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宏 于蕾 +1 位作者 朴日红 宋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活动前后200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进行调查,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比分析两组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根据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活动前后200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进行调查,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比分析两组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根据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两组对比分析,实验组显效71例(71.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45例(45.00%),总有效率73.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通过建立品管圈组织显著降低了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 被引量:35
2
作者 方妍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4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活动课题,对活动前后2组共272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调查,分析PICC导管留置期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活动课题,对活动前后2组共272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调查,分析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做好PICC护理质量管理。结果 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由11.8%下降到2.9%,非计划性拔管10例降为3例。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picc导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PICC导管护理在呼吸疾病危重患者导管留置时长及并发症预防效果
3
作者 赫运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92-195,共4页
分析精细化 PICC 导管护理在呼吸疾病危重患者导管留置时长及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诊的呼吸疾病危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常规方式的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PICC 导管护理。结果 观察组导... 分析精细化 PICC 导管护理在呼吸疾病危重患者导管留置时长及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诊的呼吸疾病危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常规方式的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PICC 导管护理。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呼吸疾病危重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PICC 导管护理的方式,不仅能缩短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同时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 picc 导管护理 呼吸疾病危重患者 导管时长 并发症预防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中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效果及对导管留置时间与不良事件
4
作者 陈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84-087,共4页
分析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中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试验。结果 实验组患者PICC导管维护能力评分、导管留置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 分析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中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乳腺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试验。结果 实验组患者PICC导管维护能力评分、导管留置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引入并应用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极大地促进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导管维护工作,有效遏制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进一步确保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建议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化疗 picc 导管维护 基于目标导向 护理效果 导管时间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伟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置管,令导管到达临近心脏的大静脉,使药物能顺利输入到患者的体内。对于需要长期持续性进行静脉输液或是用药的患者,PICC置管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肘正中静脉 经外周静脉穿刺入中心静脉导管 科学技术出版社 头静脉 常见并发症 长期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改善效果分析及满意度影响
6
作者 陈伊文 王亦素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6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中长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改善效果分析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中短期静脉输液的100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 目的探讨中长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改善效果分析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中短期静脉输液的100例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管组与留置针组,每组50例。导管组采用中长导管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干预,留置针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穿刺次数、平均滞留时间、静脉输液并发症、疼痛评分、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导管组穿刺次数低于留置针组,平均滞留时间高于留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导管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留置针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导管组疼痛发生率(36.00%)低于留置针组(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导管组舒适度各项评分均高于留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导管组满意度(82.00%)高于留置针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长导管在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可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静脉输液疼痛,提升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导管 静脉 静脉输液并发症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晓春 闵玉晓 +1 位作者 陈琼 应乐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2期1887-1892,共6页
目的:研究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留置时间及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PICC置管成功的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肢体、不同... 目的:研究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留置时间及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且PICC置管成功的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肢体、不同尖端位置的PICC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继发移位情况。结果:在PICC留置时间方面,下肢明显长于上肢,T5—T6组长于T4—T5组,T8—T9组长于T9—T1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肢之间、T4—T5组与T5—T6组之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8—T9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9—T10组(P<0.01)。不同尖端位置的PICC导管继发性移位时间点及发生率不同(P<0.05)。结论:对于极低与超低出生体重儿首次PICC置管,建议首选下肢PICC置管;不同尖端位置PICC并发症预防侧重点不同,可根据首次X线尖端定位来预测导管继发性移位时间,及时定位跟踪,做到早发现和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尖端位 时间 并发症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导管留置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被引量:12
8
作者 章小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05年第6期489-490,共2页
关键词 导管 并发症 picc 原因分析 护理质量 时间 穿刺技术 常见并发症 推广使用 个体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
9
作者 张雅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9-182,共4页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长期留置导管期间心理负面情绪(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长期留置导管期间心理负面情绪(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通常需进行留置导管长期干预,期间容易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所以需配合护理措施,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以稳定患者负面情绪,保证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 综合性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维护法对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王玉岫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5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究导管维护法对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平邑县中医医院做静脉留置针干预的28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40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 目的探究导管维护法对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平邑县中医医院做静脉留置针干预的28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40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措施开展导管维护法干预。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留置针回血率、留置针堵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认知度变化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回血率、留置针堵管率低于对照组,静脉炎、导管堵塞、液体外渗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儿家属导管维护知识、异常症状、日常生活护理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健康教育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维护法应用于静脉留置针进行维护,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静脉留置针回血率、脱管率留置针堵管率更低,且患儿家属的认知度、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维护法 静脉 时间 并发症 认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1
作者 覃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3-016,共4页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比肿瘤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PICC护理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实...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比肿瘤化疗患者PICC并发症原因,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PICC护理方法,为观察组患者实施PICC并发症风险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8.45%)PICC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14.08%),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有突出优势,配合临床护理干预手段,各类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经外周静脉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
12
作者 陈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7年第3期214-214,共1页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举行“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主题的活动课题,对活动前后131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6例,对比...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举行“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主题的活动课题,对活动前后131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6例,对比两组在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与制定相关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效果显著,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与积极性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在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品管圈活动是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picc导管 并发症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
13
作者 陈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7年第3期214-214,共1页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举行“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主题的活动课题,对活动前后131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6例,对比...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举行“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主题的活动课题,对活动前后131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6例,对比两组在PICC导管留置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与制定相关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中效果显著,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与积极性的同时,降低了患者在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品管圈活动是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picc导管 并发症 效果观察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14
作者 岳红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探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80例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基于并发症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80例患者,导管移位10例,占比12.5%、血栓2例... 探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80例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基于并发症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80例患者,导管移位10例,占比12.5%、血栓2例,占比2.50%、感染8例,占比10.00%、引流不畅3例,占比3.75%、静脉炎3例,占比3.75%、渗血或淤血2例,占比2.5%、导管断裂1例,占比1.25%、过敏5例,占比6.25%、营养不良15例,占比18.75%。患者留置PICC后,与留置前进行对比,其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凝结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具有一致性,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结论 神经外科留置PICC导管患者常见并发症包括:导管移位、血栓、感染、引流不畅、静脉炎、渗血或淤血、导管断裂、过敏、营养不良。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防止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picc导管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与导管选择对PICC置管引发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尹红梅 边志衡 夏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1220-1221,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PICC置管的血管与导管选择,探讨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共336例恶性肿瘤病人应用B/BRAUN单腔导管,"可分裂"穿刺针355型173例,257型163例分别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进行观... 目的:通过比较PICC置管的血管与导管选择,探讨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共336例恶性肿瘤病人应用B/BRAUN单腔导管,"可分裂"穿刺针355型173例,257型163例分别选择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外静脉进行观察。结果:头静脉病人>50%出现并发症,其中30%出现中途拔管;贵要静脉<10%出现并发症,90%完成治疗计划;颈外静脉2例因固定不妥导致导管脱出。结论:在非高速度滴注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管径的导管;对血管的选择应当首选责要静脉,优选右侧,穿刺点最好过肘关节,其次选择颈外静脉优选右侧;选择PICC置管操作应慎重,操作之前做好详细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导管与血管选择 恶性肿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对PICC置管肿瘤病人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5
16
作者 黄钰清 陈国连 +1 位作者 麻玲霞 王自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病人导管管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带管期间行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带管期间实施微信平台管理,比较两组置管期间...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病人导管管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化疗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带管期间行常规性护理管理,观察组带管期间实施微信平台管理,比较两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皮肤过敏、穿刺点渗血、静脉血栓、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带管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运动管理能力、日常导管观察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异常处理能力、导管管理信心及导管管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症状维度、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信平台能有效提高PICC置管化疗病人导管管理能力,降低病人置管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置管期间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信平台 经外周静脉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化疗 导管管理能力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 被引量:49
17
作者 夏亚林 全丽芳 潘寄春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9期805-806,共2页
目的了解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8例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制订护理对策。结果38例病人中,有9例发... 目的了解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8例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制订护理对策。结果38例病人中,有9例发生堵管32例次,3例发生导管感染5例次,7例发生皮肤感染11例次次发生皮肤感染。结论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对长期留置导管进行积极护理,正确处置并发症,能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长期导管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的差异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亚丽 张丽军 +5 位作者 成志勇 付建珠 张金金 穆敬 田燕 张红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比较儿童与成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不同类型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52例儿童及10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 目的:比较儿童与成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不同类型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52例儿童及10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观察两组PICC置管后不同并发症及其发生率,探讨儿童与成人急性白血病PICC并发症的不同。结果:在儿童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5.8%,显著高于成人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39.0%(χ~2=3.89,P<0.05)。其中感染发生率36.5%v s.21.0%(χ~2=4.26,P<0.05)、导管阻塞发生率23.1%vs.11.0%(χ~2=3.89,P<0.05);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9.2%vs.5.0%(χ~2=7.79,P<0.05)。平均置管日儿童[(98.7±58.7)d]显著低于成人[(130.6±71.8)d](t=2.76,P<0.01)。非计划拔管率儿童为17.3%,显著高于成人的5.0%(χ~2=4.81,P<0.05)。结论:PICC置管后儿童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置管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配合程度及年龄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儿童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处理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5
19
作者 高瑾 沃西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552-553,共2页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充分血液透析的首要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充分,其自然流量可达600~1000 ml/min,其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均较低,是目前最理想的血管通路[1-2]。然而,一方面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需要约4~8 w的时间,对于部分急需...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充分血液透析的首要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充分,其自然流量可达600~1000 ml/min,其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均较低,是目前最理想的血管通路[1-2]。然而,一方面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需要约4~8 w的时间,对于部分急需行血液透析患者而言等待时间过长;另一方面,于老年人而言,本身血管弹性差,且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血管条件差,多难以建立有效自体动静脉内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例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常见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久萍 尚琳 +1 位作者 王恒进 周莲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1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对78例经皮下隧道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导管并发症发生的护理经验。结果:78例病人中,经颈内静脉入路74例(右71例,左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以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对78例经皮下隧道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导管并发症发生的护理经验。结果:78例病人中,经颈内静脉入路74例(右71例,左3例),颈外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各2例。除1例病人脑梗塞,1例肺部感染死亡,其余导管均正常使用。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或流量不足11例,经溶栓、导管调整均再通;感染10例,发生率3.61例次/1000导管日,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失。结论:血液透析护士执行各项护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掌握置入导管的常规护理,规范操作流程,注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