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lumination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of a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1
作者 Fangyi Xing Cheng Xu +1 位作者 Yanming Wu Hongwei Gao 《Instrumentation》 2024年第1期79-87,共9页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s feature high mobility due to their unconstrained connection manners.Inspired by the snake multi-joint crawling principle,a chain-type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CRMR)is designed,which c...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s feature high mobility due to their unconstrained connection manners.Inspired by the snake multi-joint crawling principle,a chain-type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CRMR)is designed,which could reassemble into various configurations through the compound joint motion.Moreover,an illumination adaptive modular robot identification(IAMRI)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CRMR.At first,an adaptive threshold is applied to detect oriented FAST features in the robot image.Then,the effective detection of features in non-uniform illumination areas is achieved through an optimized quadtree decomposition method.After matching features,an improved random sample consensus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eliminate the mismatched features.Finally,the reconfigurable robot module is identified effectively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Compared with ORB,MA,Y-ORB,and S-ORB algorithms,the IAMRI algorithm has an improvement of over 11.6%in feature uniformity,and 13.7%in the comprehensive indicator,respectively.The IAMRI algorithm limits the relative error within 2.5 pixels,efficiently completing the CRMR identification under complex environmental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visual identification feature detection feature mat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ter-configuration selection technique for the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被引量:8
2
作者 LIU JinGuo WANG YueChao +2 位作者 LI Bin MA ShuGen TAN DaLong 《Science in China(Series F)》 2007年第5期697-710,共14页
The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has an enormous amount of configurations to adapt to various environments and tasks. It greatly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of configuration research in that the possible configuration nu... The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has an enormous amount of configurations to adapt to various environments and tasks. It greatly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of configuration research in that the possible configuration number of the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grow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module number. Being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of the reconfigurable robot, the center-configur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ystem's actual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a novel center-configuration selection technique has been proposed for re- 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s. Based on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configurations' transformation and graph theory, configuration network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modeling and analyzing of these configurations. Configuration adjacency matrix, reconfirmation cost matrix, and center-configuration coefficient have been defined for the configuration network correspondingly. Being similar to the center-location problem, the center configuration has been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largest center-configuraUon coefficient. As an example of the reconfigurable robotic system, AMOEBA-I, a three-module reconfigurable robot with nine configurations which was developed in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SI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has been introduced briefly. 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 the center-configuration coefficients for these nine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o validate this technique. Lastly, a center-configuration selection example is provid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adjacent configurations. The center-configuration selection techniqu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also available to other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nfigurable robot modular robot center-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cost matrix center-configuration coefficient
原文传递
Configuration analysis of a chain-type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inspired by normal alkane 被引量:5
3
作者 FENG JingKai LIU JinGu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167-1176,共10页
Normal alkane is an unbranched alkane whose structural formula is H–CH2–CH2–…–CH2–…–CH2–H,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reconfigurable chain-type structure composed of–CH2–modules.Inspired by normal alkane,a n... Normal alkane is an unbranched alkane whose structural formula is H–CH2–CH2–…–CH2–…–CH2–H,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reconfigurable chain-type structure composed of–CH2–modules.Inspired by normal alkane,a normal-alkane-like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NAR) is proposed.The module consists of two differential gear trains mounted orthogonally.Each differential gear train contains two input degrees of freedom and two output degrees of freedom.Due to the genderless interface design,multiple modules can be assembled into chain-type configuration.With the genderless interfaces and flexible degrees of freedom,NAR can be reconfigured into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spatial configuration.The bond matrix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configuration,which represents the bond attitude of the adjacent connected modules.In addition,full interconnected geometric feature (FIGF)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non-isomorphic configuration enumeration and judgment.The configurations with three modules are simulated and the results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lgorithm.Finally,a prototype with three modules is fabricated and the configuration motion sequence i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chain-type normal alkane configuration enumeration non-isomorphic configuration
原文传递
Network-based reconfiguration routes for a self-reconfigurable robot 被引量:6
4
作者 LIU JinGuo MA ShuGen +1 位作者 WANG YueChao LI Bin 《Science in China(Series F)》 2008年第10期1532-1546,共1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twork-based analysis approach for the reconfiguration problem of a self-reconfigurable robot. The self-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named "AMOEBA-I" has nine kinds of non-isomorphic configura...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twork-based analysis approach for the reconfiguration problem of a self-reconfigurable robot. The self-reconfigurable modular robot named "AMOEBA-I" has nine kinds of non-isomorphic configurations that consist of a configuration network. Each configuration of the robot is defined to be a node in the weighted and directed configuration network.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one configuration to another is represented by a directed path with nonnegative weight. Graph theory is applied in the reconfiguration analysis, where reconfiguration route, reconfigurable matrix and route matrix a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topological information of these configurations. Algorithms in graph theory have been used in enumerating the available reconfiguration routes and deciding the best reconfiguration route. Numer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it is potentially suitable for other self-reconfigurable robots' configuration control and reconfiguration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reconfigurable robot modular robot reconfiguration route network-based re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network
原文传递
Vision-based docking system for an aromatic-hydrocarbon-inspired reconfigurable robot
5
作者 XING FangYi XU Cheng +1 位作者 LIU JinGuo XUE ZhiHu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798-1816,共19页
Aromatic hydrocarbons generally refer to compounds containing benzene rings.Many types of isomers can be formed by replacing hydrogen atoms on the benzene ring.In this paper,an aromatic-hydrocarbon-inspired modular ro... Aromatic hydrocarbons generally refer to compounds containing benzene rings.Many types of isomers can be formed by replacing hydrogen atoms on the benzene ring.In this paper,an aromatic-hydrocarbon-inspired modular robot(AHIMR)is proposed.The robot can be reassembled into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suitable for various task requirements.A vision-based docking system is designed for the AHIMR.The system primarily consists of two stages:a remote guidance stage and a precise docking stage.During the remote guidance stage,an object module is identified using an illumination adaptive target recognition algorithm,and then the active module moves to the docking area through communication with ZigBee.In the precise docking stage,the active module calculates the relative pose with the object module using a perspective-n-point method and dynamically adjusts its posture to dock.In this process,a Kalman filter is used to reduce target occlusion and jitter interference.In addition,the docking system feasibility is verified via sever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The module docking accuracy is controlled within 0.01 m,which meets the reconfiguration task requirements of the AHIMR.In the AHIMR submodule docking experiment,the active module accurately moves to the expected position with a docking success rate of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ular robot reconfiguration aromatic hydrocarbon autonomous docking visual identification
原文传递
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的构形在线自主辨识 被引量:9
6
作者 姜勇 王洪光 +2 位作者 潘新安 余岑 何能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7-24,共8页
针对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Modular reconfigurable robot,MRR)构形复杂多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上层数据库和底层接口电路相结合的构形在线自主辨识方法。以所研制的MRR系统样机为研究对象,介绍关节、连杆、基座和夹爪等四类基本功能模... 针对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Modular reconfigurable robot,MRR)构形复杂多变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上层数据库和底层接口电路相结合的构形在线自主辨识方法。以所研制的MRR系统样机为研究对象,介绍关节、连杆、基座和夹爪等四类基本功能模块的结构及特殊接口电路设计;考虑多模块组合运动形式的等效性,以及同类型关节模块在输出力/力矩方面的差异,改进MRR构形空间的计算方法。利用图论中树的相关理论,在定义同类构形生成树和同序构形树枝的基础上,建立MRR构形辨识的总体研究模型,包括同类构形生成树辨识、同序构形树枝辨识和边约束条件辨识三个部分。根据模型中各部分的具体辨识对象,通过构建基本功能模块的上层数据库,并结合底层接口电路的特殊设计,实现机器人在无人参与情况下的构形在线自主辨识。以MRR系统样机为试验平台,通过多次构形辨识试验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 构形 自主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任务的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构型设计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文强 管贻生 +3 位作者 朱海飞 苏满佳 李怀珠 周雪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8,共6页
为解决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在应用时如何找到合适的构型来满足特定任务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任务的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构型多目标优化方法.讨论该模块化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要的模块和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在任务描述的基础上,给... 为解决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在应用时如何找到合适的构型来满足特定任务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任务的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构型多目标优化方法.讨论该模块化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要的模块和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在任务描述的基础上,给出模块化机器人构型设计的优化模型和流程;针对特定的攀爬任务和操作任务,对模块化机器人的构型进行优化设计.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具有面向任务和多目标优化等特点,涵盖了自由度、可达性、耗能等多方面的性能优化,适用于模块化机器人的构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任务 模块化 可重构机器人 构型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模块及构形设计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树军 张艳丽 赵明扬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1,共4页
对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模块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归纳设计出7种功能模块,其中包括3种1自由度的关节模块,2种连杆模块和2种辅助模块·所有模块的功能都是独立的,并且每个模块的连接界面都设计成了圆筒形以便重组和提高其刚度·每... 对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模块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归纳设计出7种功能模块,其中包括3种1自由度的关节模块,2种连杆模块和2种辅助模块·所有模块的功能都是独立的,并且每个模块的连接界面都设计成了圆筒形以便重组和提高其刚度·每一种模块都可设计成不同尺寸系列,这些不同类型和尺寸系列的模块便可构成一个模块库·作者对3个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构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应用制作的实验模块对研究结果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 模块设计 构形综合 串联机器人 构形设计 串联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重构模块机器人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杰 张亮 +1 位作者 杨冬 蔡鹤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1525-1529,共5页
自重构模块机器人能够根据工作任务及工作环境的变化而自动改变自身的结构配置 ,构成与其相适应的最佳构形 ,完成操作任务 ,不但扩大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更由于模块的均一性和互换性降低了制造及维护成本 ,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介绍了... 自重构模块机器人能够根据工作任务及工作环境的变化而自动改变自身的结构配置 ,构成与其相适应的最佳构形 ,完成操作任务 ,不但扩大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更由于模块的均一性和互换性降低了制造及维护成本 ,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介绍了该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总结了主要研究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自重构模块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现状 自重构 模块机器人 构形 运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模块机器人倾翻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斌 刘金国 谈大龙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1-246,283,共7页
介绍了一种可重构模块机器人,它可以通过构形的变化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倾翻能力.该机器人由3个模块组成,采用履带驱动,具有直线、三角、并排3种对称构形.在对移动机器人的倾翻因素和倾翻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稳定锥方法... 介绍了一种可重构模块机器人,它可以通过构形的变化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倾翻能力.该机器人由3个模块组成,采用履带驱动,具有直线、三角、并排3种对称构形.在对移动机器人的倾翻因素和倾翻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稳定锥方法,用倾翻性能指数对移动机器人的静、动态稳定性进行综合判定.讨论了变形机器人3种对称构形在仰俯、偏转、倾斜等干扰组合作用下的倾翻性能指数和综合稳定性,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和非结构环境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模块机器人 稳定锥 倾翻性能指数 对称构形 非结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求解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延辉 赵杰 +1 位作者 高延滨 蔡鹤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7,共5页
针对可重构机器人没有统一的运动学求解形式问题,提出通过构形平面匹配方法求解可重构机器人的运动学.采用改进形式的D-H建模方法,可自动形成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将机器人在目标点的位形分解成若干个构形平面,通过三级构形平面的匹... 针对可重构机器人没有统一的运动学求解形式问题,提出通过构形平面匹配方法求解可重构机器人的运动学.采用改进形式的D-H建模方法,可自动形成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将机器人在目标点的位形分解成若干个构形平面,通过三级构形平面的匹配,可求得具有单一串连形式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逆解;对搭建的6自由度机器人和8自由度机器人构形的运动学进行实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有限个构形平面匹配方法能够求解出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机器人 运动学 构形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块化机器人的拓扑构型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文斌 王洪光 +1 位作者 姜勇 潘新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74-1580,共7页
采用遗传算法对一种关节型模块化机器人系统面向任务的拓扑构型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任意机械臂拓扑构型组成模块的类型、参数、数量及模块间连接顺序和装配方位等信息进行了二进制编码。按照性质不同将设计要求划分为刚性要求、... 采用遗传算法对一种关节型模块化机器人系统面向任务的拓扑构型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任意机械臂拓扑构型组成模块的类型、参数、数量及模块间连接顺序和装配方位等信息进行了二进制编码。按照性质不同将设计要求划分为刚性要求、柔性要求及刚性+柔性要求,对不满足刚性要求的拓扑结构通过过滤器处理以提高效率,对其他拓扑结构进行构型评价并以评价结果的加权和的形式建立构型评价函数。以自由度最小为主要优化目标,结合遍历法和遗传算法给出一种拓扑构型优化设计方法。构型优化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机器人 可重构 构型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构形拓扑转换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雪松 葛彤 +1 位作者 连琏 朱继懋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9-415,共7页
定义了水下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构形拓扑转换基本概念 ,并分析总结出构形拓扑转换的基本规律 .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构形拓扑转换进行优化 ,有效地降低构形拓扑转换操作过程中的连接和断开操作次数 ,提高自重构效率 .
关键词 自重构机器人 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 构形拓扑 拓扑转换 最优拓扑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构形矢量和状态构形矩阵的可重构模块星球机器人构形水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明辉 马书根 +1 位作者 李斌 王越超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9-125,共7页
可重构模块星球机器人系统由母体和多个子机器人模块组成,单个模块可以独立运动和操作,多个模块可以重构组合成不同构形,模块采用非对称式轮手一体机构,具有姿态方位性和运动方向性,重构目的是组成在某种环境下更好地完成有向性运动的... 可重构模块星球机器人系统由母体和多个子机器人模块组成,单个模块可以独立运动和操作,多个模块可以重构组合成不同构形,模块采用非对称式轮手一体机构,具有姿态方位性和运动方向性,重构目的是组成在某种环境下更好地完成有向性运动的构形。基于此,提出矢量构形概念,将运动趋势方向和方位性融合到构形拓扑结构中。在模块矢量分析模型基础上,提出并构建状态构形矢量(State configuration vector,SCV)和状态构形矩阵(State configuration matrix,SCM),对非对称式单模块和整体构形的状态信息进行描述,同时支持预定义的数学变换操作,可以表达并触发模块的基础动作、构形重构。提出离散模块组合重构成目标构形的优化分析算法,通过实例仿真计算获得优化分析的选择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模块星球机器人 非对称式轮手模块 矢量构形 状态构形矢量 状态构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机器人构形平面的工作空间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延辉 刘施菲 许德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5-729,共5页
采用构形平面匹配的方法进行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求解时,构形平面的工作空间求解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构形平面的工作空间表示方法.首先建立可重构机器人基本模块的运动学模型,根据基本模块的运动学模型按照构形平面划分... 采用构形平面匹配的方法进行可重构机器人运动学求解时,构形平面的工作空间求解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构形平面的工作空间表示方法.首先建立可重构机器人基本模块的运动学模型,根据基本模块的运动学模型按照构形平面划分规则划分可重构机器人工作构形,然后研究典型构形平面的工作空间,找到快速、相对简洁的工作空间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工作空间表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机器人 构形平面 工作空间 运动学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可重构模块机器人非同构构形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金国 王越超 +1 位作者 李斌 马书根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8-692,共5页
可重构模块机器人系统具有多种构形来适应环境和任务的要求,其非同构构形的数量随着模块数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提出了一种新型链式可重构模块结构,机器人的模块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利用偏置关节和连接臂,该结构具有手动可重构和自... 可重构模块机器人系统具有多种构形来适应环境和任务的要求,其非同构构形的数量随着模块数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提出了一种新型链式可重构模块结构,机器人的模块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利用偏置关节和连接臂,该结构具有手动可重构和自动变形的特点。根据模块的物理结构和邻接关系,提出用构形矩阵来表达机器人的拓扑信息,并在仿真环境下进行描述;提出基于组合计数原理的递归算法,用于多模块变形机器人的非同构构形的计数,并根据构形矩阵对对机器人的对称构形进行判断。最后仿真设计了4模块和5模块可重构机器人的对称构形,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模块机器人 变形机器人 链式结构 非同构构形 构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示教系统设计
17
作者 吴文强 张春良 +2 位作者 岳夏 周超 谢嘉亮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65-70,共6页
设计一种通用型的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示教平台.采用基于开放式、分布式的控制平台,融合示教器人工示教功能和基于传感信息的自主示教功能,对示教系统的逻辑架构、控制策略、软件结构、以及示教运动模式进行分析与设计.该模块化机器人的... 设计一种通用型的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示教平台.采用基于开放式、分布式的控制平台,融合示教器人工示教功能和基于传感信息的自主示教功能,对示教系统的逻辑架构、控制策略、软件结构、以及示教运动模式进行分析与设计.该模块化机器人的示教系统既满足人工示教功能要求,又满足自主智能化示教的要求.最后通过对模块化机械臂的HMI人工示教实验和对一种模块化攀爬机器人的自主示教实验,验证了示教系统的可行性及相关关键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 模块化机器人 示教系统 自主示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三维空间自重构能力的新型模块可避障运动仿真研究
18
作者 朱延河 任海军 +1 位作者 唐术锋 孟庆鑫 《机电一体化》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提出一种具有三维空间重构能力的新型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根据不确定目标构型的机器人重构运动规划策略,对机器人模块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描述;采用三维相对方位描述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可避障运动规则库,并结合VC++与Open GL技术开... 提出一种具有三维空间重构能力的新型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根据不确定目标构型的机器人重构运动规划策略,对机器人模块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描述;采用三维相对方位描述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可避障运动规则库,并结合VC++与Open GL技术开发了基于可避障运动规则库的机器人仿真运动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 三维相对方位描述 不确定目标构型 可避障运动规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重构机器人逆运动学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魏延辉 赵杰 +1 位作者 朱延河 蔡鹤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5-182,共8页
提出新的模块建模方法,通过新的建模方法,可快速搭建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将机器人在目标点的工作位形分解成有限个构形平面的方法,通过对分解的平面构形的工作空间描述,进行构形平面间的姿态和位置匹配,从而找到机器人的数值逆解.通过... 提出新的模块建模方法,通过新的建模方法,可快速搭建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将机器人在目标点的工作位形分解成有限个构形平面的方法,通过对分解的平面构形的工作空间描述,进行构形平面间的姿态和位置匹配,从而找到机器人的数值逆解.通过对采用基本模块搭建的八自由度机器人构形的运动学实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机器入 可重构机器入 逆运动学 构形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模块化机器人自重构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翰墨 郑世杰 +2 位作者 徐若楠 郭斌 吴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6-273,共8页
模块化机器人是由一定数量、具有独立功能的标准模块组合而成的。自重构问题是目前模块化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传统的图论算法或者搜索算法在模块数量较多、复杂度较大时,无法在多项式时间内寻找到通用最优解。文中从群智能体... 模块化机器人是由一定数量、具有独立功能的标准模块组合而成的。自重构问题是目前模块化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传统的图论算法或者搜索算法在模块数量较多、复杂度较大时,无法在多项式时间内寻找到通用最优解。文中从群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角度出发,将每个同构模块视为具有学习与感知能力的单智能体,提出了基于QMIX的模块化机器人自重构算法。针对该算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奖励函数,并在限制智能体的动作空间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体并行化移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智能体之间的协调合作问题,从而实现了从初始构型向目标构型的转变。实验以9个模块为例,对比了该算法与基于A*的传统搜索算法在成功率以及平均步数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时间步数限制合理的情况下,基于QMIX的模块化机器人自重构算法的成功率能够达到95%以上,两种算法的平均步数大约在12步左右,QMIX自重构算法能够逼近传统算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机器人 自重构 群智能体协作 深度强化学习 构型空间与运动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