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信息化管理生态补偿机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峰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5期124-126,共3页
本文介绍了信息化管理生态补偿机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实践与成效。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同时结合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实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实践证明,该机制在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 本文介绍了信息化管理生态补偿机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实践与成效。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同时结合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实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实践证明,该机制在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生态补偿机制 农业面源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源污染下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及影子价格测算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南洁 肖新成 +1 位作者 曹国勇 何丙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3-210,共8页
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将农业的生态环境效应纳入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框架是研究的新方向。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DEA模型,结合方向性距离函数,考察了2003-2015年期间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引入影子价... 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将农业的生态环境效应纳入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框架是研究的新方向。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DEA模型,结合方向性距离函数,考察了2003-2015年期间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引入影子价格测算了各区(县)农业面源污染的边际减排成本。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5年期间,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趋于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水平较低,平均值仅为0.508,全样本期投入无效率和非期望产出无效率平均值分别为27.3%和24.7%。农业生态环境效率较高的地区集中在都市核心区和库尾都市外围区,江北和大渡口的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值为0.7;而库尾低山丘陵区、库中平行岭谷区、腹地山地丘陵区和腹地外围山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效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巫溪、万州与开县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值仅为0.4左右。从效率损失的原因看,化肥、农药的过度投入及其相应的逆生态环境效应表现突出,在投入无效率的来源分解中贡献最大,达35.82%;大渡口、南岸、江北、北碚与渝北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影子价格居前,分别为3.503、3.478、3.370、3.317、3.302亿元/万t,污染减排空间较小;万州、丰都与开县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影子价格较低,分别为2.167、2.321和2.492亿元/万t。在制定区域排放目标时,应考虑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效率的空间异质性,针对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和影子价格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减排策略,尤其应当把生态环境效率改进余地较大和边际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作为减排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态 污染控制 面源污染 生态环境效率 影子价格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润 张克强 +3 位作者 杨鹏 倪喜云 杨怀钦 马明中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5-409,共5页
以云南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依托项目示范对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大理州地方政府为补偿主体,流域内农户为补偿对象,试行资金补贴、技术补偿、智力补偿等补偿方式,实施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禽... 以云南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依托项目示范对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大理州地方政府为补偿主体,流域内农户为补偿对象,试行资金补贴、技术补偿、智力补偿等补偿方式,实施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有效削减了氮、磷等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了畜禽废弃物对洱海水体的污染。通过宣传、培训,加强了农民群众和农技人员在思想上的认识,产生了良好且积极的示范效果。最后提出了加大补偿力度、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标准、逐步构建适合洱海流域农业不断发展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非点源污染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资金补贴 技术补偿 智力补偿 示范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生态工程措施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学珍 刘东玲 李彩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34-336,共3页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方式,由于其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污染严重,对其治理及管理的难度也较大。本文论述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措施,如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施肥技术...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方式,由于其污染的时空范围广,不确定性大,污染严重,对其治理及管理的难度也较大。本文论述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措施,如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施肥技术、污水处理和固体废物生态工程技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建立植被缓冲带和湿地生态工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环境影响 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补偿断面污染通量核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冉宁 杨波 王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143,共6页
针对生态补偿断面监测方法的通量计算有效性问题,基于自动站逐日监测流量和污染物浓度,确定不同流量水平下的标准污染物通量,比较了生态补偿断面月单次浓度抽检方法所确定的污染物通量与标准通量的差异;分析了流域降雨所形成的面源污染... 针对生态补偿断面监测方法的通量计算有效性问题,基于自动站逐日监测流量和污染物浓度,确定不同流量水平下的标准污染物通量,比较了生态补偿断面月单次浓度抽检方法所确定的污染物通量与标准通量的差异;分析了流域降雨所形成的面源污染通量,利用多年平均流量、月降雨量计算生态补偿断面通量,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表明:传统方法 NH_3和I_(Mn)核算通量误差较大,对于大流量地区适应性差。所提出的修正方法有效地计算了降雨所形成的非直排入河面源污染通量,NH_3非汛期和汛期平均误差分别为14.16%和16.24%,I_(Mn)非汛期和汛期平均误差分别为10.24%和14.65%。所提出的改进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单次抽检方法下的污染通量准确估算问题,为生态补偿金额核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污染物通量 农业面源污染 误差控制 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钦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6-881,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化肥施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在综合考虑化肥施用强度、效率、生态安全标准、环境效应权数及作物复种指数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指数模型,对安徽省化肥施用时空分异与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进行... 为了深入了解化肥施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在综合考虑化肥施用强度、效率、生态安全标准、环境效应权数及作物复种指数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指数模型,对安徽省化肥施用时空分异与面源污染环境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安徽省总化肥施用强度平均为853.6 kg·hm^(-2),化肥面源污染环境风险指数为0.72,总环境污染风险程度为中度;氮、磷、钾施用比例平均为1∶0.52∶0.49,氮、磷和钾3种单质肥料的环境风险指数分别为0.72、0.78和0.65,风险程度分别为中度、高度和低度,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安徽省16个地级市目前普遍存在农田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区域差异大,分布规律比较明显。其中淮南为严重风险,蚌埠、六安、芜湖和铜陵4个地区为高度风险,其余各市为中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化肥施用强度 生态安全标准 环境风险指数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以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肥料应用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风 高尚宾 +2 位作者 杜会英 倪喜云 杨怀钦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4期115-118,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以及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4个主要方面。同时以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肥料应用的田间试验为案例,比较了缓释BB肥料、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习惯施肥等模式对稻田径流水氮磷削减效果,并通过作物产量、肥... 综述了国内外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以及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4个主要方面。同时以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肥料应用的田间试验为案例,比较了缓释BB肥料、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习惯施肥等模式对稻田径流水氮磷削减效果,并通过作物产量、肥料成本、纯收入等因素的分析,核算出洱海流域稻田缓释BB肥料应用的最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标准 稻田 缓释BB肥料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台县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措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华 陈雪皎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三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染成为三台县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监测成本高的特点。对三台县农业面源污染产生进行了经济学... 三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随着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染成为三台县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监测成本高的特点。对三台县农业面源污染产生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农业面源污染属于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三台县建立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础,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村的建设等生态补偿治理措施,改善三台县的农业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补偿 三台县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俊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5-228,共4页
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污染、种植业污染、养殖业污染、乡镇企业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妥善解决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须以科学发展为理念,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法治政策为保障,... 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污染、种植业污染、养殖业污染、乡镇企业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妥善解决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须以科学发展为理念,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法治政策为保障,构建四位一体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日三个国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仁芳 吴永红 +1 位作者 徐滢 周蕾 《中国发展》 2022年第5期69-73,共5页
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严重矛盾,突出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措施方面,美国已形成一系列相互支撑行之有效的法规政策和生态补偿与税费等经济刺激手段。日本近年来在防控技术方... 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严重矛盾,突出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措施方面,美国已形成一系列相互支撑行之有效的法规政策和生态补偿与税费等经济刺激手段。日本近年来在防控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缓控释肥技术、智能化农业机械等,推进农业专业化发展。中国需借鉴他国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防治,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立法 生态补偿 防控技术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盘山水源地保护区内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宏宇 王丽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0期14-16,共3页
磨盘山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农药、化肥的污染是磨盘山水源地最主要的潜在污染,是水源地水质保护的最主要难题。在由于资金等问题目前无法解决库区村屯农业人口搬迁的情况下,实施保护区内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民发展绿色食品和有... 磨盘山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农药、化肥的污染是磨盘山水源地最主要的潜在污染,是水源地水质保护的最主要难题。在由于资金等问题目前无法解决库区村屯农业人口搬迁的情况下,实施保护区内农业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民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近些年内减少库区水质受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山水源地 面源污染 饮用水安全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被引量:10
12
作者 崔新蕾 蔡银莺 张安录 《广东土地科学》 2011年第6期34-39,共6页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条件价值法评估武汉市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相关方认知,探讨农田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施用化肥和使用农药对农田环境污染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当地农田生态环境较满意,但...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条件价值法评估武汉市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相关方认知,探讨农田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施用化肥和使用农药对农田环境污染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当地农田生态环境较满意,但对农田环境的关注程度并不高;农户和市民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行为均有较高的支付率,针对采用"不施化肥"、"不使用农药"和"不施化肥和农药"的行为,武汉农户(保护者)每年的农田生态补偿金额(受偿意愿)分别为17.27×108元、16.89×108元和20.09×108元,市民(受益者)每年的农田生态补偿金额(支付意愿)分别为14.35×108元、14.36×108元和21.79×108元;协调好不同行为主体的相关利益和确定政府在补偿中的地位是确定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补偿 农田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磨盘山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彦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6期127-129,共3页
磨盘山水库已成为哈尔滨市人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地。解决保护区农药和化肥等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在这一地区发展建设无任何污染的有机食品基地,这对农民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造成局部和暂时的利益损失,因此,必须要有生态补... 磨盘山水库已成为哈尔滨市人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地。解决保护区农药和化肥等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在这一地区发展建设无任何污染的有机食品基地,这对农民在一定时期内可能会造成局部和暂时的利益损失,因此,必须要有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使保护区发展有机食品成为可行。本文为此提出了建立磨盘山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方法及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 面源污染 水源地保护区 生态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生态补偿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霞 侯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分析了流域农村面源污染与生态补偿措施之间的关系,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生态补偿模型,并以化肥污染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加大污染治理初期的投入,提高污染初期的治理量是提高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污染治理专项... 分析了流域农村面源污染与生态补偿措施之间的关系,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生态补偿模型,并以化肥污染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加大污染治理初期的投入,提高污染初期的治理量是提高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的建立是生态补偿可持续进行的保障.依据模拟结果,提出了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应打破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单一化补偿,引入多元补偿机制,从而保证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农村面源污染 生态补偿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面源污染差别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崔艳智 高阳 赵桂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32-1241,共10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归纳分析了农田面源污染及生态补偿的区域性和个体性差异,提出农田面源污染差别化的补偿需要以面源污染形成、土地利用、生态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等区域性差异和公众意识觉悟及农户种植经营等个体...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归纳分析了农田面源污染及生态补偿的区域性和个体性差异,提出农田面源污染差别化的补偿需要以面源污染形成、土地利用、生态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等区域性差异和公众意识觉悟及农户种植经营等个体差异为核心,实施差别化的生态补偿方案,并针对当前我国农田面源污染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差别化补偿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面源污染 生态补偿 个体差异性 区域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探析
16
作者 张盉儆 王谨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农业面源污染关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汉江水源地地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水源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责任和意义重大。文章在对汉江流域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监测难度大,责任追究难... 农业面源污染关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汉江水源地地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水源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责任和意义重大。文章在对汉江流域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监测难度大,责任追究难,监管手段落后,农民积极性难调动等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困境,并结合现有先进防治模式提出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补偿 污染防治困境 污染防治模式 汉江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TAUT模型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农户受偿意愿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温金耀 文高辉 +1 位作者 胡贤辉 夏卫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92,共10页
为了有效提高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洞庭湖平原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以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UTAUT)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CVM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索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 为了有效提高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洞庭湖平原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以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UTAUT)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CVM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索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政府给予相应生态补偿的情况下,调查区域内同意以减施农药化肥方式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农户有77.34%;非参数估计法测算出农户的受偿意愿水平为2094.45元·hm^(-2)·a^(-1),而Heckman两阶段估计方法计算结果为1764.34元·hm^(-2)·a^(-1),二者可分别作为洞庭湖平原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标准上、下限的参考值;经济绩效期望、经济能力、公共关系、技术便利性和政策便利性等因素对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受偿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社会因素负向影响着农户受偿意愿。因此,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户生态补偿政策,促进农户受偿意愿的提高,并增强社会因素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农户树立治理耕地面源污染的主体意识,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源污染 生态补偿 受偿意愿 受偿水平 Heckm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用化学品施用控制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关海波 梅香 +2 位作者 张文娟 高慧 桑卫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以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例,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方法(CVM)和机会成本法估算玉米种植户削减化肥、农药施用的补偿额度,并分析了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在合理经济补偿下,削减50%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有91.16%和70.41... 以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例,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方法(CVM)和机会成本法估算玉米种植户削减化肥、农药施用的补偿额度,并分析了农户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在合理经济补偿下,削减50%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有91.16%和70.41%的农户愿意参与,积极性较高。削减100%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有78.68%和62.93%的农户愿意参与,积极性降低。(2)削减50%化肥、农药施用量的补偿标准合理区间分别为3270~6793元/公顷和5025~8456元/公顷;削减100%化肥、农药施用量的补偿标准合理区间分别为6090~9592元/公顷和6810~10803元/公顷。(3)按照产量划分土地等级,根据土地等级制定差异化补偿标准,将提高生态补偿效率。(4)家庭经济状况和农户生态环境认知情况是削减农用化学品受偿额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补偿 农业面源污染 受偿额度 大兴安岭南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的适应性治理:国际经验、限度与路径选择——基于雄安—白洋淀水域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詹国辉 刘邦凡 张瑾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6,共10页
随着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不断被解构,农业面源污染已然成为当下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的内生性结构障碍。命令型、市场型及公众参与型是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要实践模式。基于白洋淀水域农业面源生态治理的实证考察发现,基层法律体... 随着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不断被解构,农业面源污染已然成为当下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的内生性结构障碍。命令型、市场型及公众参与型是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主要实践模式。基于白洋淀水域农业面源生态治理的实证考察发现,基层法律体系的不健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的缺失、公众参与作用的弱化、治理模式的单一化、主体行为利益博弈等治理限度,进一步制约了白洋淀水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质量的提升。为此,需要通过健全污染治理的法律体系、建立高效的整体性协调机制、建构广泛的公众参与治理机制、创设主体合作的适应性治理平台、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并兼顾生态利益等多维度适应性治理路径,以期提高白洋淀水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质量,最终促进雄安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治理 适应性治理 雄安-白洋淀水域 生态污染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葛均启 刘敬初 解学相 《价值工程》 2012年第29期311-315,共5页
文章通过对农业生产要素的组成及分类分析和对统计年鉴相关数字进行计算分析,寻找了产生水污染的范围、原因和方式,总结了水污染的影响后果,最后根据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水环境 农业污染 点源污染 面源污染 水环境容量 环境介质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