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盆底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芳 王建六 +1 位作者 杨欣 孙秀丽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例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QⅢ和Ⅵ度)患者... 目的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例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QⅢ和Ⅵ度)患者(研究组),与同期19例传统手术的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POP-Q指示点分值等,利用法国杉山公司的PHNIX USB 8盆底功能诊断治疗仪对2组患者盆底功能进行生物电生理评估。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术后保留导尿时间、住院天数2组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组自身POP-Q指示点术前、术后测量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各指示点数值相比较,仅TV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盆底肌肌电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盆底肌力、肌张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纠正子宫脱垂解剖恢复率高,更好地恢复盆底肌肉功能,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prolift盆底重建术 盆底功能 盆底肌肉肌力 肌张力 肌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2
作者 潘镏镏 周凯 郑飞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18例PFD患者,术后定期随访,以POP-Q分期作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以P-QOL量表...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18例PFD患者,术后定期随访,以POP-Q分期作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以P-QOL量表作为主观治愈指标。结果:患者术后6、12个月随访,POP-Q分期显示无复发,P-QOL量表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lift盆底重建手术对改善PFD患者生活质量近中期疗效满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prolift盆底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德丽 樊岩岩 +2 位作者 齐丽华 罗楠楠 贾亮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8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对照组(传统盆底重建术)。结果...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对照组(传统盆底重建术)。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病率、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有着较传统盆底重建术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传统盆底重建术 prolift盆底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与切除子宫Prolift盆底重建术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文娟 张雪玉 +2 位作者 吴蔚 张娜 魏晓彤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733-735,共3页
目的评估保留与切除子宫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POP-Q分度为II-IV期并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或穹窿脱垂患者共47例,分别进行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24例,保留子宫组)及不保留... 目的评估保留与切除子宫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POP-Q分度为II-IV期并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或穹窿脱垂患者共47例,分别进行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24例,保留子宫组)及不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23例,切除子宫组)。对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进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术),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客观评价手术效果。结果保留子宫组手术时间平均(83.13±21.91)min,出血量平均(112.92±36.17)ml。切除子宫组手术时间平均(125.43±46.71)min,出血量平均(124.78±48.42)ml。术后随访5~14个月,平均随访(7.3±0.8)个月,随访率100%。保留子宫组术后6个月及1年客观治愈率分别为95.83%、90.00%,不保留子宫组术后6个月及1年客观治愈率分别为95.65%和94.12%,2组客观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与不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相比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近期疗效明确,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prolift盆底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朱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5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POP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Ⅳ度50例为实验组;Ⅱ~Ⅲ度52例为对照组;以盆腔器官脱垂生存质量问卷(P-QOL)表做为评价指标,比...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POP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Ⅳ度50例为实验组;Ⅱ~Ⅲ度52例为对照组;以盆腔器官脱垂生存质量问卷(P-QOL)表做为评价指标,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有无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P-QO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P-QO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数相近,无统计学意义,近期无复发病例。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于盆腔器官脱垂患近、中期疗效确切,无复发病例,无严重并发症。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跟踪随访,手术适宜较年轻或保守子宫愿望强烈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lift盆底重建术 盆腔器官脱垂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复发的处理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小春 朱兰 +2 位作者 郎景和 史宏晖 龚晓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复发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目前收治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为指标评价解剖学疗效,用生活质量问卷及性生活问卷为指标评价功能学疗效。结果:复发病例中...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复发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目前收治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为指标评价解剖学疗效,用生活质量问卷及性生活问卷为指标评价功能学疗效。结果:复发病例中1例未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者术后2年复发,目前放置子宫托疗效满意。4例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短期内(2~6月)复发,且均发生宫颈延长,经子宫切除术结合阴道顶端坐骨棘筋膜固定术后,3例解剖恢复良好,问卷评分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1例因再次复发而行阴道封闭术。2例存在明显的网片侵蚀及症状性皱缩,分次剪除配合局部雌激素后治愈。结论: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复发病例的进一步处理目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子宫托保守治疗可作为首选。手术治疗建议切除存在宫颈延长的子宫结合阴道顶端固定术。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顶端固定术式,初步临床结局尚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经上述处理再复发者建议行阴道封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重建术 盆腔器官脱垂 复发性 临床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明书 伊诺 +3 位作者 曹彦君 卫雅娴 张震宇 康楷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3期97-101,共5页
目的观察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的214例重度POP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及随访情况,观察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的214例重度POP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及随访情况,观察临床疗效,评价术前、术后1年标准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fitafion,POP-Q)分度、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20,PFDI-20)评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12,PISQ-12)评分。根据临床疗效,将客观治愈者及主观治愈者作为预后良好组,将无效者及复发者作为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重度PO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14例手术时间为69~112(86.28±10.16)min;术中出血量71~124(98.46±15.42)ml;术后阴道壁长度≥5 cm 94例,<5 cm 120例。8例术后出现网片暴露侵蚀情况,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随访1年,预后良好组186例,预后不良组28例,总治愈率86.92%。214例重度POP术后1年POP-Q分度、PFDI-20评分较术前降低,PISQ-12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24.00 kg/m 2、术前POP-Q分度Ⅳ度、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 cm是影响重度PO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POP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并且积极对体质量指数≥24.00 kg/m 2、术前POP-Q分度Ⅳ度、脱垂部位为前盆腔、术后阴道壁长度≥5 cm的重度POP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prolift盆底修复系统 尿失禁 生活质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向睿 叶礼翠 +3 位作者 杨智玲 孟侠 刘海凤 王静依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0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研究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7例重度POP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 目的研究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老年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7例重度POP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3)。观察组采取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评估并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盆底肌力、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残余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盆底肌静态张力、动态张力及收缩力均比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1年升高(P<0.05),而2组术后1年肌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2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同组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olifl盆底重建术可治疗老年重度POP,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性高;在保留子宫的同时,可完成盆底结构重建,促进盆底肌肉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老年POP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prolift盆底重建术 临床价值 盆底肌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周江妍 汪利群 黄欧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2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以POP-Q分期作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以盆腔器官脱垂生活质量问... 目的评价应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2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以POP-Q分期作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以盆腔器官脱垂生活质量问卷(P-QOL)量表作为主观治愈指标。结果 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78.6±30.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5±6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1.8)d,术后2年客观治愈率95%。术后3个月、1年及2年P-QOL量表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手术操作安全、微创,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中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重建术 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瑞 叶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3期28-29,共2页
目的评价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盆底器官脱垂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8例和B组12例,A组采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评价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盆底器官脱垂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8例和B组12例,A组采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B组采用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病率、镇痛药物应用率低于B组,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少于B组,住院费用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盆底重建术相比,Prolift盆底重建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盆底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重建术 盆腔器官脱垂 prolift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艳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39例。对照组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 目的分析Prolift盆底重建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39例。对照组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式前后壁修补术,观察组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配合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盆底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运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prolift盆底重建术 盆底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复发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义玲 薄海欣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2期626-627,共2页
回顾性总结分析5例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复发原因及临床护理。5例病人中,1例未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者术后两年复发,复发后行子宫托保守治疗;4例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者术后短期内(2个月-6个月)复发,... 回顾性总结分析5例Prolift盆底重建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复发原因及临床护理。5例病人中,1例未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者术后两年复发,复发后行子宫托保守治疗;4例保留子宫的Prolift盆底重建术者术后短期内(2个月-6个月)复发,且均发生宫颈延长;其中2例有明显的网片侵蚀及症状性皱缩,行子宫全切术及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5例病人经治疗、护理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重建术 盆腔器官脱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崔俣 《中国民康医学》 2019年第24期13-15,共3页
目的: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56例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治疗,观... 目的: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56例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盆底肌力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无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直肠损伤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及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Ⅳ级盆底肌肉肌力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lift盆底重建术能较好的恢复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子宫脱垂和盆底肌肉功能,效果优于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lift盆底重建术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和传统阴道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崔琴 《临床研究》 2019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研究探析对于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性Prolift盆底重建术及传统阴道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盆腔器脱垂患者8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41),试验组患者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 目的研究探析对于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性Prolift盆底重建术及传统阴道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盆腔器脱垂患者8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41),试验组患者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阴道修补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盆腔器脱垂量表评分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PFDI-20、POPDI-6、CRADI-8及UDI-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较传统的阴道修复术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状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lift盆底重建术 传统阴道修补术 盆腔脏器脱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传永 罗平 姜庆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的36例POP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评分系统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 目的探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的36例POP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评分系统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应用脱垂生活质量量表(P-QOL)评分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评价。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治愈率为91.67%(33/36)。36例患者POP-Q评分均获得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P-QOL量表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lift 盆底重建术 盆腔器官脱垂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振华 凌静娴 周怀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8-89,共2页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指由盆底支持组织损或松弛而引起的盆腔脏器脱离正常的解剖置,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可由妊娠、分娩产后盆底康复不良等因素引起,也可由慢性咳嗽便秘、绝经等诱因或综合因素引发[1]。传统手治疗术后复发率较高...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指由盆底支持组织损或松弛而引起的盆腔脏器脱离正常的解剖置,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可由妊娠、分娩产后盆底康复不良等因素引起,也可由慢性咳嗽便秘、绝经等诱因或综合因素引发[1]。传统手治疗术后复发率较高,作者应用Prolift盆底重术治疗38例POP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prolift 盆底重建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ynecare Prolift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晓璐 赵曼曼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9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Gynecare Prolift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女性PF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高位骶... 目的探讨Gynecare Prolift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女性PF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HUS)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Gynecare Prolift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盆底功能、盆底肌力.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ynecare Prolift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PFD患者盆底肌力,改善盆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盆底重建术 盆底功能 盆底肌力
原文传递
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术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静 彭桂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26-29,共4页
目的将传统非补片重建术与应用补片的盆底重建术进行对比,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院就诊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了40例进行比较。其中20例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20例采用Pro... 目的将传统非补片重建术与应用补片的盆底重建术进行对比,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院就诊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了40例进行比较。其中20例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20例采用Prolift网片行盆底重建术。结果通过对比这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情况,在出血量、残余尿量、复发、新发排尿困难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性生活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都没有损伤膀胱、直肠、大血管。结论通过Prolift网片系统进行盆底重建术,手术简单、安全,疗效好,但要注意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重建 prolift网片 阴式子宫切除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评价
19
作者 易凤梅 杨春燕 +1 位作者 张玲艳 王冉 《右江医学》 2013年第6期835-837,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45例POP-Q分度为Ⅲ度和Ⅳ度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施行保留子宫的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以POP-Q分度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以对手术满意度的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评价应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45例POP-Q分度为Ⅲ度和Ⅳ度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施行保留子宫的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以POP-Q分度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以对手术满意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主观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手术时间(86.3±28.1)min,术中出血量(178.5±53.8)ml,术后平均住院(6.8±2.4)d,随诊6~18个月,治愈率为97.8%(44/4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POP-Q分度测量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安全、微创、有效、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重建术 保留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重建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0
作者 石云 郜心怡 +4 位作者 李蕾 王宝金 李漫漫 李魏 白桦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第1期102-105,110,共5页
目的 分析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盆底重建术后患者296例,针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 目的 分析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盆底重建术后患者296例,针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分为感染组(n=13)和未感染组(n=283)。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296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泌尿系统感染13例(4.4%)。13例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培养中分离出病原菌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株,革兰阳性菌5株,真菌1株,支原体1株。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长≥14天、有尿路感染史、产次≥3次、留置尿管≥3天以及合并糖尿病是盆底重建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726~1.000),P<0.001,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720,敏感度为76.9%,特异性为95.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医护人员可以为参考,对于高危患者做好评估、持续观察、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重建术 泌尿系统感染 危险因素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