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N-特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SANTOCURE^(R)TBSI)改善橡胶的性能
1
作者 屈御周 《橡胶参考资料》 2001年第9期31-34,共4页
由于仲胺衍生物促进剂形成的N-亚硝胺具有毒性,所以,推动了寻找替代促进剂的研究工作。伯胺衍生物的次磺酰胺类促进剂,如CBS和了BBS不形成稳定的N-亚硝胺,在许多情况下。
关键词 n-特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促进剂 橡胶 性能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氧气氧化法合成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2
作者 薛香菊 刘杨 +2 位作者 张颂 杨春霞 吴艳萍 《合成橡胶工业》 202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以促进剂M和叔丁胺为原料、氧气为氧化剂合成了促进剂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TBBS),考察了叔丁胺与促进剂M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搅拌转速对TBBS收率和熔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叔丁胺)/n(促进剂M)为14/1、反应温度为50℃... 以促进剂M和叔丁胺为原料、氧气为氧化剂合成了促进剂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TBBS),考察了叔丁胺与促进剂M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搅拌转速对TBBS收率和熔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叔丁胺)/n(促进剂M)为14/1、反应温度为50℃、反应压力为0.7 MPa且搅拌转速为130 r/min时,TBBS的收率达95.4%,熔点达107.2℃。通过对氧气氧化法和次氯酸钠氧化法合成的TBBS的熔点、游离胺、甲醇不溶物、硫含量和纯度分别进行检测,发现由氧气氧化法合成的TBBS的各项指标均稍优于次氯酸钠氧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苯并噻唑酰胺 氧气氧化法 氯酸钠氧化法 收率 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硫黄/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体系硫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拟合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菲 李峰 张萍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03-506,共4页
以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为促进剂,通过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了天然橡胶硫黄硫化体系的硫化曲线,用硫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和Origin 6.0软件对诱导期后的硫化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了该模型的有关动力学参数,探讨了硫黄用量和硫化温... 以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为促进剂,通过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了天然橡胶硫黄硫化体系的硫化曲线,用硫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和Origin 6.0软件对诱导期后的硫化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了该模型的有关动力学参数,探讨了硫黄用量和硫化温度对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拟合的硫化曲线与实际的硫化曲线相吻合;在相同硫化温度下,硫化先驱体形成交联键的反应活性随着硫链长度的增加有所下降,而交联键长度的增加使其降解的速率常数也增大;随着硫黄用量的增加,硫化活性中间体形成交联键的趋势下降,生成副产物的几率增加,总的硫黄利用率下降;在相同硫黄用量下,交联键的分解反应对温度的依赖性比硫化先驱体分解产生交联中间体的反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硫黄 n--2-苯并噻唑酰胺 硫化反应动力学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合成高品质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新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殷树梅 王汉清 +3 位作者 黎振球 徐承秋 潘鹏勇 赵新远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共3页
采用同时滴加NaCl、促进剂M的钠盐和硫酸溶液的方法合成了橡胶硫化促进剂DZ(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较佳合成条件为:n(促进剂M):n(二环己胺):n(NaClO)=1:(0.9~0.95): (1.35~1.40),反应温度36~46℃,反应时间3 h,pH值9... 采用同时滴加NaCl、促进剂M的钠盐和硫酸溶液的方法合成了橡胶硫化促进剂DZ(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较佳合成条件为:n(促进剂M):n(二环己胺):n(NaClO)=1:(0.9~0.95): (1.35~1.40),反应温度36~46℃,反应时间3 h,pH值9.8~10.2。中型试验结果表明:DZ收率大于初熔点大于95℃、熔程0.5~1.0℃、游离2,2′-二硫代苯并噻唑质量分数小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硫化促进剂 N n-二环己2-苯并噻唑酰胺 合成 二环己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混合氧化法合成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浩 于萍 +1 位作者 杜丽丽 宋彦哲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分别以酸碱法2-巯基苯并噻唑(简称M)和溶剂法M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混合氧化法合成了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考察了氧化剂、环己胺及次氯酸钠用量,过氧化氢含量,氧化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 分别以酸碱法2-巯基苯并噻唑(简称M)和溶剂法M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混合氧化法合成了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考察了氧化剂、环己胺及次氯酸钠用量,过氧化氢含量,氧化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酸碱法M为原料时,在M/环己胺/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水(摩尔比)为1/2.0/0.7/0.40/33.3、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氧化温度为35℃及氧化时间为2.0 h、次氯酸钠氧化温度为35℃及氧化时间为1.5~2.0 h的条件下可制得促进剂CBS,其纯度超过99.5%,初熔点为101~103℃,收率达到92.0%~92.5%;以溶剂法M为原料时,其他条件不变,改变M/环己胺/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水为1/2.0/0.80/0.35/33.3、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10%,亦可制得促进剂CBS,其纯度为99.61%,初熔点为101.8℃,收率达到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并噻唑 n-环己-2-苯并噻唑酰胺 过氧化氢 氯酸钠 混合氧化法 初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2-巯基苯并噻唑合成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丁军委 孙国庆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0,共4页
研究了次氯酸钠氧化粗2-巯基苯并噻唑(M)合成橡胶硫化促进剂 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的工艺。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环己胺):n(M)=2.5:1.0,n(硫酸):n(NaOH)=0.4:1,反应温度45℃,NaClO 滴加时间1.5 h。中型试验结果表明:CBS... 研究了次氯酸钠氧化粗2-巯基苯并噻唑(M)合成橡胶硫化促进剂 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的工艺。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环己胺):n(M)=2.5:1.0,n(硫酸):n(NaOH)=0.4:1,反应温度45℃,NaClO 滴加时间1.5 h。中型试验结果表明:CBS 收率约94%,其质量指标达到了 HG 2096—91标准中一级品的标准。该新工艺取消了粗 M 的精制工序,大幅减少了废水排放,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硫化促进剂n-环己-2-苯并噻唑酰胺2-苯并噻唑氯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团粒法造粒技术
7
作者 邓廷昌 韩思军 曹耀强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49-453,共5页
采用团粒(聚)法制备了橡胶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粒状产品,确定了团粒造粒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稳定运行实验。结果表明,用脱水后含水率为20%的CBS湿粉料为造粒原料。采用团粒法制备CBS粒状... 采用团粒(聚)法制备了橡胶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粒状产品,确定了团粒造粒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稳定运行实验。结果表明,用脱水后含水率为20%的CBS湿粉料为造粒原料。采用团粒法制备CBS粒状成品的最佳工艺条件:黏结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质量分数为CBS干基料的8%、湿粒含水率为34.77%,造粒盘倾角为35-45°、造粒盘转速为65r/min,黏结剂乳液喷加时间约为10min,造粒周期为50-60min,烘箱干燥温度为(55±2)℃,烘干时间为21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粒状CBS性能均达到指标要求:初熔点不小于96.0℃,粒径为2.0-4.5mm,粒子的平均强度在2.0-8.0N,加热减量不大于1.00%,灰分不大于0.40%,成粒率超过60%。该粒状CBS能完全取代粉状产品,对橡胶的硫化性能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硫化促进剂 n-环己-2-苯并噻唑酰胺 团粒法 造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法制备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被引量:5
8
作者 韩晓梅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7-48,共2页
以高分子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用氧气做氧化剂制备了硫化促进剂N 环己基 2 苯并噻唑次磺酰胺,探索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 硫化促进剂 n-环己-2-苯并噻唑酰胺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对废旧胶粉脱硫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耿浩然 夏艳平 +1 位作者 周翰林 陶国良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7-440,共4页
以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Z)为再生剂,通过热机械剪切脱硫法制备了脱硫再生胶(DRR),考察了CZ用量对DRR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废旧胶粉的脱硫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废旧胶粉通过热机械剪切可实现有效的脱... 以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Z)为再生剂,通过热机械剪切脱硫法制备了脱硫再生胶(DRR),考察了CZ用量对DRR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废旧胶粉的脱硫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废旧胶粉通过热机械剪切可实现有效的脱硫,促进剂CZ的加入可促进脱硫反应,提高脱硫程度;随着促进剂CZ用量的增加,DRR的数均分子量与重均分子量都先大幅度减小后又增大,分子量分布逐渐变宽,再加工性能提高,拉伸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CZ质量分数为2%时,DRR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胶粉 n-环己-2-苯并噻唑酰胺 热机械剪切 脱硫 再加工性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合成工艺过程探究
10
作者 薛香菊 刘杨 +3 位作者 鲍翠 逯宇宙 杨春霞 单鑫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6-481,共6页
以硫化促进剂2-巯基苯并噻唑(M)和环己胺为原料,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合成了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考察了合成工艺过程中反应体系的外观变化、液相中环己胺含量、固相中游离胺含量及固相熔点,同时提出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以硫化促进剂2-巯基苯并噻唑(M)和环己胺为原料,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合成了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CBS),考察了合成工艺过程中反应体系的外观变化、液相中环己胺含量、固相中游离胺含量及固相熔点,同时提出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机理主要是促进剂M先与环己胺反应生成促进剂M环己胺盐,在氧化剂次氯酸钠的作用下胺盐中的硫氢键和氮氢键经交叉偶联反应和脱氢反应形成硫氮键,从而生成促进剂CBS。当氧化剂次氯酸钠加入量较少时,在反应前期阶段反应体系内液相相对较少,反应体系整体上呈膏状;随着次氯酸钠加入量的不断增加,固液两相逐渐分离,液相中环己胺质量浓度先由0.120 g/mL逐渐降低至0.045 g/mL,后又逐渐升高至0.092 g/mL,固相中游离胺质量分数由37.12%逐渐下降至0.15%;当次钠酸钠完全加入时,促进剂CBS质量分数可高达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促进剂 n-环己-2-苯并噻唑酰胺 2-苯并噻唑 环己胺 氧化法 合成工艺 游离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合成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芳尘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A10期467-467,共1页
关键词 n- 硫化促进剂 2-苯并噻唑 酰胺 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4-特戊酰氧基苯磺酰胺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的合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晋瑞 国大亮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9-81,111,共4页
目的合成西维来司钠(sivelestatsodium)的关键中间体N-[2-(4-特戊酰氧基苯磺酰胺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1)。方法先以特戊酸、氯化亚砜、对羟基苯磺酸为原料,经酯化、苯磺酸成酰氯得到对位特戊酰氧基苯磺酰氯(4);再以甘氨酸、苄醇、邻... 目的合成西维来司钠(sivelestatsodium)的关键中间体N-[2-(4-特戊酰氧基苯磺酰胺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1)。方法先以特戊酸、氯化亚砜、对羟基苯磺酸为原料,经酯化、苯磺酸成酰氯得到对位特戊酰氧基苯磺酰氯(4);再以甘氨酸、苄醇、邻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经酯化、酰氨化、还原得到N-(2-氨基苯甲酰基)甘氨酸苄酯(7);将4和7两中间体缩合得1。结果及结论本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条件温和易控,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化合物制备 化学合成 n-[2-(4-戊酰氧酰胺)苯甲酰]甘氨酸苄酯 西维来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生产次磺酰胺M
13
作者 赵志正 《世界橡胶工业》 2009年第5期11-12,共2页
介绍了用H2O2作氧化剂取代原来的次氯酸钠,使2巯-基苯并噻唑与适合的胺类发生反应,生产次磺酰胺M的新工艺流程。用新工艺生产的次磺酰胺M的质量较高,可把产品的产量提高90%,并将需处理的污水量减少20%。
关键词 酰胺M 过氧化氢 2巯-苯并噻唑(2-M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蔚林化工开发出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电解氧化制备新方法
14
作者 燕丰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16年第13期14-14,共1页
濮阳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次磺酰胺类橡胶硫化促进剂的电解氧化制备新方法。向电解槽中加入100 mL电解质溶液和60 mL有机溶剂,然后按摩尔比(二硫化二苯并噻唑或2-巯基苯并噻唑):(胺或吗啉)=1:(8-10)的比例向电解槽中... 濮阳蔚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次磺酰胺类橡胶硫化促进剂的电解氧化制备新方法。向电解槽中加入100 mL电解质溶液和60 mL有机溶剂,然后按摩尔比(二硫化二苯并噻唑或2-巯基苯并噻唑):(胺或吗啉)=1:(8-10)的比例向电解槽中加入相应的反应原料,搅拌混合均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硫化促进剂 酰胺 化工开发 电解氧化 制备 濮阳 2-苯并噻唑 二硫化二苯并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乙酸酐法制备TBSI及其光谱分析
15
作者 侯绍刚 贾太轩 +4 位作者 张换平 李红良 赵凌 田大勇 王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70-2873,共4页
研究采用乙酸酐为溶剂,NS-乙酸酐法制备N-叔丁基-双(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TBSI),通过FTIR,XRD,UV-Vis和TG-DTA对其进行检测和表征,揭示出TBSI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FTIR揭示了TBSI分子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键型。XRD从晶胞参数、... 研究采用乙酸酐为溶剂,NS-乙酸酐法制备N-叔丁基-双(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TBSI),通过FTIR,XRD,UV-Vis和TG-DTA对其进行检测和表征,揭示出TBSI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FTIR揭示了TBSI分子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化学键键型。XRD从晶胞参数、晶面指数等晶体学数据,变换出TBSI晶体微观结构,完成TBSI物相组成和结构的定性鉴定。UV-Vis检测出了TBSI在228.3,281.3和298.3nm有三个吸收峰,分别为TBSI分子中的n→σ*,π→π*,n→π*的电子跃迁产生的,为企业TBSI产品质量检测,提供了基础数据。TG-DTA检测出TBSI的质量变化与热效应两种信息,DSC曲线在46.5,188.9和368.5℃分别出现了吸收峰,46.5℃吸收峰是样品残留少许溶剂的挥发产生的,188.9和368.5℃分别为相变峰和分解峰,TBSI分解温度偏高,为采用硫化仪研究TBSI的橡胶硫化性能提供参考。研究为企业选定工作标准品,对TBSI工业化生产进行跟踪检测,评判TBSI的产品性能指标,填报立项TBSI化工行业标准的申报,撰写标准草案提供基础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苯并噻唑)酰胺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紫外-可见光谱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剂NS的制备及其硫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华龙 王小萍 +2 位作者 罗远芳 贾德民 傅伟文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2-415,共4页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合成产率和纯度较高的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促进剂NS),研究其硫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NR胶料的ts2和t90缩短,硫化速率常数和硫化强度增大;在143℃下硫化时,NR胶料的MH最大,焦烧安全性较好;...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合成产率和纯度较高的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促进剂NS),研究其硫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NR胶料的ts2和t90缩短,硫化速率常数和硫化强度增大;在143℃下硫化时,NR胶料的MH最大,焦烧安全性较好;胶料在133-173℃时的硫化温度因数为1.97,表观活化能为118.8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剂 n--2-苯并噻唑酰胺 硫化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SI在丁腈橡胶中的硫化促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耀强 翟月勤 +1 位作者 李锦山 左瑾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2年第3期155-156,160,共3页
研究了TBSI在丁腈橡胶中的硫化促进性能 ,并与NS、CZ、TMTD和DM促进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TBSI用作NBR硫化过程促进剂时 ,焦烧时间长 ,硫化胶强度高 ,但硫化速度较慢。当TBSI与TMTD、DM或M组成活化的次磺酰胺并用体系时 ,不但保证了... 研究了TBSI在丁腈橡胶中的硫化促进性能 ,并与NS、CZ、TMTD和DM促进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TBSI用作NBR硫化过程促进剂时 ,焦烧时间长 ,硫化胶强度高 ,但硫化速度较慢。当TBSI与TMTD、DM或M组成活化的次磺酰胺并用体系时 ,不但保证了焦烧安全性 ,缩短了正硫化时间 ,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硫化胶的 3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双(2-苯并噻唑酰胺) 腈橡胶 硫化 促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次氯酸钠游离碱含量对橡胶硫化促进剂NOBS合成反应收率的影响
18
作者 万志杰 《天津化工》 CAS 2014年第4期41-42,共2页
本文通过实验数据说明次氯酸钠游离碱含量对橡胶硫化促进剂NOBS合成反应收率的影响。
关键词 NOBS n-氧二乙撑-2-苯并噻唑酰胺 氯酸钠游离碱 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氧化法合成硫化促进剂CZ的绿色工艺 被引量:8
19
作者 殷树梅 黎振球 +3 位作者 杨晓玲 徐承秋 潘鹏勇 吕桂忠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23-925,共3页
研究了用双氧水作氧化剂合成硫化促进剂CZ的方法,探索了催化剂、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M):n(环己胺):n(双氧水)=1.0:2.4:2.0,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1+1)h(... 研究了用双氧水作氧化剂合成硫化促进剂CZ的方法,探索了催化剂、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M):n(环己胺):n(双氧水)=1.0:2.4:2.0,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1+1)h(滴加时间+保温时间),CZ收率达95%以上,初熔点达98℃(一级品)。采用3000L的氧化釜进行了中试,经过多批次生产,得到的产品均为一级品,收率稳定在9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促进剂 n-环己-2-苯并噻唑酰胺 2-苯并噻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氧化法合成硫化促进剂CBS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妍 田松江 +1 位作者 王前文 李淑芬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10-212,共3页
对以2-巯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和环己胺为初始原料,经双氧水和次氯酸钠"混合"氧化合成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简称CBS)进行了研究。采用混合氧化法,即反应前期采用双氧水氧化,后期采用次氯酸钠氧化的工艺,不... 对以2-巯基苯并噻唑(促进剂M)和环己胺为初始原料,经双氧水和次氯酸钠"混合"氧化合成硫化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简称CBS)进行了研究。采用混合氧化法,即反应前期采用双氧水氧化,后期采用次氯酸钠氧化的工艺,不仅克服了双氧水氧化法产率低的缺点,同时有效的降低了产生废水的含盐量。考察了工艺条件对产品的影响,优化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使产品的平均产率达95.0%(以M计),纯度为99.0%,产品为优级品。混合氧化法产生废水含盐量较次氯酸钠法减少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环己-2-苯并噻唑酰胺(CBS) 混合氧化法 2-苯并噻唑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