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眼前房深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超琼 程旭康 王晋英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使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不同人群的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方法使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对317例(612只眼)眼前房深度进行测量,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性别、年龄、屈光度人群之间的前房深度进行统... 目的使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不同人群的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方法使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对317例(612只眼)眼前房深度进行测量,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性别、年龄、屈光度人群之间的前房深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测全部人群的前房深度平均为(3.35±0.38)mm,其中男性为(3.43±0.41)mm,女性为(3.25±0.35)mm。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前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屈光度组之间的前房深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男性平均前房深度大于女性,前房深度与屈光度有关,而与年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 前房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BSCANⅡ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前后眼前节动态分析
2
作者 刘海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1期96-97,共2页
目的: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观察、比较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眼前节带来的变化。方法:22例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22只患眼。观察小梁切除术前术后眼前节的动态变化。结果:... 目的: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观察、比较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眼前节带来的变化。方法:22例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22只患眼。观察小梁切除术前术后眼前节的动态变化。结果: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患眼出现角膜增厚,患者接受手术后初期会存在顺规性散光、可逆性散光。结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检查与治疗中,ORBSCANⅡ系统十分重要,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有效的资料,可以将其用于患者的临床常规检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bscan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眼前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角膜测厚法对LASIK术后中央及旁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值的影响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彭海鹰 庞辰久 +2 位作者 王应飞 王丽娅 郭海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5-640,共6页
背景 准确的角膜厚度测量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术前设计及术后随访非常重要,对屈光欠矫及屈光回退的患者能否行二次激光加强手术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 目的 比较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OrbscanⅡ)、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 背景 准确的角膜厚度测量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术前设计及术后随访非常重要,对屈光欠矫及屈光回退的患者能否行二次激光加强手术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 目的 比较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OrbscanⅡ)、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和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中央和旁中央厚度测量结果的差异. 方法 收集2011年3-6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64例64眼(均纳入右眼),受检者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为(-4.75±2.38)D,平均水平角膜直径为(11.36±0.32)mm,采用OrbscanⅡ、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AS-OCT和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超声法)分别测量受检眼的中央角膜厚度(CCT),同时采用OrbscanⅡ、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AS-OCT 3种非接触角膜厚度测量法测量距角膜中心3 mm区角膜上方(12:00)、下方(6:00)、鼻上方(2:00)和颞上方(10:00)的旁中央角膜厚度,比较不同角膜测厚仪测量结果的差异,评价检测仪器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 CCT测量结果显示,AS-OCT、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和OrbsanⅡ的测量值分别为(467.12±31.10)、(466.67±30.99)、(441.84±33.65) μm和(422.51±44.09)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30,P=0.000);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得的CCT值明显高于OrbsanⅡ和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940、6.720,均P=0.000);与OrbscanⅡ测量方法比较,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和AS-OCT测量的CCT值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540、6.940,均P=0.000),而AS-OCT测量的CCT值明显高于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800,P=0.000).Bland-Ahman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与AS-OCT测量值的最大绝对差值为25.3 μm,二者的一致性最好.旁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结果显示,OrbsanⅡ测量的角膜厚度值最大,其次为AS-OCT,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测得值最小,3种测厚仪在12:00、2:00、10:00、6:00子午线测得的旁中央角膜厚度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20、22.950、67.890、18.850,P<0.01).结论 在分析LASIK术后眼角膜厚度测量值时应考虑到不同检测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Orbscan Ⅱ对CCT的测量值偏薄,而对旁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值偏厚,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对CCT和旁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值均偏薄,而AS-OCT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测得的CCT值非常接近,两种仪器可相互替代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厚度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角膜内皮显微镜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rbsan 超声角膜测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内皮镜OrbscanⅡ眼前节OCT及超声法测量角膜中央及旁中央厚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彭海鹰 庞辰久 +2 位作者 王应飞 孔众 王丽娅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36-940,共5页
目的比较TOPCON角膜内皮镜SP-3000P、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OrbscanⅡ)、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以及A型超声法测量近视眼角膜中心和中央旁角膜厚度差异。方法分别采用角膜内皮镜、OrbscanⅡ、眼前节AS—OCT及超声法测... 目的比较TOPCON角膜内皮镜SP-3000P、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OrbscanⅡ)、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以及A型超声法测量近视眼角膜中心和中央旁角膜厚度差异。方法分别采用角膜内皮镜、OrbscanⅡ、眼前节AS—OCT及超声法测量右眼角膜中央角膜厚度,同时采用前三种方法测量距中心3mm上方(12点),下方(6点),鼻上(2点),颞上(10点)四个位置旁中央角膜厚度。结果134只眼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结果A超最厚为(543.10±32.69)μm,AS-OCT为(537.02±32.39)μm,OrbsanⅡ为(534.93±34.25)μm,角膜内皮显微镜最薄为(515.49±32.7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配对t检验AS—OCT与OrbsanⅡ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一致性分析显示超声与AS—OCT的一致性最好,最大绝对差值为25.43μm。125只眼旁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结果OrbsanⅡ在四个不同位置测量值最大,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值最小。结论TOPOCONSP-3000P非接触内皮镜测量中央及中周边角膜厚度较OrbscanⅡ、AS—OCT及超声测量结果明显薄,临床上不能代替其他方法;OrbscanⅡ与AS—OCT测量角膜中央厚度一致性好,可相互替代,但对周边角膜厚度测量差异明显,不可替代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厚度 角膜内皮显微镜 前节OCT Orbsan A型超声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测量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庞辰久 宋晓虹 王丽娅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38-140,145,共4页
目的对用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etomileusis,LASIK)前、后的角... 目的对用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etomileusis,LASIK)前、后的角膜厚度结果准确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49例(98眼)近视眼患者于LASIK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个月,分别用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进行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对不同测量方法间的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校正系数分别为0.92和0.95)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在LASIK手术前测量角膜中央厚度依次为(528.40±30.73)μm、(531.56±33.09)μm、(548.90±34.17)μm和(549.92±31.35)μm,三种检查仪测量结果有高度相关性。AS-OCT测量所得的角膜中央厚度较超声法测量结果薄(21.52±14.1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P=0.000);Orbscan-Ⅱ法采用0.92校正系数时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薄(18.35±11.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P=0.000),而采用0.95的校正系数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薄(1.02±11.53)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3,P=0.543)。LASIK手术后第1个月,上述仪器测量结果依次为(448.85±35.53)μm、(434.37±42.07)μm、(448.39±43.26)μm和(445.71±34.84)μm。AS-OCT测量角膜中央厚度较超声法测量结果厚(2.52±9.61)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P=0.076);Orbscan-Ⅱ法采用0.92校正系数时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薄(11.47±15.0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P=0.000),采用0.95的校正系数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厚(2.68±15.95)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5,P=0.250)。结论LASIK手术前,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值较小,手术后测量结果与超声测量结果一致;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采用厂家默认校正系数时手术前后测量结果均较薄,采用合理校正系数时测量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角膜厚度 眼前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rbscan- 超声测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