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plied to Some Anti-Windup Problems
1
作者 Aojia Ma Lei Zhang +2 位作者 Junfeng Zhao Yahui Li Feng Gao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9年第3期477-490,共14页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o deal with some open anti-windup problems, i.e., determining the initial condition when applying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to enlarge the estimate of the d...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o deal with some open anti-windup problems, i.e., determining the initial condition when applying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to enlarge the estimate of the domain of attraction, determining the design point in the delayed anti-windup scheme, and determining the design point and the weighting factors in the multi-stage anti-windup scheme. Therefore, the corresponding PSO-based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Unlike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in which the free design parameters can only be selected by trial and error with the available computational results, the PSO-based algorithms provide a systematic way to determine these parameters. In addition, the algorithms are easy to be implemented and are very likely to find the desirable parameters that further improve the anti-windup closed-loop performances.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WINDUP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INTELLIGENT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GPSO算法的多序列比对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小俊 雷秀娟 郭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4-186,共3页
针对粒子群优化(PSO)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的现象,提出一种新的惯性权重取值方法——分段取值惯性权重(SW)方法。该方法在算法前期增加粒子多样性,后期加速算法收敛。针对PSO仅使用2个最优值寻优的问题,引入第3个最优值GB,将SW与G... 针对粒子群优化(PSO)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的现象,提出一种新的惯性权重取值方法——分段取值惯性权重(SW)方法。该方法在算法前期增加粒子多样性,后期加速算法收敛。针对PSO仅使用2个最优值寻优的问题,引入第3个最优值GB,将SW与GB结合,改进PSO的进化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解决多序列比对问题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算法早熟,并提高解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分段取值惯性权重 sw与GB的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active Heuristic D* Path Planning Solution Based on PSO for Two-Link Robotic Arm in Dynamic Environment
3
作者 Firas A. Raheem Umniah I. Hameed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9年第1期80-99,共20页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find an intelligent and safe path for two-link robotic arm in dynamic environ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computational part of motion planning in completely changing dynamic environment at eve...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find an intelligent and safe path for two-link robotic arm in dynamic environ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computational part of motion planning in completely changing dynamic environment at every motion sample domains,?since the local minima and sharp edges are the most common problems in all path planning algorithms. In addition, finding a path solution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represents a challenge for the robotics researchers,?so in this paper, a proposed mixing approach was suggested to overcome all these obstructions. The proposed approach methodology?for obtaining robot interactive path planning solution in known dynamic environment utilizes?the use of modified heuristic D-star (D*) algorithm based on the full free Cartesian space analysis at each motion sample with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technique.?Also, a modification on the?D* algorithm has been done to match the dynamic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by adding stop and return backward cases which is not included in the original D* algorithm theory. The resultant interactive path solution was computed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time and position changes of the moving obstacles. Furthermore, to insure the enhancement of the?final path length optimality, the PSO technique was us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Path Planning TWO-LINK arm KNOWN Dynamic Environ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模型优化PSO-RBF神经网络的水下机械臂控制
4
作者 田金鑫 原忠虎 吴宝举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10期56-58,61,共4页
随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增加,对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我国在海洋探测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复杂的海洋环境和海洋主权保护的挑战。研究聚焦于智能化水下机器人-机械臂系统UVMS的研究。基于Lagrange... 随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增加,对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我国在海洋探测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复杂的海洋环境和海洋主权保护的挑战。研究聚焦于智能化水下机器人-机械臂系统UVMS的研究。基于Lagrange法和Morison方程,精确建立了六自由度水下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轨迹跟踪的准确性,采用了适应值优化的PSO粒子群算法结合RBF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水下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PSO-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较传统PID及RBF神经网络算法提前约0.3 s和0.1 s确定控制参数,提前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MS RBF神经网络 动力学建模 pso粒子群算法 水下机械臂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SO算法在软/硬件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平 李蜀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54-256,271,共4页
针对嵌入式系统中的单MPU和单ASIC体系结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将该算法应用到数字音视频解码器的软/硬件划分中,一次运行可以获得较多Pareto最优解。讨论目标函数、系统约束、粒子比较准则、拥挤距离函数、变异算子和粒子适... 针对嵌入式系统中的单MPU和单ASIC体系结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将该算法应用到数字音视频解码器的软/硬件划分中,一次运行可以获得较多Pareto最优解。讨论目标函数、系统约束、粒子比较准则、拥挤距离函数、变异算子和粒子适应度等问题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改善了传统算法产生未成熟收敛、较少Pareto最优解和Pareto最优解前端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增强算法的自适应性及结果的全局最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软/硬件划分 软硬件协同设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PARETO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PSO的软件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董跃华 戴玉倩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15-2020,共6页
针对粒子群算法存在早熟性和局部搜索性能差的缺陷,在定量研究粒子群聚集度和收敛程度大小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度大小的动态调整粒子群参数的优化算法(DPPSO).在讨论了搜索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的模型基础上,以分支路径覆盖作为测试准... 针对粒子群算法存在早熟性和局部搜索性能差的缺陷,在定量研究粒子群聚集度和收敛程度大小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度大小的动态调整粒子群参数的优化算法(DPPSO).在讨论了搜索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的模型基础上,以分支路径覆盖作为测试准则,将优化算法应用于生成测试数据,并在考虑分支谓词的结构特征前提下,引入一种新的适应度构造函数.通过对公开的测试程序集进行对比试验,从路径的平均收敛代数和搜索时间两个方面证实改进后的算法性能优于基本的粒子群算法(BPSO)和参数线性变化的粒子群算法(LPP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 粒子群算法 惯性权重 学习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机械手神经网络逆模控制
7
作者 覃建波 韦丽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14-216,219,共4页
针对机械手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神经网络逆模控制策略。通过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建立机械手的逆动力学模型,实现对机械手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传统BP算法在神经网络训练中存... 针对机械手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神经网络逆模控制策略。通过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建立机械手的逆动力学模型,实现对机械手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传统BP算法在神经网络训练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具有较好的机械手轨迹跟踪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神经网络 逆模控制 机械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微粒群算法的六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研究
8
作者 施君泽 梁泉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5-82,125,共9页
改进PSO算法流程,将总迭代次数分为子迭代,优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并且使用球形腕方法替代DH建模法.通过分析实例机械臂的逆运动学呈现了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在减少计算时间方面的效果.所提出的算法与3种微粒群算法(PSO)的变体对PUMA 560和A... 改进PSO算法流程,将总迭代次数分为子迭代,优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并且使用球形腕方法替代DH建模法.通过分析实例机械臂的逆运动学呈现了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在减少计算时间方面的效果.所提出的算法与3种微粒群算法(PSO)的变体对PUMA 560和ABB IRB120机械臂工作空间中随机选择的20个位置和方向数据进行比较仿真研究,并使用威尔科克逊(Wilcoxon)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对算法进行检验.通过计算时间、定位精度和求解率来分析仿真结果,可以得出本文的改进微粒群算法比其他PSO变体更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运动学 工业机器人 六自由度机械臂 时效计算 微粒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空间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夏红伟 翟彦斌 +2 位作者 马广程 邓雅 王常虹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针对自由漂浮状态下的空间机械臂系统,研究了基座姿态扰动最小的轨迹规划问题。首先通过正弦函数参数化机械臂各个关节,在机械臂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基座姿态变化范围受限的约束条件下,定义了基座姿态扰动最小的目标函数,然后提出... 针对自由漂浮状态下的空间机械臂系统,研究了基座姿态扰动最小的轨迹规划问题。首先通过正弦函数参数化机械臂各个关节,在机械臂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基座姿态变化范围受限的约束条件下,定义了基座姿态扰动最小的目标函数,然后提出了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轨迹优化策略,并给出了具体求解步骤。数值算例结果表明,在满足系统的约束条件下,机械臂关节变化平缓,不存在角速度突变的情况,并且比标准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在优化轨迹下进行运动仿真,结果表明终止时刻基座姿态扰动为1.3708°(三轴合成),而梯形规划的姿态扰动为8.5459°,优化后使得姿态的扰动减小84%,从而说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减小机械臂运动对基座姿态的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轨迹规划 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精英反向学习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嘉 吕莉 孙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66-2171,共6页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和收敛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自适应精英反向学习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迭代过程中,算法判断种群是否陷入局部最优,若陷入局部最优,则随机选择精英粒子的部分维度进行反向学习,...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和收敛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一种自适应精英反向学习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迭代过程中,算法判断种群是否陷入局部最优,若陷入局部最优,则随机选择精英粒子的部分维度进行反向学习,且学习的维度空间大小随着进化呈线性递减,以此增强算法在进化前期的探索能力和后期的开发能力.在固定评估次数的情况下,实验对10个常用经典基准测试函数在30维上进行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收敛速度、寻优精度和逃离局部最优的能力上明显优于一些知名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自适应 精英粒子 反向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凿岩机器人钻臂定位控制交叉精英反向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开启 陈荣华 丁问司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311,共9页
在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进行凿岩机器人钻臂定位过程中,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交叉精英反向粒子群优化算法(crossover elite opposition-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 在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进行凿岩机器人钻臂定位过程中,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交叉精英反向粒子群优化算法(crossover elite opposition-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EOPSO)并给出算法的流程.建立凿岩机器人钻臂运动学模型并对其逆向运动学进行求解.将交叉算子引入EOPSO中,采用自适应惯性权重和交叉概率参数控制技术,在维护粒子个体与最优解之间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增加粒子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钻臂定位效率.仿真结果表明,CEOPSO的平均位置误差和平均姿态误差均小于PSO和EOPSO算法,且迭代过程平稳,可以有效提高凿岩机器人钻臂的定位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岩机器人 钻臂 定位控制 粒子群优化 精英反向学习 交叉算子 运动学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凿岩机器人钻臂定位误差补偿控制交叉精英反向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开启 魏文彬 +1 位作者 陈荣华 丁问司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05-1012,共8页
为提高凿岩机器人钻臂末端(钎头)的定位精度,在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关节变量误差进行补偿时,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过早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交叉精英反向粒子群优化算法(CEOPSO)并给出算法流程。针对影响误差的两... 为提高凿岩机器人钻臂末端(钎头)的定位精度,在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关节变量误差进行补偿时,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过早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交叉精英反向粒子群优化算法(CEOPSO)并给出算法流程。针对影响误差的两个主要因素,采用五参数D-H方法建立钻臂的参数误差模型,在形变关节后引入一个虚拟关节,推导出钻臂的形变误差模型。将交叉算子引入到EOPSO算法中,同时进行自适应惯性权重和交叉概率参数控制,不仅维持了粒子个体与最优解之间的信息交换,而且增加了粒子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误差补偿控制过程中,CEOPSO算法具有更优越的最优关节补偿值搜索收敛速度和求解稳定性,提高了凿岩机器人钻臂的定位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岩机器人 钻臂 误差补偿 粒子群优化 精英反向学习 交叉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的无刷直流电机模糊控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禹 刘群 +1 位作者 刘慧芳 王哲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为了解决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陷,提出一种根据各个粒子适应值自动调节学习因子的策略,并将模拟退火Metropolis准则引入粒子位置更新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自适应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经过测试函数检验,证明该算法跳出局部最优... 为了解决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陷,提出一种根据各个粒子适应值自动调节学习因子的策略,并将模拟退火Metropolis准则引入粒子位置更新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自适应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经过测试函数检验,证明该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强,可达到更高的全局优化精度。针对无刷直流电机时变、非线性、强耦合的特性,提出一种通过PI模糊模拟进行模糊规则初始化,再以自适应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优化其模糊规则权值与量化比例因子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使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快速性,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粒子群优化 自适应学习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和MPI的大地电磁并行反演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彩云 熊杰 +1 位作者 张涛 陈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0-54,共5页
针对大地电磁粒子群反演算法存在的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和消息传递接口提出一种新的大地电磁并行反演算法.在曙光4000L大型机平台上,利用该并行反演算法进行一维大地电磁层状介质反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并行反... 针对大地电磁粒子群反演算法存在的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和消息传递接口提出一种新的大地电磁并行反演算法.在曙光4000L大型机平台上,利用该并行反演算法进行一维大地电磁层状介质反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并行反演算法能有效解决大地电磁粒子群反演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并行反演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 消息传递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英策略粒子群算法机械臂逆运动求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欢 李培林 +2 位作者 曹钧 孙野 陈忠凯 《测控技术》 CSCD 2016年第10期59-61,65,共4页
多关节机械臂空间姿态控制研究中,逆运动分析是控制的基础,由于多关节机械臂逆运动求解问题较为复杂,对其求解结果优劣性的判别比较困难。为了解决传统关节变量算法在求解过程中收敛精度不高、局部最优解过多的问题,利用精英策略搜索粒... 多关节机械臂空间姿态控制研究中,逆运动分析是控制的基础,由于多关节机械臂逆运动求解问题较为复杂,对其求解结果优劣性的判别比较困难。为了解决传统关节变量算法在求解过程中收敛精度不高、局部最优解过多的问题,利用精英策略搜索粒子种群中的优质粒子,提高了算法整体适应度值,避免求解陷入局部最优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精英策略多目标粒子群算法(ETMOPSO)提高了机械臂空间姿态的求解精度,为多关节机械臂空间姿态控制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关节机械臂 精英策略 粒子群算法(pso)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臂液压钻车的运动学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付祥 孙书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04,123,共5页
为了实现双臂钻车的自动化打孔,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优化计算。优化计算的目的是要找到液压钻臂各个关节的合适的角度位置,能够在钻车工作时实现确定的位姿。采用粒子群算法在MATLAB环境下计算并得出最优解,结果证明粒子群算法能有效... 为了实现双臂钻车的自动化打孔,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优化计算。优化计算的目的是要找到液压钻臂各个关节的合适的角度位置,能够在钻车工作时实现确定的位姿。采用粒子群算法在MATLAB环境下计算并得出最优解,结果证明粒子群算法能有效解决两臂钻车的运动学计算。为了方便操作和审核,建立了用户界面并生成了.exe文件,从而为钻车自动化打孔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臂钻车 运动学 粒子群算法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压缩机端盖加工工艺规程规划的蚁群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章正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6-120,123,共6页
双螺杆压缩机以其优良的运行平稳性在矿用工业中被推广应用,为满足产能要求,在研究其端盖加工工艺基础上,采用蚁群算法研究双螺杆压缩机端盖加工工艺规程规划方案。研究了实际加工情况,引入工艺约束关系矩阵并提出"或"型工艺... 双螺杆压缩机以其优良的运行平稳性在矿用工业中被推广应用,为满足产能要求,在研究其端盖加工工艺基础上,采用蚁群算法研究双螺杆压缩机端盖加工工艺规程规划方案。研究了实际加工情况,引入工艺约束关系矩阵并提出"或"型工艺约束,针对此复杂问题编制了加工要素选择模块,并采用启发式要素选择规则,改进了蚁群算法的结构。在充分研究端盖-腔体装配过程后,锁定了端盖的关键加工要素。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零件的工艺约束模型,代入算法求解,实现了加工工艺规程规划的自动化,并通过与人为经验工艺设计进行对比,说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并具有更高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装配线 U型装配线 粒子群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和粒子群算法的磨矿技术效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文涛 韩跃新 +1 位作者 李艳军 杨金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8-551,556,共5页
研究了磨矿时间、干矿质量分数和充填率对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磨矿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的磨矿参数条件下,即磨矿时间为8 min、干矿质量分数为65%、充填率为42%时,锡石和硫化矿二元结构所对应的磨矿技术效率最佳.通过Matlab的广... 研究了磨矿时间、干矿质量分数和充填率对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磨矿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的磨矿参数条件下,即磨矿时间为8 min、干矿质量分数为65%、充填率为42%时,锡石和硫化矿二元结构所对应的磨矿技术效率最佳.通过Matlab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计算程序建立了一种磨矿技术效率预测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多金属硫化矿 磨矿优化 磨矿技术效率 粒子群算法 GRNN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暖通空调过程对象辨识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丹琳 潘毅群 黄治钟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3期19-23,共5页
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效果的好坏依赖于控制系统。传统的控制过程中PID参数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工程经验进行设定,往往控制精度不够,鲁棒性差。而基于系统传递函数的PID控制虽然表现性能良好,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不能得到准确的传递函数... 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效果的好坏依赖于控制系统。传统的控制过程中PID参数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工程经验进行设定,往往控制精度不够,鲁棒性差。而基于系统传递函数的PID控制虽然表现性能良好,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不能得到准确的传递函数而受到限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研究的暖通空调对象进行模型参数的辨识。在辨识过程中,首先将空调系统中涉及的某个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设置为二阶滞后模型,然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辨识。通过将目标函数设置为最小化模型输出与系统实际输出的偏差值而得到最优参数解,从而得到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通过2个算例说明该方法过程简单、结果准确,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粒子群算法 传递函数 二阶加滞后模型 模型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线通过性能的地铁车辆动刚度转臂节点参数优化
20
作者 祁亚运 戴焕云 +1 位作者 桑虎唐 干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19-125,234,共8页
地铁线路小曲线段众多,造成了地铁车辆车轮磨耗严重。当一系转臂定位节点采用考虑频变特性的变刚度转臂定位节点时,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和稳定性。首先,建立基于变刚度转臂定位节点的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其相关频变特... 地铁线路小曲线段众多,造成了地铁车辆车轮磨耗严重。当一系转臂定位节点采用考虑频变特性的变刚度转臂定位节点时,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和稳定性。首先,建立基于变刚度转臂定位节点的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其相关频变特性。然后,通过采用Kriging surrogate model-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KSM-PSO)算法对于变刚度转臂定位节点参数进行优化,其中以车轮磨耗和车体横向平稳性为优化目标,进一步优化出适合地铁车辆的变刚度模型节点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参数其临界速度为211.8 km/h,相对于定刚度模型临界速度增大4.1%,优化后节点参数进一步降低了脱轨系数和轮轴横向力。最后,分析优化后参数对于小曲线段车轮磨耗的影响,曲线外侧车轮磨耗减小31.4%,曲线内侧车轮磨耗较优化前减小22.4%。因此,优化后动刚度转臂节点参数能够提升地铁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并减小车轮小曲线上的磨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动刚度 转臂节点 KSM-pso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