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n Nanjing,Suzhou,Changzhou and Wuxi
1
《China's Foreign Trade》 1996年第12期16-16,共1页
Nanji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It is a state-leve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approved by theState Council, with an area of 16.5 sq km,comprising seven sq km of industrial area,five sq km o... Nanji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It is a state-leve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approved by theState Council, with an area of 16.5 sq km,comprising seven sq km of industrial area,five sq km of Taiwan invested area, three sqk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scientificresearch area and 1.5 sq km of compositeservice area. The development zone is 13.5 kmfrom the city center, with convenient trafficconditions, three state highways and a p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a high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n Nanjing Suzhou Changzhou and Wux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tudy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2
作者 Yougang ZHANG Shuhui SH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5期45-47,共3页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and analyzes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that exist in indu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and analyzes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that exist in industry: small-scale land 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nherent obstacle to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al High-tech Zone; farmers are always in a passive position in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optimization; government's policy failures and rent-seeking behaviors have hinder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ot suited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Finally,this paper makes th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Huazhong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zhong Agricultur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COMMEND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tton Industry in Xinjiang 被引量:7
3
作者 Miaomiao XU Yueqiu HE +2 位作者 Wanzhen XIONG Chengshun SONG Zhiguo SU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6期4-11,共8页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otton planting areas in China and cotton industry in Xinjiang,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Xinjiang's cotton industry.The...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otton planting areas in China and cotton industry in Xinjiang,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Xinjiang's cotton industry.Then,it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i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On this basis,it comes up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tton industry in Xinjiang under the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with intellectual property.The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reation of creati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building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ule system in the entire cotton industry chain in Xinjiang,building protected zones for production of major high 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 cotton,establishing a demonstration zone to undertake the transfer of the domestic cotton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undertaking education o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Xinjiang cotton incident,and developing the"Belt and Road"blue market for Xinjiang cotton and its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jiang cotton incident Protected zone for production of major high 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 cotton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Strategy of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wi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Nat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Promotes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of High-end Equipment and New Material Industry
4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Monthly》 2017年第1期2-4,共3页
The State Council recently printed and distributed the Notice on the‘Development Plan of Nat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for the'Thirteenth Five Year Plan'’(The Plan),which made overall deployment and... The State Council recently printed and distributed the Notice on the‘Development Plan of Nat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for the'Thirteenth Five Year Plan'’(The Plan),which made overall deployment and arrangement for development target,key ta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development Plan of nat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Promotes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of high-end Equipment and New Material Industry The
原文传递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5
作者 欧阳峣 谢北辰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7,共18页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采用1995—2019年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采用1995—2019年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验证了高新区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高新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城市人口规模划分下呈现差异化的结果,相较于大城市而言,特大和中小城市高新区的建设更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从城市区域划分来看则差异相对较小;第三,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创新效应是高新区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与路径。研究表明,高新区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平台,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了所在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制定高新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空间溢出效应 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
6
作者 杨仁发 柏明慧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89-100,共12页
基于2003—2022年我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能够显著缩小区域发... 基于2003—2022年我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能够显著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中小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五大城市群城市以及非革命老区城市具有更高的政策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产业协同集聚效应、就业效应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据此,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同时结合本土优势和特色进行差异化制度创新探索,充分发挥示范区政策带来的联动效应,进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区域发展差距 技术进步效应 产业协同集聚效应 就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机理、引领作用与培育方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海燕 管建良 康露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100,共13页
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生成机理及其引领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培育方略。认为: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新的体育生... 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生成机理及其引领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培育方略。认为: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新的体育生产过程及其创新性社会结合并由此实现新价值增长的先进新质生产力,其生成和发展遵循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技术—要素—产业”传导路径,这一过程将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方式和发展体系产生巨大转变,驱动体育产业由过去的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发展过渡、从规模扩张转向重视质量效益、从依赖政府扶持转向企业主导、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要素协调以及从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化体系过渡。为此,提出贯穿绿色发展理念、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加强体育科技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举措,为培育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体育科技 体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综合实力视角下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
8
作者 王朋岗 刘玉娟 韩一淼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基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增强大国的国家实力就是要建立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的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我国人口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基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的国际环境,增强大国的国家实力就是要建立服务发展和保障安全的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我国人口发展在2050年之前主要面临低速小幅负增长和快速老龄化,2050—2100年主要面临快速大幅负增长和快速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人口发展趋势会给我国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带来机遇和挑战,人口高质量发展内涵就是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增强和保持综合实力为目标,有效利用机遇、应对挑战,在适应和引领中实现人口与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动态适配、协同发展。建议从短期(至2035年)、中期(至2050年)和长期(至2100年)三个时期来谋划未来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城市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和引领人口发展,提出了具体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力 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人口高质量发展 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川市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季节性来源解析
9
作者 张力元 张亚楠 +5 位作者 钟佳浩 郭巍 张月 王鉴月 吴维鹏 薄雅楠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以汾渭平原中小城市铜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监测的方法测定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环境VOCs组分浓度(共计115种),梳理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VOCs污染时间序列与季节性变化特征,运用PMF模型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利用最大增... 以汾渭平原中小城市铜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监测的方法测定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环境VOCs组分浓度(共计115种),梳理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VOCs污染时间序列与季节性变化特征,运用PMF模型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法量化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计算毒性VOCs的危害指数(HI)和终生癌症风险(LCR).结果表明,监测期间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春、夏和冬季φ(TVOCs)均值分别为(69.03±47.48)×10^(-9)、(92.66±37.54)×10^(-9)和(134.90±74.58)×10^(-9),各季节排名前三的组分表现一致(烷烃>烯烃>芳香烃).PMF源解析结果显示,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VOCs来源以化工企业、机动车、燃烧排放为主(贡献均超过20%),但存在显著的季节性特征.OFP评估结果表明,OVOCs是各季节贡献最大的组分,主要贡献物种为乙醇、乙醛和乙烯等.春、夏和冬季VOCs经呼吸摄入致癌风险为1.57×10^(-5)~8.42×10^(-5),非致癌风险均高于可接受水平(HI>1),表明此环境中的暴露人群存在轻微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其中,丙烯醛危害指数尤其突出(HI>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组分分析 来源解析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
10
作者 樊增强 赵营 尚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本文基于30个省级行政区域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实证探索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果...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本文基于30个省级行政区域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实证探索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果,并对其区域异质性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平除2012年有极小幅度下降之外,其他时间均呈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数字经济一直以来发展迅猛,增速超100%,不同经济区发展情况存在差异;数字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对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为“U型”,且目前处于显著促进阶段;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及大西南经济区作用效果为“U型”,与全国范围内效果一致;北部沿海及大西北经济区呈线性促进效果;黄河中游经济区的影响效果暂不显著;东北经济区则呈抑制作用,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我国应继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统筹数字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区域数字化均衡,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八大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道地中药材种植及生产机械化概况
11
作者 于庆旭 欧阳安 +3 位作者 陈永生 付菁菁 陈晓 王振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0-298,共9页
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可保障人民安全使用中药。简述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等西北五省区道地中药材种植概况,梳理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国家和当地政策,阐述西北道地中药材“直播育苗+移栽种植”种植模式和生产全程机械化概况。... 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可保障人民安全使用中药。简述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等西北五省区道地中药材种植概况,梳理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国家和当地政策,阐述西北道地中药材“直播育苗+移栽种植”种植模式和生产全程机械化概况。针对中药材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薄弱、亟需关键技术攻关与加强装备创新现状,分析西北道地中药材生产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种植土地碎片化严重、种植品类模式多样化、关键环节机械化较低、种植投入高且风险大和机具生产企业发展难等,从西北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规模化、种植模式标准化、主要品种关键作业环节优先突破、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推动西北地区企业增量高质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促进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的建议,为我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将逐步推进西北道地产区中药材全程机械化发展趋势,促进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西北道地产区 中药材机械化 政策扶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储备林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
12
作者 毛泽刚 胡跃成 徐高福 《乡村科技》 202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长期的战略性工程,已经在全国层面全面开展,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成功案例较少。研究以浙江省淳安县2023年启动的国家储备林工程为例,针对林木资源经营周期长而影响投资回报效益、森林科学经营难度大而影响预期目标... 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长期的战略性工程,已经在全国层面全面开展,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成功案例较少。研究以浙江省淳安县2023年启动的国家储备林工程为例,针对林木资源经营周期长而影响投资回报效益、森林科学经营难度大而影响预期目标实现、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不高而影响产业融合发展等困境,提出高水平、高效益、高质量国家储备林建设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储备林 产业融合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全周期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Zones
13
《World Economy & China》 SCIE 2000年第6期36-40,共5页
关键词 In THAN MORE hig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zones
原文传递
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是否驱动了地方数字经济发展?--基于创新扩散机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陆军 张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00-117,共18页
基于2012—202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对其所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了高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具体作用机制... 基于2012—202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对其所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了高新区技术创新扩散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的技术创新与本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这种积极效果的产生机理,包括促进地方数字经济产品创新和提升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水平。但机制检验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对数字技术应用规模的显著促进作用仅限于高新区内部,对外部企业利用数字技术的影响甚微,这意味着国家高新区对地方数字经济市场需求的拉动力比较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数字经济发展 创新扩散 知识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与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战琪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自主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1997—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能显著... 自主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1997—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能显著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因此,中国应继续鼓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围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以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丽娟 孔爽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4-72,共19页
基于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06-2019年我国省际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 基于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06-2019年我国省际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并结合面板Tobit模型探讨影响其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子系统水平在研究期内呈稳定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我国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具有高度耦合和中低度协调的特点,协调层次与耦合度并未达到良性共振,且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能力、科技投入、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及人口集聚均是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但区域层面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针对各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以协同好产业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冬运会”背景下呼伦贝尔市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佘丽源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于202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成功举办。呼伦贝尔市作为“十四冬”开(闭)幕式举行地及赛事主要承办地,通过赛事向公众呈现了呼伦贝尔独有的冰雪资源,为世人留下了特有的文化印记,展现了绝无仅有的城市魅力。“后冬运... 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于202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成功举办。呼伦贝尔市作为“十四冬”开(闭)幕式举行地及赛事主要承办地,通过赛事向公众呈现了呼伦贝尔独有的冰雪资源,为世人留下了特有的文化印记,展现了绝无仅有的城市魅力。“后冬运会”背景下,呼伦贝尔市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在“热度”和“流量”未减之时,亟需推动呼伦贝尔市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为呼伦贝尔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本文分析了呼伦贝尔市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呼伦贝尔市在冰雪体育旅游的天然优势。通过调查我国当前冰雪体育旅游市场需求及消费趋势,指出呼伦贝尔市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需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深化产业融合等三个方面推动呼伦贝尔市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冬运会” 呼伦贝尔 冰雪体育旅游 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新型工业化绿色发展道路及其意义研究
18
作者 王璐 段秋爽 《新型工业化》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格局下,新型工业化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详细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相关政策文件,梳理了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发展,明确了发展新能源... 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格局下,新型工业化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详细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相关政策文件,梳理了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发展,明确了发展新能源产业、升级传统工业结构、健全经济体制以及构建降碳标准体系是绿色发展工业的四条重要道路。同时,通过分析绿色发展工业的具体路径,得出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绿色发展的原动力,有助于推动中国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新型工业化 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琴 刘戒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8,共12页
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内部构成有所差异,但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影响,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关联。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引导下,探究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在关联、耦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出... 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内部构成有所差异,但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影响,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关联。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引导下,探究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在关联、耦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出发,从国家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驱动机理、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反馈机理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并测算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从不同视角分析其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两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相比于全国整体走势而言是上升的,但不同时间区间耦合协调度的等级不同。2009—2011年,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与低度耦合等级之间,2012年达中级耦合水平,2018年起处于高度耦合类型。(2)分年度看,2009—2010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为勉强协调,2012—2013年为低度协调,2014—2019年为中度协调,2020年达到高度协调。(3)分区域看,近年来东部、中部、西部耦合协调度值高于东北地区,但各区域整体表现为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 耦合协调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测度与产业-生态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旖琳 吴相利 王丽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85-6002,共18页
以9个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作为实证研究区域,构建产业化和生态化两个子系统及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模型、耦合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MGWR模型等方法,从县域尺度测度生态功能区建... 以9个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作为实证研究区域,构建产业化和生态化两个子系统及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模型、耦合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MGWR模型等方法,从县域尺度测度生态功能区建设12年来产业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及产业生态化水平发展变化,分析产业化、生态化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差异及动态演化趋势,剖析影响产业生态化发展因素为产业生态化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12年间产业生态化呈低水平的小幅上升态势,9个功能区间的最大差距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发展态势。不同功能区间产业生态化水平及产业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差异均较大,不同功能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发展变化的主要内部动因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化水平和生态化水平总体均呈小幅上升态势,产业化总体水平低于生态化水平,9个功能区间的最大差距均呈先下降收敛后上升发散的态势;产业生态化、产业化、生态化水平均表现为前一阶段增长快于后一阶段,且后一阶段增速下滑幅度大。(2)12年间产业化与生态化系统二者协调度实现由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的提升,9个功能区间协调水平最大差距呈持续上升发展态势。186个县域样本总体协调水平分布呈以初级、中级协调为主,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良好协调县份少的“纺锤”形态;产业化增长速率快于生态化增长速率,产业化与生态化发展速率的剪刀差呈小幅下降态势,产业化与生态化发展间差异逐渐缩小,趋向于共同发展阶段。(3)城镇化率、人口密度、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财政自给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对产业生态化水平呈正向影响,且城镇化率为影响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正向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水平 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森林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