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High-risk Factors for Pressure Sores in Patients in a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被引量:7
1
作者 Xin-Ran Wang Bin-Ru Han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CAS 2015年第2期78-83,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ssure sores in critically ill surgical patients and to establish a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ffective precautions. Methods: A question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essure sores in critically ill surgical patients and to establish a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ffective precaution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the factors for pressure sores in critically ill surgical patients was created using a case control study with reference to the pertinent literature. After being exam- ined and validated by experts,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data about critically ill surgical patients in a grade A tertiary hospital. Among the 47 patients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the 14 who developed nosocomial pressure sores were allocated to the pressure sore group, and the remaining 33 patient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did not exhibit pressure sores were allocated to the control group.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22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for pressure sores.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univariate analyses, the maximum value of lactic acid in the arterial blood, the number of days of norepinephrine use, the number of day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number of days of blood purification, and the number of days of bowel incontinence were statistically greater in the pressure sore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number of days of norepinephrine use and the level of lactic acid in the arterial blood were high risk-factors for pressure sores (P〈0.05). Conclusions: The best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 pressure sores in surgical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s to strongly emphasize the duration of the critical status and to give special attention to patients in a continuous state of shock. The adoption of measures specific to high-risk patient groups and risk factors, including the active control of primary diseas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ecompression measure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are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ressure sor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pressure sores risk factors Shock Ca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Risks in Hainan Island Typhoon Hazard Factor Based on GIS 被引量:2
2
作者 ZHANG Zhong-wei ZHANG Jin-hong +2 位作者 ZHAO Zhi-zhong LIU Shao-jun XIE Rui-ho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1期31-34,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analyze the risks in the typhoon hazard factors in Hainan Island. [Method] Tak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natural disasters evaluation as starting point and supporting point, ...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analyze the risks in the typhoon hazard factors in Hainan Island. [Method] Tak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natural disasters evaluation as starting point and supporting point, and selecting Hai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target, where the typhoon disaster occurred relatively serious, based on the typhoon data during 1958-2008, with happening frequency of typhoon hazard-formative factors, maximum rainfall,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effects of typhoon winds as evaluation indexes, the typhoon disaster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odel were established. And by dint of GIS technique, Hainan island typhoon disaster risk zoning of hazard-formative factors and grading were prepared. [Result] Typhoon occurred frequently in Hainan and there were no certain rules of its annual changes. The monthly changes mainly happed during July to October. The highly dangerous area of typhoon mainly distributed in east coast area. The annual daily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from central mountainous area to the surroundings; typhoon hided in the destructive highly risked area in east, south and west area; low disastrous area occurred in the middle area; the risks of disastrous factors weakened from east area to west area. The distribution area of each level was that low dangerous area>mild dangerous area>highly dangerous area>secondary low dangerous area>highly dangerous area. [Conclusion] The study supplied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organization and direction of disaster relief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Hazard-formative factors risk assessment Hainan Island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仪联合Braden评估表在预防严重烧伤患者1期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沈晓娴 周增丁 +5 位作者 刘健明 叶震遐 李学川 章盖 宋晨璐 杨惠忠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采用红外热像仪联合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评估烧伤患者翻身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1期压力性损伤风险,明确红外热像仪在预防严重烧伤患者1期压力性损伤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12月收治的严重... 目的采用红外热像仪联合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评估烧伤患者翻身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1期压力性损伤风险,明确红外热像仪在预防严重烧伤患者1期压力性损伤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12月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34例,均采用翻身床定期翻身治疗,并将患者分为Braden评估组(单纯应用Braden评估表,n=17)和联合评估组(红外热像仪联合Braden评估表,n=17)。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在患者入院接受翻身床治疗1个月后的1周内,每天根据臀部压力性损伤评估,调整翻身次数和臀部护理按摩时间,记录两组患者1周内翻身总次数和臀部按摩总时间,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评估组在减少翻身次数、缩短臀部护理按摩时间上均明显优于Braden评估组(P<0.05)。两组均发生臀部褥疮1例(1/17),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红外热像仪联合Braden评估表对翻身床烧伤患者臀部受压部位进行监测,相较单纯采用Braden评估表,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发现潜在1期压力性损伤,还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翻身治疗次数及臀部按摩时间,减轻护理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红外热像仪 压力性损伤 Braden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压疮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马红利 袁晓华 +1 位作者 张文敏 杨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4389-439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住院成人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内11篇关于住院成人患者术中压疮的研究文献,累计病例726例,对照10 570例.根据齐性检验结果采用不同模型计算各危险因素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 目的 探讨中国住院成人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内11篇关于住院成人患者术中压疮的研究文献,累计病例726例,对照10 570例.根据齐性检验结果采用不同模型计算各危险因素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D模型.结果 术中压疮发生的各独立危险因素的OR值及其95%CI分别为:年龄2.433(1.696~4.043);手术时间1.921(1.113~3.121);空腹血糖1.801(1.010~3.007);侧卧位体位2.205(1.369~4.407);体外循环4.230(2.210~6.093).结论 高龄、手术时间长、空腹血糖异常、侧卧位体住、体外循环是成年住院患者出现术中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压疮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4
5
作者 杨淑梅 蔡霞 +1 位作者 徐巍 宋娜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50-52,5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老年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每位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合并症、医疗器械相关性因素(留置胃管、导尿管、PICC管、气管插管... 目的探讨老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老年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每位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合并症、医疗器械相关性因素(留置胃管、导尿管、PICC管、气管插管、呼吸机管路等及使用心电监护仪器等)以及Norton量表,将2015年2—12月的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6年1—9月的4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压疮监控管理小组制定管理流程,护理人员接受压疮知识培训后对患者实施个性化、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Norton量表评分、压疮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老年性痴呆、医疗器械相关性因素、低BMI以及贫血是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Norton评分、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医疗器械相关性因素、低BMI以及贫血是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压疮高危患者采取监控管理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压疮风险和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危险因素 No.on评分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研究进展 被引量:120
6
作者 张庆玲 刘玉馥 +1 位作者 谢刚敏 王仙园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年第5期1319-1321,共3页
对不同病人群体的压疮发生率、病因与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评估方法、压疮的护理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压疮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胸外科压疮全程预防干预的做法与效果 被引量:23
7
作者 仲继红 陈雪莲 +3 位作者 王晓峰 钱慧 汪英娟 丁沭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心胸外科疾病、手术及术后康复等诸多环节都易使患者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文中探讨心胸外科压疮高危人群压疮预防预测护理的方法,进行环节质量控制,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方法针对心胸外科患者专科疾病及治疗处理的特点及护理难点,... 目的心胸外科疾病、手术及术后康复等诸多环节都易使患者成为压疮的高危人群。文中探讨心胸外科压疮高危人群压疮预防预测护理的方法,进行环节质量控制,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方法针对心胸外科患者专科疾病及治疗处理的特点及护理难点,分析压疮发生可能危险因素,结合压疮预防、预测的最新护理理念,逐一采取应对措施。结果 2008年6月1日起至2009年7月30日住院的1327例手术患者发生压疮3例,其中院外带入2例,经积极处理3周治愈,1例循环不稳定紧急床边开胸止血要求绝对卧床2 d出现Ⅲ度压疮外。结论对于压疮的预防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正确评估压疮的危险性,把握好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切实落实预防措施,避免某些干预措施的误区,即可有效避免压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患者 压疮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评估和评分简表的有效性验证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婷 田思娟 +4 位作者 赵娟 赵敏伊 裴美丽 王丽 杨筱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因素及制定VTE危险因素评分简表,并对评分简表进行有效性验证。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诊并手术治疗后并发VTE的妇科肿瘤患者53例,对照组选择...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因素及制定VTE危险因素评分简表,并对评分简表进行有效性验证。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诊并手术治疗后并发VTE的妇科肿瘤患者53例,对照组选择时间上相邻的2个妇科手术非VTE妇科肿瘤患者共106例。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性质、血栓相关病史、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妊娠或产褥期、激素服用史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并制定VTE危险因素的评分简表,应用该评分简表和Caprini评分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中,两组在BMI、肿瘤性质、手术时长、出血量、有无输血、卧床时间、血栓相关病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年龄>60岁、BMI>28kg/m^2、恶性肿瘤、手术时长≥3小时、腹腔镜手术、血栓相关病史是影响妇科手术患者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评分简表与Caprini评分表评分情况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BMI高、恶性肿瘤、手术时间长、腹腔镜手术及有血栓相关病史患者妇科手术后更易发生VTE。评分简表简便易操作且对于VTE识别度高,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评分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护理新进展 被引量:66
9
作者 王加梅 李燕 董华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压疮的发生存在多种危险因素,且彼此相互影响。本文结合近年来压疮发展各方面观念的转变,从压疮主要危险因素、发病原理和治疗护理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压疮应重在预防,并体现因素完整性和人群针对性。
关键词 压疮 危险因素 机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忠伟 张京红 +2 位作者 赵志忠 刘少军 谢瑞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587-6590,共4页
[目的]对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分析。[方法]以自然灾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和支撑点,选取台风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海南岛为研究对象,采用1949~2009年台风灾害数据库相关资料,以台风致灾因子发生的频次、日最大降雨量... [目的]对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分析。[方法]以自然灾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和支撑点,选取台风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海南岛为研究对象,采用1949~2009年台风灾害数据库相关资料,以台风致灾因子发生的频次、日最大降雨量、台风的大风潜在破坏力为评价指标,建立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绘制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图,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台风在海南岛发生较为频繁,其年际变化无一定的规律性,月际变化主要发生在6~10月份。台风登陆频次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东部沿海一带;年均日降雨量呈现由中部山区向四周递减的规律;台风潜在破坏力的高危险区出现东部、南部、西部沿海;低危险区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海南岛台风灾害综合致灾因子危险性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减小,各等级分布面积呈现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较高危险区>次低危险区>高危险区。[结论]该研究为政府部门统一组织和指挥防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台风 致灾因子 风险性评价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癌症晚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惠娜 靳雁 +1 位作者 李彩茹 聂燕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第10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诺顿评分联合Waterlow’s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癌症晚期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27例癌症晚期患者采用诺顿评分初筛,≤14分的患者使用Waterlow’s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再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预防措施。结果... 目的探讨诺顿评分联合Waterlow’s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癌症晚期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27例癌症晚期患者采用诺顿评分初筛,≤14分的患者使用Waterlow’s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再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联合使用诺顿评分及Waterlow’s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 压疮 危险因素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手术室压疮相关因素记录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玲 李小芹 +4 位作者 陈进 杜娟 严冬梅 杨丽娜 白晓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8-910,共3页
[目的]构建符合手术室专科护理特点的压疮相关因素记录表。[方法]成立研究小组,确定调查目的,制定专家函询表,应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3轮咨询,并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3轮咨询的专家的权威程度分别为0.914 2,0.860 1,0... [目的]构建符合手术室专科护理特点的压疮相关因素记录表。[方法]成立研究小组,确定调查目的,制定专家函询表,应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专家进行3轮咨询,并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3轮咨询的专家的权威程度分别为0.914 2,0.860 1,0.913 7,专家的意见协调性为0.89,确定了包括33个条目的手术室压疮相关因素记录表。[结论]构建的手术室压疮相关因素记录表为病人术中发生压疮的风险评估提供了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压疮 德尔菲法 相关因素 记录表 测量工具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郭军平 刘改芬 +1 位作者 鞠奕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0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研究中发病14 d内就诊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数据。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过压...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研究中发病14 d内就诊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数据。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过压力性损伤分为两组,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与压力性损伤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255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其中31例(0.95%)住院期间患有压力性损伤。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mRS(3~5分)(OR 4.41,95%CI 1.60~12.17)和入院时血红蛋白(每降低10个单位)(OR 1.36,95%CI 1.17~1.66)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mRS(3~5分)和入院时血红蛋白(每降低10个单位)是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压力性损伤 脑出血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折患者并发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慧霞 李凤玲 王富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14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并发压疮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26例脊柱骨折患者分为非压疮组154例和压疮组72例,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并发压疮的相关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脊柱骨折患者并发...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并发压疮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26例脊柱骨折患者分为非压疮组154例和压疮组72例,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并发压疮的相关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脊柱骨折患者并发压疮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高血压、保守治疗及疼痛与脊柱骨折患者并发压疮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肥胖、营养不良及糖尿病是脊柱骨折患者并发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肥胖、营养不良及糖尿病与脊柱骨折患者并发压疮密切相关,可辅助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减少压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压疮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压疮危险评估表预测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方蘅英 林晓岚 胡爱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11期2850-2851,共2页
[目的]测量并比较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和Braden修订版压疮危险评估表的预测效果。[方法]分别用两种评估表对332例病人进行评分,分析不同临界值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结果]Braden修订版压疮危险评估表以19... [目的]测量并比较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和Braden修订版压疮危险评估表的预测效果。[方法]分别用两种评估表对332例病人进行评分,分析不同临界值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结果]Braden修订版压疮危险评估表以19分为临界值、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以15分为临界值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等指标间能达到较好的平衡,且Braden修订版压疮危险评估表各指标均大于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Braden修订版压疮危险评估表的ROC曲线下面积略高于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结论]Braden修订版压疮危险评估表和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都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尤其以Braden修订版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Braden修订版压疮危险评估表 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 预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病人压疮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欣然 韩斌如 张建华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3年第6期1677-1679,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病人压疮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应用Braden量表筛选出105例Braden评分≤12分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压疮高度风险组(Braden评分10分~12分)和极度风险组(Braden评分6分~9分)。应用AP...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病人压疮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应用Braden量表筛选出105例Braden评分≤12分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压疮高度风险组(Braden评分10分~12分)和极度风险组(Braden评分6分~9分)。应用APACHEⅡ评分量表收集19项指标,比较两组独立样本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找到可能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极度风险组病人的平均动脉压、24h尿量低于高度风险组,而APACHEⅡ评分高于高度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动脉压低是导致压疮风险的高危因素(P<0.01)。[结论]护士应将休克病人视为外科ICU压疮防控的重点关注对象,将低血压作为重点关注的高危因素;树立休克抢救同时防控压疮的意识,积极配合医生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作好休克早期积极的液体复苏,并且在抢救的同时采取多种减压防控措施,有助于提高危重病人防控压疮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人 压疮 危险因素 BRADEN量表 低血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风险指标的术中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策略 被引量:26
17
作者 魏彦姝 武沛璋 +2 位作者 刘晓华 王群灵 王泠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6-969,共4页
[目的]通过确定术中压力性损伤敏感风险指标,建立链式管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2月进行术前访视的1 436例病人,将发生手术中压力性损伤的108例病人设为病例组,未发生手术中压力性损伤的病人设为对照组,将风险因素... [目的]通过确定术中压力性损伤敏感风险指标,建立链式管理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2月进行术前访视的1 436例病人,将发生手术中压力性损伤的108例病人设为病例组,未发生手术中压力性损伤的病人设为对照组,将风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性别、体质指数(BMI)、手术时间、术中体温变化、术中血压变化和俯卧位对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影响,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性别、BMI、手术时间和术中血压变化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术中压力性损伤的敏感风险指标有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可进行分阶段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形成术中压力性损伤链式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手术中 危险因素 敏感指标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7
18
作者 方良玉 金静芬 +4 位作者 孙红玲 郑亚萍 黄靖 谢彩琴 华宏妹 《护理与康复》 2019年第11期1-6,14,共7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及压力性损伤护理指南,综合对某医院15名肿瘤科临床护士访谈、10例肿瘤住院患者随访及324例肿瘤并发压力性损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的结果,在现有... 目的编制适用于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及压力性损伤护理指南,综合对某医院15名肿瘤科临床护士访谈、10例肿瘤住院患者随访及324例肿瘤并发压力性损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的结果,在现有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的基础上,构建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条目池。通过德尔菲法、样本预调查形成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采用编制的量表对370例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定量表的信效度。结果编制成的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包括18个条目,量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α为0.758,折半信度为0.756,1周后重测信度为0.85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258%;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92;评估量表最佳临界值为13分。结论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压力性损伤 风险评估 测评量表 信效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与专用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9
作者 张晨 张穗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7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手术患者压疮的预防评估一直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难题,围术期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来自多个方面,而现有的国际公认的压疮评估工具并不完全适用于手术室,笔者为寻找适合术中压疮评估的工具提供文献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对国内文献进行回... 目的手术患者压疮的预防评估一直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难题,围术期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来自多个方面,而现有的国际公认的压疮评估工具并不完全适用于手术室,笔者为寻找适合术中压疮评估的工具提供文献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对国内文献进行回顾式分析,综述大量有关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与评估工具的文献,系统归纳手术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与专用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压疮危险因素与评估工具对减少压疮发生的影响关系,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手术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可概括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两大类。针对其危险因素,研究者自制的各类压疮评估量表各有优缺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均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关注和警惕意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实效性不高,缺乏持续、动态的评估性和围术期护理的系统性、完整性。结论一个完整、标准、规范的专用评估工具能够及时指导护士对手术患者采取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措施,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围手术期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优化护理质量,并提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压疮 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S2002、SGA和MNA-SF评估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营养状况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34
20
作者 李艳荣 孟俊华 +4 位作者 张新胜 胡颖 王超 马娇娇 刘秀冬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97-1701,共5页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主观全面评价(SGA)和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价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营养状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连续定点抽样收集病人一般信息,应用NRS2002和SGA对537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进行营养...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主观全面评价(SGA)和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价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营养状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连续定点抽样收集病人一般信息,应用NRS2002和SGA对537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进行营养筛查或评估,MNA-SF对其中188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进行营养评估;并进行人体测量和血生化指标检测,分析3种营养评估方法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与中年2型糖尿病病人比较,身高、总胆固醇(TC)、血红蛋白(HB)均降低(P<0.05),而尿素氮(BUN)、肌酐(Cr)增加明显(P<0.05);男性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体重、清蛋白(ALB)、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降低明显(P<0.05),而女性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小腿围(LC)明显降低(P<0.05)。依据体质指数(BMI)判断标准,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营养不良、超重及肥胖的构成比分别为3.0%、42.7%、21.4%;根据SGA评估结果,营养不良的病人占9.9%;依据NRS2002,存在营养风险的病人占16.8%;根据MNA-SF评估,存在营养不良的病人占19.7%;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人群中,NRS2002、SGA及MNA-SF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男性和女性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NRS2002、SGA和MNA-SF均与体重、BMI、腰围(WC)、LC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人中超重和肥胖人群比例较高,应用NRS2002、SGA和MNA-SF营养筛查或评估时应结合性别、年龄、人体测量及血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主观全面评价 简易营养评价精法 2型糖尿病 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 影响因素 体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