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算法的WDM系统中自适应PMD补偿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颖 朱奇光 +2 位作者 朱丹丹 王志斌 李志全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WDM系统中的自适应偏振模色散(PMD)补偿方法。将偏振扰频器与基本正交偏振分束探测相结合,首先由偏振信号光功率咫和消偏的背景噪声PN得到光信噪比(OSNR),然后再通过OSNR与偏振度(DOP)的关系来实现多信道DOP的...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WDM系统中的自适应偏振模色散(PMD)补偿方法。将偏振扰频器与基本正交偏振分束探测相结合,首先由偏振信号光功率咫和消偏的背景噪声PN得到光信噪比(OSNR),然后再通过OSNR与偏振度(DOP)的关系来实现多信道DOP的监测。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实现了DOP的搜索和跟踪,并经D/A转换,将对应的电压施加在偏振控制器上。调制电压范围为0~10V,调节信号的基本偏振态,从而形成闭环反馈控制模块。通过多次迭代,得到了DOP的最佳值,实现了对PMD的自适应补偿。补偿后,眼图张开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论证了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波分复用( WDM) 偏振模色散(pmd) 自适应补偿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原文传递
前馈PMD补偿中拟合偏振度椭球的研究
2
作者 段高燕 张晓光 +3 位作者 李喜红 于丽 张茹 杨伯君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1-454,共4页
在前馈实验中加入扰偏器,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有限的实验采样数据快速拟合出了精确的偏振度椭球,实验分析了不同邻居结构的粒子群算法拟合偏振度椭球的有效性,证明在拟合偏振度椭球方面,局部邻居结构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要比全局邻居结构... 在前馈实验中加入扰偏器,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有限的实验采样数据快速拟合出了精确的偏振度椭球,实验分析了不同邻居结构的粒子群算法拟合偏振度椭球的有效性,证明在拟合偏振度椭球方面,局部邻居结构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要比全局邻居结构的算法性能更好,拟合出的椭球更准确,更适合于前馈补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粒子群优化算法 偏振度椭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D对NOLM光开关性能的影响及其补偿措施
3
作者 袁明辉 张明德 孙小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1-885,共5页
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分析了一阶和二阶PMD对NOLM光开关性能的影响,指出PMD造成NOLM开关性能钝化,引起消光比严重恶化,采用合适的码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MD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NOLM光纤环中内置保偏光纤以补偿... 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分析了一阶和二阶PMD对NOLM光开关性能的影响,指出PMD造成NOLM开关性能钝化,引起消光比严重恶化,采用合适的码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MD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NOLM光纤环中内置保偏光纤以补偿PMD的方法,其补偿位置位于光纤环中点时对开关性能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纤环镜 偏振模色散 补偿 保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二阶PMD补偿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清海 张守武 卢敦陆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0-42,共3页
偏振模色散效应严重制约着长距离高速光纤通信的发展,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成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的焦点。在分析目前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几种PMD补偿技术局限性的同时,对高阶PMD及其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二阶PMD补偿方案... 偏振模色散效应严重制约着长距离高速光纤通信的发展,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成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的焦点。在分析目前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几种PMD补偿技术局限性的同时,对高阶PMD及其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二阶PMD补偿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高阶PMD补偿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吴清海 卢敦陆 张守武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简要分析了偏振相关色散对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在分析二阶段补偿方法的局限性的同时,对高阶PMD及其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一种三阶段高阶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它同时补偿偏振相关色散和偏振主态旋转的可能性,... 简要分析了偏振相关色散对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在分析二阶段补偿方法的局限性的同时,对高阶PMD及其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一种三阶段高阶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它同时补偿偏振相关色散和偏振主态旋转的可能性,并就工作方式、控制算法和补偿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自适应PMD补偿系统设计
6
作者 朱奇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2508-2509,共2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WDM系统中的自适应偏振模色散(PMD)补偿方法,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实现DOP的搜索和跟踪,并经D/A转换,将对应的电压施加在偏振控制器上,调制电压范围为0~10V,调节信号的基本偏振态,从而形成闭环反馈控制模块,通过...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WDM系统中的自适应偏振模色散(PMD)补偿方法,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实现DOP的搜索和跟踪,并经D/A转换,将对应的电压施加在偏振控制器上,调制电压范围为0~10V,调节信号的基本偏振态,从而形成闭环反馈控制模块,通过多次迭代,得到DOP的最佳值,实现对PMD的自适应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偏振模色散(pmd) 自适应补偿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高阶PMD补偿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吴清海 张守武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75-78,共4页
简要分析了偏振相关色散对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三阶段高阶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它同时补偿偏振相关色散和偏振主态旋转的可能性,并就工作方式、控制算法和补偿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描述.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ussian pulse transmission over ultra-high PMD fiber 被引量:1
8
作者 宁提纲 谭中伟 +4 位作者 李唐军 傅永军 刘艳 裴丽 简水生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Gaussian pulse transmission over ultra-high PMD fiber. Gaussian pulse is broken into a series of deformed pulses when it transmits over ultra-high PMD fiber.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Gaussian pulse transmission over ultra-high PMD fiber. Gaussian pulse is broken into a series of deformed pulses when it transmits over ultra-high PMD fiber.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walk-off deformed pulses were caused by ultra-high PMD. Transmitted experiment has been done using fiber with PMD coefficient 237.95ps/km1/2.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imulated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ultra-high pmd fibe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upled nonlinear Schr dinger equations Monte Carlo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一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剑飞 于晋龙 +2 位作者 王剑 胡浩 杨恩泽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偏振模色散(PMD)对10Gbit/s及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因此PMD的补偿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PMD引起的脉冲展宽对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MD的补偿技术。在用保偏光纤模拟... 偏振模色散(PMD)对10Gbit/s及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因此PMD的补偿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PMD引起的脉冲展宽对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MD的补偿技术。在用保偏光纤模拟PMD效应的10Gbit/s的传输线路中实现了一阶PMD的自动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号功率谱 MD补偿 一阶偏振模 自动补偿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实时控制系统的DSP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霞 牛慧娟 +3 位作者 许恒迎 王维涛 白成林 张晓光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77,180,共4页
根据实验室现有的PMD(偏振模色散)补偿实验系统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实时控制系统。讨论了该实时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对硬件电路进行了总体设计,分别对各部分的DSP最小系统、A/D采样硬件电路和D/A控制硬件电路进行... 根据实验室现有的PMD(偏振模色散)补偿实验系统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实时控制系统。讨论了该实时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对硬件电路进行了总体设计,分别对各部分的DSP最小系统、A/D采样硬件电路和D/A控制硬件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介绍了软件的工作流程,设计了PSO算法模块在DSP系统中的实现。将该实时控制系统应用到PMD自适应补偿实验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MD自适应补偿实时控制系统对一阶和二阶PMD的补偿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偏振模色散 补偿 实时控制系统 DSP
原文传递
旋转磁光光纤的偏振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保剑 韩瑞 +1 位作者 文峰 邱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7-1271,共5页
采用耦合模分析法研究了旋转磁光光纤中线双折射、光纤旋转以及磁光效应等因素对导波光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旋转磁光光纤中本征光波的特征是椭圆率始终保持不变;2)就输入/输出特性而言,旋转磁光光纤可等效为一个等长度的线双折... 采用耦合模分析法研究了旋转磁光光纤中线双折射、光纤旋转以及磁光效应等因素对导波光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旋转磁光光纤中本征光波的特征是椭圆率始终保持不变;2)就输入/输出特性而言,旋转磁光光纤可等效为一个等长度的线双折射磁光光纤后跟一个旋转器,该线双折射磁光光纤的磁光耦合系数取决于光纤旋转和磁场加载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旋转磁光光纤的磁控偏振特性,对于适当的线偏振光入射情形,通过改变磁光耦合系数可实现输出偏振光椭圆率从-1到+1的线性连续可调,同时也伴随着方位角的线性改变,据此可进一步设计出具有磁可调功能的新型偏振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光纤 磁光效应 耦合模理论 偏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气候对电力光缆通信线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宏波 赵东来 +2 位作者 汪洋 苏斌 李炜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1,共3页
电力光缆多随电力杆塔建设,因此多为架空线路,经常会遭到风沙灾害破坏。文章从短时剧烈破坏与长期缓慢风蚀两方面,针对风沙灾害对光缆正常运行的影响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短期剧烈破坏与长期缓慢风蚀对光缆线路的主要危害。选取现场实际运... 电力光缆多随电力杆塔建设,因此多为架空线路,经常会遭到风沙灾害破坏。文章从短时剧烈破坏与长期缓慢风蚀两方面,针对风沙灾害对光缆正常运行的影响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短期剧烈破坏与长期缓慢风蚀对光缆线路的主要危害。选取现场实际运行的光缆线路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还选取现场常用光缆在实验室进行了测量。结合现场及实验室的测试结果,综合现场运行经验,给出了关于光缆线路中如何应对短时剧烈破坏与长期缓慢风蚀影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 色散 偏振模色散 光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对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影响的讨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勇 殷洪玺 +1 位作者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详细介绍了光纤偏振模色散产生的原因及描述模型 ,重点分析了光纤偏振模色散对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影响 ,并指出了它是对未来高码率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限制。最后讨论了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补偿方法。
关键词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 偏振模色散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影响下飞秒孤子的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志斌 李志全 闫利娟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71-575,共5页
以M axw ell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在综合考虑了高阶色散、高阶非线性、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自变陡、脉冲内喇曼散射及偏振模色散等因素的基础上,推导了飞秒孤子脉冲在双折射光纤中传输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并利用分步傅里叶方法... 以M axw ell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在综合考虑了高阶色散、高阶非线性、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自变陡、脉冲内喇曼散射及偏振模色散等因素的基础上,推导了飞秒孤子脉冲在双折射光纤中传输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并利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对该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分析了偏振模色散对飞秒孤子传输的影响。结果发现:当Dp≤0.1 ps/km1/2时,偏振模色散对系统的影响很小,随着偏振模色散值的增大,系统的传输性能迅速恶化,当偏振模色散值达到0.3 ps/km1/2时,系统的传输距离已经不到无偏振模色散时的1/3;若同时考虑光纤的高阶效应,以飞秒孤子作为载体的系统已经不能实现高速长距离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飞秒孤子脉冲 偏振模色散(pmd)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NLSE) 分步傅里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信号传输中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补偿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颖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84-485,共2页
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光纤的双折射程度受传输路径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所产生的偏振模色散对于光信号的影响是随机的,因此对偏振模色散进行动态补偿十分必要。利用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双折射特性制成了时延补偿单元,具有体积小、插入损耗... 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光纤的双折射程度受传输路径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所产生的偏振模色散对于光信号的影响是随机的,因此对偏振模色散进行动态补偿十分必要。利用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双折射特性制成了时延补偿单元,具有体积小、插入损耗低、非线性效应低和成本低等优点,由外加电压驱动的压电传感器给出的可调谐的横向压力来获得可调谐的差分群时延,从而对光纤链路的偏振模色散实现动态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信号传输 偏振模色散补偿 线性啁啾光纤光栅 动态补偿 差分群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偏振模色散高速光纤通信的影响及补偿
16
作者 陈林 余先伦 +5 位作者 张晓光 郑远 张茹 周光涛 沈昱 杨伯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2-276,共5页
讨论了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光脉冲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二阶偏振模色散对信号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去偏振项,使得信号波形边缘出现能量过冲;同时也讨论了二阶偏振模色散补偿的方法,利用二段偏振模色散补偿器对二阶偏振模色散进行了有效的补偿... 讨论了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光脉冲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二阶偏振模色散对信号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去偏振项,使得信号波形边缘出现能量过冲;同时也讨论了二阶偏振模色散补偿的方法,利用二段偏振模色散补偿器对二阶偏振模色散进行了有效的补偿,并给出了补偿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偏振模色散(pmd) 二阶偏振模色散 偏振主态(PSP) 去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分立光学元件的旋光纤测量
17
作者 刘军号 段云锋 +1 位作者 刘永健 宁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14-2317,共4页
采用庞加莱几何表象,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中的线双折射和圆双折射分别对入射光偏振态的调制规律,同时研究了这两种双折射同时存在的低双折射旋光纤的双折射特性.根据理论分析的调制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分立光学元件测量旋光纤双折射... 采用庞加莱几何表象,从理论上分析了光纤中的线双折射和圆双折射分别对入射光偏振态的调制规律,同时研究了这两种双折射同时存在的低双折射旋光纤的双折射特性.根据理论分析的调制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分立光学元件测量旋光纤双折射参量的截断法,可以仅通过消光比的测量和计算获得旋光纤的线双折射和圆双折射参量,进而可以通过线双折射参量近似计算差分群时延,且采用该方法的理论计算值与传统方法的测量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旋光纤 低双折射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系统中光信噪比和偏振模色散的同时监测
18
作者 陈颖 吴希军 徐晓晖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2014-,2029,共2页
提出了一种用偏振扰频和偏振光分束相结合实现光信噪比和偏振模色散同时监测的简便方法,通过测量两正交偏振测量臂中的偏振信号的光功率和消偏的背景噪声得到光信噪比(OSNR)和偏振模色散(PMD)。监测得到的OSNR和PMD是相互独立的,从而使... 提出了一种用偏振扰频和偏振光分束相结合实现光信噪比和偏振模色散同时监测的简便方法,通过测量两正交偏振测量臂中的偏振信号的光功率和消偏的背景噪声得到光信噪比(OSNR)和偏振模色散(PMD)。监测得到的OSNR和PMD是相互独立的,从而使得网络操作者能够区分传输链路中光噪声和偏振模色散的影响。对20 Gb/s的传输链路的实验表明, OSNR的变化范围在18~36dB,PMD值的变化范围为0~73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光信噪比 偏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和光缆的偏振模色散系数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先志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6年第4期1-3,共3页
综述了偏振模色散的概念、偏振模色散对光传输系统的影响、系统对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系数的要求,以及获得小的偏振模色散光纤和光缆的方法。
关键词 光纤 光缆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对光副载波复用系统的影响及其抑制
20
作者 刘汉奎 陶才德 杨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5-47,共3页
光链路的偏振模色散效应已成为高速 /长距离的传统光时分复用系统和光副载波复用系统的严重阻碍。文章基于一阶近似 ,导出了光副载波系统中 ,偏振模色散效应引起的射频信号功率衰落的一般表达式。并且研究了几种偏振模色散抑制方法的优... 光链路的偏振模色散效应已成为高速 /长距离的传统光时分复用系统和光副载波复用系统的严重阻碍。文章基于一阶近似 ,导出了光副载波系统中 ,偏振模色散效应引起的射频信号功率衰落的一般表达式。并且研究了几种偏振模色散抑制方法的优缺点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相干检测技术来提高补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副载波复用 光时分复用 光链路 相干检测 射频信号 一般表达式 效应 系统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