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胁迫下苗期栽培大豆生理响应及Na^+动态平衡关键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5
1
作者 宁丽华 张大勇 +5 位作者 刘佳 何晓兰 万群 徐照龙 黄益洪 邵宏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714-4725,共12页
【目的】研究耐盐栽培大豆和盐敏感栽培大豆对盐胁迫的响应,特别是盐胁迫对大豆幼苗光合特性、离子含量及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比较盐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的响应差异,揭示不同基因型大豆耐盐机制,为大豆栽培管理、耐盐品... 【目的】研究耐盐栽培大豆和盐敏感栽培大豆对盐胁迫的响应,特别是盐胁迫对大豆幼苗光合特性、离子含量及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比较盐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的响应差异,揭示不同基因型大豆耐盐机制,为大豆栽培管理、耐盐品种的选育及人工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耐盐栽培大豆(Y8D6008、Y8D6013)和盐敏感栽培大豆(Y8D6132、Y8D6136)为材料,选取长势一致的大豆幼苗于1/2×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待第一片复叶完全展开时,营养液中加入Na Cl,每天递增50 mmol·L^(-1)到达处理浓度150 mmol·L^(-1),处理持续7 d。以不加Na Cl的1/2×Hoagland营养液作为对照,研究盐胁迫下大豆幼苗的光合特性、离子含量及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150 mmol·L^(-1) Na Cl不同程度地抑制了4种大豆幼苗生长,同时显著降低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但是Na Cl胁迫对盐敏感大豆影响程度显著高于耐盐品种;盐胁迫显著降低耐盐大豆的胞间CO2浓度,而盐敏感大豆与之相反,说明150 mmol·L^(-1) Na Cl处理下气孔限制是引起耐盐品种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因素,而盐敏感品种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因素是非气孔限制。对大豆植株的不同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盐胁迫下4种大豆叶片中Na^+积累均显著升高,盐敏感品种上升幅度显著高于耐盐品种,而K^+含量与Na^+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盐敏感大豆叶片中磷含量(P)均受盐胁迫显著下降,而耐盐大豆叶片P在胁迫后略有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变化幅度与叶片中Na^+、K^+和P含量变化幅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6个参与大豆植株体内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Gm SOS1、Gm Ncl1、Gm SALT3、Gm NHX1(离子通道基因)、Gm CIPK1(信号转导基因)和Gm AVP1(能量运输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盐胁迫后4种大豆的Gm Ncl1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盐敏感品种上调倍数高于耐盐大豆品种,这种表达变化与大豆的耐盐性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而其他5个基因表达量与大豆的耐盐性没有明显的关联性。【结论】与盐敏感大豆相比,耐盐大豆在盐胁迫环境条件下减少Na^+在叶片中的积累,保持相对较高的K^+和P含量,并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合速率,这是耐盐大豆比盐敏感大豆具有较强耐盐特性的因素之一,另外Na^+动态平衡相关基因GmNcl1可能与大豆耐盐特性有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盐胁迫 光合特性 离子含量 基因表达 Na^+动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植物Na^+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晓院 解莉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8-155,共8页
盐胁迫是限制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土壤中过量的可溶性盐(主要指Na+)可使植物受到渗透胁迫、离子胁迫和氧化胁迫等次生胁迫。在高盐环境下,植物通过Na^+外排或胞内区隔化等策略来降低胞内Na^+浓度,进而重建或维持植物体内... 盐胁迫是限制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土壤中过量的可溶性盐(主要指Na+)可使植物受到渗透胁迫、离子胁迫和氧化胁迫等次生胁迫。在高盐环境下,植物通过Na^+外排或胞内区隔化等策略来降低胞内Na^+浓度,进而重建或维持植物体内的离子稳态平衡。主要综述了盐胁迫下植物细胞维持Na^+离子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和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对盐胁迫下离子动态平衡过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创制更高耐逆性的作物品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Na^+离子动态平衡 Na^+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