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复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PRB反应介质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莹 张玉玲 +2 位作者 张晟瑀 万玉玉 李浩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9-404,共6页
以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用颗粒活性炭、草炭土、粒径为1 mm和3 mm的页岩陶粒、泥岩陶粒、高岭土、聚乙烯醇、细砂和白砂等9种材料进行PRB反应介质筛选及其性能研究。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草炭土去除地下水中总石油烃的效果最好;... 以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用颗粒活性炭、草炭土、粒径为1 mm和3 mm的页岩陶粒、泥岩陶粒、高岭土、聚乙烯醇、细砂和白砂等9种材料进行PRB反应介质筛选及其性能研究。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草炭土去除地下水中总石油烃的效果最好;动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1 h时,草炭土去除总石油烃已经达到动态平衡;通过热处理改性,草炭土去除石油烃效果得到提高,在130℃、热处理2 h去除石油烃效果最好;颗分后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粒径<2 mm范围内,草炭土吸附效果均十分显著。在此基础上进行吸附石油烃前后草炭土的微观结构观察及理化性质分析。以上研究表明,草炭土作为PRB反应介质处理石油类污染地下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污染 地下水 prb反应介质 总石油烃 吸附 草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B反应介质火山渣净化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特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晟瑀 张玉玲 +1 位作者 苏小四 张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93-398,共6页
以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火山渣为天然活性可渗透反应格栅(PRB)反应介质,进行净化总石油烃(TPH)的性能和作用机理的研究。颗粒分级实验表明:粒径为0.25~2.00 mm的火山渣,对TPH及特征污染物苯、萘、菲、十八烷的去除效果均为80%... 以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火山渣为天然活性可渗透反应格栅(PRB)反应介质,进行净化总石油烃(TPH)的性能和作用机理的研究。颗粒分级实验表明:粒径为0.25~2.00 mm的火山渣,对TPH及特征污染物苯、萘、菲、十八烷的去除效果均为80%以上。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理论上最大吸附量为1.7mg/g。联合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进行作用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山渣的蜂窝状孔隙和突起有利于物理吸附作用,火山渣赋存硅盐促进了化学吸附作用,水体中烃类有机化合物和火山渣在微观尺度上的有效碰撞对火山渣中的[SiO4]4-四面体结构产生微扰,同时烃类有机官能团与[Si-O]、[Si-H]键间发生了分子间键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b反应介质 火山渣 石油类污染地下水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改性膨润土作为PRB介质的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维 吴燕萍 +1 位作者 李世良 杨肖肖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8-734,共7页
目的探讨将3种Al-Fe、Al-Cu、Fe-Cu双金属聚合羟基物改性天然钠基膨润土后作为PRB反应介质的可行性.方法结合正交和单因素试验,研究4个因素:老化时间、柱化温度、悬浊液质量浓度、老化温度对改性膨润土效果的影响,分析改性前后膨润土的... 目的探讨将3种Al-Fe、Al-Cu、Fe-Cu双金属聚合羟基物改性天然钠基膨润土后作为PRB反应介质的可行性.方法结合正交和单因素试验,研究4个因素:老化时间、柱化温度、悬浊液质量浓度、老化温度对改性膨润土效果的影响,分析改性前后膨润土的结构变化.结果 4个因素对天然钠基膨润土的改性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悬浊液质量浓度因素影响最大,3种不同双金属改性膨润土对地下水中垃圾渗滤液的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都分别达到66%、62%.最佳改性条件为Fe-Cu双金属改性、悬浊液质量浓度为4 g/L、柱化温度为80℃、老化温度80℃、老化时间12 h.结论经适宜条件下改性过的双金属改性膨润土增大了层间距,提高了膨润土对CODCr、氨氮的去除能力,可以作为PRB反应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 改性 天然钠基膨润土 垃圾渗滤液 prb反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RB材料修复东北某油田采区石油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超宇 张莹 +3 位作者 张玉玲 张晟瑀 耿宏志 吴晓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71,共5页
选用水处理中常用的陶粒、活性炭、草炭土等材料处理实际污染场地的石油类污染地下水,对去除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物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选取高效、经济且安全的草炭土作为PRB反应介质,分别考查Mn2+、Fe2+、Fe3+、NO-3、SO2-4等地下水水化... 选用水处理中常用的陶粒、活性炭、草炭土等材料处理实际污染场地的石油类污染地下水,对去除地下水中石油污染物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选取高效、经济且安全的草炭土作为PRB反应介质,分别考查Mn2+、Fe2+、Fe3+、NO-3、SO2-4等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不同离子对净化效果的影响表现不同。NO-3含量对净化效果不影响;当SO2-4含量仅在200mg/L时降低了净化效果,在其他浓度时提升了净化效果;Mn2+、Fe2+随着浓度的升高,净化效果得到提高。最后对比观察草炭土吸附石油类污染物前后的显微形态,结果表明草炭土具有多孔结构,规则排列,吸附后草炭土的大部分孔隙已被石油类污染物所填充。以上研究为PRB技术在原位修复石油类污染地下水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关键反应介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炭土 石油类污染地下水 prb反应介质 水化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