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指南(patient version of guidelines,PVG)作为一种健康教育工具,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所患疾病,促进医患共同决策,改善患者健康结局。近年来随着PVG数量的增多,其质量也倍受关注,但如何科学、严谨、规范地为患者制订指南,国内外...患者指南(patient version of guidelines,PVG)作为一种健康教育工具,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所患疾病,促进医患共同决策,改善患者健康结局。近年来随着PVG数量的增多,其质量也倍受关注,但如何科学、严谨、规范地为患者制订指南,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本文通过介绍PVG的发展现状、制订原则、流程及报告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订高质量PVG的思考与建议。展开更多
患者与公众指南(patient and public versions of guidelines, PVG)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本文拟对PVG的制订方法进行探讨,对不同制订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并融入案例进行解读,旨在为PVG的制订提供参考...患者与公众指南(patient and public versions of guidelines, PVG)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本文拟对PVG的制订方法进行探讨,对不同制订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并融入案例进行解读,旨在为PVG的制订提供参考和借鉴,以进一步促进我国PVG的发展。展开更多
自患者版指南(patient versions of guidelines,PVG)概念被引入我国后,国内陆续发布了多部PVG。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外对于PVG概念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且产生该差异的原因未被合理地解释,使得指南制定者对PVG概念模糊不清,甚至出现错用现象...自患者版指南(patient versions of guidelines,PVG)概念被引入我国后,国内陆续发布了多部PVG。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外对于PVG概念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且产生该差异的原因未被合理地解释,使得指南制定者对PVG概念模糊不清,甚至出现错用现象。通过分析PVG产生的背景和目的、国内学者对PVG概念的理解,提出了患者指南(patient guideline,PG)一词,即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以患者关注的健康问题为中心,以当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为基础制定的供患者使用的指南。PG的核心属性除了普通健康宣教材料所具备的“提供信息或进行教育”之外,还包括“提供推荐建议”和“辅助决策”属性,因此既包括了国际指南网所定义的PVG,也包含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南”,即通过临床实践指南改编或者重新制定推荐意见所形成的临床实践指南。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我国指南制订相关领域的专家及研究人员对患者指南(patient version of guidelines,PVG)的认知度。方法在"2017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年会暨甘肃省医师协会/甘肃省医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年会"会议期间,对指南制订专...目的了解我国指南制订相关领域的专家及研究人员对患者指南(patient version of guidelines,PVG)的认知度。方法在"2017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年会暨甘肃省医师协会/甘肃省医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年会"会议期间,对指南制订专场的参会人员发放纸质版问卷调查;同时跟随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标准处的指南调研团队进一步调查深圳、广州、西安、北京等地的指南制订者对PVG的认知度。问卷设计了10个问题以了解被调查者对PVG的知晓度及对PVG制订过程的看法与意见。排除无效问卷后采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07份(71.3%),其中有效问卷90份(60.0%)。关于PVG的知晓度:30.0%的被调查者停留在"仅听说过"的层面,34.4%的被调查者表示"未听说过";且知晓度与学历、部门、专业、地区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关于对PVG本身及其制订过程的看法与意见:86.7%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制订PVG;90%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参照一定的规范来呈现和报告PVG;45.6%的被调查者认为制订PVG最大的障碍在于认知不足。结论 PVG制订目前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指南相关专家对其认知度较低,PVG的制订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探索。未来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促进并推广PVG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从而促进临床实践的优化。展开更多
文摘患者指南(patient version of guidelines,PVG)作为一种健康教育工具,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所患疾病,促进医患共同决策,改善患者健康结局。近年来随着PVG数量的增多,其质量也倍受关注,但如何科学、严谨、规范地为患者制订指南,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本文通过介绍PVG的发展现状、制订原则、流程及报告规范,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订高质量PVG的思考与建议。
文摘患者与公众指南(patient and public versions of guidelines, PVG)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本文拟对PVG的制订方法进行探讨,对不同制订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并融入案例进行解读,旨在为PVG的制订提供参考和借鉴,以进一步促进我国PVG的发展。
文摘自患者版指南(patient versions of guidelines,PVG)概念被引入我国后,国内陆续发布了多部PVG。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外对于PVG概念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且产生该差异的原因未被合理地解释,使得指南制定者对PVG概念模糊不清,甚至出现错用现象。通过分析PVG产生的背景和目的、国内学者对PVG概念的理解,提出了患者指南(patient guideline,PG)一词,即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以患者关注的健康问题为中心,以当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为基础制定的供患者使用的指南。PG的核心属性除了普通健康宣教材料所具备的“提供信息或进行教育”之外,还包括“提供推荐建议”和“辅助决策”属性,因此既包括了国际指南网所定义的PVG,也包含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南”,即通过临床实践指南改编或者重新制定推荐意见所形成的临床实践指南。
文摘目的了解我国指南制订相关领域的专家及研究人员对患者指南(patient version of guidelines,PVG)的认知度。方法在"2017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年会暨甘肃省医师协会/甘肃省医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年会"会议期间,对指南制订专场的参会人员发放纸质版问卷调查;同时跟随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标准处的指南调研团队进一步调查深圳、广州、西安、北京等地的指南制订者对PVG的认知度。问卷设计了10个问题以了解被调查者对PVG的知晓度及对PVG制订过程的看法与意见。排除无效问卷后采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07份(71.3%),其中有效问卷90份(60.0%)。关于PVG的知晓度:30.0%的被调查者停留在"仅听说过"的层面,34.4%的被调查者表示"未听说过";且知晓度与学历、部门、专业、地区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关于对PVG本身及其制订过程的看法与意见:86.7%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制订PVG;90%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参照一定的规范来呈现和报告PVG;45.6%的被调查者认为制订PVG最大的障碍在于认知不足。结论 PVG制订目前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指南相关专家对其认知度较低,PVG的制订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探索。未来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促进并推广PVG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从而促进临床实践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