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刘雄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9期41-45,共5页
目的:对比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70例冠心病患者,2021年5月—2024年5月就诊于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依据治疗方式分组,予以支架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使用... 目的:对比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70例冠心病患者,2021年5月—2024年5月就诊于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依据治疗方式分组,予以支架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使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9%vs 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和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支架比较,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可有效治疗冠心病,既可改善心功能,也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药物涂层球囊 支架 冠心病 心功能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单抗加强紫杉醇联合香菇多糖体外抗人乳腺癌MDA-MB-231作用
2
作者 李汾 平娜娜 +2 位作者 曾菊绒 胥晓丽 刘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单抗、紫杉醇(PTX)联合香菇多糖(LNT)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作用。方法 将MDA-MB-231、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MDA-MB-231+PBMC共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PTX组、LNT组、MPDL3280A(PD...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单抗、紫杉醇(PTX)联合香菇多糖(LNT)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作用。方法 将MDA-MB-231、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MDA-MB-231+PBMC共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PTX组、LNT组、MPDL3280A(PD-L1单抗)组、PTX+LNT组和PTX+LNT+MPDL3280A组。采用CCK8检测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MHC-I和PD-L1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IFN-γ和TNF-α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TX组、MPDL3280A组、PTX+LNT组及PTX+LNT+MPDL3280A组显著抑制MDA-MB-231的活性(P<0.01);LNT组和PTX+LNT+MPDL3280A组显著促进PBMC的免疫作用(P<0.05,P<0.01);PTX+LNT+MPDL3280A组显著抑制MDA-MB-231+PBMC共培养MDA-MB-231的活性(0.56±0.16 vs. 0.39±0.13,P<0.05);LNT显著促进MDA-MB-231上PD-L1的表达和PBMC分泌IFN-γ(P<0.05)。结论 PD-L1单抗通过阻断PD-L1与PD-1之间的作用,提高免疫,促进PTX联合LNT的体外抗三阴性乳腺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单抗 紫杉(PTX) 香菇多糖(LNT) 抗人乳腺癌MDA-MB-2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效黄芪汤加减方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张倩 李娜 +2 位作者 杨晓妹 纪萌萌 杨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30-034,共5页
观察神效黄芪汤加减方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为减轻化疗药物副作用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65例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并出现周围神经毒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 观察神效黄芪汤加减方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为减轻化疗药物副作用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65例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并出现周围神经毒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效黄芪汤加减方及中医特色护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在神经毒性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的改善情况显著,总有效率高达94.29%(P=0.01)。生化水平比较显示,观察组在维持白蛋白水平稳定、降低紫杉醇浓度、促进神经递质水平恢复及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发生率及肝肾功能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疾病进展慢、生存期长及生活质量高(P<0.05)。结论 神效黄芪汤加减方结合中医护理能有效减轻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中医中药在化疗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效黄芪汤加减方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 周围神经毒性 中医护理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对照研究
4
作者 孙李凌 付亚如 周利霞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晚期TNBC患者按照其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晚期TNBC患者按照其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1 a生存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53、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FACT-B总分及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心脏毒性、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 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TNBC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卡瑞利珠单抗 白蛋白紫杉 血清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卡铂与紫杉醇化疗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赵丹 马润红 +1 位作者 杨倩 冯宪凌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卡铂与紫杉醇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年轻宫颈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2...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卡铂与紫杉醇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年轻宫颈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紫杉醇、卡铂化疗,给予对照组(42例)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组(4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评分,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乐观性、坚韧性、力量性及总分,药物管理、饮食管理、症状管理及心理和社会适应评分,均上升,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年轻宫颈癌卡铂与紫杉醇化疗患者中,可提升心理弹性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 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 宫颈癌 卡铂 紫杉 化疗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宋和平 陈嘉捷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 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12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予以奈达铂(80 mg/m^(2))+紫杉醇(260 mg/m^(2))治疗,观察组予以奈... 目的 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120例,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予以奈达铂(80 mg/m^(2))+紫杉醇(260 mg/m^(2))治疗,观察组予以奈达铂(80 mg/m^(2))+紫杉醇(260 mg/m^(2))+信迪利单抗(200 mg/m^(2))治疗,记录2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细胞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SCCA水平、Th1/Th2、Th17/Tre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提高疗效,其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细胞水平有关,且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信迪利单抗 紫杉 奈达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和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对冠心病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王卓 吕风华 司澳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291-3295,共5页
目的探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回顾性选取56例接受国产雷帕霉素... 目的探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回顾性选取56例接受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患者作为药物洗脱支架组,另选取57例接受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扩张的患者作为药物球囊洗脱组,均进行1 a随访,对术前术后1周时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参数、靶病变管腔直径及狭窄情况及血清激肽释放酶1(KLK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比较,并比较术后1 a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和术后1周的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NN间期之间差大于50 ms数占比(pNN50)、靶病变参考血管直径、最小管腔直径、直径狭窄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SDNN、SDANN、pNN50、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指标均较术前升高(P<0.05),直径狭窄率较术前降低(P<0.05),靶病变参考血管直径较术前无变化(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KLK1、TIMP-1、ET-1、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KLK1、NO水平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更高,TIMP-1、ET-1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随访期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PCI治疗时,使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近期预后方面的效果相似,且不会增加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国产雷帕霉素 紫杉 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洗脱球囊 近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表达变化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8
作者 胡莎莎 黎克秀 张威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SOX2)表达变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紫杉醇(PTX)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氯离子电压门控通道3(ClC-3)调控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培养A549细胞,采用逐步增加PTX剂量间歇作用的方法诱导对PTX耐药的A549... 目的观察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SOX2)表达变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紫杉醇(PTX)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氯离子电压门控通道3(ClC-3)调控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培养A549细胞,采用逐步增加PTX剂量间歇作用的方法诱导对PTX耐药的A549细胞株(A549/R);采用MTT实验检测A549、A549/R细胞对PTX的敏感性并测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耐药相关蛋白(ABCC2、ABCC10C、MDR1)、SOX2蛋白、ClC-3蛋白,采用qRT-PCR法检测SOX2、ClC-3 mRNA。分别将SOX2敲低质粒、SOX2过表达质粒及SOX2过表达质粒+ClC-3敲低质粒转染A549细胞,检测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中的ClC-3 mRNA及蛋白,并测算PTX的IC50。结果PTX作用于A549-R细胞的IC50高于A549细胞(P<0.01);A549-R细胞中ABCC2、ABCC10C、MDR1、SOX2、ClC-3蛋白及SOX2、ClC-3 mRNA表达高于A549细胞(P均<0.01)。SOX2低表达A549细胞ClC-3 mRNA、蛋白表达及PTX的IC50低于A549细胞(P均<0.05);SOX2过表达A549细胞ClC-3 mRNA、蛋白表达及PTX的IC50高于A549细胞(P均<0.05);SOX2过表达+ClC-3低表达A549细胞PTX的IC50与A549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X耐药的A549细胞中SOX2表达增高,SOX2对A549细胞PTX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可能与调节ClC-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 细胞耐药 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 氯离子电压门控通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响应型甲氨蝶呤修饰紫杉醇/淫羊藿苷胶束的工艺优化与体外抗肿瘤作用评价
9
作者 邹乃建 孔亮 +4 位作者 常雷 万芃伯 姜晓琳 袁明殿 鹿英强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92,共8页
目的 制备活性氧(ROS)响应型甲氨蝶呤(MTX)修饰紫杉醇(PTX)/淫羊藿苷(ICA)胶束(MTX-oxi-Ms@PTX/ICA),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和体外抗肿瘤作用评价。方法 通过协同毒性实验筛选PTX和ICA的协同毒性浓度范围。采用薄膜水合法制备胶束,通过响... 目的 制备活性氧(ROS)响应型甲氨蝶呤(MTX)修饰紫杉醇(PTX)/淫羊藿苷(ICA)胶束(MTX-oxi-Ms@PTX/ICA),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和体外抗肿瘤作用评价。方法 通过协同毒性实验筛选PTX和ICA的协同毒性浓度范围。采用薄膜水合法制备胶束,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并评估按最优工艺制备的胶束的基本特性。考察胶束对小鼠肾癌细胞RENCA的细胞毒性、靶向性以及抑制侵袭和迁移的作用。结果 协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PTX浓度为2.5~10μmol/L、ICA浓度为5~15μmol/L时表现出最强的协同毒性效果。MTX-oxi-Ms@PTX/ICA的最优工艺如下: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质量为80 mg,Soluplus@和维生素E琥珀酸酯聚乙二醇1000质量比为4∶1(mg/mg),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酮缩硫醇-聚乙二醇5000为2 mg,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甲氨蝶呤为2 mg,PTX为1 mg,ICA为1.5 mg,水合温度35℃,处方量为5 mL。最优工艺条件下,3批MTX-oxi-Ms@PTX/ICA中2个药物的平均包封率为92.75%;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007 9 mg/mL,粒径为(62.09±1.68) nm,多分散性指数为0.046±0.032,Zeta电位为(-2.47±0.15) mV;放置30 d内,胶束粒度和多分散性指数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体外释放结果表明,MTX-oxi-Ms@PTX/ICA能够在氧化环境中更快地响应并释放药物。MTX-oxi-Ms@PTX/ICA对RENC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5.170±0.036)μmol/L;体外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与未修饰胶束相比,经MTX修饰的胶束对癌细胞具有更强的靶向效果,且其对RENCA细胞侵袭、迁移的抑制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 成功制备了MTX-oxi-Ms@PTX/ICA胶束,该胶束具有较高的包封率、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良好的稳定性;且其对RENCA细胞有较明显的细胞毒性,并具有抑制癌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响应型胶束 甲氨蝶呤 靶向药物递送 紫杉 淫羊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杉醇类化疗药物对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孙慧霞 唐文浩 +5 位作者 田柱 尹晓东 张伟 刘东升 刘加彤 万红松 《中国处方药》 2025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回顾性评估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C)与常规紫杉醇类药物在接受过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中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这些患者在后续治疗中接受了不同类型紫杉醇治疗,包括溶剂型紫杉醇(sb-PC... 目的回顾性评估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C)与常规紫杉醇类药物在接受过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中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这些患者在后续治疗中接受了不同类型紫杉醇治疗,包括溶剂型紫杉醇(sb-PC)、多西他赛、脂质体紫杉醇和nab-PC。接受了前三种常规紫杉醇治疗的患者被归为其他-PC组,接受了nab-PC治疗的患者被归为nab-PC组。主要终点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研究最终纳入258例NSCLC患者,其中nab-PC组83例,其他-PC组175例。nab-PC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比例较高(48.2%vs.32.6%,P<0.05)。与其他-PC组相比,nab-PC组在客观缓解率(ORR)(42.2%vs.27.4%,P=0.018)和OS(14.7个月vs.11.8个月,P=0.003)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改善,而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组织学的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nab-PC的益处主要表现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结论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NSCLC患者中,后续治疗采用nab-PC相比于常规紫杉醇具有更优的ORR和OS,这一优势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 纳米白蛋白结合型紫杉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铂和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赵银玲 宋维维 +2 位作者 赵群 朱丹丹 姜丽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卡铂和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为本次调查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 目的观察卡铂和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为本次调查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卡铂和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及2年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CA125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3级以上)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复发率(12.00%)低于对照组(36.00%)(χ^(2)=3.947,P=0.046)。结论卡铂和紫杉醇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高危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CA125水平及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子宫内膜癌 卡铂 紫杉 化疗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靶向P糖蛋白增强紫杉醇对结肠癌细胞抑制作用
12
作者 朱晓慧 赵媛媛 +8 位作者 李南熹 郭金南 田云飞 翟慧婷 王珊珊 杨德宣 窦桂芳 冯素香 孟志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9,共11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类P糖蛋白(P-gp)底物与紫杉醇联用对结肠癌Caco-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层干涉技术检测人参皂苷与P-gp的亲和力常数;采用网络分子对接预测人参皂苷与P-gp的亲合力;Caco-2细胞分为紫杉醇(0,6.25,12.5,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类P糖蛋白(P-gp)底物与紫杉醇联用对结肠癌Caco-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层干涉技术检测人参皂苷与P-gp的亲和力常数;采用网络分子对接预测人参皂苷与P-gp的亲合力;Caco-2细胞分为紫杉醇(0,6.25,12.5,25,50,100和200 mg·L^(-1))组、人参皂苷Rg3(0,6.25,12.5,25,50,100和200 mg·L^(-1))组及紫杉醇(5 mg·L^(-1))+人参皂苷Rg3(0,25,50,100和200 mg·L^(-1))组,分别与相应浓度化合物于37℃孵育48 h后,MTT法检测Caco-2细胞增殖抑制率,用“一带一线”法定量评价两药联用的相互作用;Caco-2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紫杉醇5 mg·L^(-1)组、人参皂苷Rg350和100 mg·L^(-1)组及紫杉醇5 mg·L^(-1)+人参皂苷Rg350和100 mg·L^(-1)组,分别与相应浓度化合物于37℃孵育24 h后,分别采用集落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Caco-2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奎尼丁12.5 mg·L^(-1)组及人参皂苷Rg36.25和12.5 mg·L^(-1)组,分别与相应浓度化合物于37℃孵育4 h后,采用ELISA检测P-gp及总蛋白表达量。结果人参皂苷Rb1,Rg3和Rg5与P-gp的亲和力常数均小于10-3mol·L^(-1),人参皂苷CK与P-gp的亲和力常数是10-2mol·L^(-1),人参皂苷Re与P-gp没有典型的结合解离曲线;人参皂苷Rg3,Rg5与P-gp的亲合力绝对值分别为8.5和7.6 kcal·mol-1;人参皂苷Rg3与紫杉醇(5 mg·L^(-1))联用通过协同及相加的方式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其中协同效应的剂量范围是[0+5,43.15+5]mg·L^(-1)和[164.51+5,200+5]mg·L^(-1),相加效应剂量的范围是[43.15+5,164.51+5]mg·L^(-1);与紫杉醇单用相比,两药联用后Caco-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与细胞对照组相比,人参皂苷Rg36.25和12.5 mg·L^(-1)组及奎尼丁12.5 mg·L^(-1)组细胞总蛋白和P-gp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通过与P-gp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与紫杉醇协同降低Caco-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人参皂苷与紫杉醇联用增强了紫杉醇抑制Caco-2细胞的敏感性。两物质联合使用有望达到比单用紫杉醇更好的抗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 人参皂苷 P糖蛋白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T1/PGC-1α通路探讨氯吡格雷对紫杉醇诱发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干预作用
13
作者 郗扬 周海滨 +1 位作者 冯磊 周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34-140,148,共8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紫杉醇诱发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大鼠脊髓腰段背根部神经节(DRG)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SIRT1/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紫杉醇诱发化疗后...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紫杉醇诱发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大鼠脊髓腰段背根部神经节(DRG)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SIRT1/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紫杉醇诱发化疗后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6 mg/kg氯吡格雷组和12 mg/kg氯吡格雷组,每组10只。在实验前1天(T0)、实验第8天(T1)和实验第14天(T2)分别测定大鼠的50%机械缩足阈值(50%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取大鼠DRG,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实验(TUNEL)检测DRG中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DRG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测定DRG中MDA和SOD水平。Western blot测定DRG组织中SIRT1和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在T1和T2时间点的50%MWT和TWL值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6 mg/kg和12 mg/kg氯吡格雷组在T1和T2时间点的50%MWT和TWL值均显著升高(P<0.01~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DRG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IL-6、IL-1β、TNF-α以及MDA水平均升高,SOD水平降低,SIRT1和PGC-1α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6 mg/kg和12 mg/kg氯吡格雷组DRG组织中上述指标被逆转(P<0.01~0.05)。与6 mg/kg氯吡格雷组相比,12 mg/kg氯吡格雷组对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上述指标的改善更显著。结论氯吡格雷能减轻紫杉醇诱发的周围神经病理学疼痛,抑制DRG中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PGC-1Α 氯吡格雷 紫杉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ipataserti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死亡、增殖及自噬的影响
14
作者 车迪 徐鹏锟 +2 位作者 宋振宇 任宝瑞 关键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究紫杉醇联合ipataserti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Cal-27致死率、增殖水平及自噬水平的影响,为OSCC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CCK8实验测定紫杉醇、ipatasertib在Cal-27细胞中单独用药... 目的:探究紫杉醇联合ipataserti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Cal-27致死率、增殖水平及自噬水平的影响,为OSCC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CCK8实验测定紫杉醇、ipatasertib在Cal-27细胞中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的吸光度,并比较相应的细胞致死率,获得最适宜的联合用药浓度;利用EDU实验观察紫杉醇、ipatasertib在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下的细胞增殖情况;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法比较不同组别间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mTOR、LC3、Beclin-1、P62)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紫杉醇、ipatasertib单独使用和联合用药均能够促进Cal-27细胞的死亡和增殖,且联合用药造成的细胞致死率和抑制效果高于单独用药;紫杉醇、ipatasertib单独使用及联合用药均增强了Cal-27细胞自噬,但联合用药作用效果强于单独用药。结论:紫杉醇、ipatasertib联合使用对OSCC细胞株Cal-27的死亡起到促进作用,对其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并且较单一用药效果增强,此外2种方式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自噬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紫杉 ipatasertib Cal-27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植入结合低剂量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小细胞肺癌合并肺动脉狭窄1例
15
作者 季硕超 崔新江 +2 位作者 孙源慧 王鹏 于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2-1254,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9岁,既往体健。约2年半前确诊左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TNM分期:T3N1M0,行依托泊苷+洛铂新辅助化疗2次,随后在全麻电视辅助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下行左肺下叶癌根治术,...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9岁,既往体健。约2年半前确诊左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TNM分期:T3N1M0,行依托泊苷+洛铂新辅助化疗2次,随后在全麻电视辅助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下行左肺下叶癌根治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示(左肺下叶)小细胞癌。术后行依托泊苷+洛铂化疗6次,同时进行胸部和颅脑放疗,后口服安罗替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肺动脉狭窄 小细胞肺癌 白蛋白紫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联合艾灸治疗乳腺癌紫杉醇类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李艳敏 翟媛媛 +2 位作者 郝晓亮 张艳辉 马晓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艾灸治疗乳腺癌紫杉醇类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应用紫杉醇类化疗药物后出现周围神经毒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艾灸治疗乳腺癌紫杉醇类化疗药物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应用紫杉醇类化疗药物后出现周围神经毒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腹针联合艾灸治疗,于每周期化疗前30 min施针,艾灸神阙穴于针刺结束后进行,每次施灸30 min,每天1次,每个化疗周期连续治疗10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及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周围神经毒性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GF水平都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21/30)(P<0.05)。结论腹针联合艾灸治疗乳腺癌紫杉醇类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疗效显著,可能与调节血清NG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艾灸 乳腺癌 紫杉 化疗 周围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通过抑制OGT-MDH1信号通路减轻三阴性乳腺癌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17
作者 于凭洋 李金阳 +1 位作者 窦赫 肖敏 《癌变.畸变.突变》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紫杉醇耐药是三阴性乳腺癌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甘草酸(GA)对三阴性乳腺癌紫杉醇(PTX)耐药细胞的增敏效果,并研究其机制。方法:以对紫杉醇耐药的MDA-MB-231细胞和BT-20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PTX处理组,及低、中... 目的:紫杉醇耐药是三阴性乳腺癌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甘草酸(GA)对三阴性乳腺癌紫杉醇(PTX)耐药细胞的增敏效果,并研究其机制。方法:以对紫杉醇耐药的MDA-MB-231细胞和BT-20细胞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PTX处理组,及低、中、高剂量GA联用组(在PTX处理的基础上,分别加入2.5、5、10μmol/L的GA),采用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将细胞分为DMSO对照组、40 nmol/L PTX处理组、10μmol/L GA处理组、40 nmol/L PTX和10μmol/L GA联用组,采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cl-2、Bax、c-PARP、OGT和MDH1蛋白水平。结果:使用2.5、5和10μmol/L GA联用PTX处理PTX耐药细胞5 d,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与PTX组相比,GA联用PTX导致三阴性乳腺癌PTX耐药细胞活力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GA联用PTX组细胞的集落形成率降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PTX组比较,GA联用PTX处理耐药MDA-MB-231细胞48和72 h后,subG1群细胞的比例增加。Western blot实验显示GA联用PTX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和c-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GA联用PTX显著抑制O-GlcNAcylation糖基化修饰、OGT和MDH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甘草酸可以通过抑制OGT-MDH1信号通路显著增强PTX耐药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减轻三阴性乳腺癌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OGT-MDH1信号通路 三阴性乳腺癌 紫杉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奈达铂或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苏永勇 夏冰冰 何玉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 分析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奈达铂/顺铂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10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 目的 分析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奈达铂/顺铂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3年10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免疫治疗分组,其中常规化疗组(33例)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奈达铂/顺铂治疗,免疫治疗组(33例)在常规化疗组的基础上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1 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4个周期,并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肿瘤标志物,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免疫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临床疗效、客观缓解率均较常规化疗组高;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及糖类抗原12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免疫治疗组均较常规化疗组低;治疗期间,免疫治疗组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高于常规化疗组(均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而言,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奈达铂/顺铂化疗基础上联合卡瑞利单抗,可改善肿瘤标志物表达,有助于控制肿瘤进展,虽然联合用药会引发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但症状较轻,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食管癌 卡瑞利珠单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 奈达铂 顺铂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罗一派 朱登 陈晓敏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6期834-837,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1]),然而无论是单纯球囊扩张(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upport,BMS)还是药物洗脱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1]),然而无论是单纯球囊扩张(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upport,BMS)还是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均可导致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和再狭窄^([2-4])。虽然DES的使用和技术迭代已逐渐降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但近年来关于DES及二代DES置入后发生ISR的报道仍屡见不鲜^([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闭塞 药物洗脱支架 裸金属支架 再狭窄 紫杉 治疗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
作者 李婧婧 张一佳 秦雷鸣 《贵州医药》 2025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1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各55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肿瘤直径,测量生存质量,治疗结束判定治疗效果,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1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各55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肿瘤直径,测量生存质量,治疗结束判定治疗效果,统计各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平均肿瘤直径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的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组,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局部 晚期 紫杉 顺铂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