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D(P)H:醌氧化还原酶1基因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国英 李琼芳 徐希平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nad(p)h:氧化还原酶l 基因多态性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和敲除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今煜 肖水华 黄天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8-512,共5页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kurstaki)8010为研究材料,通过PCR技术获得Bt 8010菌株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上下游2个片段,以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pDG780质粒为中间载体,通过酶切、连接和PCR,构建...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kurstaki)8010为研究材料,通过PCR技术获得Bt 8010菌株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上下游2个片段,以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pDG780质粒为中间载体,通过酶切、连接和PCR,构建含待敲除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上下游片段、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重组质粒pRN5101DKU,为后续Bt8010菌株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的敲除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nad(p)h:氧化还原酶基因 基因敲除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遗传易感性与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3
作者 吴德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6-1127,1130,共3页
目的探讨醌氧化还原酶基因NQO1的cDNA 609位碱基C→T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是否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了120例鼻咽癌病人与120例健康对照者NQO1的基因多态性。结... 目的探讨醌氧化还原酶基因NQO1的cDNA 609位碱基C→T点突变所致的基因多态性位点是否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有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析了120例鼻咽癌病人与120例健康对照者NQO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经字2检验,基因型分布在鼻咽癌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C/T、T/T基因型频率鼻咽癌组高于对照组,C/C基因型频率鼻咽癌组低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在鼻咽癌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T等位基因频率鼻咽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NQO1基因cDNA 突变T609等位基因可能是鼻咽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遗传易感性 氧化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鼻咽肿瘤 病因学 nad(p)h脱氢酶 基因频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ive killing of K-ras-transformed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by targeting NAD(P)H oxidase 被引量:5
4
作者 Peng Wang Yi-Chen Sun +2 位作者 Wen-Hua Lu Peng Huang Yumin Hu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66-176,共11页
Introduction:Oncogenic aaivation of the K-ras gene occurs in >90%of pancreatic ductal carcinoma and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malignancy.Increas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has also bee... Introduction:Oncogenic aaivation of the K-ras gene occurs in >90%of pancreatic ductal carcinoma and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malignancy.Increas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has also been observed in a wide spectrum of cancers.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tic association between K-ras-induced transformation and increased ROS stress and it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in pancreatic cancer.Methods:ROS level,NADPH oxidase(NOX) aaivity and expression,and cell invasion were examined in human pancreatic dua epithelial E6E7 cells transfeaed with K-ras^(G12V) compared with parental E6E7 cells.The cytotoxic effea and antitumor effect of capsaicin,a NOX inhibitor,were also tested in vitro and in vivo.Results:K-ras transfeaion caused activation of the membrane-associated redox enzyme NOX and elevated ROS generation through th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 pathway.Importantly,capsaicin preferentially inhibited the enzyme aaivity of NOX and induced severe ROS accumulation in K-ras-transformed cells compared with parental E6E7 cells.Furthermore,capsaicin effeaively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prevented invasiveness of /(-ras-transformed pancreatic cancer cells,and caused minimum toxicity to parental E6E7 cells.In vivo,capsaicin exhibited antitumor aaivity against pancreatic cancer and showed oxidative damage to the xenograft tumor cells.Conclusions:K-ras oncogenic signaling causes increased ROS stress through NOX,and abnormal ROS stress can selectively kill tumor cells by using NOX inhibitors.Our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developing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to effectively kill K-ras-transformed cells through a redox-mediated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h氧化 基因转化 癌细胞 胰腺癌 nadph氧化 氧化还原酶 抗肿瘤活性 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型辅酶NAD(P)^+和NAD(P)H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吕陈秋 姜忠义 王姣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66-1379,共14页
大部分氧化还原酶的催化反应需要烟酰型辅酶NAD(P) + 和NAD(P)H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参与 ,由于氧化还原酶应用广泛而辅酶价格昂贵 ,使得辅酶再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综述了近年来NAD(P) + 和NAD(P)H酶法再生、电化学法及光化学法再生的研... 大部分氧化还原酶的催化反应需要烟酰型辅酶NAD(P) + 和NAD(P)H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参与 ,由于氧化还原酶应用广泛而辅酶价格昂贵 ,使得辅酶再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综述了近年来NAD(P) + 和NAD(P)H酶法再生、电化学法及光化学法再生的研究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型辅酶 nad(p)^%plUS% nad(p)h 再生方法 氧化还原酶 酶法 电化学法 光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醌氧化还原酶1过表达在甲状腺髓样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金哲洙 崔雪莲 +4 位作者 张源 杨洋 李龙山 林贞花 陈丽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甲状腺髓样癌(MTC)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10%,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于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因此,寻找MT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有效分子靶标是临床治疗MTC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甲状腺髓样癌(MTC)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10%,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于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因此,寻找MT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有效分子靶标是临床治疗MTC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01)可专一性的催化真核细胞内醌类物质及其衍生物发生双电子还原反应,从而对醌类物质的损伤形成一种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预后评估 氧化还原酶1 nad(p)h:氧化还原酶 过表达 甲状腺癌 临床表现 远处转移
原文传递
中国人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江小华 杨慧 +3 位作者 杨静芳 王海涛 徐群渊 陈彪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探讨依赖还原型辅酶 / 醌氧化还原酶 [NAD(P) H:quinone oxidoreductase,NQO1]c DNA6 0 9位点 C→ 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变性高效液相技术 (polymerase chai... 目的 探讨依赖还原型辅酶 / 醌氧化还原酶 [NAD(P) H:quinone oxidoreductase,NQO1]c DNA6 0 9位点 C→ 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变性高效液相技术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CR- DHPL C)分析了 NQO1基因c DNA6 0 9位点C→T多态性在 PD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PD组和对照组的 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2 2 .6 %和 11.8% (P=0 .0 0 4 ) ,TT基因型使患 PD的危险度提高 2 .186倍 (P=0 .0 0 5 ) ;根据发病年龄分组后 ,这种差异主要存在于晚发性 PD和对照组之间 ,TT基因型使患 PD的危险度提高 2 .6 2 7倍 (P=0 .0 0 1)。等位基因在总体 PD组、早发 PD组、晚发 PD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NQO1基因c DNA6 0 9位点C→T多态性在对照组和PD患者之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突变基因型 (TT基因型 )频率在 PD组中较高 ,研究结果支持 NQO1基因多态性与 PD相关的假说 ,而且与 PD发病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nad(p)h:氧化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单胺氧化酶B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邵明 刘焯霖 +1 位作者 陶恩祥 陈彪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参与多巴胺代谢的单胺氧化酶 B(monoam ine oxidase B,MAO- B)内含子 13A/ G多态性、NAD(P) 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 [NAD(P) H:quinone oxidoreductase,NQO1]c DNA6 0 9C/ 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遗传易... 目的 探讨参与多巴胺代谢的单胺氧化酶 B(monoam ine oxidase B,MAO- B)内含子 13A/ G多态性、NAD(P) H醌氧化还原酶基因 [NAD(P) H:quinone oxidoreductase,NQO1]c DNA6 0 9C/ T多态性与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 PCR扩增分析 MAO-B基因的多态性 ,用 PCR- RFL P分析 NQO1基因多态性。结果  MAO- B A/ G等位基因频率、各基因型频率 P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NQO1基因 T等位基因频率 PD组 (5 2 % )高于正常对照组 (43% ) ,带 T碱基的 NQO1基因型频率 P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其患 PD的相对危险度 (odds ratio,OR)为 3.8。在带有 A等位基因 MAO- B基因型的个体 ,带有 T碱基因 NQO1基因型在 PD组占 91.2 % ,对照组占 6 4.4% ,其患 PD的 OR值为 5 .7(P=0 .0 0 1)。结论  NQO1基因的 T等位基因是 PD的危险因素。MAO- B基因的 A等位基因型与 NQO1基因的 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可相互协同 ,增加 PD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单胺氧化酶-B nad(p)h氧化还原酶
原文传递
食管癌发病风险与NAD(P)H:醌氧化还原酶1C609T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健慧 李琰 +10 位作者 王瑞 Mario Sarbia 郭炜 温登瑰 魏丽珍 陈志峰 邝钢 张立玮 何明 吴明利 王士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44-546,共3页
目的 研究 NAD(P) H:醌氧化还原酶 1[NAD(P) 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C6 0 9T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状上皮癌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 ... 目的 研究 NAD(P) H:醌氧化还原酶 1[NAD(P) 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C6 0 9T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状上皮癌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 193例 ESCC患者及 14 1名正常对照的 NQO1C6 0 9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 结果  ESCC患者的突变型 (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χ2 =4 .86 ,P=0 .0 2 8)。ESCC患者的 NQO1C/ C和 C/ T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χ2 值分别为 2 .2 7和0 .12 7;P值分别为 0 .132和 0 .72 1) ,而 ESCC患者的 T/ 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4 .39,P=0 .0 36 )。与 NQO1C/ C及 C/ T基因型相比 ,T/ T基因型可明显增加患 ESCC的风险性 (校正 OR=1.81,95 % CI:1.0 4~ 3.15 ) ,且在有上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患者中尤为明显 (校正 OR=2 .2 2 ,95 % CI:1.18~4 .17)。结论 对 NQO1C6 0 9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检测可能对判断 ESCC高危个体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风险 nad(p)h:氧化还原酶1 C609T 基因多态性 食管鳞状上皮癌 等位基因
原文传递
温州地区汉族人群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C609T基因多态性与马兜铃酸肾病的关系
10
作者 孙梅 许菲菲 +2 位作者 陈必成 章建娜 林凡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6-387,共2页
马兜铃酸肾病(AAN)是指服用含有马兜铃酸(AA)成分的中草药导致的急、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AAN的发病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摊测可能与参与AA生物转化的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有关。
关键词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氧化还原酶1 马兜铃酸肾病 C609T nad(p)h:氧化还原酶 汉族人群 温州地区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原文传递
高氧暴露和小分子干扰RNA对A549细胞核转录相关因子-2与NAD(P)H:醌氧化还原酶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翁博雯 李帅 +3 位作者 蔡成 孙俊芳 张敏 成利花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663-1667,共5页
目的研究高氧暴露和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A549细胞中细胞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A549细胞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无干扰空气组;... 目的研究高氧暴露和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A549细胞中细胞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A549细胞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无干扰空气组;Ⅱ组为无干扰高氧组;Ⅲ组为Nrf2 siRNA转染空气组;Ⅳ组为Nrf2 siRNA转染高氧组;将Ⅱ组、Ⅳ组持续暴露于常压高浓度氧(950 mL/L O2,50 mL/L CO2)中;Ⅰ组、Ⅲ组仍置于50 mL/L CO2培养箱中。通过预实验从目的基因靶点siRNA-1、siRNA-2、siRNA-3(分别加入对应脂质体复合物)中筛选出抑制Nrf2效率最高的Nrf2 s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4组Nrf2、NQ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干扰Nrf2后A549细胞中Nrf2、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抗氧化物反应元件蛋白的分布,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Nrf2 siRNA可抑制Nrf2表达,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Nrf2 mRNA表达均被抑制,其中siRNA-1组的抑制效率最高(80.57%)。2.Ⅱ组Nrf2、NQO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553±0.498和5.866±0.582,与Ⅰ组相比,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细胞凋亡率[(21.67±0.75)%]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Ⅳ组Nrf2、NQO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37±0.057和0.789±0.058,与Ⅱ组相比,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减弱,细胞凋亡率[(35.83±0.42)%]进一步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高氧暴露和siRNA导致A549细胞中Nrf2和NQO1表达异常,提示Nrf2和NQO1参与高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Nrf2、NQO1可能在高氧所致肺损伤及细胞凋亡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肺损伤 核转录相关因子-2 nad(p)h:氧化还原酶1 早产
原文传递
支原体巨噬细胞活化脂肽-2经PI3K/Nrf2诱导单核细胞表达HO-1和NQO1 被引量:5
12
作者 游晓星 马小华 +6 位作者 刘良专 曾焱华 朱翠明 何军 蒋传好 余敏君 吴移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观察支原体巨噬细胞活化脂肽-2(MALP-2)对THP-1单核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表达的影响,以明确机体抵抗支原体感染所致炎性损伤的自我防御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THP-1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 目的 观察支原体巨噬细胞活化脂肽-2(MALP-2)对THP-1单核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表达的影响,以明确机体抵抗支原体感染所致炎性损伤的自我防御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THP-1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实验组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 加入不同浓度的MALP-2作用5~120 min或12 h,Western blot 检测HO-1和NQO1表达以及Akt磷酸化水平.同时,采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细胞,以证实PI3K参与HO-1表达.提取细胞核蛋白,凝胶迁移率实验和免疫荧光观察NF-E2相关因子2(Nrf2)的DNA结合活性和核转位情况,并采用特异性siRNA沉默Nrf2后,Western blot观察其对HO-1和NQO1表达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ALP-2能诱导THP-1细胞表达HO-1和NQO1蛋白,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此外,MALP-2能激活PI3K,且PI3K抑制剂能抑制HO-1和NQO1的表达;凝胶迁移率实验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MALP-2能增强Nrf2的DNA结合活性及核转位,而PI3K抑制剂处理后,Nrf2的DNA结合活性以及核转位水平进一步降低.RNA干扰Nrf2后,HO-1和NQO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MALP-2能诱导THP-1细胞表达HO-1和NQO1,其机制可能受PI3K/Nrf2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巨噬细胞活化脂肽-2 血红素氧合酶-1 nad(p)h 氧化还原酶-1 NF-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依赖型氧化还原酶不对称还原胺化制备手性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峰 李清华 +1 位作者 李恒 薛亚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94-1816,共23页
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是制备医药中间体手性胺结构单元的重要反应。目前已有许多不同种类的酶被应用于合成手性胺,其中NAD(P)H依赖型氧化还原酶催化的还原胺化反应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其能够一步将潜手性酮化合物完全转化为光学纯的手性胺... 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是制备医药中间体手性胺结构单元的重要反应。目前已有许多不同种类的酶被应用于合成手性胺,其中NAD(P)H依赖型氧化还原酶催化的还原胺化反应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其能够一步将潜手性酮化合物完全转化为光学纯的手性胺化合物。文中以亚胺还原酶、氨基酸脱氢酶、冠瘿碱脱氢酶和还原性酮胺化酶为例,从NAD(P)H依赖型氧化还原酶的结构特征、作用机理、分子改造及催化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其在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胺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还原胺化 nad(p)h依赖型氧化还原酶 手性胺 生物催化
原文传递
姜黄素通过下调HO-1/NQO1保护肝癌模型小鼠 被引量:1
14
作者 牟海军 陈幸幸 +3 位作者 刘安安 张丽 朱加兴 金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N-亚硝基二乙胺(DEN)联合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C57BL/6J小鼠肝癌模型的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取14日龄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DEN(25 mg/kg),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姜黄素(100、200和400 mg/kg)给药组,另取同龄雄性小...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N-亚硝基二乙胺(DEN)联合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C57BL/6J小鼠肝癌模型的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取14日龄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DEN(25 mg/kg),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姜黄素(100、200和400 mg/kg)给药组,另取同龄雄性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给药组从第8周开始灌胃给予10%CCl4(5 mL/kg),每周2次;同时,给药组开始灌胃姜黄素,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14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HO-1、NQO1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显著降低(P<0.01),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1),HO-1和NQO1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增加(P<0.05)。姜黄素治疗后,小鼠体重显著升高(P<0.01),肝脏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癌结节数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血清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HO-1和NQ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对DEN联合CCl4诱导的肝癌模型C57BL/6J小鼠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HO-1和NQO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肝细胞癌 血红素加氧酶1 nad(p)h-氧化还原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作用早期对人肝癌细胞活性氧及NF-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的激活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静 崔宝弟 孙震晓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究去甲斑螯素(NCTD)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的早期事件,分析NCTD作用早期Hep G2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变化规律及NCTD对NF-E2相关因子/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NCTD30,60和120μmol·... 目的探究去甲斑螯素(NCTD)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的早期事件,分析NCTD作用早期Hep G2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变化规律及NCTD对NF-E2相关因子/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NCTD30,60和120μmol·L^(-1)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 G2细胞3,6,12,24,48和72 h,MTT法检测NCTD对细胞存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CTD60μmol·L^(-1)作用细胞12,24和48 h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DCFH-DA探针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NCTD 30,60和120μmol·L^(-1)作用于3,6和12 h对Hep G2细胞内ROS的影响;荧光素酶法测定NCTD同时转染ARE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ep G2C8细胞的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NCTD 30,60和120μmol·L^(-1)作用3和6 h对Hep G2细胞存活无明显影响,而作用24,48和72 h对Hep G2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P<0.01);NCTD 60μmol·L^(-1)作用12 h后可诱导Hep G2细胞发生凋亡及G2/M期阻滞,12,24和48 h凋亡细胞比例分别由12 h细胞对照组(4.00±1.98)%增加到(12.10±1.70)%,24 h对照组(4.05±0.21)%增加到(31.80±6.50)%,48 h对照组(3.90±0.85)%增加到(33.30±1.41)%;12,24和48 h G2/M期细胞比例分别由12 h对照组的(16.51±1.58)%增加到(40.89±0.18)%,24 h对照组的(16.99±1.32)%增加到(55.29±3.99)%,48 h对照组的(14.45±0.59)%增加到(50.66±5.88)%,相应各时相NCTD处理组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NCTD 30,60和120μmol·L^(-1)作用Hep G2细胞3,6和12 h,ROS无明显变化,作用Hep G2C8细胞6和12 h可明显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基因HO-1和NQO1 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NCTD作用Hep G2细胞早期可明显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ROS激活可能不是NCTD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Nrf2/ARE信号通路 活性氧自由基 血红素加氧酶-1 nad(p)h:氧化还原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HO-1/NQO1信号通路探讨益肾通络方改善糖尿病肾脏病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16
作者 张轶斐 白雪慧 +9 位作者 曹梓静 张泽钰 唐靖怡 席俊羽 张术姣 张帅星 谢亦冉 吴宇琪 刘忠杰 刘伟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1,共11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AD(P)H醌还原酶1(Nrf2/HO-1/NQO1)信号通路,探讨益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病(DKD)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进行研究,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50只... 目的:基于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AD(P)H醌还原酶1(Nrf2/HO-1/NQO1)信号通路,探讨益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病(DKD)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SPF级雄性C57BL/6小鼠进行研究,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5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KD模型。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司美格鲁肽组(40μg·kg^(-1))、益肾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18.2、9.1、4.55 g·kg^(-1)),每组10只,连续给药12周。留取标本后测定小鼠血糖、24 h尿蛋白;计算肾脏指数(KI);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苏木素-伊红(HE)、过碘酸-希夫(PAS)、过碘酸-六胺银(PASM)、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盒检测β_(2)-微球蛋白(β_(2)-M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丙二醛(MDA)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NQ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KD模型组小鼠血糖、24 h尿蛋白水平、KI、SCr、BUN、ALT升高,肾小球肥大、肾小管扩张、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胶原沉积,β_(2)-MG、NGAL、KIM-1、L-FABP水平增高,NOS、8-OHdG水平升高,GSH、T-AOC水平降低,MDA、Keap1表达增多,Nrf2、HO-1、NQO1、GCLC均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司美格鲁肽及益肾通络方组中、高剂量组血糖、24 h尿蛋白水平、KI、SCr、BUN、ALT降低,肾组织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β_(2)-MG、NGAL、KIM-1、L-FABP表达降低,NOS、8-OHdG水平降低,GSH、T-AOC水平升高,MDA、Keap1表达减少,Nrf2、HO-1、NQO1、GCLC表达增加(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可调控Nrf2/HO-1/NQO1信号通路对抗氧化应激,减轻肾小管损伤,从而实现DKD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氧化应激 基于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还原酶1(NQO1)信号通路 益肾通络方
原文传递
抗氧化损伤因子在胎膜早破未足月儿胎盘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大鹏 牛颖颖 +1 位作者 王昕琦 金贞爱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损伤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 (heme oxygenase-1, HO-1)及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 目的探讨抗氧化损伤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 (heme oxygenase-1, HO-1)及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2020年在延边医院住院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30例,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32例,足月无胎膜早破新生儿35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三组胎盘组织炎症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rf2、HO-1及NQO1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胎盘组织中Nrf2、HO-1及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足月胎膜早破组和足月无胎膜早破组胎盘组织中Nrf2、HO-1及NQO1的阳性表达率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组(P<0.05),足月胎膜早破组胎盘组织中Nrf2、HO-1及NQO1的阳性表达率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与足月无胎膜早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Nrf2、HO-1及NQO1的低水平表达可能与未足月胎膜早破有关,提示抗氧化损伤是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方向之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 (1):7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nad(p)h:氧化还原酶1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QO1过表达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明 杨洋 +3 位作者 车拴龙 朴英实 林贞花 陈丽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探讨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过表达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临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NQO1蛋白在162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组织、35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组织和29例正... 目的:探讨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过表达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临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NQO1蛋白在162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组织、35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组织和29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过表达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之间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NQO1蛋白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分别为85.8%和64.2%,显著高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P<0.01)。卡方检验结果显示,NQO1蛋白高表达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组织学分级和FIGO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QO1蛋白高表达的卵巢黏液性囊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明显低于NQO1蛋白低表达患者。结论:NQO1蛋白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成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癌预后评估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黏液性囊腺癌 nad(p)h氧化还原酶1 免疫组化 无病生存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片仔癀改善MCAO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小琴 赵优琴 +3 位作者 黄莉莉 张庆 黄贞伟 黄鸣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466-6470,共5页
目的:基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片仔癀(PTH)减轻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TH组,每组12只。用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Zea-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目的:基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片仔癀(PTH)减轻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TH组,每组12只。用线栓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Zea-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RI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DCFH-DA探针法检测活性氧(ROS)含量;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Keap-1、Nrf2、HO-1、NQO-1蛋白的表达。采用侧脑室注射Nrf2抑制剂Brusatol,30 min后造模,检测上述指标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TH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P<0.05),改善大鼠脑组织病理状态,降低脑内MDA、ROS含量(P<0.01),升高SOD含量(P<0.01),同时下调Keap-1(P<0.05)、上调HO-1、NQO-1蛋白及核内Nrf2蛋白的表达(P<0.01)。经侧脑室注射Brusatol,逆转了PTH对以上指标的作用。结论:PTH可显著改善MCAO大鼠脑内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主要与激活Keap-1/Nrf2/ARE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仔癀 缺血性脑卒中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血红素加氧酶-1 nad(p)h氧化还原酶-1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机制
原文传递
NQO1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欧阳晓春 刘振华 吴多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269-1270,共2页
目的:探讨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C609T位点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35例AD患者和138例健康老年人的NQO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 目的:探讨NAD(P)H:醌氧化还原酶(NQO1)基因C609T位点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35例AD患者和138例健康老年人的NQO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AD组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AD组为44.8%,对照组为55.8%(OR=0.64,P<0.05)。AD组C/C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D组为12.6%,对照组为29.0%(OR=0.35,P<0.001)。结论:NQO1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AD发病明显关联,NQO1基因609序列C/C基因型、C等位基因与散发性AD发病呈明显负关联。NQO1基因609序列C等位基因对散发性AD发病可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遗传学 医学 nadh nadph 氧化还原酶 nad(p)h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