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疗小组在PICC导管维护中集束化护理应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月坤 牛玉冉 袁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86-0189,共4页
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日常维护中集束化护理环节中应用静疗小组,探索研究该小组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择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国际医疗病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国际医疗部一年期间(样本纳入时间:2022.06至2023.06)治... 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日常维护中集束化护理环节中应用静疗小组,探索研究该小组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择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国际医疗病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国际医疗部一年期间(样本纳入时间:2022.06至2023.06)治疗的PICC带管患者(样本纳入例数:100例)。以随机数表分组为基础原则,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观察两个小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静疗小组+集束化护理。观察探究不同干预方案的运用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观察组(静疗小组+集束化护理)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是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均更高(P<0.05)。结论 在PICC导管维护环节中实施静疗小组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最大化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满意度,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护理 静疗小组 集束化护理 picc导管维护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出院肿瘤病人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2
作者 梁文艳 嵇春芳 +2 位作者 章翠 汪瑜 林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模式在出院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PICC带管出院肿瘤病人100例,分为互联网+护理模式下的上门维护组和返院维护组各50例,返院维护组给予返院维护,上门维护组给予上门...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模式在出院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PICC带管出院肿瘤病人100例,分为互联网+护理模式下的上门维护组和返院维护组各50例,返院维护组给予返院维护,上门维护组给予上门维护,比较2组病人PICC置管知识掌握情况评分、过敏性皮炎、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穿刺点感染、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PICC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上门维护组定期维护人数明显优于返院维护组(P<0.01);PICC留置时间明显长于返院维护组(P<0.01);上门维护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返院维护组(P<0.05),上门维护组病人及家属满意度高于返院维护组(P<0.01),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4%低于返院维护组的20%(P<0.05)。结论:互联网+护理模式在出院肿瘤病人PICC导管维护中应用的效果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模式 肿瘤 picc导管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导管维护和并发症处理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3
作者 胡亚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83-086,共4页
探究肿瘤放疗患者,予以PICC导管维护+并发症处理的效果。方法 2023.5-2024.5时间段中,取出100名相关病例进行分析,将其中的50名病人实行常规护理,运用在对照组,并将另外50名实行PICC导管维护+并发症处理运用在观察组,数值汇总分析。结果... 探究肿瘤放疗患者,予以PICC导管维护+并发症处理的效果。方法 2023.5-2024.5时间段中,取出100名相关病例进行分析,将其中的50名病人实行常规护理,运用在对照组,并将另外50名实行PICC导管维护+并发症处理运用在观察组,数值汇总分析。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负面症状出现率低,病人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以及病人的护理满意度逐步提高,P<0.05。结论 肿瘤放疗的病人,在为其予以PICC导管维护+并发症处理后,病人在放疗期间出现负面症状的概率低,同时病人的不良情绪也逐步缓解,可逐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令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维护 并发症处理 肿瘤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模式对出院肿瘤患者居家PICC导管维护并发症发生率影响
4
作者 党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研究分析脑瘤患者出院后,采用互联网护理模式进行居家PICC导管维护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9月~2024年2月时间段内接受本院治疗且出院时携带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合计有122例,将其随机分作参照组(返院维护)61例,研究组(居... 研究分析脑瘤患者出院后,采用互联网护理模式进行居家PICC导管维护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9月~2024年2月时间段内接受本院治疗且出院时携带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合计有122例,将其随机分作参照组(返院维护)61例,研究组(居家维护)61例。对两组进行比较,其包括发生的并发症,与导管相关的留置时间、维护的依从性以及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发生过敏性皮炎、外渗血液、穿刺部位感染以及导管阻塞等情况均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经过护理后导管的留置时间比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对导管维护的缺失数、缺失频次以及缺失率均与参照组相比更低(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技术没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对交通、维护宣教以及服务流程均更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对收费的满意度比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的总体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 对于出院后的肿瘤患者,采取互联网护理的方式进行居家PICC导管维护,在提高维护导管的依从率上有显著的作用,从而提升护理的质量,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上也有所提高,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模式 居家picc导管维护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临床实习护生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姚萍 陶静楠 +1 位作者 张颖 张顺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4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临床实习护生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方法将实习护生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先观摩老师PICC导管维护的操作,后由总带教老师通过多媒体视频集中示教、讲解相关的理论及模拟练习,再观摩老师操作后... 目的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临床实习护生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方法将实习护生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先观摩老师PICC导管维护的操作,后由总带教老师通过多媒体视频集中示教、讲解相关的理论及模拟练习,再观摩老师操作后临床实习,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由总带教老师统一示范讲解后直接进入临床实习,对教学结果进行考核。结果导管维护单项比较中,以封管为主,观察组合格人数多于对照组;两组单项比较及总合格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媒体教学在临床实习护生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能够使护生正确掌握PICC导管维护方法,同时弥补了理论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picc导管维护 护理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封管用于癌症患者PICC导管维护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付岚 张晓霞 +2 位作者 陈旭霞 余春华 李俊英 《现代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310-312,314,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封管法在肿瘤患者PICC封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并与传统的肝素封管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58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86例)与对照组(295例)。研究组采用尿激酶液封管,每2周冲管1次;对照组采用肝... 目的:探讨尿激酶封管法在肿瘤患者PICC封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并与传统的肝素封管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58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86例)与对照组(295例)。研究组采用尿激酶液封管,每2周冲管1次;对照组采用肝素液封管,每周冲管2次。比较两种封管方法的堵管、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临床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堵管发生率8.39%(24/286),对照组为9.15%(27/29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穿刺点感染率、血培养阳性率、凝血功能及DIC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置管维护过程中采用尿激酶封管的效果及安全性与肝素封管类似。与传统的肝素封管法相比,尿激酶封管维护间隔时间长,方便了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肝素 picc导管维护 并发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黎容清 江岱琪 +1 位作者 吕玉洁 蓝幸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11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和达标率,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结果观察组考核得...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和达标率,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结果观察组考核得分及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更高。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用于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能使实习护生有效掌握PICC导管维护方法,提高带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坊教学模式 picc导管维护 临床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实习护士PICC导管维护的临床带教 被引量:3
8
作者 黎容清 吕玉洁 +1 位作者 李红丽 陈利冬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4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方法。方法:将实习护士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先观摩老师操作,后集中示教、讲解相关的理论及模拟练习,再观摩老师操作后临床实习,对照组直接进入临床实习。结果:导管维护单项目比较中,观察... 目的:探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方法。方法:将实习护士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先观摩老师操作,后集中示教、讲解相关的理论及模拟练习,再观摩老师操作后临床实习,对照组直接进入临床实习。结果:导管维护单项目比较中,观察组达标人数高于观察组;2组单项比较及总达标率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ICC导管维护临床实习前先观摩后集中示教及模拟练习,再观摩后进入临床实习,能使学生正确掌握PICC导管维护方法,同时弥补了理论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士 picc导管维护 临床带教
原文传递
3M免缝胶带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怡 倪伟慧 杜新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3M免缝胶带固定方法在PICC导管维护和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140例PICC代管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3M免缝胶带固定方法、一组采用常规固定方法,比较两组PICC导管临床脱管、患者舒适度、局部皮肤反应情况。结果使用3M免缝胶带固定... 目的探讨3M免缝胶带固定方法在PICC导管维护和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140例PICC代管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3M免缝胶带固定方法、一组采用常规固定方法,比较两组PICC导管临床脱管、患者舒适度、局部皮肤反应情况。结果使用3M免缝胶带固定的患者临床脱管率明显低于常规固定,且患者代管舒适度和局部皮肤反应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PICC日常维护中使用3M免缝胶带固定将大大降低代管期间的脱管率,有效改善患者对PICC导管的依存性,从而提高患者PICC导管的临床代管时间,顺利完成全程治疗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免缝胶带 picc导管维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门诊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小宝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3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在PICC导管维护门诊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PICC导管维护门诊收治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PICC置管常规护理,观... 目的:分析在PICC导管维护门诊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PICC导管维护门诊收治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PICC置管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PICC导管维护门诊管理中的效果较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模式 picc导管维护门诊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瑞平 罗莲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7期2631-2632,共2页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需维护PICC导管患者中选取3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84例,对比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后内毒素、C反应蛋白值及不明原因发热、皮肤炎性、血栓...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需维护PICC导管患者中选取3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84例,对比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后内毒素、C反应蛋白值及不明原因发热、皮肤炎性、血栓、断管、堵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内毒素、C反应蛋白值及不明原因发热、皮肤炎性、血栓、断管、堵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护PICC导管时,技术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局部皮肤炎性反应、全身不良反应、血栓和堵塞发生率,优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常规护理 picc导管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随访在提高出院患者的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中的应用
12
作者 吴玉珍 叶明蕊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7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在携带PICC导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带管出院患者按照单双号出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每周电话随访,自制导管维护登记本,由责任护士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对照组按常规门诊随访。结...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在携带PICC导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带管出院患者按照单双号出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每周电话随访,自制导管维护登记本,由责任护士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对照组按常规门诊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高,导管并发症少,导管保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应用于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话随访 出院患者 picc导管维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儿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啟瑶 莫霖 +3 位作者 石林 王紫娟 李霞 张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儿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进行PICC导管维护提供有效对策。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14名恶性肿瘤患儿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现状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软...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儿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进行PICC导管维护提供有效对策。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14名恶性肿瘤患儿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现状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问卷总得分为(79.83±10.18)分,知识维度得分为(29.61±5.87)分,态度维度得分为(15.60±2.32)分,行为维度得分为(34.63±4.66)分;患儿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PICC导管维护水平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65.1%。结论:PICC导管维护现状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针对患儿年龄及父母的社会背景进行针对性宣教并制定个性化导管维护措施,以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改善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儿童 化疗间歇期 picc导管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麻玲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314-315,共2页
分析工作坊教学模式(Workshop teaching mode,WTM)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Clinical teaching,CT)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一区2019年1月-2020年1月静疗专科护士26例,随机抽样分成观察组(13例,WTM带教)和对照组(13例,传统带教),... 分析工作坊教学模式(Workshop teaching mode,WTM)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Clinical teaching,CT)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一区2019年1月-2020年1月静疗专科护士26例,随机抽样分成观察组(13例,WTM带教)和对照组(13例,传统带教),比较两组CT效果。结果:带教前两组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带教后观察组成绩、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WTM可有效提升肿瘤科静疗专科护士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考核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坊教学模式 picc导管维护 临床带教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放疗患者进行PICC导管维护以及并发症处理的护理研究
15
作者 韩桂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82-185,共4页
研究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置入PICC导管维护方法和并发症的防范与管理。方法:选择从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在放疗科接受放疗的110例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PICC置... 研究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置入PICC导管维护方法和并发症的防范与管理。方法:选择从2019年8月至2021年9月在放疗科接受放疗的110例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PICC置管导管实施不同程度的护理措施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4%,而对照组导管留置并发症概率达到了16.4%,两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可达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实验组SF-36评分(82.36±5.66)、SAS评分(38.51±4.36)分别优于对照组SF-36评分(70.44±6.28)、SAS评分(44.69±5.52),P<0.05。结论:强化对肿瘤放疗患者PICC导管的维护能够有效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出现,改善病人生活品质,对保证病人持续治疗和改善生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疗 picc导管维护 护理 并发症处理肿瘤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维护中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期223-223,共1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33)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3)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PICC置管化疗1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6.1%(2/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为21.2%(7/3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PICC导管维护,有助于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picc导管维护 乳腺癌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吕卫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3期373-374,共2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9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165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在两种不同护理下患者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在全身不良反应、血栓形成及堵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9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165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在两种不同护理下患者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在全身不良反应、血栓形成及堵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集束化护理组在PICC带管患者维护中有显著优势,能降低PICC留置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集束化护理 picc导管维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芳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0期3107-3111,共5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12月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12月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前馈控制管理。比较两组早产儿PICC导管维护质量、留置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维护质量中评估、管路维护、管路固定、血管通路选择、输液速度、护理记录及标识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感染、导管堵塞、导管滑脱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馈控制管理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重症新生儿PICC导管维护质量,延长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管理 重症新生儿 picc导管维护 并发症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在治疗间歇期AIDS患者PICC导管维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牵弟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第S01期77-77,80,共2页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在治疗间歇期AIDS患者PICC导管维护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50例治疗间歇期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院、社...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在治疗间歇期AIDS患者PICC导管维护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50例治疗间歇期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皮肤发红、起水疱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意愿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治疗间歇期AIDS患者开展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PICC导管维护,不仅可提高护理人员对AIDS患者维护的意愿,还可以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PICC维护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间歇期 AIDS患者 picc导管维护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15期119-120,123,共3页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50名实习护生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护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25名护生,对照组护生实施传统临床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实施工作坊教学... 目的探讨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50名实习护生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护生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25名护生,对照组护生实施传统临床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实施工作坊教学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生PICC导管维护操作考核合格情况与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PICC导管维护操作考核合格率92%,对照组PICC导管维护操作考核合格率56%,观察组PICC导管维护操作考核合格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生的操作前准备、操作流程、操作后评价评分与总成绩均显著比对照组护生高(P<0.05)。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临床带教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明显提高护生对PICC导管维护的掌握度,改善带教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坊教学模式 picc导管维护 临床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