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动态扫描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闫自良 康庆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9期0068-0069,共2页
分析MRI动态扫描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本院收治的5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共66只关节,对患者行常规扫描和动态扫描,以分析不同扫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MRI动态扫描、常规扫描结果与... 分析MRI动态扫描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本院收治的5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共66只关节,对患者行常规扫描和动态扫描,以分析不同扫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MRI动态扫描、常规扫描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比较,无差异性(P>0.05);MRI动态扫描提示,关节盘位置正常患者20例、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15例、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10、关节盘内移位4例、关节盘外移位1例。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在MRI动态扫描中,可精准观察患者关节情况,发现关节盘运动异常,有效观察关节活动度。检查结果接近手术诊断结果,该种检验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动态扫描 颞下颌 关节紊乱 关节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MRI动态扫描在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秋妍 黄庆艳 周柳燕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9期1608-1610,163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对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膝关节MRI动态扫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CT诊断、经膝关节MR... 目的:对比分析对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膝关节MRI动态扫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CT诊断、经膝关节MRI动态扫描诊断,对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扫描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检查时间(17.43±2.98)、病灶检出时间(1.77±0.20)d以及疾病检出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病灶检查时间(10.32±2.55)、病灶检出时间(0.76±0.09)d以及疾病检出率(78.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经膝关节MRI动态扫描诊断对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检测的意义重大,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mri动态扫描诊断 CT诊断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扫描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诊断及损伤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3
作者 付馨 王珍 高迎紫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12期1637-1638,共2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扫描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诊断及损伤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分娩后6~8周的初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POP-Q及MRI动态扫描评估,探讨MRI动态扫描诊断及量化盆底损伤程度的价值。结果经阴道分娩组的前... 目的探讨MRI动态扫描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诊断及损伤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分娩后6~8周的初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POP-Q及MRI动态扫描评估,探讨MRI动态扫描诊断及量化盆底损伤程度的价值。结果经阴道分娩组的前盆腔及中盆腔脱垂率均高于剖宫产组,最大负压状态下盆腔器官至PCL的距离低于剖宫产组,盆腔活动度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MRI动态扫描诊断产后早期盆底损伤的价值较高,并可量化盆底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扫描 盆腔器官脱垂 诊断 损伤程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林刚 刘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乳腺病变患者80例,均实施MRI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超声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动态... 目的: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乳腺病变患者80例,均实施MRI动态增强扫描以及超声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超声单一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良性、恶性乳腺病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I)、血流灌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差异以及两种检测方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超声联合MRI动态增强检测乳腺病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特异度高于MRI动态增强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患者的RI、PI与PSV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的方式,诊断准确性、灵敏度较高,可用于指导后续治疗,但临床仍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多种因素,以选出最为合适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超声 乳腺良恶性病变 阻力指数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勇 蒋中灿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6期1065-1067,1071,共4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8例乳腺肿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形态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病理证实128例乳腺肿瘤性疾病患者中包含78例乳腺...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8例乳腺肿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形态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病理证实128例乳腺肿瘤性疾病患者中包含78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乳腺癌患者相比,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无强化、均匀强化占比更高,不规则形强化、环形强化占比更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边缘清晰光滑占比更高,边缘毛刺分叶、边缘模糊占比更低,乳腺纤维腺瘤的I型曲线占比更高,II型、III型曲线占比更低(P<0.05);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相对最大增强率、早期增强率比乳腺癌患者低(P<0.05)。结论:依据MRI的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表现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可以有效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性疾病,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乳腺肿瘤性疾病 早期增强率 不规则形强化 相对最大增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6
作者 王志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研究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早期卵巢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增强扫描,观察组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总检... 研究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早期卵巢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增强扫描,观察组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总检出率、检测有效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检出率、检测有效性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卵巢癌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
7
作者 任林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02-0105,共4页
分析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2.5.6~2023.5.6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病患为研究样本。针对受试者开展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结果 112例宫颈癌... 分析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宫颈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22.5.6~2023.5.6我院收治的56例宫颈癌病患为研究样本。针对受试者开展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结果 112例宫颈癌肿瘤呈现为软组织肿块,T1WI上多为等信号,T2WI上均显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而ADC图上为低信号。宫颈癌肿瘤的ADC值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1)。在分期诊断方面,常规MRI联合DWI比单独使用常规MRI具有更高的准确性(P<0.05)。结论 应用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实现宫颈癌分期诊断能取得满意效果。这一方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 mri动态增强扫描 联合诊断 宫颈癌分期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8
作者 谢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17-0020,共4页
为了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诊断的质量以及效率、拓展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针对MRI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根据本次研究所用的扫描方法以及研究目标时间确定患者入选标准,并从研究时间阶段... 为了提高早期乳腺癌疾病诊断的质量以及效率、拓展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针对MRI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人员根据本次研究所用的扫描方法以及研究目标时间确定患者入选标准,并从研究时间阶段内本院收治的疑似存在早期乳腺癌现象的患者群体中挑选研究对象。参与本次研究的130位患者不仅符合本次研究的入选标准要求,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研究人员需要针对参与本次研究的全体患者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并结合最终的病理检查结果,针对动态扫描增强之后的早期乳腺癌检测精准性、疾病类型以及患者图像特征全方位进行对比。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130位疑似患者中,最终有109位确认存在早期乳腺癌,MRI动态增强扫描确认的存在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人数为101人,最终结果的符合率为92.66%。同时,本次研究患者群体的癌症类型可以分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小叶原位癌、黏液腺癌、坚韧性小叶癌,且两种方式得出的检测结果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本次研究中确认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各项图像特征与非乳腺癌患者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临床诊断治疗中,MRI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帮助医师根据图像特征合理判断病症类型,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效率明显提高,可以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早期乳腺癌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得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48-0051,共4页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诊治(包括部分本院诊断但在外院手术治疗)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进行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平扫,总结在原... 分析探讨核磁共振(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PHC)肝内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诊治(包括部分本院诊断但在外院手术治疗)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患者进行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和平扫,总结在原发性肝癌肝内病灶诊断情况,观察病灶及强化特征。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52例患者共63个病灶,3 cm及以上23个,小于3 cm 40个,良性病灶20个,恶性43个。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出良性病灶15个,恶性病灶48个,强化均匀,病灶检出率76.19%(48/63),诊断准确率90.48%(57/63);MRI平扫诊出良性病灶28个,恶性35个,病灶检出率55.56%(35/63),诊断准确率73.02%(46/63),两种诊断方法的病灶阳性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高于平扫(P<0.05)。结论 研究得出,在原发性肝癌肝内病灶诊断中,应用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精准检测出病灶阳性,为治疗提供有力保障,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多期动态增强扫描 原发性肝癌 病灶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志安 富熙湖 +2 位作者 范国光 李晓非 吴振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92-393,共2页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垂体微腺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图像表现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季子 谭占国 +1 位作者 段勇刚 夏志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脑胶质瘤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图像表现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39例,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由两名副主任级医师分析并总结39例脑胶质瘤患者... 目的旨在探讨脑胶质瘤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图像表现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39例,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由两名副主任级医师分析并总结39例脑胶质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表现特征,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MRI平扫中胶质瘤实质部分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累及范围:累及范围2个脑叶者6例,累及范围≥3个脑叶者,39例患者中,21例患者主要累及颞叶、额叶。16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T1WI呈现低信号,12例T2WI呈现高信号,9例患者为等信号,T1WI增强扫描中17例患者为结节强化;16例高级别胶质瘤T1WI表现为低信号,14例T2WI呈现高信号,T1WI增强扫描中13例患者为边缘强化;低级别胶质瘤ADC值为(1.23±0.26)s/mm^2,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0.86±0.14)s/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97,P<0.001)。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脑胶质瘤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多序列扫描结合ADC值可提高临床评估脑胶质瘤分期的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mri动态增强扫描 图像表现特征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范兵 杜华睿 +3 位作者 王霄英 许玉峰 李沙 张珏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8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9例,其中高级别胶质瘤(HGG)12例,低级别胶质瘤(LGG)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MRI动态增强(DCE)扫描。利用北京大学前沿交叉...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对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9例,其中高级别胶质瘤(HGG)12例,低级别胶质瘤(LGG)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MRI动态增强(DCE)扫描。利用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开发的Ktrans计算系统,分别测量颅内占位性病变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Ktrans值和Ve值。不同级别胶质瘤Ktrans值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Ktrans和Ve值进行分析。结果:HGG及LGG组的Ktrans值分别为(0.24±0.17)和(0.07±0.04)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5,P=0.018);Ve分别为0.92±0.15和0.5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3,P<0.001);Ktrans以0.12min-1为阈值,诊断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86%;Ve以0.88为阈值,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85%。结论:采用Ktrans值结合常规MRI序列,对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脑胶质瘤 诊断价值 定量参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颅内占位性病变 高级别胶质瘤 低级别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联合分阶段心理干预对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体英 白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分阶段心理干预对肝脏核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3月于本院行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联合分阶段心理干预对肝脏核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3月于本院行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吸训练联合分阶段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图像质量及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检查准备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检查时间较对照组短,一次性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后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下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图像伪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患者经呼吸训练联合分阶段心理干预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检查,进而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训练 分阶段心理干预 肝脏mri动态增强扫描 心理状态 应对方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病变MRI动态增强扫描中应用手推法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建敏 季晓华 +3 位作者 张玲玲 陈晓梅 林依东 姜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4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肝脏病变 mri动态增强扫描 手推法 护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肝脏动态增强扫描的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琴 钟丽华 杨妹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119-120,共2页
肝脏肿瘤是肝脏多发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以前常用CT的检查方法,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应用,可有效减少放射线对受检者的辐射,磁共振肝脏动态增强扫描对疾病的发现和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肝脏肿瘤是肝脏多发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以前常用CT的检查方法,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应用,可有效减少放射线对受检者的辐射,磁共振肝脏动态增强扫描对疾病的发现和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对肝癌的诊断与定性更有把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mri动态增强扫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微腺瘤MRI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黛英 林时勖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3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垂体微腺瘤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35例垂体微腺瘤动态MRI增强扫描的表现,并进行讨论。结果 平扫示20例T_1WI为低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早期28例为低或稍低信号,与强化明显之正常垂体呈明显对比。后期... 目的 探讨垂体微腺瘤MRI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35例垂体微腺瘤动态MRI增强扫描的表现,并进行讨论。结果 平扫示20例T_1WI为低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早期28例为低或稍低信号,与强化明显之正常垂体呈明显对比。后期微腺瘤强化程度越来越接近垂体信号。结论 在MRI平扫不明确而临床高度怀疑垂体微腺瘤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对临床诊断的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微腺瘤 mri动态增强扫描 影像学表现 垂体功能亢进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蓉 赖发明 谢丽卿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3期21-22,共2页
目的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9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钼靶X线扫描检查,比较不同性质病灶的... 目的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9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钼靶X线扫描检查,比较不同性质病灶的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计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良性病灶TIC以Ⅰ型为主,恶性病灶以Ⅲ、Ⅳ型为主,不同性质病灶的TIC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1.84%,均高于钼靶X线的43.33%、4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钼靶X线检查比较,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有效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mri动态增强扫描 钼靶X线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
18
作者 姜远才 崔凤 +2 位作者 袁杭 乐先杰 万紫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0期1106-1106,共1页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垂体微腺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扫描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诊断及损伤程度评估中的应用观察
19
作者 杜江华 康晶 栾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61-63,共3页
分析MRI动态扫描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诊断及损伤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来我院检查的分娩后6-8周的初产妇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60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1-01至2022-01,并依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成两组,一组为剖宫产组,一... 分析MRI动态扫描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诊断及损伤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来我院检查的分娩后6-8周的初产妇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60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1-01至2022-01,并依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成两组,一组为剖宫产组,一组为经阴道分娩组,两组均接受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以及MRI动态扫描,并分析MRI动态扫描诊断的价值。结果 POP-Q以及MIRI动态扫描评估盆腔脱垂的结果,经POP-Q诊断,经阴道分娩组的前盆腔脱垂以及中盆腔脱垂发生率均较高,剖宫产组均为发生盆腔脱垂,对比结果均为(p<0.05),差异显著;经MRI动态扫描诊断,经阴道分娩组的前盆腔脱垂以及中盆腔脱垂发生率较高,剖宫产组仅1例前盆腔脱垂,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明显;盆腔器官-耻骨尾骨线(PCL)距离以及器官活动度,两组静息态下的膀胱最低点-PCL(B-PCL)、宫颈前唇-PCL(U-PCL)以及肛管直肠连接处-PCL(A-PCL)对比均为(p>0.05),无显著差异,而在最大负压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的B-PCL、U-PCL以及A-PCL均较低,与剖宫产组对比(p<0.05),差异显著;而经阴道分娩组的盆腔活动度明显较高,两组对比(p<0.05),差异明显。结论 MRI动态扫描可有效诊断产后早期盆底损伤及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扫描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损伤程度评估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肝脏转移瘤与原发肝癌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姚艳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肝脏转移瘤与原发肝癌的效果。方法观察组为36例肝脏转移瘤患者,对照组为36例原发肝癌患者;两组均分别行DWI与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两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肝脏转移瘤与原发肝癌的效果。方法观察组为36例肝脏转移瘤患者,对照组为36例原发肝癌患者;两组均分别行DWI与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两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改善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