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导尿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1
作者 王鸿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4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癌手术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间歇导尿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癌手术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间歇导尿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盆底康复效果、膀胱功能(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与最大尿流量)、盆底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康复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最大逼尿肌压力(18.21±2.98)cm H_(2)O(1 cm H_(2)O=0.098 kPa)、膀胱顺应性(34.43±3.76)ml/cm H_(2)O、最大尿流量(15.52±2.09)ml/s均高于对照组的(14.23±2.46)cm H_(2)O、(27.20±3.27)ml/cm H_(2)O、(10.55±1.96)ml/s(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盆底功能评分(54.57±8.65)分低于对照组的(72.70±12.12)分,生活质量评分(86.78±9.48)分高于对照组的(78.70±10.46)分(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90%低于对照组的45.00%(P<0.05)。结论间歇导尿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可提升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康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及膀胱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间歇导尿法 盆底肌康复训练 盆底功能评分 膀胱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结合直肠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观察
2
作者 曹星星 尹正录 +2 位作者 黄灵慧 王娜 孟兆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直肠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便秘(post-stroke constipation,PS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PSC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1例脱落)和对照组(29例,1例脱落)...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直肠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便秘(post-stroke constipation,PS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PSC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1例脱落)和对照组(29例,1例脱落)。对照组给予综合性、个体化的直肠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便秘临床症状评分量表(Cleveland Clinic Score,CCS)评分、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后的CC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且治疗组C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快速收缩、紧张收缩、耐力收缩阶段肌电值均显著升高(P<0.001),且治疗组上述阶段的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直肠功能训练治疗PSC,可改善患者排便频率及伴随症状,提高盆底快慢肌的肌力和慢肌的耐力,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便秘 电针 直肠功能训练 疗效观察 便秘临床症状评分量表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 盆底肌 俞募配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动力学、I-PSS评分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毅豪 黄智峰 +4 位作者 吴松 郑东翔 唐荣志 梁琼琼 左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膀胱动力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的8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 目的研究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膀胱动力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的8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盆底功能锻炼)与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五苓散)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MFR)、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IPSS评分、逼尿肌收缩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FR均有上升,MUP、MUCP则均有下降,其中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I-P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逼尿肌收缩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BPH患者采取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方式,可缩短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恢复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改善BPH患者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盆底功能锻炼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动力学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逼尿肌收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腹推拿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戴晓晖 马昌瑞 +2 位作者 国生 魏槃 周可林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振腹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凯格尔运动训练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排尿情况、健康... 目的:观察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振腹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凯格尔运动训练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排尿情况、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和盆底肌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尿失禁次数、24h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的24h尿失禁次数、24h排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尿失禁次数、24h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的24h尿失禁次数、24h排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前静息阶段、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后静息阶段5个阶段的盆底肌状态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前静息阶段、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后静息阶段5个阶段的盆底肌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振腹推拿疗法能够明显改善产后产妇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并能够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于凯格尔运动训练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腹推拿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疗效 症状评分 盆底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蒋惠瑜 张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281-228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盆底肌肉...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盆底肌肉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电针,30 min/次,5次/周,以20次为1个疗程,2组均接受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疗程之间间隔2 d,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评分(PFIQ-7)、尿失禁症状评分(ICIQSF)、盆底肌力评估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PFIQ-7及ICIQ-SF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盆底最大收缩力与收缩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更可明显上调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机体TGF-β1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上调TGF-β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产后 盆底肌肉训练 电针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盆底功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昀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究产妇产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实施对产妇SAS、SDS 评分及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自我院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入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100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生产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产妇产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实施对产妇SAS、SDS 评分及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自我院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入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100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生产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情况,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对盆地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以及护理后盆底肌检测结果。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SAS 及SDS 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 及SDS 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护理后对盆底康复训练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盆底肌能力检测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产后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产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产妇术后对盆底肌康复训练的依从率,进而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康复,促进产妇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盆底肌功能 盆底肌康复训练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对于产妇分娩和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苏月英 李捷仪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对于产妇分娩时间和盆底肌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临床收治的孕妇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训练)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运动管理),每组75例。对两组... 目的探讨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对于产妇分娩时间和盆底肌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临床收治的孕妇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训练)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运动管理),每组75例。对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盆底肌肌力评分和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孕妇孕27、36周和产后2周的盆底肌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36周和产后2周时,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孕产瑜伽联合生育舞蹈训练能够缩短产妇分娩时间,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舒缓孕妇不良心理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瑜伽 生育舞蹈 分娩时间 盆底肌功能 产程 产妇分娩 肌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陈秀敏 何建英 +1 位作者 刘美 王秋娴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9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 目的:分析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康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研究组耐受测试、持续收缩、快速收缩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研究组Ⅰ级肌纤维疲劳指数和阴道肌力高于对照组,Ⅱ级肌纤维疲劳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可以提高患者盆底肌力评分,改善患者表面肌电评估指标、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盆底功能恢复 盆底肌力评分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治疗国人功能性便秘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倩 陈继红 +3 位作者 俞媛洁 李孔玲 谭诗云 谭韡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治疗中国人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计算机并手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和Springer中关于生物反馈治疗中国人功能性便秘的对照文献。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4篇文献的结果显示...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治疗中国人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计算机并手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和Springer中关于生物反馈治疗中国人功能性便秘的对照文献。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4篇文献的结果显示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2项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直肠肛管静息压和收缩压均无统计学差异。5项研究(对照组中医挂线2项,服用泻剂3项)表明生物反馈的效果评估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生物反馈对未分型的功能性便秘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 META分析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 症状评分 肛管直肠测压 效果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