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T悬浮床加氢工艺的研究及工业化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胡红辉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1期102-104,107,共4页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主要的重油加氢工艺,以及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现状,重点叙述了国内首套MCT超级悬浮床重油加氢工艺技术研究和投产情况,通过MCT工艺在重油加工深度、轻油收率、物料衡算等方面的描述,总结MCT悬浮床加氢...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主要的重油加氢工艺,以及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现状,重点叙述了国内首套MCT超级悬浮床重油加氢工艺技术研究和投产情况,通过MCT工艺在重油加工深度、轻油收率、物料衡算等方面的描述,总结MCT悬浮床加氢工业生产装置的运行情况,阐明了悬浮床加氢工艺未来的攻关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mct悬浮床加氢工艺 轻油收率 物料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床加氢工艺对煤炭转化效率的影响及提升方式研究
2
作者 曹靖 曹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092-095,共4页
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在煤质转化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针对煤炭转化效率的提升,从床材选用、反应热力学分析及工艺优化等角度展开深入研究。通过科学配置床材,实现煤炭快速加氢,显著提升转化效率。反应热力学模型的应用为转化效率提... 悬浮床加氢工艺技术在煤质转化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针对煤炭转化效率的提升,从床材选用、反应热力学分析及工艺优化等角度展开深入研究。通过科学配置床材,实现煤炭快速加氢,显著提升转化效率。反应热力学模型的应用为转化效率提供了直观准确的判断依据。工艺条件的优化减少了原料损失,提高了整体效率。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工艺优化策略,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悬浮床加氢工艺中的煤炭转化效率,对于推动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工艺 煤炭转化效率 材配置 反应热力学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反应器数值模拟与温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鑫 高云鹤 +4 位作者 郭莉 王丹军 牛鸿权 付鑫 付峰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8,共11页
作为煤焦油悬浮床加氢技术的核心设备——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反应器,其中上部温度骤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实际应用的技术瓶颈之一。为了解决温度骤升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加氢反应器内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 作为煤焦油悬浮床加氢技术的核心设备——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反应器,其中上部温度骤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实际应用的技术瓶颈之一。为了解决温度骤升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加氢反应器内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温度控制措施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焦油悬浮床加氢反应器在3.0 m高度处出现温度骤升,在温度骤升处增设冷氢管,冷氢的通入不仅可有效控制反应器中上部温度,解决温度骤升问题,还使得反应器内温度的轴向和径向分布趋于均匀,且冷氢的适宜温度为41℃~43℃,最佳温度为43℃。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冷氢通入前后加氢反应器内流场的变化。根据流速分布模拟结果,结合温度分布云图,可推测出无冷氢通入时,反应器在3.5 m左右高度处出现局部结焦现象,当高度达到5.0 m时,反应器内开始出现因结焦而导致的局部堵塞,当高度到达5.5 m左右时,反应器内出现因结焦而导致的严重堵塞。43℃冷氢的通入不仅解决了加氢反应器温度骤升问题,还抑制了加氢反应器内的轴向流,促进了反应物料的径向流动及混合,使得流速以及气含率(气相体积占气液混合物体积的百分比)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加氢反应器内传质及煤焦油加氢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悬浮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流速分布 气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悬浮床加氢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军 张忠清 +3 位作者 黎元生 贾丽 董志学 李鹤鸣 《工业催化》 CAS 2003年第7期7-11,共5页
介绍了渣油悬浮床加氢技术领域的现状及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渣油悬浮床加氢技术特点。在不同反应器规模的连续式悬浮床加氢装置上的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水溶性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原料适应性,在中等压力、空速约1 0h-1、催化剂加入量低于300... 介绍了渣油悬浮床加氢技术领域的现状及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渣油悬浮床加氢技术特点。在不同反应器规模的连续式悬浮床加氢装置上的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水溶性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原料适应性,在中等压力、空速约1 0h-1、催化剂加入量低于300μg/g和一次通过的条件下处理常压渣油,小于500℃馏分油收率为70%~90%;处理减压渣油,小于500℃馏分油收率可达60%~80%,而过程甲苯不溶物质量分数低于1 0%。将悬浮床加氢技术与其他重油加工过程组合,可增加悬浮床加氢技术的灵活性,并有利于提高过程的总液体收率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悬浮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与固定床加氢脱硫工艺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家顺 邓文安 +2 位作者 梁士昌 刘东 阙国和 《炼油设计》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7,共4页
比较了渣油固定床加氢脱硫工艺和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的流程设计特点、建设投资、原料性质、反应条件及产品分布和性质。渣油固定床加氢脱硫 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可以将渣油彻底转化 ,有效合理地解决了含硫渣油的出路问题 ,而且国内... 比较了渣油固定床加氢脱硫工艺和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的流程设计特点、建设投资、原料性质、反应条件及产品分布和性质。渣油固定床加氢脱硫 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可以将渣油彻底转化 ,有效合理地解决了含硫渣油的出路问题 ,而且国内有成熟的技术和催化剂 ,但柴油质量差 ,汽油达不到环保的要求 ,而且建设投资较大 ,催化剂费用较高。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 在线加氢精制组合工艺 ,可以生产出作为催化重整原料的石脑油、高十六烷值的优质柴油和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的加氢蜡油 ,残渣仅有 5 %左右 ,而且建设投资较小 ,催化剂费用较低 ,但国内尚无此工艺的应用经验。在加工渣油时选用固定床加氢脱硫工艺还是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 ,应根据所用原料的性质和加工的目的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固定 脱硫 悬浮 裂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渣油固定床加氢与延迟焦化组合生产低硫石油焦的工业实践
6
作者 徐焱 韩坤鹏 +4 位作者 蒋国权 张甫敏 胡锦原 翁敦机 郭强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期24-27,40,共5页
构建渣油加氢-延迟焦化组合工艺,渣油加氢生产低硫、高残炭的脱硫渣油供给延迟焦化作原料,生产优质的负极材料(低硫石油焦),对于提升延迟焦化技术水平、减轻环保压力、促进炼油厂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结合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 构建渣油加氢-延迟焦化组合工艺,渣油加氢生产低硫、高残炭的脱硫渣油供给延迟焦化作原料,生产优质的负极材料(低硫石油焦),对于提升延迟焦化技术水平、减轻环保压力、促进炼油厂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结合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工艺流程特点和生产实际,在渣油加氢-延迟焦化组合工艺生产低硫石油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原料油减压渣油的掺炼比例提高原料的残炭,通过保持高空速和调整各反应器床层温度提高加氢脱硫选择性,通过掺炼催化裂化柴油改善原料性质,最终直接生产出硫质量分数在0.60%以下、残炭在6.00%左右的加氢渣油。成功生产出符合2B标准的高品质低硫石油焦,可以作为动力电池的负极材料,在生产轻质油品燃料的同时拓展了高附加价值的特种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渣油 组合工艺 固定渣油 选择性脱硫 高残炭 延迟焦化 低硫石油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悬浮床加氢工艺Ni液溶胶催化剂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东 郑甲兆 +2 位作者 马魁菊 王雪莉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3-878,共6页
以水溶性Ni盐溶液为前体,制备了Ni液溶胶催化剂。考察了Ni液溶胶催化剂和水溶性Ni催化剂在原料油中的分散状况,对催化渣油加氢裂化反应后2种催化剂的状态进行了SEM、XPS和激光粒度表征。结果表明,Ni液溶胶催化剂比水溶性Ni催化剂在原料... 以水溶性Ni盐溶液为前体,制备了Ni液溶胶催化剂。考察了Ni液溶胶催化剂和水溶性Ni催化剂在原料油中的分散状况,对催化渣油加氢裂化反应后2种催化剂的状态进行了SEM、XPS和激光粒度表征。结果表明,Ni液溶胶催化剂比水溶性Ni催化剂在原料油中分散颗粒度小,比表面积大,分散均匀。在催化渣油加氢裂化反应后,Ni液溶胶催化剂和水溶性Ni催化剂中的Ni元素主要以Ni2+的形式存在,S主要以S2+和S6+2种形式存在,Ni液溶胶催化剂在反应后无明显团聚现象。2种催化剂存在下渣油加氢裂化反应生焦数据表明,Ni液溶胶催化剂比水溶性Ni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抑制生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 胶体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悬浮床煤焦油加氢产品分离工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明龙 陈贵锋 +2 位作者 张晓静 史士东 吴立新 《煤化工》 CAS 2013年第1期44-46,共3页
应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采用严格热力学分析方法,对非均相悬浮床煤焦油加氢反应产物的两种分离流程(一级降温流程和两级降温流程)分别进行了模拟和对比研究。在相同的设计基础和要求下,一级降温分离流程分离效果更好,但能耗较高;两种... 应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采用严格热力学分析方法,对非均相悬浮床煤焦油加氢反应产物的两种分离流程(一级降温流程和两级降温流程)分别进行了模拟和对比研究。在相同的设计基础和要求下,一级降温分离流程分离效果更好,但能耗较高;两种流程投资相当,对于实际工程,建议选择两级降温分离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非均相悬浮 ASPEN PLUS 分离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石脑油加氢生产重整原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大海 陈琳 +2 位作者 梁忻睿 代萌 牛世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7-229,共3页
分析了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石脑油馏分(以下简称浆态床石脑油)的主要性质,并开展了浆态床石脑油加氢生产重整原料的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浆态床石脑油可以在反应压力3.5~5.0 MPa、反应温度320~325℃、氢油体积比150、体积空速1.5~2.0 h-... 分析了浆态床渣油加氢裂化石脑油馏分(以下简称浆态床石脑油)的主要性质,并开展了浆态床石脑油加氢生产重整原料的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浆态床石脑油可以在反应压力3.5~5.0 MPa、反应温度320~325℃、氢油体积比150、体积空速1.5~2.0 h-1的工艺条件下,或在现有重整预加氢装置掺炼比不大于15%的情况下生产合格的重整装置进料,可以作为催化重整装置原料的补充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石脑油 重整原料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床加氢固体产物高值化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10
作者 岳艺群 张丽华 +3 位作者 李琢 高瑞通 陈照军 杜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以重油悬浮床加氢固体产物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对其进行结构活化,研究工艺条件对活化产物组成结构及电化学储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具有石油焦中均匀分散单层二硫化钼复合结构的固体产物为原料,通过KOH活化制备得到硫化钼/多... 以重油悬浮床加氢固体产物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对其进行结构活化,研究工艺条件对活化产物组成结构及电化学储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具有石油焦中均匀分散单层二硫化钼复合结构的固体产物为原料,通过KOH活化制备得到硫化钼/多孔碳复合材料。以KOH为活化剂,当石油焦/KOH质量比为1/3时,在800℃下处理2.5 h,所得活化产物的比表面积可达1998.5 m^(2)/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上述条件制得的硫化钼/多孔碳复合材料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176.1 F/g,并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在1 mol/L Na_(2)SO_(4)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1 A/g下能量密度为24.25 W·h/kg时,对应的功率密度为900.01 W/kg,且循环3000圈后电容保持率达到91.17%,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及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 焦炭 硫化钼 多孔碳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渣油加氢与MIP或DCC组合工艺对比研究
11
作者 邵志才 魏晓丽 戴立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共7页
利用催化裂化油浆和重循环油(HCO)质量比为3∶1的混合原料A,在体积空速为0.30h^(-1)、氢分压为3.0MPa、氢油体积比为100、温度为360℃的条件下,开展固定床加氢试验,得到收率为99.78%的加氢重馏分油;利用中东渣油(MM)和混合原料B(A加氢... 利用催化裂化油浆和重循环油(HCO)质量比为3∶1的混合原料A,在体积空速为0.30h^(-1)、氢分压为3.0MPa、氢油体积比为100、温度为360℃的条件下,开展固定床加氢试验,得到收率为99.78%的加氢重馏分油;利用中东渣油(MM)和混合原料B(A加氢重馏分油与MM的质量比为7.98∶100)、保持MM空速不变,分别开展4项不同深度的固定床加氢试验,得到4种加氢常压渣油;进而利用4种加氢常压渣油分别开展MIP和DCC试验。结果表明:以100%MM进料计,采用渣油加氢回炼油浆与MIP组合工艺试验时,加氢较浅和加氢较深产物的轻质油品(汽油+柴油)产率分别较非组合工艺试验增加2.20百分点和2.52百分点;采用渣油加氢回炼油浆与DCC组合工艺试验时,较深加氢产物丙烯产率较非组合工艺降低1.22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油浆 固定渣油 MIP工艺 DCC工艺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床渣油加氢炉反区临氢管系应力分析及优化
12
作者 付艳波 史许娜 卢夺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24年第2期36-40,I0002,共6页
根据工业管道柔性设计理念,在悬浮床渣油加氢装置中,利用CAESARⅡ软件对高压临氢管系进行应力计算。增加必要的π型弯,使管道柔性增大,并对加热炉内部辐射室炉管布置结构进行了合理化建议,大幅降低了加热炉进出口管口的力及力矩值,减少... 根据工业管道柔性设计理念,在悬浮床渣油加氢装置中,利用CAESARⅡ软件对高压临氢管系进行应力计算。增加必要的π型弯,使管道柔性增大,并对加热炉内部辐射室炉管布置结构进行了合理化建议,大幅降低了加热炉进出口管口的力及力矩值,减少了管系的弹簧支吊架使用数量,增加了管道系统的安全系数,减少了投资。此优化方案亦为现场安装、后期的运行、改造等均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渣油 热炉 高压气管道 炉管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床加氢系统的质量传递与传热特性分析及优化
13
作者 曹菊 曹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在中国的能源和化工领域,悬浮床加氢系统是常见工艺装置。这个系统的效率能否达标,直接关联到能源能否有效利用,也影响着生产的成本。本研究论文以之为题,运用推理与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系统内部的质量和热量传递机制进行细致阐明。... 在中国的能源和化工领域,悬浮床加氢系统是常见工艺装置。这个系统的效率能否达标,直接关联到能源能否有效利用,也影响着生产的成本。本研究论文以之为题,运用推理与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系统内部的质量和热量传递机制进行细致阐明。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加氢反应步伐极受传递质量与热量的影响,它们的共同作用可显著提升系统的效率。该论文进一步探索并对照分析了不同工艺环境所对应的质热传递特质,明确了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的诸多要素,如环境温度、压力以及床料性质、粒度分布等。根据优化结果,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经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该模型能有效降低系统能耗并提高生产效率。本研究的成果对于理解悬浮床加氢系统的工作机理,优化工艺设备参数,提高能源化工装置效率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系统 质量传递 传热特性 工艺参数优化 工艺设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中低温煤焦油悬浮床加氢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问王伟 汪亚斌 +2 位作者 闻容基 段小锋 任烨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1年第1期18-20,共3页
采用悬浮床加氢装置对陕北中低温煤焦油进行了加氢裂化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中温度、压力、空速等工艺条件对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空速、反应温度对陕北中低温煤焦油整体转化率的影响较大。在反应温度为455℃,反... 采用悬浮床加氢装置对陕北中低温煤焦油进行了加氢裂化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中温度、压力、空速等工艺条件对中低温煤焦油加氢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空速、反应温度对陕北中低温煤焦油整体转化率的影响较大。在反应温度为455℃,反应压力为18 MPa,反应空速为0.5 kg/(h·L)的条件下,加氢裂化反应效果较佳,>500℃重组分转化率、C1~C4气体收率和<500℃液体收率分别为79.95%,7.88%,8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悬浮 裂化 温度 压力 空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T悬浮床煤焦油加氢装置生产废水处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红辉 张燕飞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8年第6期47-49,72,共4页
悬浮床煤焦油加氢装置生产废水成分复杂,含酚类物质及多环芳烃和杂环芳烃类等难降解物质较多。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对某悬浮床煤焦油加氢装置高浓度劣质废水进行处理, COD_(Cr)质量浓度由41 240 mg/L降至278 mg/L... 悬浮床煤焦油加氢装置生产废水成分复杂,含酚类物质及多环芳烃和杂环芳烃类等难降解物质较多。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对某悬浮床煤焦油加氢装置高浓度劣质废水进行处理, COD_(Cr)质量浓度由41 240 mg/L降至278 mg/L,氨氮质量浓度由21 080 mg/L降至19.4 mg/L,油去除率高于97%,挥发酚去除率达到99.78%,处理效果明显。处理后出水达到了排放至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煤焦油 高浓度废水 生化处理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煤焦油悬浮床加氢馏分制取特种溶剂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新宇 刘丹禾 +2 位作者 刘金龙 韩海波 李鹏程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1年第7期14-17,共4页
以中低温煤焦油非均相悬浮床加氢工艺的馏分油为原料,在100 mL固定床反应器上加氢精制制取环保特种溶剂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油比和空速以及不同馏分段和工艺方案对产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300℃以下馏分油为原料,采... 以中低温煤焦油非均相悬浮床加氢工艺的馏分油为原料,在100 mL固定床反应器上加氢精制制取环保特种溶剂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油比和空速以及不同馏分段和工艺方案对产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300℃以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两段加氢工艺更适合煤基溶剂油原料的加氢精制。反应器1装填针对煤基溶剂油原料的加氢精制催化剂LP-D,反应器2采用石油基溶剂油加氢精制工业剂LK-1。反应器1反应温度320℃,氢油比600,液时空速0.50 h^(-1),压力16 MPa;反应器2反应温度360℃,氢油比600,液时空速0.33 h^(-1),压力16 MPa。经两段加氢精制后生成油的硫、氮和芳烃质量分数分别降至0.8,0.5μg/g和0.08%,该工艺方案可满足环保特种溶剂油的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悬浮馏分 特种溶剂油 两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对渣油悬浮床加氢产物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文萍 任振东 +1 位作者 石斌 阙国和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67-971,共5页
以塔河稠油常压渣油为原料,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各产物中的碱性氮含量,用舟进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产物中的总氮含量;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含量对产物氮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碱性氮和总... 以塔河稠油常压渣油为原料,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各产物中的碱性氮含量,用舟进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产物中的总氮含量;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含量对产物氮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碱性氮和总氮含量都随馏分变重而增加,碱性氮含量增加缓慢,总氮含量急剧增加;催化剂为环烷酸铁时,对于产物中的同一馏分,其中的碱性氮和总氮含量比催化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时的低;对于同一催化剂,随催化剂含量的增加,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中的碱性氮和总氮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尾油中的碱性氮和总氮含量逐渐降低;蜡油馏分及尾油中的碱性氮与总氮的质量比约为0.300-0.390,且不随催化剂含量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 渣油 催化剂 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重组分甲苯不溶物结构组成及对悬浮床加氢裂化生焦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乐乐 李金璐 +2 位作者 邓文安 张英红 李传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3-931,共9页
以煤焦油常压渣油(CTAR)为原料在3 000 m L环流反应器悬浮床加氢装置上进行了中试实验,并分别从CTAR和加氢产物中提取了甲苯不溶物(TI)及焦炭,通过元素分析、SEM、XRD、FT-IR、XPS等手段对TI及焦炭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TI的结构组成并将... 以煤焦油常压渣油(CTAR)为原料在3 000 m L环流反应器悬浮床加氢装置上进行了中试实验,并分别从CTAR和加氢产物中提取了甲苯不溶物(TI)及焦炭,通过元素分析、SEM、XRD、FT-IR、XPS等手段对TI及焦炭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TI的结构组成并将其与加氢裂化生焦情况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CTAR悬浮床加氢工艺具有轻油收率高、生焦总量小、没有壁相焦的特点。TI由煤焦油生产过程中带入的碳质、矿物质颗粒及稠环芳烃有机物构成,O是其中含量最高的杂原子,Ca、Si、Al、Na来源于煤焦油中矿物质,C和O主要存在于C-C、C-H、C-O-C、C-OH结构中,N主要以吡咯和胺的形式存在,S主要以脂肪类S存在。TI具有明显的片层堆积结构,在作用力下容易破碎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及吸附能力的微米级微晶及碳质颗粒,和硫化后的催化剂颗粒一起为加氢反应提供载焦中心,优先吸附大分子自由基从而明显减少壁相焦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重组分 悬浮 甲苯不溶物 生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腾床与固定床组合工艺加氢处理煤焦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孟兆会 方向晨 +2 位作者 杨涛 姚春雷 张忠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4-137 81,81,共5页
为探索适宜煤焦油加工处理的组合工艺,提出沸腾床加氢预处理-固定床加氢裂化组合工艺处理煤焦油的思路,并在STRONG沸腾床加氢试验装置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沸腾床加氢预处理可大幅降低煤焦油原料中的S、N、残炭及金属等含量,降低... 为探索适宜煤焦油加工处理的组合工艺,提出沸腾床加氢预处理-固定床加氢裂化组合工艺处理煤焦油的思路,并在STRONG沸腾床加氢试验装置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沸腾床加氢预处理可大幅降低煤焦油原料中的S、N、残炭及金属等含量,降低不饱和分含量;生成油能够满足直接进固定床加氢处理要求;经固定床加氢处理后生成油性质得到改善:轻石脑油S、N含量均小于1.0μg/g,芳烃潜含量为56%,可以作为重整原料;柴油馏分密度0.856 6 g/cm3,S含量50μg/g以下,十六烷值高达53,可以作柴油调和组分或生产合格柴油;尾油以蜡油为主,S、N含量分别为59、21μg/g,残炭含量为0.15%,可作加氢裂化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沸腾 固定 组合工艺 处理 清洁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油悬浮床加氢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数义 邓文安 +1 位作者 刘东 阙国和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综述了重质油悬浮床加氢工艺的最新进展,并对分散型催化剂的开发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重质油悬浮床加氢催化剂经历了非均相固体粉末催化剂和均相分散型催化剂两个过程,均相分散型催化剂又分为水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和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 综述了重质油悬浮床加氢工艺的最新进展,并对分散型催化剂的开发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重质油悬浮床加氢催化剂经历了非均相固体粉末催化剂和均相分散型催化剂两个过程,均相分散型催化剂又分为水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和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两类。非均相固体粉末催化剂催化活性较低,而且致使尾油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处理和利用困难较大。分散型催化剂分散度较高,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性能优越,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催化剂。简要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型重油悬浮床加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 分散型催化剂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