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本体共聚动力学
1
作者 罗正鸿 詹晓力 阳永荣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63-767,共5页
研究了催化剂浓度、聚合温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PAEDMS)本体共聚速率的影响.同时,对聚合速率与各影响因素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研究表明:聚合反应为1.5级;D4/APAEDMS的本体... 研究了催化剂浓度、聚合温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N β 氨乙基 γ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PAEDMS)本体共聚速率的影响.同时,对聚合速率与各影响因素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研究表明:聚合反应为1.5级;D4/APAEDMS的本体共聚机理为一伴有逐步聚合特征的阴离子聚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动力学 非线性拟合 反应机理 本体共聚速率 D4 八甲基环四氧烷 n-β-氨乙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APAED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铁电极表面吸附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惠 沈晓英 +4 位作者 顾伟 顾仁敖 刘进轩 任斌 田中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3-546,共4页
对在铁电极表面制备得到的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γ APS)膜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硅烷膜用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SERS)进行了表征 ,发现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SERS)是研究金属基底上γ APS结构非常有效的手段 ,SERS结果表明... 对在铁电极表面制备得到的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γ APS)膜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硅烷膜用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SERS)进行了表征 ,发现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SERS)是研究金属基底上γ APS结构非常有效的手段 ,SERS结果表明硅醇羟基和氨基发生了竞争吸附 ,且在外加电位、激光照射等条件的影响下吸附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 ,氨基的不同存在方式之间在过程中也会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丙基甲氧基 铁电极 表面吸附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醇羟基 竞争吸附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镭 刘庆兰 +2 位作者 戴晔 强国强 王玉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52-754,共3页
92.0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在碱性条件下,120℃,N2保护,开环反应1h;降温至90℃,在二甲基亚砜(DMSO)促进下,与7 36g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40)进行催化平衡,以0 601 20g六甲基二硅氧烷(MM)调节相对分子质量,反应3h,制备出聚氨基硅氧... 92.00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在碱性条件下,120℃,N2保护,开环反应1h;降温至90℃,在二甲基亚砜(DMSO)促进下,与7 36g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40)进行催化平衡,以0 601 20g六甲基二硅氧烷(MM)调节相对分子质量,反应3h,制备出聚氨基硅氧烷(氨值为0 6mmol/g)。再与4 90g顺丁烯二酸酐(MAD)缩合成聚氨基硅氧烷预聚体;m(聚氨基硅氧烷预聚体)/m(丙烯酸酯类单体)=8%进行共聚,制备出聚氨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树脂成膜材料。改性树脂薄膜抗张强度为20 1MPa,吸水率为36 8%,玻璃化温度为-43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丙基甲氧基 丙烯酸树脂 聚合物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乙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俊英 冯圣玉 +2 位作者 周建华 李天铎 张庆思 《有机硅材料》 CAS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以γ -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乙胺为原料 ,经过胺化反应制得N N -二乙基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 110℃、二乙胺与γ -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量之比 4∶1、反应时间 2 0h ,产品产率可达 80 %以上 ;并... 以γ -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乙胺为原料 ,经过胺化反应制得N N -二乙基 -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 110℃、二乙胺与γ -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量之比 4∶1、反应时间 2 0h ,产品产率可达 80 %以上 ;并通过IR、1HNMR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 ,应用HF/ 6-3 1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胺化反应 N n-二乙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二乙胺 结构表征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表面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膜的研究
5
作者 陈惠 沈晓英 +2 位作者 顾伟 顾仁敖 任斌 《光散射学报》 2003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本文对在过渡金属铁、镍电极表面制备得到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膜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硅烷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发现存... 本文对在过渡金属铁、镍电极表面制备得到的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膜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对硅烷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发现存在两个N1s峰,表明γ-APS膜中的氨基有两种存在方式:自由氨基和质子化氨基。实验中还发现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是研究金属/γ-APS体系中界面层结构非常有效的手段,SERS结果表明硅醇羟基和氨基发生了竞争吸附,且γ-APS分子在外加电位等条件的影响下吸附状态会发生一定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FM)的表征结果在微观上显示电极表面的γ-APS膜上形成了一种较规则的微孔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与基底的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γ-丙基甲氧基烷膜 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3,3-三氟丙基)甲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硅氧烷
6
《有机硅材料》 CAS 2014年第3期237-237,共1页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的王前进等人以KOH为催化剂,在110℃下反应,实现了1,3,5-三甲基-1,3,5-三(3,3,3氟丙基)环三硅氧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本体聚合,
关键词 n-β-氨乙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氧烷 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体聚合 催化剂 KOH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树脂
7
《有机硅材料》 CAS 2004年第2期13-13,共1页
陕西科技大学的张晓镭等人在碱性条件下,将92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于120℃下开环聚合1h;降温至90℃后,在二甲基亚砜促进下,与7.36g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6~1.2g六甲基二硅氧烷反应3h,制成聚氨基硅氧烷(氨值0.6mmol/g)。... 陕西科技大学的张晓镭等人在碱性条件下,将92g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于120℃下开环聚合1h;降温至90℃后,在二甲基亚砜促进下,与7.36g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6~1.2g六甲基二硅氧烷反应3h,制成聚氨基硅氧烷(氨值0.6mmol/g)。然后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丙基甲氧基 丙烯酸树脂 改性 陕西科技大学 皮革涂饰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环氧基新型有机硅固化体系 被引量:8
8
作者 董亚巍 黄荣华 +1 位作者 张先亮 廖俊 《有机硅材料》 CAS 2010年第5期278-282,共5页
以六甲基二硅氧烷、四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MQ树脂,然后与带环氧基的硅氧烷反应,合成了环氧基改性硅树脂;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合成氨基笼形倍半硅氧烷(氨基POSS)。并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二者。将氨基POSS作为环氧基... 以六甲基二硅氧烷、四甲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MQ树脂,然后与带环氧基的硅氧烷反应,合成了环氧基改性硅树脂;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合成氨基笼形倍半硅氧烷(氨基POSS)。并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二者。将氨基POSS作为环氧基改性硅树脂的固化剂,利用多氨基和环氧基的开环加成反应组成一种新型有机硅固化体系。考察了环氧基改性硅树脂与氨基POSS的质量比对固化体系表干时间及固化物硬度的影响、固化物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环氧基改性硅树脂与氨基POSS的质量比为100∶1~150∶1时,表干时间较快,固化物表面光滑平整、硬度较好;环氧基改性硅树脂与氨基POSS的最佳质量比为100∶1;此固化体系室温下的操作时间较长,放置4周后黏度上升不超过15%;差热分析结果显示,固化物在40~300℃时的质量损失率为5%左右,分解温度在450℃左右,在681.28℃时的残留率仍有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基 树脂 基笼形倍半氧烷 六甲基二氧烷 甲氧基 γ-丙基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表面有机官能团硅烷膜的研究——镍电极表面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膜的结构 被引量:2
9
作者 顾仁敖 陈惠 +1 位作者 刘国坤 任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50-1555,共6页
在镍电极表面制备了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膜 (γ APS)并对其形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镍电极表面有机官能团硅烷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结果表明氮、硅等元素在电极表面的存在 ,并且氨基在膜中有若干种存在方式 ,包括自由氨基和质子... 在镍电极表面制备了γ 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膜 (γ APS)并对其形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镍电极表面有机官能团硅烷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结果表明氮、硅等元素在电极表面的存在 ,并且氨基在膜中有若干种存在方式 ,包括自由氨基和质子化的氨基 .通过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SERS)谱图的分析 ,发现与电极表面作用的吸附基团硅醇羟基和氨基发生了竞争吸附 ,它们及其邻近基团的拉曼谱峰随着电位的负移除了相对强度发生变化以外 ,还发生了一定的位移 ,这缘于吸附基团吸附的量和吸附取向随电极电位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界面结构 ;氨基不同存在方式之间也会随之发生转变 ,这一结果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的结果相符合 .原子力显微镜 (AF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表面有机官能团烷膜 镍电极 表面γ-丙基甲氧基烷膜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嫁接高岭石 被引量:5
10
作者 纪阳 刘钦甫 +3 位作者 张浩 左小超 王定 张士龙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0-1155,共6页
以甲氧基嫁接高岭石(K/M)为前驱体,于常温条件下制备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嫁接高岭石(K/AEAPTS),并应用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固态硅核磁共振谱分析、热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等手段... 以甲氧基嫁接高岭石(K/M)为前驱体,于常温条件下制备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嫁接高岭石(K/AEAPTS),并应用X射线衍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固态硅核磁共振谱分析、热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等手段对复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岭石经AEAPTS嫁接后,层间距扩大至1.91 nm,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由10.0 m2/g、0.048 cm3/g增至22.4 m2/g、0.081 cm3/g。AEAPTS与高岭石的嫁接方式存在双齿(T2)和三齿(T3)两种结构,分别占42.2%和57.8%。AEAPTS的嫁接破坏了高岭石层间的氢键,加剧了高岭石自身结构中硅氧四面体片层与铝氧八面体片层之间的错位,使得K/AEAPTS复合物的部分片层剥离、卷曲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n-(β-氨乙基)-丙基甲氧基 嫁接 甲氧基
原文传递
氨烃基/三氟丙基聚硅氧烷增深剂的红外表征与应用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岳 安秋凤 黄良仙 《有机硅材料》 CAS 2009年第5期308-311,共4页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用1,3,5-三(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硅氧烷/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AFSO)。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用1,3,5-三(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硅氧烷/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共聚物(AFSO)。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乳化后配成织物增深剂,分别用于黑色、蓝色全棉织物的处理,其增深率分别达到24.7%和13.2%,且织物的柔软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丙基甲基)环氧烷 增深剂 整理剂 n-β-氨乙基-丙基甲基氧烷/丙基甲基氧烷共聚物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磷钼酸膜修饰电极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培海 刘光增 +1 位作者 张琦 石聪文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9,共6页
通过在C—O—Si键在电化学活化玻碳电极表面自组装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APMS),再于其表面连接Keggin型结构杂多酸阴离子PMo12O403-,制备了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采用XPS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复合膜的基本性... 通过在C—O—Si键在电化学活化玻碳电极表面自组装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APMS),再于其表面连接Keggin型结构杂多酸阴离子PMo12O403-,制备了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采用XPS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复合膜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PMo12O403-通过库仑作用力与APMS的表面—NH2结合(PMo12O403--APMS),可极大提高电极的稳定性,与溶液中的PMo12O403-相比,PMo12O403--APMS修饰电极表现出具有较小峰-峰分裂的PMo12O403-的三对可逆氧化还原过程,并能在较大pH范围内保持稳定。研究了修饰电极对ClO3-、BrO3-、IO3-还原的催化性能,与PMo12O403-修饰玻碳电极相比,该电极对三种离子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对应的检出限分别为1.5×10-5、1.0×10-6、5×10-7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3-丙基甲氧基 自组装膜 修饰电极
原文传递
有机硅改性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
13
《有机硅材料》 CAS 2013年第3期157-157,共1页
南京理工大学的刘振国等人采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对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有机硅的加入时机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KH602的加入引起苯环邻位、对位的亚甲基相对量的变化,形成... 南京理工大学的刘振国等人采用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对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有机硅的加入时机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KH602的加入引起苯环邻位、对位的亚甲基相对量的变化,形成更多的羟甲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改性 缩聚树脂 n-β-氨乙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 甲醛 尿素 苯酚 南京理工大学 改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SBA-15催化剂上巴豆醛选择性加氢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月娟 王雪俐 +4 位作者 谢冠群 鲁继青 金炜阳 刘西敬 罗孟飞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2-488,共7页
通过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S)偶联与Cu2+离子络合两步法将CuO负载到介孔分子筛SBA-15上,制得CuO/SBA-15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巴豆醛选择性加氢反应性能.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氮气吸脱附和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通过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S)偶联与Cu2+离子络合两步法将CuO负载到介孔分子筛SBA-15上,制得CuO/SBA-15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巴豆醛选择性加氢反应性能.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氮气吸脱附和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BA-15分子筛负载CuO后保持原有的介孔结构,但是孔容和比面表积随着CuO负载量的增大而下降.TPR结果表明CuO/SBA-15系列催化剂有三种CuO物种:高分散CuO、晶相CuO和进入SBA-15分子筛骨架的Cu2+.高分散CuO物种对巴豆醛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晶相CuO物种次之,而进入SBA-15分子筛骨架的Cu2+物种几乎没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SBA-15分子筛 巴豆醛 加氢 γ-丙基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微粉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永生 刘述梅 +3 位作者 华誉 叶华 赵建青 张利萍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0-413,共4页
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水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将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进行水解共缩聚制备氨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微粉。探讨了反应物PTES、APS、DDS三者的比例、TMAOH... 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水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将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进行水解共缩聚制备氨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微粉。探讨了反应物PTES、APS、DDS三者的比例、TMAOH的用量、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及反应物加入方式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重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制备白色氨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微粉的较佳条件:TMAOH(以水为基准)的质量分数为0.2%~0.4%,APS/(DDS+PTES)(摩尔比)为0.35~2.00,PTES/DDS(摩尔比)为1.8,反应温度为20℃,搅拌速率为300r/min.且采用逐滴加料的方法;PTES、APS、DDS三者之间发生了共缩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甲基氢氧化铵 苯基氧基 γ-丙基氧基 二苯基二甲氧基 水解 共缩聚 丙基苯基有机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聚合法制备PANI/CeO_2-APTMS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费洋 黄惠 +2 位作者 宋爽 金磊 郭忠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87,共7页
对氧化铈(CeO_2)进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得到改性氧化铈(CeO_2-APTMS),并与苯胺(An)发生接枝聚合,制备出CeO_2-APTMS为载体,负载聚苯胺(PANI)的复合材料PANI/CeO_2-APTMS。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及旋转圆盘电... 对氧化铈(CeO_2)进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得到改性氧化铈(CeO_2-APTMS),并与苯胺(An)发生接枝聚合,制备出CeO_2-APTMS为载体,负载聚苯胺(PANI)的复合材料PANI/CeO_2-APTMS。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及旋转圆盘电化学测试技术,将PANI/CeO_2-APTMS复合材料同未经改性PANI/CeO_2复合材料、纯PANI电化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ANI/CeO_2-APTMS中PANI接枝效果最好,而且CeO_2-APTMS表面接枝PANI与纯PANI结构相同;经过APTMS修饰CeO_2与PANI之间通过价键接枝成PANI/CeO_2-APTMS的起始分解温度在242℃左右,且在200~600℃内的分解速率最慢,PANI/CeO_2-APTMS表现出很好的热稳定性;PANI/CeO_2-APTMS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在65g/L Zn^(2+),150 g/L H_2SO_4的硫酸锌体系中,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其具有良好峰对称性以及最高阳极峰电流,极化曲线测试对比3类修饰电极时发现在不同转速下PANI/CeO_2-APTMS/GC修饰电极的析氧电位值均偏低,体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及析氧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聚苯胺 3-丙基甲氧基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ASQA复合抗菌剂的合成和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昌辉 谢瑜 赵霞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6-359,共4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备了粒径为30 nm~70 nm的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对氨乙基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L-602)进行酰胺化,再经季铵化反应制备了有机硅季铵盐类抗菌整理剂N,N-二甲基-N-(β-油酰胺乙基)-γ-氨丙基二甲...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备了粒径为30 nm~70 nm的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对氨乙基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L-602)进行酰胺化,再经季铵化反应制备了有机硅季铵盐类抗菌整理剂N,N-二甲基-N-(β-油酰胺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硫酸氢铵(ASQA)。最后,将纳米银粉与ASQA进行复配制得Ag-ASQA复合抗菌整理剂,测定了产物的抗菌性能,并与纳米银粉和ASQA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Ag-ASQA复合抗菌整理剂与纳米银粉相比,抑菌率提高了近20%,抗皱回复角提高了约24%,白度提高了约4%,柔软性提高了2个级别;与ASQA相比,抑菌率提高了约78%,抗皱回复角提高了约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抗菌剂 性能 纳米银粉 N n-二甲基-n-(β-油酰胺乙基)-丙基甲氧基烷硫酸氢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状NH_2-SBA-15的一步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18
作者 丁志杰 郭雨 +3 位作者 唐婧 张婷 郭腾 陈君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22-3528,共7页
以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为功能化试剂,采用水热一步合成法制备出氨基功能化材料NH_2-SBA-15。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Fourier红外光谱、N_2吸附-脱附和X射线能谱(EDS)对NH_2-SBA-15的介孔结构、氨基的负载进行了表... 以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为功能化试剂,采用水热一步合成法制备出氨基功能化材料NH_2-SBA-15。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Fourier红外光谱、N_2吸附-脱附和X射线能谱(EDS)对NH_2-SBA-15的介孔结构、氨基的负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板状SBA-15相比,氨基功能化样品NH_2-SBA-15同样具有板状形貌和二维六方的短孔道介孔结构;随着APTMS量的增加,样品中嵌入的氨基物种增多,样品的短程有序性变差,比表面积降低,孔径减小,部分孔道口发生堵塞。对阴离子染料刚果红的吸附实验表明,氨基功能化后试样的吸附能力增强,其中,APTMS/正硅酸乙酯(TEOS)摩尔比为0.2的试样吸附效果最好,50 mg试样室温下吸附100 m L的0.30mmol/L的刚果红溶液,6 min后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率为97.5%;试样对刚果红的饱和吸附量可达0.60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SBA-15 3-丙基甲氧基 水热法 吸附率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玻纤布表面处理的一种苯乙烯基氨基硅烷偶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19
作者 田永畅 张雨 +3 位作者 申克静 邱小魁 孙佳丽 许立信 《有机硅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13-19,31,共8页
以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原料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了3-(N-苯乙烯基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并通过核磁氢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考... 以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原料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合成了3-(N-苯乙烯基甲基-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并通过核磁氢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和傅立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温度、不同阻聚剂和缚酸剂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以及溶剂的选择对产品外观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为: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对氯甲基苯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反应温度为80℃,对苯二酚作阻聚剂,三乙胺作缚酸剂,甲苯或苯作溶剂。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反应转化率达到100%,产品透明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氨乙基)-3-丙基甲氧基 对氯甲基苯乙烯 亲核取代 3-(n-苯乙烯基甲基-2-基乙基基)丙基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贝奇 刘荣 《粘接》 CAS 2015年第2期59-62,共4页
有机硅树脂因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氨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不仅耐热性良好,还因活性氨基的存在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本文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ES)为主要原料,在水和乙醇的存在下,以... 有机硅树脂因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氨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不仅耐热性良好,还因活性氨基的存在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本文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ES)为主要原料,在水和乙醇的存在下,以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作为催化剂,通过水解共缩聚的方法合成了氨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探讨了反应单体配比、水与乙醇比例、催化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采用反滴定法测定了产物的氨基含量,并通过红外光谱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_(APS)/n_(PTES)为1:2、水60 mL、乙醇40 mL、催化剂TMAOH 1 mL、反应时间8h是制备氨丙基苯基有机硅树脂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苯基有机树脂 γ-丙基氧基 苯基甲氧基 水解 共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