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PYP20压迫止血器和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止血效果对比 被引量:9
1
作者 赖浚兴 高伟栋 +3 位作者 张学芳 林如明 彭宇程 张高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比较LPYP20压迫止血器和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16例,电脑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其中64例采用LPYP20压迫止血器,52例采用Medp... 目的比较LPYP20压迫止血器和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16例,电脑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其中64例采用LPYP20压迫止血器,52例采用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观察两组术后止血情况、桡动脉闭塞及局部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均能成功止血。两组在出血及桡动脉闭塞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包扎远端肿胀、麻木、皮肤破损方面,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优于LPYP20压迫止血器[17.3%(9/52)vs.35.9%(23/64),P<0.05;13.5%(7/52)vs.32.8%(21/64),P<0.05;1.9%(1/52)vs.12.5%(8/64),P<0.05]。结论两种压迫器均能成功达到止血目的 ,但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对周围组织压迫更少,对皮肤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出血 桡动脉 并发症 LPYP20压迫止血 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止血带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患者术后应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漆红梅 王霞 罗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3期85-86,91,共3页
目的评价TR Band止血带与Medplus止血带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98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R Band组(100例)和Medplus止血带组(98例)。2组患者均按Seldinger法穿刺成功后置入6... 目的评价TR Band止血带与Medplus止血带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98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R Band组(100例)和Medplus止血带组(98例)。2组患者均按Seldinger法穿刺成功后置入6F动脉鞘,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毕退出鞘管,分别用TR Band止血带和Medplus止血带压迫穿刺点。对2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周围皮肤损伤、手腕指肢肿胀情况及患者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 TR Band组穿刺点出血、周围皮肤损伤和穿刺点未愈情况与Medplus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R Band组自觉舒适度程度低于Medplus组、手腕指肢肿胀情况高于Medplus组(均P<0.05)。结论 2种止血带均能有效止血,但Medplus桡动脉止血带更少出现远端肢体肿胀,弹性带的设计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 Band止血带 medplus止血带 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计时桡动脉加压按压止血带在ICU患者桡动脉采血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邓云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0期1918-1919,共2页
血气分析是临床分析判断患者内环境的主要检测途径,在重症医学科,该检测项目应用的尤为频繁。护理人员为了赢得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需要掌握各种动脉穿刺技术,而桡动脉因其位置表浅,易触摸,穿刺成功率高成为临床首选的穿刺部位。但是,... 血气分析是临床分析判断患者内环境的主要检测途径,在重症医学科,该检测项目应用的尤为频繁。护理人员为了赢得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需要掌握各种动脉穿刺技术,而桡动脉因其位置表浅,易触摸,穿刺成功率高成为临床首选的穿刺部位。但是,由于机体内动脉压力较高,穿刺后易形成局部血肿,所以在动脉采血后往往需要花费5~10min按压局部止血。监护室是无陪病房,且国内普遍存在监护室人力资源的短缺,加上危重患者各种生活护理繁琐,治疗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倒计时 桡动脉 止血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个体化调节动脉压迫止血带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易小红 颜琼 +1 位作者 魏婵娟 漆红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个体化调节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5月住院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198例,按手术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方法调节...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个体化调节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5月住院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198例,按手术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方法调节桡动脉压迫止血带,观察组100例采用个体化方法调节桡动脉压迫止血带。观察两纽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及手部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穿刺手部肿胀程度及手部麻木、疼痛时间〉2h、皮肤水泡、睡眠障碍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桡动脉闭塞的发现及处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穿刺点出血等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方法调节桡动脉压迫止血带。既减少了术后穿刺点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又提高了患者术后舒适度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桡动脉压迫止血带 个体化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式止血带用于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修兰 胡婷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4期1580-1580,共1页
目的观察充气式止血带用于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将240例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8 h后放气减压4 mL,至次日晨解除压迫;实验组术后每2 h放气1次,术后2 h时放气1 mL,4 h时放气2 mL,6 h时放气4 mL,8 h时解除压迫。... 目的观察充气式止血带用于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将240例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8 h后放气减压4 mL,至次日晨解除压迫;实验组术后每2 h放气1次,术后2 h时放气1 mL,4 h时放气2 mL,6 h时放气4 mL,8 h时解除压迫。结果解除压迫后2组患者穿刺部位均无出血。常规组有80例患者解除压迫后有手部肿胀,实验组有6例患者出现手部肿胀。结论使用充气式止血带术后早期及时放气减压,可有效减轻或避免术肢手部肿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式止血带 桡动脉介入 放气减压 手部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气压止血带保护衬垫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黎世勤 李炎 程健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8期78-78,共1页
设计与制作一种气压止血带保护衬垫,长20 cm、宽6 cm,其结构包括左、右垫块,左、右垫块的背面分别设有同样大小的吸水垫,吸水垫的背面涂覆粘胶层,粘胶层上覆盖分离纸,左、右垫块之间通过手术薄膜连接,其材料为透明的手术薄膜,作为观察... 设计与制作一种气压止血带保护衬垫,长20 cm、宽6 cm,其结构包括左、右垫块,左、右垫块的背面分别设有同样大小的吸水垫,吸水垫的背面涂覆粘胶层,粘胶层上覆盖分离纸,左、右垫块之间通过手术薄膜连接,其材料为透明的手术薄膜,作为观察窗。使用时,将桡动脉气压止血带气囊与本研究衬垫观察窗重叠对准动脉穿刺点,将保护衬垫平整缠绕肢体1周,为穿刺点止血。使用本保护垫有利于观察减压抽气后穿刺点渗血情况,减少止血带对皮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 桡动脉气压止血带 保护衬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专用止血带用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止血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陆雅娥 《护理与康复》 2009年第3期235-236,共2页
总结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应用专用止血带止血的护理。做好压迫止血前的准备及压迫止血时的护理,停用止血带后加强观察与护理,可减少桡动脉穿刺局部出血,提高止血效果。
关键词 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桡动脉 止血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压迫止血带的临床观察研究
8
作者 张艳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3期159-159,161,共2页
目的评价桡动脉压迫带(TR Ban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6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8例和对照组360例。观察组应用TR Band止血带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弹性绷带止血。经过2组比较对照,研究两种方式在穿刺点出血情... 目的评价桡动脉压迫带(TR Ban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6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8例和对照组360例。观察组应用TR Band止血带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弹性绷带止血。经过2组比较对照,研究两种方式在穿刺点出血情况、舒适度和局部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异同。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应用TR Band操作简便,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桡动脉压迫止血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应用止血带护理的探讨
9
作者 陆雅娥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9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应用止血带的护理策略。方法通过对366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术后使用专用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分析其安全性及护理方法。结果在366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人诊疗的患者,...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应用止血带的护理策略。方法通过对366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术后使用专用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分析其安全性及护理方法。结果在366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人诊疗的患者,术后均采用专用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其中5例发生局部渗血,2例出血,均经加大压迫垫压力后止血,9例有剧烈疼痛,予减轻压力后缓解。无严重血肿、血运障碍等并发症。松解绷带后10min和15min时出现出血2例、小血肿1例,经再次压迫后消失。结论采用专刚的桡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而且减少了医护工作量而增加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疗 护理 压迫止血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充气式止血带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菡群 王红幸 郑繁程 《护理与康复》 2016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自主研究设计的桡动脉充气式止血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观察组采用自主研发的桡动脉充... 目的探讨自主研究设计的桡动脉充气式止血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观察组采用自主研发的桡动脉充气式止血带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皮肤水泡、肿胀、疼痛麻木等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止血98例,对照组成功止血97例,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水泡、肿胀、疼痛麻木发生情况观察组分别为1例、3例、2例,对照组分别为10例、12例、11例,两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充气式止血带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好,局部血管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充气式止血带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护理
11
作者 王青萍 杨仲毅 刘雅玲 《现代医院》 2007年第z1期98-99,共2页
目的 探讨PTCA术后使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法 总结了86例经桡动脉行PTCA术后的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桡动脉止血带使用方法、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使用桡动脉止血带,止血效果良好,术后舒... 目的 探讨PTCA术后使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法 总结了86例经桡动脉行PTCA术后的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桡动脉止血带使用方法、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使用桡动脉止血带,止血效果良好,术后舒适度高,康复时间短.结论 桡动脉止血带止血效果好,术后舒适度高,使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桡动脉止血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制弹力止血带在桡动脉采血后的止血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戴丽丽 刘芬莲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B04期243-244,共2页
目的着重于观察研究桡动脉采血后应用自制弹力止血带的止血效果。方法对200例本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入住ICU的桡动脉采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患者桡动脉采血后,对照组采用手工棉签按... 目的着重于观察研究桡动脉采血后应用自制弹力止血带的止血效果。方法对200例本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入住ICU的桡动脉采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患者桡动脉采血后,对照组采用手工棉签按压止血,实验组采用自制弹力止血带止血,比较两组护士操作时间与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护士操作时间为(0.51±0.20)min,出血率为2%,肿胀率为3%,皮下瘀斑率为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挠动脉采血后应用自制弹力止血带止血效果确切,操作时间快,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采血 自制弹力止血带 止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在介入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继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634-2635,共2页
关键词 止血带 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方式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14
作者 陈丽莉 肖琴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9期239-239,共1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绷带加压与桡动脉压迫止血带(以下简称止血带)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2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绷带包扎止血和止血带止血,比较两组止血耗时、局部并发症(手臂...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绷带加压与桡动脉压迫止血带(以下简称止血带)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2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绷带包扎止血和止血带止血,比较两组止血耗时、局部并发症(手臂肿胀情况、皮肤损害)、经济性等。结果及结论:止血带方法更为有效,局部并发症少,且经济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绷带 止血带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组压迫方法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桡动脉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艳玲 唐燕华 +1 位作者 黄海菊 陈翠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8X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两组压迫方法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桡动脉的影响。方法:2010年3月~2011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病房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86例,对照组174例。两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均使用手腕式充气... 目的:探讨两组压迫方法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桡动脉的影响。方法:2010年3月~2011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病房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86例,对照组174例。两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均使用手腕式充气止血带压迫止血。实验组于术后1h第一次减压,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于3h、冠状动脉造影加支架术(PCI)患者于4h后取止血带,改用无菌纱布条加绷带环绕包扎,24h后取下纱布。对照组于术后2h第一次减压,CAG者6h、PCI者8h后完全解除压力,无出血者取下止血带,用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有出血者再次充气加压直至不出血。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桡动脉穿刺处出血并发症、假性动脉瘤、桡动脉闭塞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从桡动脉穿刺处出血并发症、假性动脉瘤、桡动脉闭塞等方面比较两组均有明显差异。术后1h开始减压没有发生出血。结论:3~4h取止血带后改用纱布条加绷带环绕止血在舒适度和术侧肢体并发症方面优于单纯用手腕式充气止血带加压6~8h后取止血带。术后1h后开始减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手腕式充气止血带 护理 桡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介入穿刺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履萍 董佳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3期90-91,共2页
随着科学的发展,介入治疗器械的改进、相关新药物的研发,介入治疗技术逐步成熟,作为一种微创诊治手段,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手术能较快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了解狭窄程度、改善心绞痛、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 介入治疗技术 狭窄程度 桡动脉途径 桡动脉痉挛 止血带 穿刺点 治疗器械 穿刺治疗 动脉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创伤假性动脉瘤合并单一动静脉瘘1例
17
作者 向道友 刘雪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6年第2期73-73,共1页
患者,男,33岁,工人。1994年10月20日不慎右腕桡侧被玻璃割伤一条2cm长横切口,从伤口喷射出鲜血约150ml,自行包扎并到卫生所简单清创缝合,10d拆线。术后2周发现伤处起一个1×1×0.5cm的软性包块,固定,不痛,有搏动,近半月包块逐... 患者,男,33岁,工人。1994年10月20日不慎右腕桡侧被玻璃割伤一条2cm长横切口,从伤口喷射出鲜血约150ml,自行包扎并到卫生所简单清创缝合,10d拆线。术后2周发现伤处起一个1×1×0.5cm的软性包块,固定,不痛,有搏动,近半月包块逐渐长大,于1994年10月20日住院。局部检查:右腕桡侧一条2cm长横行疤痕处有2×1.5×1.5cm大小的局限性隆起,固定,质软,无压痛,有搏动感,听诊可闻连续性吹风样杂音;伤处远端桡侧皮温比尺侧低,末梢循环尚好。临床诊断:右桡动脉损伤并假性动脉瘤。1994年11月25日在臂丛麻醉及气囊止血带控制下,自患肢瘤体近侧纵行切口,先暴露桡动脉和桡静脉至瘤体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 上肢创伤 桡动脉 桡静脉 桡动静脉瘘 气囊止血带 清创缝合 1994年 臂丛麻醉 横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压迫止血带ZXD-2用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鑫 柳高 袁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5期536-537,共2页
目的探讨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ZXD-2加压包扎的效果。方法将300例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ZXD-2加压包扎法,对照组采用弹力胶布加压... 目的探讨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ZXD-2加压包扎的效果。方法将300例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ZXD-2加压包扎法,对照组采用弹力胶布加压包扎法,比较两组加压包扎止血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未出现手部缺血;观察组局部血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指发绀或肿胀、手部胀痛、患者舒适度及SpO:值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ZXD-2加压包扎止血效果好、并发症低,患者痛苦少、舒适度高,临床应用安全,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迫止血带ZXD-2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术 效果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介入术桡动脉穿刺点不同压迫止血方案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姬国华 吴琪 +2 位作者 吴红斌 申祥凤 张邢炜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压迫止血方案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的止血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RI治疗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A组)采用螺旋式压迫穿刺点止血(术后2 h开始... 目的比较不同压迫止血方案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的止血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TRI治疗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A组)采用螺旋式压迫穿刺点止血(术后2 h开始松解1圈、间隔1 h旋转1周,减压至完全解压),另外80例(B组)采用螺旋式压迫穿刺点止血(术后2 h开始松解1圈、间隔2 h旋转1周,减压至完全解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术侧肢体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疼痛程度评分、术后2 h、12 h的疼痛及舒适度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术后4 h、术后12 h的SpO2值分别为(96.6±0.7)%、(97.8±0.5)%,均高于B组的(96.2±0.6)%、(97.6±0.7)%(t=3.88、2.08,均P<0.05);术后2 h,A组和B组患者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 h,A组患者的心理、生理及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总分分别为(23.64±3.02)分、(12.64±2.05)分、(68.25±6.04)分,均高于B组的(22.20±2.96)分、(11.38±2.47)分、(64.42±6.71)分(t=3.05、3.51、3.79,均P<0.05);术后2 h,A组和B组患者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12 h,A组患者的NRS评分分别为(2.51±0.58)分、(1.75±0.76)分,均低于B组的(2.95±0.63)分、(2.31±0.71)分(t=-4.59、-4.82,均P<0.05);术后观察,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75%,低于B组的20.00%(χ^(2)=4.11,P<0.05)。结论TRI术后采取2 h开始松解1圈、间隔1 h旋转1周减压至完全解压的方式压迫止血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疼痛,保证术侧肢体供氧,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出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止血技术 桡动脉 止血带 舒适度
原文传递
TRI术后自制腕带压迫时间的探讨
20
作者 张金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9期7087-7088,共2页
目的:探讨TRI术后应用自制腕带压迫止血时开始松腕带的最佳时间。方法:对112例TRI术后患者采用我科自制腕带按压止血,分别于拔管后0.5 h和1 h开始松腕带,6 h取下腕带,记录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在TRI术后,拔管... 目的:探讨TRI术后应用自制腕带压迫止血时开始松腕带的最佳时间。方法:对112例TRI术后患者采用我科自制腕带按压止血,分别于拔管后0.5 h和1 h开始松腕带,6 h取下腕带,记录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在TRI术后,拔管后0.5 h组的效果明显优于1 h组。结论:TRI术后应用自制腕带压迫止血开始松腕带的最佳时间是拔管后0.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护理 桡动脉/外科学 止血带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