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台湾岛海域半日潮波特征的三维模拟 被引量:13
1
作者 沙文钰 吕新刚 +1 位作者 陈希 张文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40,共10页
用 1 997版POM海洋模式 ,首次应用于环台湾岛海域的潮波数值研究 .得到该海域的半日潮波主要为 2 3°N以南西太平洋传来的胁振潮 .影响台湾海峡的半日潮波分别由海峡南北口传入的两支潮波 ,且北支强于南支 .福建沿岸湄州湾—兴化湾... 用 1 997版POM海洋模式 ,首次应用于环台湾岛海域的潮波数值研究 .得到该海域的半日潮波主要为 2 3°N以南西太平洋传来的胁振潮 .影响台湾海峡的半日潮波分别由海峡南北口传入的两支潮波 ,且北支强于南支 .福建沿岸湄州湾—兴化湾为最强潮区 ,其M2 分潮最大振幅可达 2 40cm .最强潮流区位于澎湖水道 ,M2 分潮最大潮流达 1 96cm/s.环台湾岛海域潮波潮流水平结构上除海峡北部原有一个圆流点外 ,还发现另外存在 4个新的圆流点 .潮流垂直结构上主要为右偏 ,接近底层处为左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台湾岛海域 半日潮波 三维数值模拟 pom海洋模式 垂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潮对环台湾岛海域温跃层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文静 沙文钰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24,共8页
利用97版POM海洋模式,本文分别对有、无黑潮影响环台湾岛海域三维温度结构进行数值计算,经对比分析得出,由于黑潮的流入,致使整个海域次表层冬季平均水温比无黑潮影响时提高了5~6℃。黑潮对台湾岛东部深水区的大洋跃层有决... 利用97版POM海洋模式,本文分别对有、无黑潮影响环台湾岛海域三维温度结构进行数值计算,经对比分析得出,由于黑潮的流入,致使整个海域次表层冬季平均水温比无黑潮影响时提高了5~6℃。黑潮对台湾岛东部深水区的大洋跃层有决定性作用,并对台湾海峡及其南部浅水区的季节性温跃居的强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台湾岛海域 黑潮 数值研究 温跃层 pom海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绿潮应急溯源数值模拟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玲娟 曹丛华 +3 位作者 黄娟 曹雅静 高松 白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7,共4页
基于三维全动力POM海洋模式,根据2008年6月1日海监飞机监测绿潮所在位置,采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反向积分,追溯绿潮来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回溯至5月中旬,绿潮主要来源于黄海南部江苏连云港和盐城近海海域。黄海绿潮溯源数值模拟,为政... 基于三维全动力POM海洋模式,根据2008年6月1日海监飞机监测绿潮所在位置,采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反向积分,追溯绿潮来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回溯至5月中旬,绿潮主要来源于黄海南部江苏连云港和盐城近海海域。黄海绿潮溯源数值模拟,为政府相关部门了解绿潮的源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进而为保护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全动力海洋模式(pom) 溯源 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南黄海风漂流的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梁兼霞 庞重光 白学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64,75,共6页
分别用Ekman有限深海风漂流计算公式,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数值计算了南黄海风漂流。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的时比分析得出:在水深较小时,模式计算的风漂流场与公式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而在水深较大时公式计算所得风漂流场与实际流... 分别用Ekman有限深海风漂流计算公式,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数值计算了南黄海风漂流。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的时比分析得出:在水深较小时,模式计算的风漂流场与公式计算结果较为接近;而在水深较大时公式计算所得风漂流场与实际流场相差较大,模式计算的风漂流场则基本再现了夏季南黄海的环流结构;风速越大,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的流场之间的差别越大。同时从数值试验的角度还得到夏季由于风速普遍偏小,风场对环流结构的影响都相对较小,热盐效应是控制夏季环流的主导因素。但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环流结构会发生根本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冷水团 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 风漂流 热盐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ional Oceanic Impact on Circulation and Direct Radiative Effect of Aerosol over East Asia 被引量:1
5
作者 XIONG Zhe HAN Zhi-We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1年第6期324-329,共6页
The Region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del System (RIEMS 2.0) coupled with a chemistry-aerosol model and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regional oceanic impact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 The Region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del System (RIEMS 2.0) coupled with a chemistry-aerosol model and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is employed to simulate regional oceanic impact 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he direct radiative effect (DRE) of aerosol over East Asia. The aerosol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both major anthropogenic aerosols (e.g., sulfate, black carbon, and organic carbon) and natural aerosols (e.g., soil dust and sea salt). The RIEMS 2.0 is driven by NCEP/NCAR reanalysis II, and the simulated period is from 1 January to 31 December 2006.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simulated annual mean sea-level pressure by RIEMS 2.0 with POM is lower than without POM over the mainland and higher without POM over the ocean. (2) In summer, the subtropical high simulated by RIEMS 2.0 with POM is stronger and extends further westward, and the continental low is stronger than without POM in summer. (3) The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simulated by RIEMS 2.0 with POM is larger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an without POM. (4) The direct radiative effect with POM is stronger than that without POM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parts of southern China. Therefore, the authors should take account of the impact of the regional ocean model on studying the direct climate effect &aerosols in long term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sols direct radiative effect circulation regional ocean model the Regional Integrated Environ- mental Model System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