P<0.05)。Piezo1表达与宫颈癌组织M2型巨噬细胞浸润水平成正相关(r=0.8617,P<0.001)。与Piezo1低表达者相比,Piezo1高表达的宫颈癌组织M2型巨噬细胞比例高(P<0.01)。Piezo1与M2型巨噬细胞极化细胞相关信号通路主要有IL6/JAK/STAT3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及TNF-α/NF-κB信号通路。结论Piezo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M2巨噬细胞浸润多。Piezo1可能通过激活宫颈癌组织IL6/JAK/STAT3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TNF-α/NF-κB信号通路,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蛋白1 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M2型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吴江为 张巧玲 +4 位作者 杨泽羊 张瑞 张舰 曾柱 吴介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TME)中主要成分之一。在TME中,肿瘤细胞与非肿瘤细胞之间或非肿瘤细胞与非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促进肿瘤发生发展。CAF可与多种免疫细胞之间产生相互作用,通过抑制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重塑TME中...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肿瘤微环境(TME)中主要成分之一。在TME中,肿瘤细胞与非肿瘤细胞之间或非肿瘤细胞与非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促进肿瘤发生发展。CAF可与多种免疫细胞之间产生相互作用,通过抑制适应性免疫细胞功能,重塑TME中免疫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其中CAF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并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 m2型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TmE) 细胞相互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通过调节M2型巨噬细胞来抑制肝细胞癌的增长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立 张心一 +4 位作者 郭磊 葛君 江汉美 邸江雪 刘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04-2112,共9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小鼠肝癌细胞和小鼠巨噬细胞共培养的调控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将小鼠肝癌细胞H22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不同浓度梯度黄芩素给药组(5、10、20、40、80 mg·L^(-1)),CCK-8法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小鼠肝癌细胞和小鼠巨噬细胞共培养的调控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将小鼠肝癌细胞H22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不同浓度梯度黄芩素给药组(5、10、20、40、80 mg·L^(-1)),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两种细胞用6孔板的Transwell小室共培养48 h,随机分组成空白组,模型组,低、中、高黄芩素组(10、20、40 mg·L^(-1))并进行细胞划痕和侵袭实验,ELISA试剂盒检测TNF-α和IL-10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CNA2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体内实验建立H22皮下瘤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阳性、模型和给药组,统计小鼠脾脏、胸腺和肿瘤指数,IHC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CCNA2和巨噬细胞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的黄芩素对H22有抑制效果,对M0型的RAW264.7无明显细胞毒性;共培养后M0型RAW264.7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黄芩组TNF-α升高IL-10下降;黄芩素可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侵袭和转移;黄芩素组的Arg1、p-p38/p38、p-stat3/stat3、N-cadherin、CCNA2明显下降,Inos和E-cadherin明显上升;给药组的CCNA2、CD206表达明显下降,CD86表达明显上升。结论黄芩素通过调控M2型巨噬细胞相关信号通路,来逆转M2型巨噬细胞极化和促癌功能,并抑制M2型巨噬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抗肿瘤 CCNA2 m2型巨噬细胞 侵袭转移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4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鑫茂 杨雅倩 +1 位作者 屈梦扬 潘艳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4-376,共3页
肝脏在血容量调节、营养素代谢、免疫系统和生长信号通路的调控等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多种因素导致肝脏功能异常,形成急性肝损伤(ALI)、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A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LF)、肝细胞癌(HCC)等疾病。我国... 肝脏在血容量调节、营养素代谢、免疫系统和生长信号通路的调控等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多种因素导致肝脏功能异常,形成急性肝损伤(ALI)、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ALD)、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LF)、肝细胞癌(HCC)等疾病。我国是肝病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肝癌在我国的死亡率占第2位,我国肝癌的普遍发展模式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1-4]。肝癌在早期不易发现,但可以通过早期对慢性肝病治疗,延缓或控制肝癌发展进程,提高患者生存率。巨噬细胞是一种髓系免疫细胞,在机体组织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们摄取和降解死亡细胞、碎片和异物,并参与协调炎症发生的过程[5]。巨噬细胞在不同的微环境刺激下可极化为M1型和M2型。M1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促炎因子,推进炎症反应;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抗炎因子,参与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在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IL-4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在肝脏疾病中作用,为巨噬细胞分化治疗肝脏疾病提供方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4 m2型巨噬细胞 慢性肝脏疾病 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调控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14
作者 赵向阳 江博文 +1 位作者 陶滔 谈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影响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在体外诱导成M2型巨噬细胞,利用RTqPCR检测相应标记物和IL-10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影响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在体外诱导成M2型巨噬细胞,利用RTqPCR检测相应标记物和IL-10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的表达情况。将GBC细胞株NOZ和GBC-SD分组为Control组(无血清培养基)、M2-CM组(M2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2-CM+anti-IL-10组(含IL-10中和抗体的M2-CM)和M2-CM+IgG组(含IL-10同型对照抗体的M2-CM)。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变化状况,再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结果:M2型巨噬细胞在体外诱导成功;与诱导前的THP-1相比,IL-10在M2型巨噬细胞内和上清液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M2型巨噬细胞可促进GB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能抑制E-cadherin表达和促进Vimentin表达,阻断IL-10可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这一影响(P<0.05)。结论:M2型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IL-10促进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m2型巨噬细胞 细胞介素-10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M2型巨噬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张珂 崔昭 +3 位作者 秦雅含 雷凡 刘梅芳 彭美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505-2516,共12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对M2型巨噬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和M2型巨噬细胞,加入APS处理(0、80、160、320μg/mL);分离小鼠腹...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对M2型巨噬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和M2型巨噬细胞,加入APS处理(0、80、160、320μg/mL);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加入APS处理(0、160μg/mL)。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M2型巨噬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MR)、CD11b、F4/80、CD163、ARG-1表达水平、凋亡情况以及吞噬能力。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小鼠分为2组,即APS灌胃组(n=5)和对照组(n=5),FCM检测外周血和脾脏中巨噬细胞MR表达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BMDM分化的M2型巨噬细胞形态;RT-qPCR检测M2型巨噬细胞MR、ARG-1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M2型巨噬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分子机制。结果与0μg/mL APS组相比,在一定浓度(80~320μg/mL APS)范围内,随着APS浓度的升高,M2型巨噬细胞的MR表达水平降低(P<0.01);160μg/mL APS组腹腔巨噬细胞MR表达水平也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APS灌胃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巨噬细胞MR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与0μg/mL APS组相比,80~320μg/mL APS组巨噬细胞CD11b、F4/80、CD163表达水平升高(P<0.01);巨噬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由大多呈梭形且有伪足变为大多为类圆形或不规则且少数细胞有伪足;APS可诱导M2型巨噬细胞凋亡(P<0.05)。与0μg/mL APS组相比,160μg/mL APS组M2型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升高(P<0.01),但ARG-1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M2型巨噬细胞MR和ARG-1的mRNA表达降低(P<0.05);160μg/mL APS组M2型巨噬细胞的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phosphate acidified-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p-STAT6)阳性信号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低(P<0.05)。结论APS对M2型巨噬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均具有双向调控作用,这可能与APS可下调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STAT6)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甘露糖受体 m2型巨噬细胞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抑制CD8^(+)T细胞促进食管癌细胞恶性生物行为
16
作者 王魏楠 陈素芳 +7 位作者 段余钡 井玉莹 黄田平 陈凯 杨凯歌 罗成华 周文虎 胡建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7-893,共7页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抗肿瘤能力参与食管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方法利用佛波酯(PMA)联合白细胞介素4(IL-4)/IL-13将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炎性因子。运用...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抗肿瘤能力参与食管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方法利用佛波酯(PMA)联合白细胞介素4(IL-4)/IL-13将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炎性因子。运用磁珠分选法分选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8^(+)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验证分选纯度。构建CD8^(+)T细胞与食管鳞癌细胞的非接触性共培养体系(CD8^(+)T细胞),和构建M2型巨噬细胞、CD8^(+)T细胞与食管鳞癌细胞的非接触性共培养体系(M2型巨噬细胞联合CD8^(+)T细胞)。平板克隆实验和CCK-8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TM)实验检测各组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各组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运用GraphPadPrism9.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制图。结果诱导后巨噬细胞IL-10和精氨酸酶1(Arg1)表达上调,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下降,具有M2表型巨噬细胞特征。磁珠分选法成功的分选出CD8^(+)T细胞,其阳性率>90%。食管鳞癌细胞与CD8^(+)T细胞非接触性共培养组的增殖、侵袭、迁移和抗凋亡能力显著低于单独癌细胞组;而食管鳞癌细胞与M2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预处理CD8^(+)T细胞共培养后,其增殖、侵袭、迁移和抗凋亡能力与食管鳞癌和CD8^(+)T细胞共培养组相比显著增强。结论M2型巨噬细胞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抗肿瘤能力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抗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巨噬细胞 CD8^(+)T细胞 食管鳞癌 肿瘤微环境(TmE) 非接触性共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8通过增加M2型巨噬细胞浸润及抑制CD8^(+)T细胞浸润促进结直肠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
17
作者 邵莹 兰燕 +2 位作者 宋冰 孙嘉颖 杨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0-886,共7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对结直肠癌(CRC)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使用过表达CXCL8的鼠源CRC细胞株CT26细胞建立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监测肿瘤生长情况,成瘤三周后剥离肿瘤组织并取出小鼠脾脏,一方面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对结直肠癌(CRC)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使用过表达CXCL8的鼠源CRC细胞株CT26细胞建立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监测肿瘤生长情况,成瘤三周后剥离肿瘤组织并取出小鼠脾脏,一方面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及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另一方面制备脾脏单细胞悬液,分选脾脏CD8^(+)T细胞,在体外将T细胞与过表达CXCL8的CT26细胞共培养,细胞毒性实验检测T细胞杀伤能力。结果过表达CXCL8促进小鼠CRC移植瘤生长;过表达CXCL8的CRC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浸润增加、CD8^(+)T细胞浸润减少;过表达CXCL8的小鼠CRC细胞并不影响CD8^(+)T细胞体外杀伤能力。结论CXCL8过表达CRC细胞通过增加M2型巨噬细胞浸润及抑制CD8^(+)T细胞浸润促进CRC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 m2型巨噬细胞 CD8^(+)T细胞 结直肠癌(C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18
作者 肇莉莉 王萍 +3 位作者 孙连义 马为梅 张乐 喻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1,共7页
目的 探讨HtrA丝氨酸肽酶3(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wAMD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空腹静脉血,通过qRT-PCR检测血清HTRA3 mRNA水平。将RF/6... 目的 探讨HtrA丝氨酸肽酶3(HTRA3)基因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wAMD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空腹静脉血,通过qRT-PCR检测血清HTRA3 mRNA水平。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sh组和HTRA3-sh组,使用Lipofectamine2000将NC-shRNA和HTRA3-shRNA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到NC-sh组和HTRA3-sh组RF/6A细胞中,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RA3的转染情况。将RF/6A细胞随机分为N组、H组、H+NC-sh组和H+HTRA3-sh组,细胞转染后,N组RF/6A细胞在完全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常氧培养,其他组细胞在添加200 mmol·L^(-1)氯化钴(CoCl_(2))的RPMI 1640培养基中进行低氧培养,使用Matrigel测定小管形成。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NV组、CNV+NC-sh组和CNV+HTRA3-sh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为未建模的小鼠,其他组为激光诱导的CNV模型小鼠。向CNV+NC-sh组和CNV+HTRA3-sh组小鼠玻璃体内分别注射1μL滴度为1×10^(11)TU·mL^(-1)的NC-shRNA和HTRA3-shRNA慢病毒载体。对照组和CNV组小鼠注射PBS。注射后7 d,对小鼠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和眼球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通过qRT-PCR检测RF/6A细胞或各组小鼠脉络膜组织中HTRA3、类几丁质酶3样蛋白3(Ym-1)、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F/6A细胞或脉络膜组织中HTRA3、VEGF和细胞核核因子κB(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wAMD组患者的血清HTRA3 mRNA水平升高(t=11.804,P<0.001)。与对照组和NC-sh组比较,HTRA3-sh组RF/6A细胞的HTRA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N组比较,H组RF/6A细胞的闭合管腔数量、HTRA3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均为P<0.05)。与H+NC-sh组比较,H+HTRA3-sh组RF/6A细胞的闭合管腔数量、HTRA3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减少(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CNV组小鼠的HTR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NV相对荧光强度升高,Ym-1和Arg-1 mRNA水平升高,iNOS和COX-2 mRNA水平降低,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与CNV+NC-sh组比较,CNV+HTRA3-sh组小鼠的HTR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少,CNV相对荧光强度降低,Ym-1和Arg-1 mRNA水平降低,iNOS和COX-2 mRNA水平升高,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 下调HTRA3可抑制CNV形成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HTRA3可能是防治wAMD的重要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HtrA丝氨酸肽酶3 m2型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对食管癌细胞生长行为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
19
作者 王玉萍 刘约瑟 +2 位作者 张玉珂 李登科 王玲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7-412,共6页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对食管癌细胞生长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和白细胞介素(IL)-4将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巨...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对食管癌细胞生长及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和白细胞介素(IL)-4将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重组人精氨酸酶(Arg)1、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CD206的表达变化;超速离心法分离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Exo,透射电镜观察形态,粒径分析仪检测粒径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Exo标志蛋白表达;利用PKH67标记Exo后再与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共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xo被EC9706细胞摄取情况;将分离的Exo与EC9706细胞共培养,CCK-8法和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细胞成管实验检测HUVEC血管生成情况。结果经PMA和IL-4诱导后的细胞内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TNF-α、IL-6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Arg1、TGF-β和CD206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分离的颗粒物为直径100 nm的典型球状小囊泡,Exo标志蛋白CD9、CD63和TSG101均高水平表达,由此说明成功分离到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Exo,且该Exo可被EC9706细胞摄取;将EC9706细胞与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Exo共培养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5),EdU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细胞的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均显著增加(P<0.05),此外,HUVEC的血管生成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M2型巨噬细胞可通过Exo途径促进食管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m2型巨噬细胞 外泌体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和M2型巨噬细胞表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1
20
作者 李康 郭强 +3 位作者 王翠妮 陈敏 徐薇 熊思东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7-183,共7页
通过对M1和M2型巨噬细胞表型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评价各鉴定巨噬细胞类型的表型指标及其意义。按常规方法以IFN-γ及LPS将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诱导成M1型巨噬细胞,以IL-4诱导出M2型巨噬细胞。分别以RT-PCR和酶活性定量方法检测精氨酸代谢... 通过对M1和M2型巨噬细胞表型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评价各鉴定巨噬细胞类型的表型指标及其意义。按常规方法以IFN-γ及LPS将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诱导成M1型巨噬细胞,以IL-4诱导出M2型巨噬细胞。分别以RT-PCR和酶活性定量方法检测精氨酸代谢相关酶的表达和活性;以ELISA检测IL-12和IL-10的分泌;以FACS检测巨噬细胞膜分子的表达。结果显示:M1型巨噬细胞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和活性水平较未刺激组明显升高,IL-12产生显著增加,CD16/32表达上调;而M2型巨噬细胞I型精氨酸酶(arginase 1,Arg-1)的表达水平和酶活性较未刺激巨噬细胞显著提高,IL-10分泌轻度增加,并且表达高水平的CD206和DECTIN-1。表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N-OS表达和活性、IL-12的分泌和膜蛋白CD16/32可用于鉴定M1型巨噬细胞,而Arg-1、CD206和DECTIN-1是鉴定M2型巨噬细胞较为理想的表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