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Na^+二次离子交换制作玻璃波导 被引量:5
1
作者 黄腾超 沈亦兵 +2 位作者 侯西云 侯昌伦 白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25-1328,共4页
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K + Na+ 二次扩散玻璃波导的折射率轮廓 ,阐述了利用K + Na+ 二次离子交换的方法 ,在BK7玻璃上制作波导的过程 ,分析了极化率不同的扩散离子对的选择对波导有效折射率变化的影响 ,以及扩散平衡时体积变化对表面折... 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K + Na+ 二次扩散玻璃波导的折射率轮廓 ,阐述了利用K + Na+ 二次离子交换的方法 ,在BK7玻璃上制作波导的过程 ,分析了极化率不同的扩散离子对的选择对波导有效折射率变化的影响 ,以及扩散平衡时体积变化对表面折射率的影响 ,描述了扩散引起的波导内部诱导应力变化 设计了测试波导损耗以及波导表面折射率改变的实验装置 ,对尺寸 1 0mm×1 0mm× 1 .5mm和 1 0mm× 5mm× 1 .5mm两组BK7玻璃基片上的玻璃波导进行了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a^+离子交换 波导 极化率 诱导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苯氨酮对豚鼠心肌细胞膜Na^+和Ca^(2+)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范礼理 宋珍 王天佑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 探讨羟苯氨酮 (oxyphenamone)的正性肌力作用机制。方法 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定心肌细胞膜Na+ 电流与L型Ca2 + 电流。结果 羟苯氨酮剂量依赖性地明显抑制豚鼠心肌细胞膜Na+ 电流 ,促进Na+ 通道失活 ,并延长其恢复时间 ;它... 目的 探讨羟苯氨酮 (oxyphenamone)的正性肌力作用机制。方法 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定心肌细胞膜Na+ 电流与L型Ca2 + 电流。结果 羟苯氨酮剂量依赖性地明显抑制豚鼠心肌细胞膜Na+ 电流 ,促进Na+ 通道失活 ,并延长其恢复时间 ;它对Ca2 + 电流的影响呈双向性 ,2~ 1 0 μmol·L- 1 使电流增加 ,促进钙通道的激活过程 ;2 0与 5 0μmol·L- 1 时则使Ca2 + 电流明显抑制。结论 羟苯氨酮的正性肌力作用不是通过激活钠通道 ,也不完全依赖于激活L型钙通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氨酮 豚鼠 心肌细胞 Na^+离子通道 Ca^2+离子通道 膜片钳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成 黎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建立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结果:K+、Na+、Ca2+、Mg2+离子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μg~1.8μg(r=0.9957);20μg~100μg(r=0.... 目的:建立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结果:K+、Na+、Ca2+、Mg2+离子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μg~1.8μg(r=0.9957);20μg~100μg(r=0.9973);1μg~5μg(r=0.9997);0.2μg~1.0μg(r=0.9897);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2.8%、97.1%、101.2%、108.3%;RSD为1.5%、2.3%、2.6%、2.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透析液中K+、Na+、Ca2+、Mg2+离子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K^+、Na^+、Ca2^+、Mg^2+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跨膜离子转运蛋白与其耐盐性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景艳 张高华 +2 位作者 苏乔 安利佳 刘兆普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5-640,共6页
盐胁迫下植物吸收过多的N a+,使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受到破坏,为了维持其正常生长细胞内的各种离子就必须保持平衡,而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位于质膜和液泡膜上的离子转运蛋白完成的,并在植物耐盐性方面起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对响应盐胁迫的几... 盐胁迫下植物吸收过多的N a+,使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受到破坏,为了维持其正常生长细胞内的各种离子就必须保持平衡,而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位于质膜和液泡膜上的离子转运蛋白完成的,并在植物耐盐性方面起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对响应盐胁迫的几种跨膜转运蛋白如:K+/N a+离子转运蛋白、N a+/H+逆向转运蛋白以及与其相关的H+-ATPase等,在植物耐盐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跨膜离子转运蛋白 K^+/Na^+离子转运蛋白 NA^+/H^+逆向转运蛋白 H^+-ATPASE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掺杂KLaF4∶Er^3+/Yb^3+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海芳 王谢春 +2 位作者 郑巧 程树英 赖云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6-891,共6页
采用水热法,以乙二胺为络合剂合成了Na^+离子掺杂的六方相KLaF_4∶Er^(3+)/Yb^(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和表面吸附进行了表征;测量了不同含量Na+掺杂样品在980 n... 采用水热法,以乙二胺为络合剂合成了Na^+离子掺杂的六方相KLaF_4∶Er^(3+)/Yb^(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谱(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和表面吸附进行了表征;测量了不同含量Na+掺杂样品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射光谱和4F9/2能级的荧光寿命。结果表明:随着Na^+掺杂浓度的增加,KLaF_4∶Er^(3+)/Yb^(3+)纳米晶上转换红绿光的发光强度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红绿光发射最强强度分别为未掺Na+样品的7.3倍和5.2倍。Na^+掺杂使Er^(3+)离子周围晶场的不对称性降低和纳米晶表面吸附基团的减少是发光增强的主要原因。针对Na+掺杂样品的荧光寿命低于未掺样品的原因作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aF4∶Er^3+/Yb^3+纳米晶 Na^+离子掺杂 上转换发光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及抗性棉铃虫不同龄期幼虫神经细胞Na^+通道电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贺秉军 刘东波 +4 位作者 王勇 李杰 鱼智飞 芮昌辉 刘安西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用膜片钳技术分析了棉铃虫三氟氯氰菊酯抗性品系(R)及其同源对照品系(S)不同龄期幼虫神经细胞电压门控Na+通道的电生理特性.结果表明,S幼虫神经细胞Na+通道的激活电压介于-50~-30mV,约70%细胞的Na+通道在-40mV左右激活.Na+通道电流(INa... 用膜片钳技术分析了棉铃虫三氟氯氰菊酯抗性品系(R)及其同源对照品系(S)不同龄期幼虫神经细胞电压门控Na+通道的电生理特性.结果表明,S幼虫神经细胞Na+通道的激活电压介于-50~-30mV,约70%细胞的Na+通道在-40mV左右激活.Na+通道电流(INa)的峰值电压介于-30~0mV,约72%细胞的INa在-20mV左右达峰值.R幼虫Na+通道的激活电压介于-50~-20mV,约60%细胞的Na+通道在-40mV左右激活,约30%的在-30~-20mV激活.2龄幼虫(R2)约76%细胞的INa在-20mV左右达峰值.R3和R4均有60%以上细胞的INa在-10~0mV达峰值,即R3和R4多数细胞INa的峰值电压向正电位方向移动.上述结果表明R幼虫神经细胞Na+通道功能发生了变异,同时也提示R幼虫在不同发育阶段其Na+通道的表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神经细胞 Na^+离子通道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离子转运蛋白与植物耐盐的分子生物学 被引量:5
7
作者 黄萍 张富春 +1 位作者 王瑜 李金耀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植物抵御盐害的主要方式是增加Na+的外排、减少Na+的吸入和Na+的区隔化,而Na+的跨膜运输主要由质膜和液泡膜上的离子转运蛋白完成。对质膜和液泡膜跨膜离子转运蛋白包括K+/Na+离子转运蛋白,Na+/H+逆向转运蛋白以及液泡膜H+-PPase的分子... 植物抵御盐害的主要方式是增加Na+的外排、减少Na+的吸入和Na+的区隔化,而Na+的跨膜运输主要由质膜和液泡膜上的离子转运蛋白完成。对质膜和液泡膜跨膜离子转运蛋白包括K+/Na+离子转运蛋白,Na+/H+逆向转运蛋白以及液泡膜H+-PPase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耐盐跨膜离子转运蛋白 K^+/Na^+离子转运蛋白Na^+/H^+逆向转运蛋白 液泡膜H^+-P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ATP、H_2O_2、Ca^(2+)与NO调控木榄根系离子平衡机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郎涛 李妮亚 +6 位作者 鲁彦君 孙会敏 申泽丹 荆晓姝 赵瑞 沈昕 陈少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2,共7页
运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研究了短期盐胁迫下胞外ATP(eATP)、H2O2、Ca2+与NO对非泌盐红树木榄根系K+Na+平衡的调控作用。NaCl(100 mmolL,24 h)与等渗甘露醇处理的实验表明,木榄根尖对盐胁迫的响应具有高度的离子特异性。盐胁迫增... 运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研究了短期盐胁迫下胞外ATP(eATP)、H2O2、Ca2+与NO对非泌盐红树木榄根系K+Na+平衡的调控作用。NaCl(100 mmolL,24 h)与等渗甘露醇处理的实验表明,木榄根尖对盐胁迫的响应具有高度的离子特异性。盐胁迫增强了木榄根尖的Na+外流,但Na+外流被Na+H+逆向转运蛋白抑制剂Amiloride和质膜H+-ATPase抑制剂Vanadate抑制,表明Na+外流源于根尖表皮细胞质膜Na+H+逆向转运系统驱动的Na+外排。短期盐胁迫处理能诱导木榄根尖K+外流,但被氯化四乙胺(TEA,外向K+通道抑制剂)明显抑制,证明K+外流是由激活的去极化外向型离子通道KORCs介导。胞外ATP(300μmolL)、H2O2(10 mmolL)、Ca2+(10 mmolL)与SNP(NO供体,100μmolL)均能增加短期盐胁迫下的Na+外流,同时抑制K+外流。其中,促进Na+外流效果较强的是H2O2和Ca2+,而Ca2+和NO抑制K+外流的效果突出。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胞外ATP、H2O2、Ca2+与NO这4种盐胁迫信使是通过上调木榄根系细胞质膜Na+H+逆向转运体系(Na+H+逆向转运体和H+泵)活性,在促进Na+和H+逆向跨膜转运的同时,抑制去极化激活的K+离子通道来减少盐诱导的K+外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榄 根系 Na^+离子 K^+离子 非损伤微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eening an Na^+/H^+ Antiporter Gene from the Halophiles Colonizing in the Dagong Ancient Brine Well of Zigong City,China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华忠 刘森 +3 位作者 李可 张大凤 车振明 向文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4期711-715,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screen an Na+/H+ antiporter gene from the halophiles colonizing in the Dagong Ancient Brine Well in Zigong City, China, and then analyze the gen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prote...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screen an Na+/H+ antiporter gene from the halophiles colonizing in the Dagong Ancient Brine Well in Zigong City, China, and then analyze the gen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protein encoded by this gene. [Method] Metagenomic DNA libraries of halophiles from the Dagong Ancient Brine Well were used for screening genes with Na+/H+ antiporter activity in antiporter-defi- cient E. coil KNabc strain by functional complementation. Then the start codon, stop codon, ORF, -35 region, -10 region and SD sequence of Na~/H+ antiporter gene, as well as the molecular weight, isoelectric point, hydrophobic region, transmembrane domain, phyletic evolution and salt resistance of protein encoded by the gen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 A new Na+/H+ antiporter gene m-nha was obtained, which ,ren- dered the antiporter-negative mutant E. coil KNabc cells with both the resistance to Na+ and the ability to grow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Conclusion] The structur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M-Nha wa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Na+/H~ antiporters, and the m-nha gene disclosed from the Dagong Ancient Brine Well was identified as a novel Na+/H+ antiporter gene. This study was significant not only in helping us understand the salt tolerance of halophiles in ancient brine wells and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genes resource, but also in exploring new salt-tolerant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H+ antiporter gene Metagenomic library HALOPHILES Dagong Ancient Brine W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南瓜幼苗Na^+及Ca^(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卫欣 王鹏 姚太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 mmol/L NaCl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和Ca2+离子含量和Na+/Ca2+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8 d后,不同南瓜品种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离子平衡被打破;南瓜幼苗体内的Na+含量、地上部的Na+/Ca2+... 采用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 mmol/L NaCl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和Ca2+离子含量和Na+/Ca2+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8 d后,不同南瓜品种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离子平衡被打破;南瓜幼苗体内的Na+含量、地上部的Na+/Ca2+比值的变化反映植物对盐离子和营养元素相对的吸收情况;青栗(Q1)南瓜幼苗根系Na+含量和Na+/Ca2+比值明显高于黑蜜南瓜(H2)和黑籽南瓜(H3)。由此可知:不同南瓜品种幼苗体内Na+含量、地上部Na+/Ca2+比值变化趋势与NaCI胁迫下不同南瓜品种幼苗的盐害指数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Q1耐盐性强与NaCl胁迫下地上部Na+/Ca2+比值较低,Ca2+离子含量较高有关;而品种H2和H3对盐敏感与NaCl胁迫下地上部Na+/Ca2+比值较高,Ca2+离子含量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南瓜 Na^+和Ca^2+离子 Na^+/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Na^+-Li^+反转运速率测定方法的改进
11
作者 王哲训 朱文瑾 +3 位作者 马玉梅 孙超峰 牟建军 刘治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 建立适合临床方便快速进行Na+ Li+ 反转运速率测定 (Na+ Li+ countertransport,Na+ Li+ CT)方法。方法 将定量负荷过Li+ 的红细胞置于Na+ 介质中 ,单位时间以原子吸收发射法测定Na+ 介质中Li+ 浓度 ,即可计算出红细胞Na+ Li+... 目的 建立适合临床方便快速进行Na+ Li+ 反转运速率测定 (Na+ Li+ countertransport,Na+ Li+ CT)方法。方法 将定量负荷过Li+ 的红细胞置于Na+ 介质中 ,单位时间以原子吸收发射法测定Na+ 介质中Li+ 浓度 ,即可计算出红细胞Na+ Li+ 反转运速率。结果 标本用 6mL全血在 4℃和室温时 ,须在 1h内测定。批内误差为高速率组 (1.45± 0 .15)mmol·h- 1·kg- 1Hb(CV =10 .3 % ) ,低速率组 (0 .62 1± 0 .0 72 )mmol·h- 1·kg- 1Hb (CV =11.6% )。结论 减少标本用量 ,缩短保温时间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Na^+-Li^+交换 反转运速率 测定 Na^+-Li^+CT Na^+离子转运 Li^+离子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细胞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戴松香 陈少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8-103,共6页
根细胞膜上存在各种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根细胞离子通道对于矿质吸收、转运及植物耐盐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概述了根细胞K+通道、阴离子通道和各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近期有关离子通道和植物耐盐性关系的研究... 根细胞膜上存在各种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的研究表明,根细胞离子通道对于矿质吸收、转运及植物耐盐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概述了根细胞K+通道、阴离子通道和各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近期有关离子通道和植物耐盐性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K+通道存在于大多数的植物细胞中,其对K+的选择性远高于其他阳离子,K+通道的存在对于营养元素的吸收,尤其是K+的低亲和性吸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离子的出入维持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膜电势.阴离子通道激活所引起的质膜去极化可以激发非选择性的阳离子流,在盐胁迫下,可通透Cl 的阴离子通道的开放是植物对胞内Cl 的一种重要调控机制.由于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Non selectivecationchannels ,NSCCs)的多样性及其对一价阳离子的低选择性,近年来NSCCs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NSCCs被认为参与了植物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营养元素的吸收、膨压控制、胞间转运、信号转导以及毒害离子的吸收,尤其是Na+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K^+通道 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 Na^+通透型的阳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枳椇各器官Na^+、K^+吸收的影响
13
作者 冯蕾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8-109,共2页
以盆栽枳椇的1 a生实生苗为试材,分析了在不同的盐处理0、0.15%、0.3%、0.45%、0.6%下对其根、茎、叶的K+、Na+离子含量和Na+/K+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植物叶片中Na+含量和Na+/K+明显升高,说明枳椇没有将Na+截留在根、茎中... 以盆栽枳椇的1 a生实生苗为试材,分析了在不同的盐处理0、0.15%、0.3%、0.45%、0.6%下对其根、茎、叶的K+、Na+离子含量和Na+/K+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植物叶片中Na+含量和Na+/K+明显升高,说明枳椇没有将Na+截留在根、茎中,而较多的运输到了叶片,使枳椇受害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枳椇 K^+、Na^+离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NN对不同人为活动区域的盐渍土Na^+高光谱估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安红 付承彪 +1 位作者 熊黑钢 赵俊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369,共6页
土壤盐分阳离子Na^+在盐渍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新疆无人为活动(A区)和有人为活动(B区)区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野外高光谱和土壤0—20 cm样本,化验Na^+含量,利用BP神经网络(BPNN)、偏最小二乘(PLSR)和逐步多元回归(SMLR)模... 土壤盐分阳离子Na^+在盐渍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新疆无人为活动(A区)和有人为活动(B区)区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野外高光谱和土壤0—20 cm样本,化验Na^+含量,利用BP神经网络(BPNN)、偏最小二乘(PLSR)和逐步多元回归(SMLR)模型对比分析Na^+的高光谱估测,并力图解释Na^+在不同人为活动区域的估算精度机理。结果表明:Na^+在A区和B区的4种阳离子(Ca^2+,Mg^2+,K^+,Na^+)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8.4%和62.3%,均值最大分别为1.590,2.148。对原始(R)和倒数(1/R)两种光谱变换进行一阶与二阶微分预处理,提取出相关系数通过0.05检验的波段为特征波段,3种建模方法在两个研究区域中共有24种模型,且1/R在二阶微分处的BPNN模型均是A区和B区的最佳预测模型,分别迭代19次和9次时精度满足要求。相对分析误差RPD、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在A区分别为2.4616,0.8609,0.3501,在B区分别为2.1698,0.8006,0.8035。BPNN对Na^+离子的预测能力很好,PLSR的预测能力一般,SMLR的预测能力很差。研究成果可为改良干旱区的盐渍化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Na^+离子 微分处理 BP神经网络 野外高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植物Na^+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晓院 解莉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8-155,共8页
盐胁迫是限制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土壤中过量的可溶性盐(主要指Na+)可使植物受到渗透胁迫、离子胁迫和氧化胁迫等次生胁迫。在高盐环境下,植物通过Na^+外排或胞内区隔化等策略来降低胞内Na^+浓度,进而重建或维持植物体内... 盐胁迫是限制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土壤中过量的可溶性盐(主要指Na+)可使植物受到渗透胁迫、离子胁迫和氧化胁迫等次生胁迫。在高盐环境下,植物通过Na^+外排或胞内区隔化等策略来降低胞内Na^+浓度,进而重建或维持植物体内的离子稳态平衡。主要综述了盐胁迫下植物细胞维持Na^+离子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和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对盐胁迫下离子动态平衡过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创制更高耐逆性的作物品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Na^+离子动态平衡 Na^+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羟基锑酸钾法鉴定纳离子
16
作者 吴胜强 杨玲 《凯里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1-21,共1页
鉴定钠离子的方法很少,目前常用的有醋酸铀酰锌法和焰色反应法。我们通过试验,提出在系统分析中用六羟基锑酸钾法鉴定钠离子,方法可靠,可在教学实践中使用。 1.原理 六羟基锑酸钾[KSb (OH)<sub>6</sub>]能跟Na<sup>... 鉴定钠离子的方法很少,目前常用的有醋酸铀酰锌法和焰色反应法。我们通过试验,提出在系统分析中用六羟基锑酸钾法鉴定钠离子,方法可靠,可在教学实践中使用。 1.原理 六羟基锑酸钾[KSb (OH)<sub>6</sub>]能跟Na<sup>+</sup>离子在强碱(KOH)性介质中反应生成白色细粒状难溶盐六羟基锑酸钠[NaSb(OH)<sub>6</sub>]。此难溶盐的溶解度不算很小。但可借加入适量无水乙醇(体积分数】30%)来减少其溶解度使之迅速析出。据此鉴定Na<sup>+</sup>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羟基 鉴定方法 系统分析 锑酸钾 溶解度 锑酸钠 无水乙醇 钾法 难溶盐 Na^+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1201’幼苗对钠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秀红 王美红 +2 位作者 孙喜营 杨金橘 茹广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1-648,共8页
探讨‘泡桐1201’幼苗对盐胁迫的应答机制,为选育耐盐碱性作物,大力推广该树种提供科学依据。以30 d ‘泡桐1201’幼苗为材料,设置5组不同浓度梯度的盐胁迫处理,分析幼苗生理状况,通过测定幼苗的株高和主根长,植株根、茎、叶的鲜质量和... 探讨‘泡桐1201’幼苗对盐胁迫的应答机制,为选育耐盐碱性作物,大力推广该树种提供科学依据。以30 d ‘泡桐1201’幼苗为材料,设置5组不同浓度梯度的盐胁迫处理,分析幼苗生理状况,通过测定幼苗的株高和主根长,植株根、茎、叶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叶和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根系Na^+、K^+、H^+和Ca^(2+)的流速等指标,分析其生理方面、抗氧化系统以及离子流方面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泡桐1201’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增强,根长、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均逐渐下降,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SOD活性和CAT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在100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逐渐减少趋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根系Na^+外排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100 mmol·L^(-1)达到最大值,以此来维持植物细胞的离子平衡,降低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K^+流速均表现为外排,外排速率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大。H^+主要表现为内流,并且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内流速率先增加后减小。Ca^(2+)流速均表现为内流,并且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大流速增大。盐胁迫导致‘泡桐1201’幼苗株高、主根长、根茎叶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受到抑制;‘泡桐1201’幼苗在盐浓度为0~50 mmol·L^(-1)胁迫下能够正常生长,在200 mmol·L^(-1)甚至出现致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1201’ 盐胁迫 Na^+ K^+ H^+和Ca^2+离子流速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蝎毒素BmKBT基因组序列的克隆及其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盛继群 曹志贱 +5 位作者 刘万红 徐秀玲 蒋达和 毛歆 刘辉 李文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1-496,共6页
东亚钳蝎 (ButhusmartensiiKarsch ,BmK)蝎毒素BmKBT(又名BmKabT)是一个在初级结构上相似于β类哺乳动物毒素和功能接近于α类哺乳动物毒素的Na+ 通道毒素 .基于从毒腺cDNA文库中筛选得到的全长BmKBT前体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 ,以蝎基因组... 东亚钳蝎 (ButhusmartensiiKarsch ,BmK)蝎毒素BmKBT(又名BmKabT)是一个在初级结构上相似于β类哺乳动物毒素和功能接近于α类哺乳动物毒素的Na+ 通道毒素 .基于从毒腺cDNA文库中筛选得到的全长BmKBT前体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 ,以蝎基因组总DNA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将PCR产物克隆至T载体、测序 .序列分析表明 :在BmKBT信号肽编码区的 3′端的- 4位Gly密码子的第 1位与第 2位碱基中有 1个长 2 2 5nt的内含子 ,插入位点距离该基因的起始密码子 4 6nt ,AT含量为 78 7% ,其内含子可能的剪接分枝位点距离 3′剪接受体位点 4 7nt.内含子的大小及其基因组织结构分析表明 :BmKBT具有与α类哺乳动物毒素类似的基因组织结构 ,进一步说明BmKBT是一个介于α类和β类Na+ 通道毒素之间的中间型蝎毒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BmKBT 基因组织结构 Na^+离子通道毒素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ructural and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M^ILn^IIITiO4 Ion-exchanged Phases,with M^I: Na, H, K
19
作者 Araceli Elisabet Lavat Claudia Cecilia Wagner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In this pape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XRD characterization and FTIR spectroscopic behavior of some M^ILn^IIITiO4 phases with M^I: Na, H, K and Ln^III, the trivalent lanthanides elements: Sm, Eu, Er and Yb is rep... In this pape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XRD characterization and FTIR spectroscopic behavior of some M^ILn^IIITiO4 phases with M^I: Na, H, K and Ln^III, the trivalent lanthanides elements: Sm, Eu, Er and Yb is reported. The H and K- oxides were obtained by ion-exchange from NaLnTiO4. These ternary oxides belong to the K2NiF4 structural type, with the M^I and Ln^III cations distributed in an ordered way on the K-sub lattice. The FTIR spectra of the materials were analyzed by comparison with structurally related material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rent NaLnTiO4 was f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LnTiO4 ion-exchange X-ray characterization FTIR spect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胞质磷脂酶A2α在血管紧张素Ⅱ调节肾近曲小管Na^+-HCO3^-转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月红 関常司 王梅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51-758,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肾近曲小管Na^+-HCO3^-转运中的作用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胞质磷脂酶A2α(cPLA2α)通路对其调节的机制。方法从野生小鼠和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fATlaR)基因缺陷小鼠分离新鲜单根肾近曲小管...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肾近曲小管Na^+-HCO3^-转运中的作用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胞质磷脂酶A2α(cPLA2α)通路对其调节的机制。方法从野生小鼠和血管紧张素1a型受体fATlaR)基因缺陷小鼠分离新鲜单根肾近曲小管,在不同浓度AngⅡ(10^-10、10^-8、10^-4mol/L)及AT1、AT2受体阻滞剂或促分裂原活化蛋门激酶(MAPK)、cPLA2、P450抑制剂存在下对比Na^+-HCO3^-离子转运活动度变化。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ERK磷酸化(p-ERK)。RT—PCR测定ATlbR在两种小鼠肾小管中的表达。结果(1)在野生小鼠,低浓度AngⅡ(10^-10mol/L)刺激Na^+-HCO3^-转运并被AT1受体阻滞剂及MAPK阻滞剂PD98059阻滞;而高浓度AngⅡ(10~mol/L)抑制Na^+-HCO3^-;的转运,被AT1受体阻滞剂阻滞,但PD98059对其无阻滞作用。显示AngⅡ在。肾脏近曲小管双向性调节Na^+-HCO3^-转运,ERK通路仅参与低浓度AngⅡ的刺激作用。(2)在AT1aR基因缺陷小鼠,只有高浓度AngⅡ(10^-6mol/L)能刺激Na^+-HCO3^-转运,并被AT1受体阻滞剂及PD98059阻滞。显示在AT1aR缺乏时,AT1bR起到部分代偿作用,RT—PCR也证实AT1bR在肾小管的存在。(3)在野生小鼠,cPLA2阻滞剂或P450阻滞剂存在下,所有浓度AngⅡ均显示刺激作用,并被AT1受体阻滞剂及PD98059阻滞。WesteIn印迹检测也证实上述结论。这显示经由AT1受体,低浓度AngⅡ通过ERK通路仅参与刺激。肾近曲小管Na^+-HCO3^-离子转运作用,而高浓度AngⅡ经cPLA2α—P450通路抑制Na^+-HCO3^-离子转运,cPLA2α-P450通路同时也参与了抑制ERK的激活作用。结论不同浓度AngⅡ经由AT1受体介导了ERK和cPLA2α通路的平衡,从而决定AngⅡ调节在肾近曲小管水和钠的重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磷脂酶A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受体 血管紧张素 1型 Na^+-HCO3^-离子转运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