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是宫颈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目前研究发现,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P16INK4A的异常表达和HR-HPV感染密切相关;同时,另一抑癌基因PTEN也参与了宫颈上皮肿瘤的形成...背景与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是宫颈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目前研究发现,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P16INK4A的异常表达和HR-HPV感染密切相关;同时,另一抑癌基因PTEN也参与了宫颈上皮肿瘤的形成。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P16INK4A、PTEN表达与HR-HPV感染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INK4A蛋白和PTEN蛋白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11例原位癌、24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每一病例的13种HR-HPV DNA。结果:HR-HPV和P16INK4A阳性率浸润癌组(91.7%、87.5%)和原位癌组(90.9%、81.8%)都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3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16INK4A过表达(中、强阳性)和HR-HPV阳性同时出现有30例,其中原位癌组9例,浸润癌组21例;两者同时阴性有23例,其中正常宫颈组20例,原位癌组1例,浸润癌组2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R-HPV感染与P16INK4A表达呈正相关(rs=0.690,P<0.001)。26例PTEN中、强阳性表达均在正常宫颈组,其阳性率在浸润癌组(37.5%)和原位癌组(36.4%)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证实,HR-HPV感染与PTEN表达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s=-0.174,P=0.167)。结论:在HR-HPV感染的宫颈癌中,P16INK4A出现过表达,其蛋白的肿瘤抑制功能不明显;PTEN独立于HR-HPV途径,以其功能下调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状...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状况,探讨p16INK4A蛋白和HPV感染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方法检测114例宫颈组织标本的p16INK4A表达,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检测21种HPV DNA。结果:(1)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SCC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45.83%、72.73%、84.00%、91.30%,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表达强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宫颈炎、CINI、CINⅡ、CINⅢ、SCC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00%、37.50%、54.55%、56.00%、73.91%,HPV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阳性率呈递增趋势,不同病变组织中位于前3位的HPV感染型别分别为:CINⅠ组,HPV16、18、58;CINⅡ~Ⅲ组,HPV16、33、52;宫颈鳞癌组,HPV16、18,52。(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0.268,P<0.05)。结论: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p16INK4A可能参与了HPV相关的宫颈癌发生。二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与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是宫颈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目前研究发现,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P16INK4A的异常表达和HR-HPV感染密切相关;同时,另一抑癌基因PTEN也参与了宫颈上皮肿瘤的形成。本研究旨在探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P16INK4A、PTEN表达与HR-HPV感染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INK4A蛋白和PTEN蛋白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11例原位癌、24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每一病例的13种HR-HPV DNA。结果:HR-HPV和P16INK4A阳性率浸润癌组(91.7%、87.5%)和原位癌组(90.9%、81.8%)都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3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16INK4A过表达(中、强阳性)和HR-HPV阳性同时出现有30例,其中原位癌组9例,浸润癌组21例;两者同时阴性有23例,其中正常宫颈组20例,原位癌组1例,浸润癌组2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R-HPV感染与P16INK4A表达呈正相关(rs=0.690,P<0.001)。26例PTEN中、强阳性表达均在正常宫颈组,其阳性率在浸润癌组(37.5%)和原位癌组(36.4%)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证实,HR-HPV感染与PTEN表达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s=-0.174,P=0.167)。结论:在HR-HPV感染的宫颈癌中,P16INK4A出现过表达,其蛋白的肿瘤抑制功能不明显;PTEN独立于HR-HPV途径,以其功能下调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文摘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状况,探讨p16INK4A蛋白和HPV感染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方法检测114例宫颈组织标本的p16INK4A表达,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检测21种HPV DNA。结果:(1)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SCC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45.83%、72.73%、84.00%、91.30%,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表达强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宫颈炎、CINI、CINⅡ、CINⅢ、SCC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0.00%、37.50%、54.55%、56.00%、73.91%,HPV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阳性率呈递增趋势,不同病变组织中位于前3位的HPV感染型别分别为:CINⅠ组,HPV16、18、58;CINⅡ~Ⅲ组,HPV16、33、52;宫颈鳞癌组,HPV16、18,52。(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0.268,P<0.05)。结论: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p16INK4A可能参与了HPV相关的宫颈癌发生。二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